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刘丽杰、严程双人摄影展
成人与孩子,过去和现在,究竟谁是谁的老师?
成人与孩子
说不清,谁是谁的老师
就像过去与现在
就像生活与自己
我们以为我们洞悉世事与人心
实际上每个人心都各自孤独
就像过去的每个日夜
虽彼此追逐,却终不见彼此
今天无法成为昨天
明天也无法成为今天
4月2日,我们为你带来一个双人摄影展
《失乐园》
刘丽杰 严程
16.04.02-16.05.13
或许,你能在这些摄影作品里
看到自己,或者某些影子
导言
刘丽杰的作品具有现代女性特有的冷艳、敏感,作品打动了无数策展人及观者,是年轻一代女性影像艺术家的代表人物。此次展出的是刘丽杰的《另一种片段》、《星期八》系列作品,这两组作品是她思绪自动“驾驶”状态及现实生活碎片化的呈现,用极简的方式营造出超现实的情境,但这种情境隐藏着艺术家“冷冷”的秘境。
严程这次展览带来的是他早期作品《回声》系列,用最直接的摄影方式,在现实的儿时游乐场,创作出了超现实般冰冷的作品。既是对儿时记忆的缅怀,也是对当下“虚拟世界”的疏离与批判。他后期的系列作品《未可定义的青春》、《浮像》等更是他这种“冰冷”美学的强化与延伸。
《失乐园》展览通过两个艺术家各自不同境遇,不同诉说方式(超现实的置景与现实的景观)对本应是“快乐”的事物却诉说各自的“失乐园”。既是对失去的纪念,也是对现实的不适与反思。
一.
另一种片段,是我们共同的生活。
刘丽杰的《另一种片段》系列作品,创作于十年前。作品中透露的不安、悬疑、神秘,又显而易见的心怀一颗少女的美妙梦境。
我们被自己捆绑,被自我限制,生活在自己切碎的节点里,习惯性填充,用自己的方式消耗生活。
片段的映像、闪回,像梦境和现实的交织。
陌生人释放的善意像蜗牛的触角,小心翼翼,珍贵又可爱。
打开自己,突破生活的禁锢;释放善意,重拾沟通和交流。
刘丽杰是中国当代“执导型”摄影的代表人物。《另一种片段》系列作品,揭示了信息孤岛。在当今碎片化的社会,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多,自我屏蔽和自我选择就越多。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直到有一天开始拒绝交流,危险就会悄然逼近。
在现实中的不安与惊恐,与心中的美好期望之间的矛盾交织错落,以及画面整体呈现的浓郁鲜亮的色调,表明她是一个内心敏感、充满不安全感、对未来却抱有美好期望的悲观主义者。
《另一种片段》系列推出后,作为摄影家的刘丽杰就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也因此受迪奥等品牌特邀,进行一系列的艺术创作。
▲图为2008年刘丽杰为Pedder Red创作的作品《星期八》。与商业摄影师不同的是,刘丽杰的创作首先是艺术,其次是商业。好的艺术作品,可以为商业加分,而纯商业作品,只能成为艺术的诟病。
▲图为2014迪奥小姐艺术展中刘丽杰受邀创作的作品——《Fan-Fan》。她以女孩行走时飘扬的裙摆来呼应手持香扇轻轻摇摆的意象,述说了一个“追寻和被追寻、吸引和被吸引”的故事,从中极为准确地烘托出了女孩的微妙心态——心怀美梦,展现魅力。
————————————————
二.
有多少过去,可以重来
不会蹦蹦跳跳,不会嘴馋哭闹,依旧痴心妄想。时间陪伴我们成长的同时,重新排列了很多东西。我们也开始赋予一种事物,它不该有的很多属性。
斑驳的少年时光,远去的青苔琉璃瓦;曾经的七龙珠、星矢、葫芦娃,珍藏的卡片弹珠漫画册……
每个人都有童年,只不过度过的方式不同。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孩子,一样会健康快乐。我们不知道能给什么,给我们认为最好的,值得看的东西,值得度过的时光。比如动画片,比如红烧肉,比如游乐场。
严程拍摄《回声》系列作品,最初是因为经常带领学生去公园里练习摄影曝光。每次看到这些小时候经常玩儿的大器械如今却荒废,就不由得感慨,现在的孩子都去玩儿电脑游戏了,时代变了,这些机械时代的产物可能要成为历史和记忆了。空无一人的游乐园,巨大的游乐设施静静蹲在那里,一如儿时的梦想如今沉默。这组作品,即是对儿时记忆的缅怀,也是对当下“虚拟世界”的疏离与批判。
三.
关于“失乐园”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回到过去贫瘠精神时光的生活,并不可取。
我们只是在寻找快乐的可能性。我们愿意去思考,在变化疏离的世界如何保持我们的善意和童真。
《失乐园》,是这次为期一个半月的刘丽杰与严程双人主题摄影展的主题,也是一次对自己与旁人、内心与外界的探讨。
策展人语——
“好的摄影作品,或者让人在第一眼就被那种头皮发麻、鸡皮顿起的力道攫获,让你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你瞬间臣服,仿佛宗教一般,只能臣服;要么就是在一种无需赘言的画面语言面前,任由画面营造的情感流贯穿任督二脉,气沉丹田,不由自主走进摄影家营造的年代与心境中。
本次《失乐园》双人摄影展,即是如此。无论是刘丽杰《另一种片段》系列作品中的那种纯稚梦幻与黑童话交织的矛盾综合气息,还是严程通过不同的空置游乐场表达的对过去缅怀、对当下批判的《回声》,都是在用摄影艺术,表达对现实、对世界、对过去和未来关系的态度。真诚而有态度的表达,胜过黑夜中发亮的眼睛和星星。无论用语言、影像,还是其他。”
4月2日—5月13日,《失乐园》双人摄影艺术展,在郎园·兰境艺术中心,期待您的品鉴交流与探讨。
【展览地点】
郎园·兰境艺术中心小展厅
【展览时间】
2016年4月2日-5月13日
【受邀艺术家】
刘丽杰
中国当代“执导型”摄影代表
刘丽杰,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目前在北京工作、生活。她先后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波兰及国内做展览若干,作品被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并受邀为Dior、Pedder Red等若干品牌创作定制艺术品。
这次参展作品《另一种片段》系列,这组作品是她思绪自动“驾驶”状态及现实生活碎片化的呈现,用极简的的方式营造出梦境般的画面,但这种“梦境”隐藏着艺术家“冷冷”的秘境,久久凝视让人发寒。
严程
被誉为“时间的潜行者”
严程,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教授,当代摄影艺术与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代表。本次参展作品《回声》系列,先后在法国、韩国、柬埔寨及国内做展览若干,作品被世界顶级美国MOMA现代美术馆收藏。先后发表专业文章、作品及编写书籍若干。
《回声》系列作品,用最直接的摄影方式,对准现实的儿时游乐场,创作出了超现实的冰冷的作品。即是对儿时记忆的缅怀,也是对当下“虚拟世界”的疏离与批判。
4月2日16:00开幕酒会
郎园·兰境艺术中心
《失乐园》,等你来~
成人与孩子
说不清,谁是谁的老师
就像过去与现在
就像生活与自己
我们以为我们洞悉世事与人心
实际上每个人心都各自孤独
就像过去的每个日夜
虽彼此追逐,却终不见彼此
今天无法成为昨天
明天也无法成为今天
4月2日,我们为你带来一个双人摄影展
《失乐园》
刘丽杰 严程
16.04.02-16.05.13
或许,你能在这些摄影作品里
看到自己,或者某些影子
![]() |
导言
刘丽杰的作品具有现代女性特有的冷艳、敏感,作品打动了无数策展人及观者,是年轻一代女性影像艺术家的代表人物。此次展出的是刘丽杰的《另一种片段》、《星期八》系列作品,这两组作品是她思绪自动“驾驶”状态及现实生活碎片化的呈现,用极简的方式营造出超现实的情境,但这种情境隐藏着艺术家“冷冷”的秘境。
严程这次展览带来的是他早期作品《回声》系列,用最直接的摄影方式,在现实的儿时游乐场,创作出了超现实般冰冷的作品。既是对儿时记忆的缅怀,也是对当下“虚拟世界”的疏离与批判。他后期的系列作品《未可定义的青春》、《浮像》等更是他这种“冰冷”美学的强化与延伸。
《失乐园》展览通过两个艺术家各自不同境遇,不同诉说方式(超现实的置景与现实的景观)对本应是“快乐”的事物却诉说各自的“失乐园”。既是对失去的纪念,也是对现实的不适与反思。
一.
另一种片段,是我们共同的生活。
![]() |
刘丽杰的《另一种片段》系列作品,创作于十年前。作品中透露的不安、悬疑、神秘,又显而易见的心怀一颗少女的美妙梦境。
![]() |
我们被自己捆绑,被自我限制,生活在自己切碎的节点里,习惯性填充,用自己的方式消耗生活。
![]() |
片段的映像、闪回,像梦境和现实的交织。
陌生人释放的善意像蜗牛的触角,小心翼翼,珍贵又可爱。
打开自己,突破生活的禁锢;释放善意,重拾沟通和交流。
![]() |
刘丽杰是中国当代“执导型”摄影的代表人物。《另一种片段》系列作品,揭示了信息孤岛。在当今碎片化的社会,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多,自我屏蔽和自我选择就越多。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直到有一天开始拒绝交流,危险就会悄然逼近。
在现实中的不安与惊恐,与心中的美好期望之间的矛盾交织错落,以及画面整体呈现的浓郁鲜亮的色调,表明她是一个内心敏感、充满不安全感、对未来却抱有美好期望的悲观主义者。
《另一种片段》系列推出后,作为摄影家的刘丽杰就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也因此受迪奥等品牌特邀,进行一系列的艺术创作。
![]() |
▲图为2008年刘丽杰为Pedder Red创作的作品《星期八》。与商业摄影师不同的是,刘丽杰的创作首先是艺术,其次是商业。好的艺术作品,可以为商业加分,而纯商业作品,只能成为艺术的诟病。
![]() |
▲图为2014迪奥小姐艺术展中刘丽杰受邀创作的作品——《Fan-Fan》。她以女孩行走时飘扬的裙摆来呼应手持香扇轻轻摇摆的意象,述说了一个“追寻和被追寻、吸引和被吸引”的故事,从中极为准确地烘托出了女孩的微妙心态——心怀美梦,展现魅力。
————————————————
二.
有多少过去,可以重来
![]() |
![]() |
![]() |
![]() |
![]() |
![]() |
不会蹦蹦跳跳,不会嘴馋哭闹,依旧痴心妄想。时间陪伴我们成长的同时,重新排列了很多东西。我们也开始赋予一种事物,它不该有的很多属性。
斑驳的少年时光,远去的青苔琉璃瓦;曾经的七龙珠、星矢、葫芦娃,珍藏的卡片弹珠漫画册……
每个人都有童年,只不过度过的方式不同。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孩子,一样会健康快乐。我们不知道能给什么,给我们认为最好的,值得看的东西,值得度过的时光。比如动画片,比如红烧肉,比如游乐场。
严程拍摄《回声》系列作品,最初是因为经常带领学生去公园里练习摄影曝光。每次看到这些小时候经常玩儿的大器械如今却荒废,就不由得感慨,现在的孩子都去玩儿电脑游戏了,时代变了,这些机械时代的产物可能要成为历史和记忆了。空无一人的游乐园,巨大的游乐设施静静蹲在那里,一如儿时的梦想如今沉默。这组作品,即是对儿时记忆的缅怀,也是对当下“虚拟世界”的疏离与批判。
三.
关于“失乐园”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回到过去贫瘠精神时光的生活,并不可取。
我们只是在寻找快乐的可能性。我们愿意去思考,在变化疏离的世界如何保持我们的善意和童真。
《失乐园》,是这次为期一个半月的刘丽杰与严程双人主题摄影展的主题,也是一次对自己与旁人、内心与外界的探讨。
策展人语——
“好的摄影作品,或者让人在第一眼就被那种头皮发麻、鸡皮顿起的力道攫获,让你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你瞬间臣服,仿佛宗教一般,只能臣服;要么就是在一种无需赘言的画面语言面前,任由画面营造的情感流贯穿任督二脉,气沉丹田,不由自主走进摄影家营造的年代与心境中。
本次《失乐园》双人摄影展,即是如此。无论是刘丽杰《另一种片段》系列作品中的那种纯稚梦幻与黑童话交织的矛盾综合气息,还是严程通过不同的空置游乐场表达的对过去缅怀、对当下批判的《回声》,都是在用摄影艺术,表达对现实、对世界、对过去和未来关系的态度。真诚而有态度的表达,胜过黑夜中发亮的眼睛和星星。无论用语言、影像,还是其他。”
4月2日—5月13日,《失乐园》双人摄影艺术展,在郎园·兰境艺术中心,期待您的品鉴交流与探讨。
【展览地点】
郎园·兰境艺术中心小展厅
【展览时间】
2016年4月2日-5月13日
【受邀艺术家】
![]() |
刘丽杰
中国当代“执导型”摄影代表
刘丽杰,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目前在北京工作、生活。她先后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波兰及国内做展览若干,作品被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并受邀为Dior、Pedder Red等若干品牌创作定制艺术品。
这次参展作品《另一种片段》系列,这组作品是她思绪自动“驾驶”状态及现实生活碎片化的呈现,用极简的的方式营造出梦境般的画面,但这种“梦境”隐藏着艺术家“冷冷”的秘境,久久凝视让人发寒。
![]() |
严程
被誉为“时间的潜行者”
严程,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教授,当代摄影艺术与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代表。本次参展作品《回声》系列,先后在法国、韩国、柬埔寨及国内做展览若干,作品被世界顶级美国MOMA现代美术馆收藏。先后发表专业文章、作品及编写书籍若干。
《回声》系列作品,用最直接的摄影方式,对准现实的儿时游乐场,创作出了超现实的冰冷的作品。即是对儿时记忆的缅怀,也是对当下“虚拟世界”的疏离与批判。
4月2日16:00开幕酒会
郎园·兰境艺术中心
《失乐园》,等你来~
-
NJ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4 13: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