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
很久之前的一天,闲着无聊听好妹妹的电台,没实质内容,基本上就是随心所欲的扯淡。然后记得有一段,大致说年轻的时候支持环保而抵制皮毛制品,买各种帆布鞋包。后来赚钱了发现,帆布再怎么弄,也抵不过澳洲小羊皮的帅气。
也是很久之前,微博上的一个段子,说如果一个女人,开始穿鲜艳的颜色,开始喜欢上那些模样老气印满logo的包包,那就是初老的征兆了。
很久之前,觉得自己年轻。短发,素面,平底鞋。每天充沛的精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不知不觉中,便过了好多个十八岁生日。那时的十八岁,好像是永远也过不完。
不知你有没有失眠过,我有。过去常常失眠。夜里睡不着,透过窗子看无边际的黑暗,那黑暗,似乎可以把天地万物都吞噬掉,包括时间。但黑暗过后你会发现,天亮,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从十八岁到二十八岁,其实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吧。
高跟鞋,裙子,口红,香水……把这些彰显女性特征的标签,一张张贴在自己身上,越来越多。过了太多年的十八岁,忽然之间,我又站在一个新的节点上。
新的节点,有过一瞬间的恐慌。 有一天照镜子,无意中,看到了自己抬头时额头上的纹路。那不是十八岁时该有的纹路,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直面自己的衰老,开始留意眼霜精华这类从前觉得无所谓的东西。想到已经奔跑在奔三的路上,想到一去不返的少女时代,想到曾经短暂又漫长的十八岁,难免不心怀感伤。
少女时,读杜拉斯。经典的小说里,有一段很经典的话。
男人说,“我始终认识您,大家都说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诉您,依我看来,您现在比年轻的时候更漂亮,您从前那张少女的面孔远不如今天这幅被破坏的容颜更使我喜欢。” 我喜爱杜拉斯的那份边缘化的潇洒,喜爱那本似她的人生传记的小说。就像她自我评价说,“如果我不是个作家,我会是个妓女。” 我羡慕她,但我成为不了她,我想潇洒,但我却在中规中矩的活。
想起杜拉斯,又想起在杰克凯鲁亚克小说里的一段, “在西部他三分之一的时间去赌场,三分之一的时间蹲监狱,三分之一的时间进公共图书馆,人们常看到他光着膀子匆匆忙忙在冬天的大街上行走,有时挟着书去赌场,有时爬到树上去找一个空心的树洞,为了潜心读书,或是逃避警察。”
二者好似并没什么直接联系,就好像你很难把作家和妓女联系在一起;也很难想象监狱,图书馆和赌场会是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是相似的。
纯粹与自由,是我毕生所向的人生哲学。
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所发的朋友圈,发出去的都是加了滤镜的表象。明明过得很狗血,翻个面就打成了鸡血。发个自拍的照片,美颜磨皮,分分钟就把二十八岁的初老磨成了白嫩青春的十八岁少女。
但请记得,照片是照片,你还是你。你能活在虚拟绚丽的假象中,却也活在血淋淋的现实里。
年龄,会使人成长改变;会制造出一个假象;会使人步入一个急于求成的误区;会把你原有的某些想法观念推翻再重组,再推翻。
我不清楚下一个节点是会在哪里,我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只是希望我会记得在某一个时刻,某个人对我说了一段话。过去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许我已经忘记了那个人的名字模样,但我还会想起那段话的内容和他说那段话时神采飞扬的瞬间……
也是很久之前,微博上的一个段子,说如果一个女人,开始穿鲜艳的颜色,开始喜欢上那些模样老气印满logo的包包,那就是初老的征兆了。
很久之前,觉得自己年轻。短发,素面,平底鞋。每天充沛的精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不知不觉中,便过了好多个十八岁生日。那时的十八岁,好像是永远也过不完。
不知你有没有失眠过,我有。过去常常失眠。夜里睡不着,透过窗子看无边际的黑暗,那黑暗,似乎可以把天地万物都吞噬掉,包括时间。但黑暗过后你会发现,天亮,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从十八岁到二十八岁,其实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吧。
高跟鞋,裙子,口红,香水……把这些彰显女性特征的标签,一张张贴在自己身上,越来越多。过了太多年的十八岁,忽然之间,我又站在一个新的节点上。
新的节点,有过一瞬间的恐慌。 有一天照镜子,无意中,看到了自己抬头时额头上的纹路。那不是十八岁时该有的纹路,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直面自己的衰老,开始留意眼霜精华这类从前觉得无所谓的东西。想到已经奔跑在奔三的路上,想到一去不返的少女时代,想到曾经短暂又漫长的十八岁,难免不心怀感伤。
少女时,读杜拉斯。经典的小说里,有一段很经典的话。
男人说,“我始终认识您,大家都说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诉您,依我看来,您现在比年轻的时候更漂亮,您从前那张少女的面孔远不如今天这幅被破坏的容颜更使我喜欢。” 我喜爱杜拉斯的那份边缘化的潇洒,喜爱那本似她的人生传记的小说。就像她自我评价说,“如果我不是个作家,我会是个妓女。” 我羡慕她,但我成为不了她,我想潇洒,但我却在中规中矩的活。
想起杜拉斯,又想起在杰克凯鲁亚克小说里的一段, “在西部他三分之一的时间去赌场,三分之一的时间蹲监狱,三分之一的时间进公共图书馆,人们常看到他光着膀子匆匆忙忙在冬天的大街上行走,有时挟着书去赌场,有时爬到树上去找一个空心的树洞,为了潜心读书,或是逃避警察。”
二者好似并没什么直接联系,就好像你很难把作家和妓女联系在一起;也很难想象监狱,图书馆和赌场会是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是相似的。
纯粹与自由,是我毕生所向的人生哲学。
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所发的朋友圈,发出去的都是加了滤镜的表象。明明过得很狗血,翻个面就打成了鸡血。发个自拍的照片,美颜磨皮,分分钟就把二十八岁的初老磨成了白嫩青春的十八岁少女。
但请记得,照片是照片,你还是你。你能活在虚拟绚丽的假象中,却也活在血淋淋的现实里。
年龄,会使人成长改变;会制造出一个假象;会使人步入一个急于求成的误区;会把你原有的某些想法观念推翻再重组,再推翻。
我不清楚下一个节点是会在哪里,我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只是希望我会记得在某一个时刻,某个人对我说了一段话。过去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许我已经忘记了那个人的名字模样,但我还会想起那段话的内容和他说那段话时神采飞扬的瞬间……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