关于“空虚”的猜想
刚领结婚证两个月,同事Z的老婆就要跟他闹离婚。Z在领证之前就有诸多犹豫,也因为对老婆发脾气闹过两次分手,最后一次因为一个买车的事情再次跟老婆发脾气,在老婆已经妥协认错的情况下,Z依然不依不饶,结果老婆无法忍受,要跟他离婚了。
跟Z聊天,在我分析安慰了一通之后,Z说,跟老婆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有很多话要说,自己对对方也特别好,开始他爱老婆胜过老婆爱他,后来老婆就爱他多一些,领证之后在一起的时候,他一度感觉很空虚和无聊,再不复当年的激情,于是对老婆也越来越差。
我说,听你说起这些,我倒是想起一个曾经跟初恋在一起的场景,印象特别深刻,那天我去见她,她要准备第二天工作上的材料就开始看书,我则在一旁边上网,边盘算着送她什么生日礼物,我们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时抬头看看对方还在身边,那种感觉就很安心。在这个场景里,我们没有一起做同一件事情,没有占据对方的全部注意,而是各自专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同时又有对方在身边,陪伴而不占有,我觉得这个才是一段感情中的应该有的常态。在你们的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空虚无聊,你们有聊不完的话,这段感情给了你很多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以至于你觉得感情就应该一直给你这种感受,可热恋并不能持久,当你感觉对方不再是你的精神支柱,不再能给你供应精神大餐的时候,你就开始感觉厌烦空虚无聊,可实际上从伴侣身上找精神满足,可能是件缘木求鱼的事情,空虚无聊这件事情的答案并不在感情里,而在你自己身上。我想问你一下,除了感情这件事外,你还有其他精神寄托么?
Z想了一下说,我觉得工作很无聊又没有什么盼头,不能发挥我的能力,健身坚持了两个月又停下来了,偶尔还跟朋友聚会一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精神寄托,也许我内心还是个孩子,不想长大。
结束聊天回到家中,我在想,空虚曾经简直是我最熟悉的感受,它曾经常伴我左右,可最近这种感受越来越淡了。空虚的感受,额,容我回忆一下。
大学四年是我最空虚的时刻,那时我对专业课程不甚感兴趣,学习谈不上上心,暗恋一个女生又觉得自己跟对方不可能在一起,整天幻想不敢表白,做的最多的事情是打游戏,不断重复的打游戏,打到天昏地暗最后结束的时刻,一天也过去了,这个时候空虚的感受也达到了顶峰,我不知道生活有什么意义,偶尔跟同学跑出去喝酒吹牛简直成了人生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室友合租在一起住,感觉生活依旧一成不变,特别期待能谈一场恋爱,经常追忆大学似水年华,对工作没什么追求,有室友在聊聊天还好,假如一个人呆在房子里,简直有些空虚到崩溃。恋爱时,有次我跟女朋友说,自己觉得特别悲观,自己只能随波逐流,命运完全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等等,被女朋友抢白一通,看来恋爱也没有拯救我的空虚。
如今,我已经一个人住了一年半,单身,按照之前的剧情应该是最感到空虚的时刻,可却发现空虚感倒是不知什么时候被治愈了。在跟Z聊天的时候,我想着的是得早点回家看《大明王朝1566》,这书写的太精彩了,很好奇接下来的剧情怎么发展。
《革命之路》里探讨中年危机,妻子无法忍受家庭主妇的生活准备去巴黎,最终空虚感把她折磨至死;李静睿写过一篇关于《革命之路》的书评,说有种更深层次的空虚感存在;电影《搏击俱乐部》描写主角为对抗空虚,发展搏击俱乐部,甚至幻化出了另一个自己。而最具生活化的例子则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在一个叫作“来都来了”的心理访谈节目里,一个外貌普通的来访者,在北京有车有房,但是感觉自己生活太过于安逸,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他有强烈的危机感,但是所有想努力的愿望以及一时的热血沸腾最后都会被安逸的生活所磨灭。
现在综合来看,人生的空虚感也好,精神危机也罢,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滋生于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间的巨大落差中。人总是容易幻想假如我变成了另一个人,或者我突然过上了另一种生活,那么我就不会空虚了。同时,人又是很懒惰的,只能接受幻想中的突变,却很少可以接受眼下就开始做的些微的小改变,以靠近理想生活。何况人本身对于安全感和安逸也有需求,这就导致人会不想长大,会重复做些做过的安全地事情,而在一次次重复的庸常生活中,逐渐感到理想生活的远去,空虚感也开始滋生。
空虚有无解药呢,在我看来有,那就是生活的新鲜感。假如一个人的生活是变化多端的,或者说面临很多挑战的,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应对,也就没有时间去感叹空虚了。但不幸的是,多数普通人都被种种事务局限住了,有平台造就的视野局限,有天赋能力的局限,一成不变的生活很难有大的改变,要么选择给自己做心理按摩妥协接受,要么就只有感叹生活之空虚了。
回到刚开始Z的感情话题上,听他讲他跟她老婆的故事,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相知到相爱,再到不断爆发矛盾以至于到现在这个局面,我总有种疲惫的感觉,所有的感情就是在不停地重复轮回这个过程,而我再也不想重复这个过程了。曾经我以为是感情的创伤导致的绝望和恐惧使我安于现在的单身生活,现在想来也不全是这个原因。最让我感到愉悦的事情是我不断改变的对事物的认识,我很乐意被人说服得到一个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对感兴趣的事物会充满好奇的挖掘下去,这些事情带给我的新鲜感让我免于了庸常生活的空虚,而这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需要感情参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明史产生了兴趣,从最开始看的过家家似的《明朝那些事》,到《万历十五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再到最近的《大明王朝1566》,明朝在我脑海里也从模糊渐渐变得清晰,成了一个体系。回想最近这一年的时间里,总能有类似的兴趣点让我不断挖掘下去。
又到了健身时间,镜子里,看到自己肌肉线条的有了一点点微小的变化,可是没关系,它已经足以打败巨大的空虚了。
跟Z聊天,在我分析安慰了一通之后,Z说,跟老婆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有很多话要说,自己对对方也特别好,开始他爱老婆胜过老婆爱他,后来老婆就爱他多一些,领证之后在一起的时候,他一度感觉很空虚和无聊,再不复当年的激情,于是对老婆也越来越差。
我说,听你说起这些,我倒是想起一个曾经跟初恋在一起的场景,印象特别深刻,那天我去见她,她要准备第二天工作上的材料就开始看书,我则在一旁边上网,边盘算着送她什么生日礼物,我们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时抬头看看对方还在身边,那种感觉就很安心。在这个场景里,我们没有一起做同一件事情,没有占据对方的全部注意,而是各自专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同时又有对方在身边,陪伴而不占有,我觉得这个才是一段感情中的应该有的常态。在你们的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空虚无聊,你们有聊不完的话,这段感情给了你很多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以至于你觉得感情就应该一直给你这种感受,可热恋并不能持久,当你感觉对方不再是你的精神支柱,不再能给你供应精神大餐的时候,你就开始感觉厌烦空虚无聊,可实际上从伴侣身上找精神满足,可能是件缘木求鱼的事情,空虚无聊这件事情的答案并不在感情里,而在你自己身上。我想问你一下,除了感情这件事外,你还有其他精神寄托么?
Z想了一下说,我觉得工作很无聊又没有什么盼头,不能发挥我的能力,健身坚持了两个月又停下来了,偶尔还跟朋友聚会一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精神寄托,也许我内心还是个孩子,不想长大。
结束聊天回到家中,我在想,空虚曾经简直是我最熟悉的感受,它曾经常伴我左右,可最近这种感受越来越淡了。空虚的感受,额,容我回忆一下。
大学四年是我最空虚的时刻,那时我对专业课程不甚感兴趣,学习谈不上上心,暗恋一个女生又觉得自己跟对方不可能在一起,整天幻想不敢表白,做的最多的事情是打游戏,不断重复的打游戏,打到天昏地暗最后结束的时刻,一天也过去了,这个时候空虚的感受也达到了顶峰,我不知道生活有什么意义,偶尔跟同学跑出去喝酒吹牛简直成了人生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室友合租在一起住,感觉生活依旧一成不变,特别期待能谈一场恋爱,经常追忆大学似水年华,对工作没什么追求,有室友在聊聊天还好,假如一个人呆在房子里,简直有些空虚到崩溃。恋爱时,有次我跟女朋友说,自己觉得特别悲观,自己只能随波逐流,命运完全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等等,被女朋友抢白一通,看来恋爱也没有拯救我的空虚。
如今,我已经一个人住了一年半,单身,按照之前的剧情应该是最感到空虚的时刻,可却发现空虚感倒是不知什么时候被治愈了。在跟Z聊天的时候,我想着的是得早点回家看《大明王朝1566》,这书写的太精彩了,很好奇接下来的剧情怎么发展。
《革命之路》里探讨中年危机,妻子无法忍受家庭主妇的生活准备去巴黎,最终空虚感把她折磨至死;李静睿写过一篇关于《革命之路》的书评,说有种更深层次的空虚感存在;电影《搏击俱乐部》描写主角为对抗空虚,发展搏击俱乐部,甚至幻化出了另一个自己。而最具生活化的例子则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在一个叫作“来都来了”的心理访谈节目里,一个外貌普通的来访者,在北京有车有房,但是感觉自己生活太过于安逸,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他有强烈的危机感,但是所有想努力的愿望以及一时的热血沸腾最后都会被安逸的生活所磨灭。
现在综合来看,人生的空虚感也好,精神危机也罢,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滋生于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间的巨大落差中。人总是容易幻想假如我变成了另一个人,或者我突然过上了另一种生活,那么我就不会空虚了。同时,人又是很懒惰的,只能接受幻想中的突变,却很少可以接受眼下就开始做的些微的小改变,以靠近理想生活。何况人本身对于安全感和安逸也有需求,这就导致人会不想长大,会重复做些做过的安全地事情,而在一次次重复的庸常生活中,逐渐感到理想生活的远去,空虚感也开始滋生。
空虚有无解药呢,在我看来有,那就是生活的新鲜感。假如一个人的生活是变化多端的,或者说面临很多挑战的,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应对,也就没有时间去感叹空虚了。但不幸的是,多数普通人都被种种事务局限住了,有平台造就的视野局限,有天赋能力的局限,一成不变的生活很难有大的改变,要么选择给自己做心理按摩妥协接受,要么就只有感叹生活之空虚了。
回到刚开始Z的感情话题上,听他讲他跟她老婆的故事,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相知到相爱,再到不断爆发矛盾以至于到现在这个局面,我总有种疲惫的感觉,所有的感情就是在不停地重复轮回这个过程,而我再也不想重复这个过程了。曾经我以为是感情的创伤导致的绝望和恐惧使我安于现在的单身生活,现在想来也不全是这个原因。最让我感到愉悦的事情是我不断改变的对事物的认识,我很乐意被人说服得到一个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对感兴趣的事物会充满好奇的挖掘下去,这些事情带给我的新鲜感让我免于了庸常生活的空虚,而这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需要感情参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明史产生了兴趣,从最开始看的过家家似的《明朝那些事》,到《万历十五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再到最近的《大明王朝1566》,明朝在我脑海里也从模糊渐渐变得清晰,成了一个体系。回想最近这一年的时间里,总能有类似的兴趣点让我不断挖掘下去。
又到了健身时间,镜子里,看到自己肌肉线条的有了一点点微小的变化,可是没关系,它已经足以打败巨大的空虚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