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年历史葡萄酒起源地古埃及(二)-葡萄酒文化篇
【 葡萄酒文化篇 】
1.埃及葡萄酒史
埃及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被视为是一片融合了科幻和神话的土地,在外星人民工建造的高耸的金子塔里居住着骇人的行尸木乃伊,在疑似外太空后裔埃及艳后怀里躺着传奇的英雄人物凯撒,以及前些年才出土的死后产子的干尸公主,总之这是一个与平凡无缘的地方,如今又有证据称这里竟是葡萄酒的起源之地,究竟这又会是一个怎样的传奇呢?
有真正可寻的资料中还是从埃及古墓中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红酒或油的土陶罐;
特别是浮雕中,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酿制步骤和饮用葡萄酒的情景,这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此外,埃及古王国时代所出品的酒壶上,也刻有伊尔普(埃及语,即葡萄酒的意思)一词。西方学者认为,这才是人类葡萄与葡萄酒业的开始。以葡萄酒为主题的著名作家休·约翰逊(Hugh Johnson)曾描写到:古埃及有十分出色的品酒专家,他们就像二十世纪的雪利酒(Sherry)产销商或波尔多酒经纪的酒样,可以自信并专业地鉴定酒的品质。
我们知道关于古埃及的葡萄酒的一切,却从来都无法真正了解它,我们所拥有的记载极其详细。那些活着时就开始造墓的达官贵人的墓室上的图画非常生动,而那些喜爱葡萄树和葡萄的下层工匠们,他们的棺木板上画的都是一个个葡萄的凉棚。
喜爱葡萄树和葡萄的下层工匠们,他们的棺木板上画的都是一个个葡萄的凉棚
卢克索是当时世界上最高也是最伟大的都城,荷马称它是“有一百个门的底比斯”。从卢克索开始,撒哈拉大沙漠干旱的沙丘就在尼罗河金色的峭壁上升起。法老们的木乃伊就埋葬在这里,随他们下葬的珍宝就如同神话传说一样,以至于为法老哀悼的祭司自己就成为了盗墓者,他们在法老们的墓穴未用石头封闭前就偷走财宝。与最荒凉、孤凄的法老们的墓群相比邻的是贵族们的墓地,而在离沙漠不远的地方是工匠们的墓地,多少个世纪以来,这些工匠们在墙上雕刻和描绘着只有上帝才能看到的图画。
通过这些墓穴中的图画,我们不难在头脑中描绘出精确的画卷。它的时代跨越了几乎从现代追溯到基督诞生之日起一半长的事件,历经了33个王朝的法老们的更替。我们知道葡萄酒是在何地、怎么被制造出来。它们又是如何被命名、储存、供应和饮用。我们唯一不知道的是到底那些葡萄酒的口感如何。
相对与埃及人如何造酒,我们对埃及人是如何饮酒了解更多一些。那一副又一副充满着无限生命力的图画表达着他们从酒中得到的愉悦。盛宴的场景时而是宁静的、优雅的,时而又是喧闹的、放肆的。但无论如何,那些画多数都表达着一种对于男人和女人之间互相依恋的态度和一种深深的崇敬与热爱。这些画很生动,有闲聊的女孩,牵着宠物、地位尊贵的夫妇,还有音乐家和侍女(通常是赤裸的),以至于看的人会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永不结束的宴会上的窃听者。
埃及人的宴会总是处于一种明快色彩的气氛中,到处是诱人的芳香(他们在头上抹上芳香的油膏,油膏慢慢地融化,顺着编成辫子的头发和假发流淌下来)、美丽的花环、葡萄枝条、莲花和莲蓬。有时候他们用酒杯喝,有时候他们直接用吸管插在酒罐里喝。不同的酒罐里的酒被虹吸到一个新的酒罐中,可能有意要把它们混在一起。当人们把葡萄酒倒入双耳罐里时通常要进行过滤(这是为了确保那些发酵过后的固体物质被筛出)。在那些宴会中并没有太多人们自我克制的迹象:女人们经常会喝到呕吐,但是没有人会滑到桌子下或被抬回家。
希腊作家阿斯拉欧斯认为,“古埃及人在任何一次就会中都遵循着适度的原则……他们端坐在那里,边进餐边饮酒。他们吃的是最简朴最健康的食物,饮酒量也只是控制在令人感到精神愉快程度“。但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教师会说服他们的学生相信,所有的希腊人都是清醒、正直和诚实的人。
我们看到的那些画中所描绘的一些东西今天仍然存在。雄伟的尼罗河从埃及的中心地带蜿蜒流过;汲水用的桔槔从尼罗河中引水流入灌溉渠;同样的棕色的脸庞在微笑,还有毛驴在快跑;白色的三桅小帆船和记载中的略有不同。但是,今天的埃及与古时的埃及在许多方面极为相似,因此你去造访法老们的世界时几乎不需要有太丰富的想象力,而古希腊的世界则是另一码事。
埃及一直是每一个人一提起就激动不已的国度,这个历史悠久且命运多绛的文明古国,因为其96%的面积为沙漠占据,干燥的气候使得大量的文物、古迹得以保存,据说在埃及随便拾起路边的一块石头,都可能看到上面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象形文字。而且,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能享受多种品牌的美酒,这些内容就纪录在金字塔的墓室和众多神殿里的浮雕当中!心驰神往的美酒之乡,阿门默罕莫德(真主保佑)!
闻名遐迩的狮身人面像和三座最大的金字塔就在开罗的近郊吉萨。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当时为了鼓舞奴隶的干劲,还给大家发面包和啤酒,至于葡萄酒嘛,那是留着给贵族享乐的。
循着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一进一出,天气酷热又不通风,室内的空气几近凝固,站在狮身人面像下,烈日当空、黄沙荡荡,终于明白了埃及的真实含义——尘埃落定所及之处是也。
2.尼罗河与葡萄酒
很难想象有这样一片土地,海洋包围沙漠,沙漠簇拥河流,这条埃及的生命之河就是尼罗河。
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全长6700公里,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苏丹,最后到达埃及,在开罗分成两条支流,注入地中海。
这两条支流冲积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面积2.4万平方公里,仅占国土面积的4%,而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6%,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饶的地区。
说起来,埃及历史和尼罗河的状况有些相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埃及曾先后被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所征服。19世纪末,埃及又被英军占领,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直至1953年6月18日,埃及共和国宣布成立,1971年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正因为如此,埃及的文化也吸取了这么多过客的风格和特点,体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造诣。无论从语言和风俗习惯看,埃及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出了海纳百川的优势。有人说埃及的男子异常英勇神武,可能源自远古受埃及人膜拜的阳器巨大的太阳神,但也许和众多入侵者的基因荟萃整合也有些关系?
从埃及起源的葡萄酒文化已经在中国愈演愈烈。
![]() |
古埃及人用土陶罐装葡萄酒 |
1.埃及葡萄酒史
埃及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被视为是一片融合了科幻和神话的土地,在外星人民工建造的高耸的金子塔里居住着骇人的行尸木乃伊,在疑似外太空后裔埃及艳后怀里躺着传奇的英雄人物凯撒,以及前些年才出土的死后产子的干尸公主,总之这是一个与平凡无缘的地方,如今又有证据称这里竟是葡萄酒的起源之地,究竟这又会是一个怎样的传奇呢?
![]() |
葡萄酒起源地传奇古埃及 |
有真正可寻的资料中还是从埃及古墓中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红酒或油的土陶罐;
![]() |
肚粗圆的土陶罐 |
特别是浮雕中,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酿制步骤和饮用葡萄酒的情景,这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此外,埃及古王国时代所出品的酒壶上,也刻有伊尔普(埃及语,即葡萄酒的意思)一词。西方学者认为,这才是人类葡萄与葡萄酒业的开始。以葡萄酒为主题的著名作家休·约翰逊(Hugh Johnson)曾描写到:古埃及有十分出色的品酒专家,他们就像二十世纪的雪利酒(Sherry)产销商或波尔多酒经纪的酒样,可以自信并专业地鉴定酒的品质。
![]() |
埃及浮雕 |
我们知道关于古埃及的葡萄酒的一切,却从来都无法真正了解它,我们所拥有的记载极其详细。那些活着时就开始造墓的达官贵人的墓室上的图画非常生动,而那些喜爱葡萄树和葡萄的下层工匠们,他们的棺木板上画的都是一个个葡萄的凉棚。
喜爱葡萄树和葡萄的下层工匠们,他们的棺木板上画的都是一个个葡萄的凉棚
卢克索是当时世界上最高也是最伟大的都城,荷马称它是“有一百个门的底比斯”。从卢克索开始,撒哈拉大沙漠干旱的沙丘就在尼罗河金色的峭壁上升起。法老们的木乃伊就埋葬在这里,随他们下葬的珍宝就如同神话传说一样,以至于为法老哀悼的祭司自己就成为了盗墓者,他们在法老们的墓穴未用石头封闭前就偷走财宝。与最荒凉、孤凄的法老们的墓群相比邻的是贵族们的墓地,而在离沙漠不远的地方是工匠们的墓地,多少个世纪以来,这些工匠们在墙上雕刻和描绘着只有上帝才能看到的图画。
通过这些墓穴中的图画,我们不难在头脑中描绘出精确的画卷。它的时代跨越了几乎从现代追溯到基督诞生之日起一半长的事件,历经了33个王朝的法老们的更替。我们知道葡萄酒是在何地、怎么被制造出来。它们又是如何被命名、储存、供应和饮用。我们唯一不知道的是到底那些葡萄酒的口感如何。
相对与埃及人如何造酒,我们对埃及人是如何饮酒了解更多一些。那一副又一副充满着无限生命力的图画表达着他们从酒中得到的愉悦。盛宴的场景时而是宁静的、优雅的,时而又是喧闹的、放肆的。但无论如何,那些画多数都表达着一种对于男人和女人之间互相依恋的态度和一种深深的崇敬与热爱。这些画很生动,有闲聊的女孩,牵着宠物、地位尊贵的夫妇,还有音乐家和侍女(通常是赤裸的),以至于看的人会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永不结束的宴会上的窃听者。
![]() |
古埃及人宴会饮葡萄酒 |
埃及人的宴会总是处于一种明快色彩的气氛中,到处是诱人的芳香(他们在头上抹上芳香的油膏,油膏慢慢地融化,顺着编成辫子的头发和假发流淌下来)、美丽的花环、葡萄枝条、莲花和莲蓬。有时候他们用酒杯喝,有时候他们直接用吸管插在酒罐里喝。不同的酒罐里的酒被虹吸到一个新的酒罐中,可能有意要把它们混在一起。当人们把葡萄酒倒入双耳罐里时通常要进行过滤(这是为了确保那些发酵过后的固体物质被筛出)。在那些宴会中并没有太多人们自我克制的迹象:女人们经常会喝到呕吐,但是没有人会滑到桌子下或被抬回家。
希腊作家阿斯拉欧斯认为,“古埃及人在任何一次就会中都遵循着适度的原则……他们端坐在那里,边进餐边饮酒。他们吃的是最简朴最健康的食物,饮酒量也只是控制在令人感到精神愉快程度“。但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教师会说服他们的学生相信,所有的希腊人都是清醒、正直和诚实的人。
![]() |
古埃及人饮葡萄美酒 |
我们看到的那些画中所描绘的一些东西今天仍然存在。雄伟的尼罗河从埃及的中心地带蜿蜒流过;汲水用的桔槔从尼罗河中引水流入灌溉渠;同样的棕色的脸庞在微笑,还有毛驴在快跑;白色的三桅小帆船和记载中的略有不同。但是,今天的埃及与古时的埃及在许多方面极为相似,因此你去造访法老们的世界时几乎不需要有太丰富的想象力,而古希腊的世界则是另一码事。
埃及一直是每一个人一提起就激动不已的国度,这个历史悠久且命运多绛的文明古国,因为其96%的面积为沙漠占据,干燥的气候使得大量的文物、古迹得以保存,据说在埃及随便拾起路边的一块石头,都可能看到上面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象形文字。而且,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能享受多种品牌的美酒,这些内容就纪录在金字塔的墓室和众多神殿里的浮雕当中!心驰神往的美酒之乡,阿门默罕莫德(真主保佑)!
闻名遐迩的狮身人面像和三座最大的金字塔就在开罗的近郊吉萨。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当时为了鼓舞奴隶的干劲,还给大家发面包和啤酒,至于葡萄酒嘛,那是留着给贵族享乐的。
![]() |
埃及金字塔 |
循着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一进一出,天气酷热又不通风,室内的空气几近凝固,站在狮身人面像下,烈日当空、黄沙荡荡,终于明白了埃及的真实含义——尘埃落定所及之处是也。
2.尼罗河与葡萄酒
很难想象有这样一片土地,海洋包围沙漠,沙漠簇拥河流,这条埃及的生命之河就是尼罗河。
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全长6700公里,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苏丹,最后到达埃及,在开罗分成两条支流,注入地中海。
这两条支流冲积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面积2.4万平方公里,仅占国土面积的4%,而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6%,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饶的地区。
说起来,埃及历史和尼罗河的状况有些相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埃及曾先后被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所征服。19世纪末,埃及又被英军占领,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直至1953年6月18日,埃及共和国宣布成立,1971年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正因为如此,埃及的文化也吸取了这么多过客的风格和特点,体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造诣。无论从语言和风俗习惯看,埃及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出了海纳百川的优势。有人说埃及的男子异常英勇神武,可能源自远古受埃及人膜拜的阳器巨大的太阳神,但也许和众多入侵者的基因荟萃整合也有些关系?
从埃及起源的葡萄酒文化已经在中国愈演愈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