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他的桃花源
上个星期复旦大学有一场赖声川的讲座,因为对他颇为仰慕,就疯疯癫癫地独自一人跑了过去。虽然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半了,第二天还有早课,不过心满意足。
赖声川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他的戏剧虽然看的不多,但是总觉得既然是文艺工作者,总要有点疯癫怪癖的。
不过,讲座那天除了他的长发以外,其他地方和普通的五六十岁的教授都没有什么区别。他穿着朴素,语气平淡,讲起话来声音也不大,恰到好处的音量,没有特别振奋的语言,一切都是淡淡的,和市面上常见的带着优越感的成功人士大不相同。
他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可能是人生经历了起起落落,再回首的时候,能够很平静地看待曾经拥有的和失去的。在他的讲述中,童年在美国过着悠闲富足的生活,少年时期是磨难的开始,返回台湾,课业繁重无法适应,之后外交官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兄弟两个人。升入大学,前途迷茫,玩音乐每天混日子。虽然他对这些都是轻描淡写地说出来,感觉这只是他人生中很小的一些事情。不过,试想如果这些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不够坚强的青年人身上,可能就会对人生灰心沮丧,放弃前行奋斗的勇气吧。不过对于赖声川,这就像晴朗天空中偶尔飘来的一片乌云,不一会儿就散了。
对于音乐喜爱,对于艺术充满天赋,工作几年之后,赖声川远渡美国求学。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班上其他九个的同学,都已经在戏剧上有所成就,唯独他一人,对戏剧懵懵懂懂。艰难的开始,伴随偶尔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他还是一步步走过来了。毕业时,班上仅剩七名同学,同学说“我们一直觉得你是我们中间最优秀的。”他说这个的时候,依旧语气淡淡,好像别人夸奖的不是他。我们从他的讲述中难以了解,这个刚开始对戏剧一知半解的青年,是怎样变成最优秀的学生的。对于他的勤奋,只能从他随口提到的一件小事窥得一二。他讲到,自己读博士时期,每次还书都是开着车去还书,打开后备箱,一摞一摞的书还回去。没有说自己多么苦,也没说自己看书看到天明,语气里是满满的为自己还书的机智感到开心的孩子气。想想自己在图书馆,总共借的书未必有他一次借的书多吧。
虽然谦和,不过对于自己的专业,异常的挑剔。对于现在看似一片繁华的文化,他皱皱眉说到,现在创意是越来越少了,大多都是披着创新的皮,内里还是传统的旧东西。联想起近日被吵的火热的许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听了一遍就觉得实在没什么意思。词曲一般,和许巍之前的歌也没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在这个人人都念几句情怀的时代,高晓松投机地对症下药,再搭配许巍一贯的嗓音和唱法,给大家煲了一大碗鸡汤。细看歌词,也只是远方,大海,流浪,坚持,梦想,这些词语的堆砌。我们念情怀,可情怀是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不顾一切的流浪,仅仅只有远方吗?偶尔翻翻评论,看到一个深得我心“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哈哈哈,说得好!
所以,好好安下心来吧,远方也到处都是苟且,如果你仅希望远方能够让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那就想想吧~
赖声川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他的戏剧虽然看的不多,但是总觉得既然是文艺工作者,总要有点疯癫怪癖的。
不过,讲座那天除了他的长发以外,其他地方和普通的五六十岁的教授都没有什么区别。他穿着朴素,语气平淡,讲起话来声音也不大,恰到好处的音量,没有特别振奋的语言,一切都是淡淡的,和市面上常见的带着优越感的成功人士大不相同。
![]() |
他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可能是人生经历了起起落落,再回首的时候,能够很平静地看待曾经拥有的和失去的。在他的讲述中,童年在美国过着悠闲富足的生活,少年时期是磨难的开始,返回台湾,课业繁重无法适应,之后外交官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兄弟两个人。升入大学,前途迷茫,玩音乐每天混日子。虽然他对这些都是轻描淡写地说出来,感觉这只是他人生中很小的一些事情。不过,试想如果这些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不够坚强的青年人身上,可能就会对人生灰心沮丧,放弃前行奋斗的勇气吧。不过对于赖声川,这就像晴朗天空中偶尔飘来的一片乌云,不一会儿就散了。
对于音乐喜爱,对于艺术充满天赋,工作几年之后,赖声川远渡美国求学。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班上其他九个的同学,都已经在戏剧上有所成就,唯独他一人,对戏剧懵懵懂懂。艰难的开始,伴随偶尔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他还是一步步走过来了。毕业时,班上仅剩七名同学,同学说“我们一直觉得你是我们中间最优秀的。”他说这个的时候,依旧语气淡淡,好像别人夸奖的不是他。我们从他的讲述中难以了解,这个刚开始对戏剧一知半解的青年,是怎样变成最优秀的学生的。对于他的勤奋,只能从他随口提到的一件小事窥得一二。他讲到,自己读博士时期,每次还书都是开着车去还书,打开后备箱,一摞一摞的书还回去。没有说自己多么苦,也没说自己看书看到天明,语气里是满满的为自己还书的机智感到开心的孩子气。想想自己在图书馆,总共借的书未必有他一次借的书多吧。
虽然谦和,不过对于自己的专业,异常的挑剔。对于现在看似一片繁华的文化,他皱皱眉说到,现在创意是越来越少了,大多都是披着创新的皮,内里还是传统的旧东西。联想起近日被吵的火热的许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听了一遍就觉得实在没什么意思。词曲一般,和许巍之前的歌也没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在这个人人都念几句情怀的时代,高晓松投机地对症下药,再搭配许巍一贯的嗓音和唱法,给大家煲了一大碗鸡汤。细看歌词,也只是远方,大海,流浪,坚持,梦想,这些词语的堆砌。我们念情怀,可情怀是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不顾一切的流浪,仅仅只有远方吗?偶尔翻翻评论,看到一个深得我心“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哈哈哈,说得好!
所以,好好安下心来吧,远方也到处都是苟且,如果你仅希望远方能够让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那就想想吧~
-
二十一杯酒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11 09: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