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也是一种作为
一 一大早被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刷屏了。 有人翻出一则公益短片,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When you do nothing,you're helping him. But when you do something,you help her. 当你冷眼旁观的时候,你是在帮他。 但当你有所作为的时候,你就是在帮她。 此时的无作为是人们漠然的看客心理。 怕麻烦或者求自保使得人们无动于衷。 以为什么都不做便不会出错。 可是这种行为却会默许犯罪的进行,助长了不正之风。 (插播一段文字: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热风》) 二 著名的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 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 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 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也绑了一个人的另一条轨道上。 是否该拉杆? 不拉。 如果拉了杆,你就成了同谋。 你默许了这项不道德的犯罪行为。 不拉杆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做。 而是表达对每个人生命权的尊重。 我们虽然无法阻止结果。 但我们需要一种无作为去表达自己的态度。 (插播题外话:另一方则认为对于结果而言你仍然是不道德的,不存在完全道德的行为,应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结果论吧。) 三 生活中还有许多无作为的事情。 很多纯粹是因为懒。 以上。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