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2016清明三清山游
许多事情,并非一定要寻得一个所谓的“意义”、人生的寓意与道理。发生就是一种自然,存在即是一种奇迹。只不过,究其根本,人与人最终的区别,或许只因各自不同的经历,储存在脑海深处自己独特的记忆,构成了各不相同的“你”“我”。这些独特的发生就显得那么难能可贵了。
毋庸置疑,生命中的每一天其实都是不一样的,从未有什么是完全重复的。只是,当我们懒惰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麻木感,疲惫后的感受度是愚钝的。生理规律来看,记忆随着时间渐渐淡去是不可避免的,回头若望见一片茫然,这其实是很可惜的。于是,我们需要记录,用图片,用文字。小燕燕,小戴之前不爱拍照,特别不爱拍人像,但在被拉着一起出去玩,卡擦卡擦各种抓拍摆拍并配图后,过段时间回望,体验期了记忆被唤起的美妙,她们也开始认同了记录的必要性。
我从来不是一个特别有计划性的人,责任感让我可以去坚持既定的目标,让我要求自己信守承诺,但我却始终不擅长未雨绸缪,更多的是临时起意的随性。不带过多的期待和目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我来说不是一种潇洒的情调,而是一种盲目的常态。有时候,只是一个念头,然后某个点,随口答应了一个“好”,便促成了一个“计划”。就像3月初的长沙行,只是因为二月中旬,随口和小燕燕聊到她计划去那里的飞机票在我的认知中便宜到划算,只因为小燕燕口中的马王堆女尸充满了传奇神秘的色彩,就足够勾引我了,我也要去!当即定好了机票,于是敲定了行程。清明三清山之行,也是节前一周,蜡烛随口在群中喊了句谁要清明一起去三清山?只是在那一刻想要出去走走了,于是决定跟上了,没有行程,没有预算,没有计划——这是蜡烛的常态,哈哈,明知各种不靠谱,却也偏向虎山行。
也许太过于随意,哪怕看好了天气预报中是雷暴天气,却只胡乱穿了并不合身的牛仔裤没系腰带还没有带备用更换的裤子,不带雨衣,穿了透气网状不防水的跑步鞋而抛弃了专业防水登山鞋——这些准备在之后的行程中让我陷入了无尽的自我批评当中。
节假日出行去热点旅游景区,在认知中确实是一件挺傻逼的事情。这个傻逼程度在到达玉山后第二天一大早就立马被验证了。吃完早饭晃悠到索道处,排队票号已经喊到两三百号了,夜晚空荡荡的游客广场此时已经密密麻麻塞满了人。跑去买完票,拿到的竟是五百多号,一个号还有可能是团队三四十人的。于是,傻傻地排了近两小时的队伍,十点半多才乘上那八分钟的索道。那年十一黄金周在黄山排了四个小时索道的队伍后不是发誓再也不在节假日做这种傻逼事情么?然而,我就是这么一个狗改不了吃屎的脾气,哈哈哈,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属性是终身附随挥之不去的。乘上缆车,四周的雾气使得玻璃隔层外灰蒙蒙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天空低压压地直盖头顶,世界末日的既视感。
然而刚一出缆车到,听到的竟是哗啦啦霹雳雳的暴雨声,伴随着狂烈的电闪雷鸣,雨水是倾泻着砸下来的。回头看看缆车站里面的大轮盘已经停止运作,索道都暂停了。想过恶劣的天气,却不想如此彻底。等了十多分钟后,这暴雨仍没有丝毫要收敛的意思。于是争相向贩子购买了塑料鞋套,穿戴好昨晚买的雨衣,硬着头皮冲出去了,因为在山脚下满打满算,要走完行程在五点之间返回到这个缆车点,都是各种来不及。乐观的帮主调侃道“这下好了,反正抬头看到每一个景点都是一样的一片雾蒙蒙,我们终于可以专心致志赶路了。”闷热的塑料雨衣包裹着身体,冲进瓢泼的大雨之中几分钟后,全身就已各种黏湿不适,灰暗压抑的天色渲染着让人绝望的气氛,那环绕着山腰精巧平坦的栈道此时都因湿滑不堪而使人厌烦。巨大的雾气使得能见度不足五米,自娱自乐的我们,只得扶着栈道的栏杆,作出眺望远方的姿势,伸手指着远处“看,那棵树的颜色多漂亮”“看,那块石头像不像美女?”“哇,好漂亮的景色!”我们夸张地赞叹着并看不见的风景——所想即所见!嬉笑一番之后,继续前行。
埋着头,一步步前进着,用心去感受着强烈的不适——想起了出门时候,滴滴快车司机对于我们这种好不容易有个短暂假期可以休息以下却还要这么折腾跑去大老远哼哧哼哧累死自己背着大包去爬山那无限不解的表情。是的,对于此次行程,本就不是怀着轻松愉悦的预期的,而是来进行一种体验,登山,于我而言,更多时候追求的是对痛感、对不适的深刻体验。回顾这么多的登山历程,几乎没有一次是舒适愉快的,上山的过程总是消耗着大量的体能,伴随着局促乱了节奏的呼吸,下山时为了减少膝盖的疼痛不停变换着各种姿势调整着步伐方向。许多当时感叹不已的美景,在记忆中早已模糊了轮廓,而那种不适感,以及旅程结束后如释重负回到熟悉舒适家中的满足感,却在一次次重复中不断被强化。抵消着那无聊周末赖着床铺后的空虚感。我无从了解别人爬山的乐趣,有时候也不太理解自己为什么总要重复这样的苦楚。但我却对每一次出行都保持着一种体验的心态,不管旅途中出现各种让人焦躁的突发状况,到最后,总能被解决掉的。很矛盾的是,出门在外体验着各种新奇的同时,我怀有的最直接的期盼是对于回到熟悉家中那种安定感的笃定。是的,确实,生命中,最让人无法承受的往往是“轻”——那种虚无缥缈是让人无法把握而心生懊恼的,我们更期待的是一个锚,能将我们拉住、定下、切实地看见和把控住自己。
三清山的大雨一点儿也不友好,不留情,山里不比城市,没有任何屋檐可以躲避,我们只能束手就擒,直面暴风雨、任其蹂躏。在一块向内倾斜的岩壁下,将身子贴住石壁求得能挡住部分雨水。抬头看去,水串儿直溜溜地挂下来倒也不失可爱。
暂时躲避几分钟后,大雨还未减弱就被蜡烛催着继续上路,虽然各种不情愿,但我们深知路程紧迫,嘟囔几声之后,也得乖乖跟上。忽然间,起了大风,迷雾被风吹开,一回头,传说中的“巨蟒出山”赫然显现。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喜激起了各种惊呼!此次行程中,第一处肉眼可见而非想象的景点竟让我们如此受宠若惊。
此景却只是昙花一现,大风褪去后迷雾又重新盖住了景物,包裹着我们,继续前行。在三清山半腰禹皇顶饭店暂作休息调整,简单吃了午饭干粮之后,我们又继续匆忙赶路。穿过一线天崖壁,走到山头,被猛烈的山风硬是直直给吹了回来。要当日下山,阳光海岸环线是无论如何都走不完了,于是,稍稍进去东海岸栈道探了一段。亏得满山大雾,各处相同的景色,打消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兴致——嗯,前面也没啥区别的。果断折返。开始绕南清园景区小环线下山。在某个岔路口,偶遇了一位掉队的上海阿姨。对人类充满无限探索精神的帮主前去攀谈,于是有了下面这个故事:(作者:蜡烛)
阿姨出现当时,大雨收住了,我们绕环线下山,穿过一个山涧,映入眼帘的竟是碧蓝天空下,雪白流动的云海,传说中的云海在凶残暴风雨过后出现了。山峰在其掩盖下探出俏皮的脑袋,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得让人目瞪口呆——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云海。我们害怕会记不住它的美,拼命按着相机想要抓住这景。却无奈发现,无论如何捕捉,都无法完整记载下它的灵动隽秀,它的波澜壮阔,它的明亮艳丽。唯有用眼观望、用心感受、用皮肤和鼻翼去呼吸那种气息,那种意境:
果然,不消多久。云海又消失了,雾气重新来袭。这短促又进一步衬托了云海的珍贵。有了美景的慰藉。我们似乎一下子原谅了雷暴的残虐,忘记了之前的不快,转而开始庆幸,夸奖起自己对线路选择的正确,如果不是这个时间,走了这条线路,断然碰不上这个视野平台,断然看不到如此心旷神怡的美景,终于觉得不虚此行。最美的往往留在了最后,给予我们安慰,平复我们的狂躁。“不经历风雨,增能见云海?”若是大晴天,我们能看到的,或许也只有灰蒙蒙的雾霾或者是分辨率特别高的石头和大树。我们甚至竟要开始感谢起暴风雨来了。这会略显荒诞么?哈哈,其实,我们总习惯于给所有发生的事,一个自圆其说的剧情,否则,漫漫人生路,如何坚定走下去呢?如何让心不含愧疚懊悔和自责地平和下去呢?因为个体的人类是如此渺小而无力,许多事情的发生,我们无法控制把握,例如暴风雨,例如意外。所以,即使所有普罗大众道德观下的大恶人,也都会给自己每一个行为建立一套完备的逻辑体系,在那个体系里面,他便是合理、可以被原谅乃至同情、被支持的。这世间其实本没有对错,我们可以有各自的坚持。当我们可以足够尊重别人不伤及他人的那些坚持的时候,这便是一种包容和基本的善良。
守得云开,终于得见明月了。三清山之行总算是画上了一个不算太糟糕的句号。包了钟点房,洗去一身污垢之后,将第二日下午的火车票改签到当日晚上的软卧,我偏爱软卧四人间包厢,睡觉前,可以和好友们坐着聊天,谈谈各自的故事。累了便熄灯关门,在铁轨哐哧哐哧摇晃下,安心入睡……
Ps:旅途最后还有一个彩蛋大笑话,足足让我笑了一整天。
正义的欧莱雅为了替天行道,整蛊蜡烛,偷偷捡了在三清山脚下旅店他们房间里发现的“蜡烛的” 车钥匙,默默藏在包里背了一路,一直不告诉蜡烛。期间,我们都惊讶于欧莱雅为何一路上如此执着在蜡烛反复声明并没开车来宁波后还非缠着蜡烛开车顺路送他回家。最后,在吃完离别的早餐后欧终于憋不住了,反复问蜡烛,有木有丢了什么?蜡烛斩钉截铁回答,木有木有木有。最后,他嘚瑟地掏出钥匙,在蜡烛眼前晃悠,自鸣得意。蜡烛却淡定的一脸“嗯,我不认识这个”。欧估计还以为蜡烛在演“这不是你的?”几百个不信——都怪蜡烛平时狼来了喊多了。在这样来回几个回合,约过了五六分钟。欧莱雅终于接受了,这车钥匙确实不是蜡烛的事实。最后,我们经推理研究得出结论——这货拿了民宿老板娘的车钥匙,一直从江西上饶带回到浙江宁波来了……打电话告诉老板娘后,老板娘竟无限感激,说自己找翻天了,都没找到车钥匙。欧莱雅于是快递寄回车钥匙,美女老板娘还给他发了红包做邮费——嗯,又一撩妹技能哦,哥们儿们,学着点哟,哈哈哈哈哈,二逼青年欢乐多。
毋庸置疑,生命中的每一天其实都是不一样的,从未有什么是完全重复的。只是,当我们懒惰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麻木感,疲惫后的感受度是愚钝的。生理规律来看,记忆随着时间渐渐淡去是不可避免的,回头若望见一片茫然,这其实是很可惜的。于是,我们需要记录,用图片,用文字。小燕燕,小戴之前不爱拍照,特别不爱拍人像,但在被拉着一起出去玩,卡擦卡擦各种抓拍摆拍并配图后,过段时间回望,体验期了记忆被唤起的美妙,她们也开始认同了记录的必要性。
我从来不是一个特别有计划性的人,责任感让我可以去坚持既定的目标,让我要求自己信守承诺,但我却始终不擅长未雨绸缪,更多的是临时起意的随性。不带过多的期待和目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我来说不是一种潇洒的情调,而是一种盲目的常态。有时候,只是一个念头,然后某个点,随口答应了一个“好”,便促成了一个“计划”。就像3月初的长沙行,只是因为二月中旬,随口和小燕燕聊到她计划去那里的飞机票在我的认知中便宜到划算,只因为小燕燕口中的马王堆女尸充满了传奇神秘的色彩,就足够勾引我了,我也要去!当即定好了机票,于是敲定了行程。清明三清山之行,也是节前一周,蜡烛随口在群中喊了句谁要清明一起去三清山?只是在那一刻想要出去走走了,于是决定跟上了,没有行程,没有预算,没有计划——这是蜡烛的常态,哈哈,明知各种不靠谱,却也偏向虎山行。
也许太过于随意,哪怕看好了天气预报中是雷暴天气,却只胡乱穿了并不合身的牛仔裤没系腰带还没有带备用更换的裤子,不带雨衣,穿了透气网状不防水的跑步鞋而抛弃了专业防水登山鞋——这些准备在之后的行程中让我陷入了无尽的自我批评当中。
节假日出行去热点旅游景区,在认知中确实是一件挺傻逼的事情。这个傻逼程度在到达玉山后第二天一大早就立马被验证了。吃完早饭晃悠到索道处,排队票号已经喊到两三百号了,夜晚空荡荡的游客广场此时已经密密麻麻塞满了人。跑去买完票,拿到的竟是五百多号,一个号还有可能是团队三四十人的。于是,傻傻地排了近两小时的队伍,十点半多才乘上那八分钟的索道。那年十一黄金周在黄山排了四个小时索道的队伍后不是发誓再也不在节假日做这种傻逼事情么?然而,我就是这么一个狗改不了吃屎的脾气,哈哈哈,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属性是终身附随挥之不去的。乘上缆车,四周的雾气使得玻璃隔层外灰蒙蒙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天空低压压地直盖头顶,世界末日的既视感。
![]() |
然而刚一出缆车到,听到的竟是哗啦啦霹雳雳的暴雨声,伴随着狂烈的电闪雷鸣,雨水是倾泻着砸下来的。回头看看缆车站里面的大轮盘已经停止运作,索道都暂停了。想过恶劣的天气,却不想如此彻底。等了十多分钟后,这暴雨仍没有丝毫要收敛的意思。于是争相向贩子购买了塑料鞋套,穿戴好昨晚买的雨衣,硬着头皮冲出去了,因为在山脚下满打满算,要走完行程在五点之间返回到这个缆车点,都是各种来不及。乐观的帮主调侃道“这下好了,反正抬头看到每一个景点都是一样的一片雾蒙蒙,我们终于可以专心致志赶路了。”闷热的塑料雨衣包裹着身体,冲进瓢泼的大雨之中几分钟后,全身就已各种黏湿不适,灰暗压抑的天色渲染着让人绝望的气氛,那环绕着山腰精巧平坦的栈道此时都因湿滑不堪而使人厌烦。巨大的雾气使得能见度不足五米,自娱自乐的我们,只得扶着栈道的栏杆,作出眺望远方的姿势,伸手指着远处“看,那棵树的颜色多漂亮”“看,那块石头像不像美女?”“哇,好漂亮的景色!”我们夸张地赞叹着并看不见的风景——所想即所见!嬉笑一番之后,继续前行。
埋着头,一步步前进着,用心去感受着强烈的不适——想起了出门时候,滴滴快车司机对于我们这种好不容易有个短暂假期可以休息以下却还要这么折腾跑去大老远哼哧哼哧累死自己背着大包去爬山那无限不解的表情。是的,对于此次行程,本就不是怀着轻松愉悦的预期的,而是来进行一种体验,登山,于我而言,更多时候追求的是对痛感、对不适的深刻体验。回顾这么多的登山历程,几乎没有一次是舒适愉快的,上山的过程总是消耗着大量的体能,伴随着局促乱了节奏的呼吸,下山时为了减少膝盖的疼痛不停变换着各种姿势调整着步伐方向。许多当时感叹不已的美景,在记忆中早已模糊了轮廓,而那种不适感,以及旅程结束后如释重负回到熟悉舒适家中的满足感,却在一次次重复中不断被强化。抵消着那无聊周末赖着床铺后的空虚感。我无从了解别人爬山的乐趣,有时候也不太理解自己为什么总要重复这样的苦楚。但我却对每一次出行都保持着一种体验的心态,不管旅途中出现各种让人焦躁的突发状况,到最后,总能被解决掉的。很矛盾的是,出门在外体验着各种新奇的同时,我怀有的最直接的期盼是对于回到熟悉家中那种安定感的笃定。是的,确实,生命中,最让人无法承受的往往是“轻”——那种虚无缥缈是让人无法把握而心生懊恼的,我们更期待的是一个锚,能将我们拉住、定下、切实地看见和把控住自己。
三清山的大雨一点儿也不友好,不留情,山里不比城市,没有任何屋檐可以躲避,我们只能束手就擒,直面暴风雨、任其蹂躏。在一块向内倾斜的岩壁下,将身子贴住石壁求得能挡住部分雨水。抬头看去,水串儿直溜溜地挂下来倒也不失可爱。
![]() |
暂时躲避几分钟后,大雨还未减弱就被蜡烛催着继续上路,虽然各种不情愿,但我们深知路程紧迫,嘟囔几声之后,也得乖乖跟上。忽然间,起了大风,迷雾被风吹开,一回头,传说中的“巨蟒出山”赫然显现。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喜激起了各种惊呼!此次行程中,第一处肉眼可见而非想象的景点竟让我们如此受宠若惊。
![]() |
![]() |
此景却只是昙花一现,大风褪去后迷雾又重新盖住了景物,包裹着我们,继续前行。在三清山半腰禹皇顶饭店暂作休息调整,简单吃了午饭干粮之后,我们又继续匆忙赶路。穿过一线天崖壁,走到山头,被猛烈的山风硬是直直给吹了回来。要当日下山,阳光海岸环线是无论如何都走不完了,于是,稍稍进去东海岸栈道探了一段。亏得满山大雾,各处相同的景色,打消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兴致——嗯,前面也没啥区别的。果断折返。开始绕南清园景区小环线下山。在某个岔路口,偶遇了一位掉队的上海阿姨。对人类充满无限探索精神的帮主前去攀谈,于是有了下面这个故事:(作者:蜡烛)
![]() |
阿姨出现当时,大雨收住了,我们绕环线下山,穿过一个山涧,映入眼帘的竟是碧蓝天空下,雪白流动的云海,传说中的云海在凶残暴风雨过后出现了。山峰在其掩盖下探出俏皮的脑袋,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得让人目瞪口呆——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云海。我们害怕会记不住它的美,拼命按着相机想要抓住这景。却无奈发现,无论如何捕捉,都无法完整记载下它的灵动隽秀,它的波澜壮阔,它的明亮艳丽。唯有用眼观望、用心感受、用皮肤和鼻翼去呼吸那种气息,那种意境:
![]() |
![]() |
![]() |
![]() |
![]() |
果然,不消多久。云海又消失了,雾气重新来袭。这短促又进一步衬托了云海的珍贵。有了美景的慰藉。我们似乎一下子原谅了雷暴的残虐,忘记了之前的不快,转而开始庆幸,夸奖起自己对线路选择的正确,如果不是这个时间,走了这条线路,断然碰不上这个视野平台,断然看不到如此心旷神怡的美景,终于觉得不虚此行。最美的往往留在了最后,给予我们安慰,平复我们的狂躁。“不经历风雨,增能见云海?”若是大晴天,我们能看到的,或许也只有灰蒙蒙的雾霾或者是分辨率特别高的石头和大树。我们甚至竟要开始感谢起暴风雨来了。这会略显荒诞么?哈哈,其实,我们总习惯于给所有发生的事,一个自圆其说的剧情,否则,漫漫人生路,如何坚定走下去呢?如何让心不含愧疚懊悔和自责地平和下去呢?因为个体的人类是如此渺小而无力,许多事情的发生,我们无法控制把握,例如暴风雨,例如意外。所以,即使所有普罗大众道德观下的大恶人,也都会给自己每一个行为建立一套完备的逻辑体系,在那个体系里面,他便是合理、可以被原谅乃至同情、被支持的。这世间其实本没有对错,我们可以有各自的坚持。当我们可以足够尊重别人不伤及他人的那些坚持的时候,这便是一种包容和基本的善良。
守得云开,终于得见明月了。三清山之行总算是画上了一个不算太糟糕的句号。包了钟点房,洗去一身污垢之后,将第二日下午的火车票改签到当日晚上的软卧,我偏爱软卧四人间包厢,睡觉前,可以和好友们坐着聊天,谈谈各自的故事。累了便熄灯关门,在铁轨哐哧哐哧摇晃下,安心入睡……
![]() |
![]() |
Ps:旅途最后还有一个彩蛋大笑话,足足让我笑了一整天。
正义的欧莱雅为了替天行道,整蛊蜡烛,偷偷捡了在三清山脚下旅店他们房间里发现的“蜡烛的” 车钥匙,默默藏在包里背了一路,一直不告诉蜡烛。期间,我们都惊讶于欧莱雅为何一路上如此执着在蜡烛反复声明并没开车来宁波后还非缠着蜡烛开车顺路送他回家。最后,在吃完离别的早餐后欧终于憋不住了,反复问蜡烛,有木有丢了什么?蜡烛斩钉截铁回答,木有木有木有。最后,他嘚瑟地掏出钥匙,在蜡烛眼前晃悠,自鸣得意。蜡烛却淡定的一脸“嗯,我不认识这个”。欧估计还以为蜡烛在演“这不是你的?”几百个不信——都怪蜡烛平时狼来了喊多了。在这样来回几个回合,约过了五六分钟。欧莱雅终于接受了,这车钥匙确实不是蜡烛的事实。最后,我们经推理研究得出结论——这货拿了民宿老板娘的车钥匙,一直从江西上饶带回到浙江宁波来了……打电话告诉老板娘后,老板娘竟无限感激,说自己找翻天了,都没找到车钥匙。欧莱雅于是快递寄回车钥匙,美女老板娘还给他发了红包做邮费——嗯,又一撩妹技能哦,哥们儿们,学着点哟,哈哈哈哈哈,二逼青年欢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