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小组8-2
![]() |
今天中午和生产经理的读书分享中, 我把小组活动的收获也分享给大家:
1.情绪控制,什么是好的处理方式?什么是不好的处理方式?
建议三个标准:
1>自我感受,
2>对方的评价/反馈
3>事情的结果
多个标准来评价事情处理的对错,可以让我们摆脱情绪主观性, 能够更冷静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处理方式。 不是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一而不是被对方情绪左右。
他的举例:
他和生产计划在讨论工作安排中,发生语言冲突。自己感觉自己处置得当, 对方非常不赞同。那么最后一个标准是事情的发展导向。事情是在期望的改进分享在发展。那么证明就是正确的处置。只是对方的认可需要时间和事情的发展来改变。
我的举例:
孩子成绩进步, 他爸爸提出要物质奖励。我的火气十分大,非常想噼里啪啦指责对方铜臭气。我自己要求自己息怒息怒。后来只是发了一个消息:星伟不要这样对儿子说。 第一标准判断:可能是我的刻板印象影响我对事情的判断。第二标准失效,对方的情绪我不知道,不能判断; 第三条标准,事情出发点是爱孩子。事情的导向是引导孩子更努力。他的这个话即使是我认为的铜臭气,但是因为他们基本目前很少沟通,不会影响到孩子。
2,把自己猜想的对方感受,主动和对方印证, 而不是以自己的猜想作为结论来采取下一步措施。可以避免心理消耗, 可以避免猜错,下一步的措施适得其反。
他的举例:
早上主动下楼想帮助夫人拿东西。夫人理解为他要早点离开家,所以非常不愉快, 言语激励抱怨他。他按下情绪,主动解释平息。建议如果他夫人把自己的猜想先和他进行验证,自己猜想:他想早点离开家,逃避相处时间和家务。验证沟通就可以知道他不是逃避是要主动关心帮助她。然后她就不会不开心呢,也不会发生下一步的发火行为/措施。
我的举例:
之前和质量经理的工作上误会和冲突。我担心留下后遗症是他以为我是要干预他的工作,所以我在做事的时候有顾虑,多做了担心他以为我不放手质量工作。少做了也担心他以为我故意推脱刁难他。所以我很多消耗, 很多浪费,影响工作和心情。 我应该和他主动把话说清楚。
建议的书:《金钱买不到什么》书中举例的人权, 环保等实例说明经济杠杆决定的社会运行规则掩藏着的背后不公平。说的都非常有道理,但是最叫我印象深刻的举例是生活 中的小事:
1.孩子教育, 物质奖励好不好?
2,团队伙伴,物质奖励方式
每个人都是有自我实现的愿望, 自我挑战, 自我肯定。他人的肯定和认可用物质形式, 是否冲击他的内在自我评价系统?孩子经过努力得到好成绩, 父母庆祝他肯定他。在成绩不满意的时候呢?父母的对待方式反差, 会造成孩子觉得自己不是被无条件地接纳和爱的。
员工取得成就时, 简单的物质奖励可能打击员工的积极性。觉得自己被小看被低估, 被物化。而不是作为一个人而被尊敬重视。
下一步的学习:
运用沟通技巧, 尝试和员工深入交流。技巧:
1. 尊重: (无条件接纳,平等,礼貌,信任,保护隐私,真诚)
2.热情:(开始友好,倾听,非语言行为,认真耐心,不厌其烦,结束温暖)
3.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要实事求是,不是自我发泄,适度,非语言行为,自我坦诚引导对方)
4.共情:(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从对方的角度看待对方的事情,设身处地,因人而异,把握角色,使用躯体语言)
5.积极关注:(我客观辩证看对方,帮助对方客观辩证,避免盲目乐观,避免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
下周交流这些技巧的运用感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