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映与黑燕(八)
黑燕八岁这年,夏映把她送回了老家。
这个时候夏映和丈夫已经在村子里盖了一所新房子,一进村口,他们家就是第一家。黑燕记得盖新房的时候是冬天,姐姐们带着黑燕一起帮忙搬盖新房用的大石头,冷冽的风,把她们都刮得跟石头一样僵硬,但姐妹几个只要一想到以后可以住进自己家的新房了,就干劲十足。没多久他们家的新房就盖好了,姐姐们很开心,奶奶也很开心。黑燕就和两个姐姐还有奶奶住在一起。
这个小山村只有小学,而且小学只设有一、二两个年级。
黑燕在这里,开始念二年级。新的学校,真的太小了,黑燕并没有转校生的紧张感。他们的学校就在离二伯家不远处的大水塘旁边,学校只有一排小瓦房,那里布置着两间小教室和一间老师宿舍,出了教室,有一个村里唯一的公共厕所,他们每天都要轮流打扫。还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没有任何设施,一出太阳,就晒满了玉米、酸菜等农作物。他们二年级,总共只有五个学生,一年级总共不超过十个学生。
他们年级,也是他们班,有三个女生和两个男生。在这个小小的学校只有一位漂亮的女老师,老师很年轻,她一个人教这个小学校的所有学生。
黑燕觉得在这个小学校上学很开心,老师讲课很有趣。通常他们所有人都是一起听老师讲课,第一节课是所有人早读。第二节课是一年级的,二年级的同学就坐在后排自习,当然他们根本就自习不下去,只能跟着一年级的同学一起听老师讲课了。等第三节课到的时候,一年级的就跟他们一样。每天上课几乎都是这样轮着来的。这样经过大半个学期,那些一年级的同学很困恼,他们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几年级的了。他们二年级的五个同学,基础到是越来越扎实了。后来老师发现了问题之后就把他们分开教学了。
分开之后,老师就开始选班委,他们五个同学都是班委。黑燕记不得三个女生的职位了,只记得班长和学习委员是那两个男生担任。他们对于学习毫无压力,因为怎么考,都在前五名,他们轮流替换前五的名次。
除了上学,每天放学黑燕都跟着两个女同学到山上学着找猪草,这两个女同学分别叫向和吴。向家就住在黑燕家对面,她们俩第一次见面就由向的姐姐帮忙打了“童年”,他们那里的童年,是拜把子的一种方式。向比黑燕大一岁,也比黑燕壮得多,干活很麻溜。黑燕每天都是跟着她一起,她处处都会帮着黑燕,每天她们找猪草回来,黑燕背篓里的总是比向的要少很多。没办法,黑燕的力气没有向的大。
黑燕的老家女孩读书的很少,她的姐姐们都不愿意读书,大姐二姐宁愿干活也不读书。她们告诉黑燕,读书太痛苦了,不如等着长大可以照身份证了就去广东打工。在黑燕的概念里,读书一直很好玩,她不明白为什么村里的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读书。黑燕依稀记得,夏映为了劝说两个姐姐读书,都差点使用棍棒了,被爸爸阻止了。
有一段时间,在黑燕的记忆里,只有她和奶奶在家。黑燕的奶奶很宠她,每次赶集遇到周末的那天奶奶都会偷偷拿钱给黑燕去买吃的,五六公里以外的集市上,有黑燕爱吃的各种小零食。村里没有小卖部,每次有机会到集市,她都会尽量一饱口福,回来的时候还要给奶奶带上一些。有时候手里还剩钱的话,就可以坐村里的拖拉机回来。
等到黑燕该上三年级的时候,夏映回到了村里,和她们住了在一起。夏映带着姐姐们在家种地养猪,爸爸就到离老家不远的袁家坪子矿山干活。
黑燕他们村的小孩,三年级以后就没有之前那么轻松了。每天天不亮,她就要起床,夏映帮她做好早饭,她先吃一顿,再打包一顿,等着小伙伴们路过她家房子后面叫她,她就跟着她们一起去到离村子有三公里左右的另外一个村子里去上学。对于像黑燕这样小的孩子来说,上学的路,要走整整一个小时左右。等他们到了学校,本地的同学才开始陆陆续续地来到学校,才开始上早操。等到中午放学的时候,夏映就和同村的同学们到学校外面的小河边吃午饭,他们的午饭都很简单,清一色的炒包谷饭,没有人会有菜,甚至有的炒饭是不放油的。偶尔有人带上一点甜白酒或者咸菜,大家都会到他的碗里抢着吃。吃完饭他们也没有地方去,依然留在小河边,赶上春天的时候,他们就采采野花野草戴着玩,夏天的时候,就可以下河去玩玩水。下午放学以后,黑燕最害怕被老师留下或是打扫卫生,因为那样她就得一个人回家,天黑得早的话她要接近看不见路才能到家,她总是害怕村头那边的坟堆堆。赶上下雨的时候,他们上学的路更是要命,他们上学的路有两段是土路,从村子出来到公路上那一段和可以绕近路到学校的那个大坡坡。两段土路都很难走,等到了学校,有时候衣服上鞋上都是泥巴,还要被本地的同学嘲笑和欺负。
后来夏映养猪失败,打算去丈夫那里帮忙。看黑燕跑读实在吃力,也不能照顾她了,就把她暂时托给了黑燕二年级的老师家中,她们家就在黑燕上学的村子里,黑燕在那里住了三个月左右,后来搬到了琴家里。
在黑燕的眼中,那个村子里最善良的孩子就是琴。琴是她的同桌,是本地人。她是班上的卫生委员,每次到黑燕打扫卫生她都会帮忙,她知道黑燕吃不饱,经常给她带吃的来。琴很瘦小,因为有哥哥撑腰,却没有人敢欺负她,她天天带着黑燕,也没有人敢欺负黑燕了。琴跟黑燕非常要好,每天形影不离,琴常常带黑燕到她们家玩,琴的妈妈非常照顾黑燕,叫她回家跟父母商量来她家寄住。黑燕回去跟夏映说了之后夏映非常惊讶,她跟着黑燕来到琴家。没想到夏映和琴的妈妈聊得非常愉快,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四年级开始的时候黑燕就住进了琴家。住在琴家的日子里,他们一家都很照顾她。琴还有一个哥哥和妹妹,哥哥看上去很凶,对她们却很好,妹妹还很可爱,比大头都要小两三岁。黑燕每天和琴一起上学,一起做家务,一起上山打柴割猪草,一起放牛玩耍。在琴家那一年,黑燕很开心,就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琴家那里的每一个山头,河流的上下,都曾经有过她们的笑声。
这个时候夏映和丈夫已经在村子里盖了一所新房子,一进村口,他们家就是第一家。黑燕记得盖新房的时候是冬天,姐姐们带着黑燕一起帮忙搬盖新房用的大石头,冷冽的风,把她们都刮得跟石头一样僵硬,但姐妹几个只要一想到以后可以住进自己家的新房了,就干劲十足。没多久他们家的新房就盖好了,姐姐们很开心,奶奶也很开心。黑燕就和两个姐姐还有奶奶住在一起。
这个小山村只有小学,而且小学只设有一、二两个年级。
黑燕在这里,开始念二年级。新的学校,真的太小了,黑燕并没有转校生的紧张感。他们的学校就在离二伯家不远处的大水塘旁边,学校只有一排小瓦房,那里布置着两间小教室和一间老师宿舍,出了教室,有一个村里唯一的公共厕所,他们每天都要轮流打扫。还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没有任何设施,一出太阳,就晒满了玉米、酸菜等农作物。他们二年级,总共只有五个学生,一年级总共不超过十个学生。
他们年级,也是他们班,有三个女生和两个男生。在这个小小的学校只有一位漂亮的女老师,老师很年轻,她一个人教这个小学校的所有学生。
黑燕觉得在这个小学校上学很开心,老师讲课很有趣。通常他们所有人都是一起听老师讲课,第一节课是所有人早读。第二节课是一年级的,二年级的同学就坐在后排自习,当然他们根本就自习不下去,只能跟着一年级的同学一起听老师讲课了。等第三节课到的时候,一年级的就跟他们一样。每天上课几乎都是这样轮着来的。这样经过大半个学期,那些一年级的同学很困恼,他们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几年级的了。他们二年级的五个同学,基础到是越来越扎实了。后来老师发现了问题之后就把他们分开教学了。
分开之后,老师就开始选班委,他们五个同学都是班委。黑燕记不得三个女生的职位了,只记得班长和学习委员是那两个男生担任。他们对于学习毫无压力,因为怎么考,都在前五名,他们轮流替换前五的名次。
除了上学,每天放学黑燕都跟着两个女同学到山上学着找猪草,这两个女同学分别叫向和吴。向家就住在黑燕家对面,她们俩第一次见面就由向的姐姐帮忙打了“童年”,他们那里的童年,是拜把子的一种方式。向比黑燕大一岁,也比黑燕壮得多,干活很麻溜。黑燕每天都是跟着她一起,她处处都会帮着黑燕,每天她们找猪草回来,黑燕背篓里的总是比向的要少很多。没办法,黑燕的力气没有向的大。
黑燕的老家女孩读书的很少,她的姐姐们都不愿意读书,大姐二姐宁愿干活也不读书。她们告诉黑燕,读书太痛苦了,不如等着长大可以照身份证了就去广东打工。在黑燕的概念里,读书一直很好玩,她不明白为什么村里的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读书。黑燕依稀记得,夏映为了劝说两个姐姐读书,都差点使用棍棒了,被爸爸阻止了。
有一段时间,在黑燕的记忆里,只有她和奶奶在家。黑燕的奶奶很宠她,每次赶集遇到周末的那天奶奶都会偷偷拿钱给黑燕去买吃的,五六公里以外的集市上,有黑燕爱吃的各种小零食。村里没有小卖部,每次有机会到集市,她都会尽量一饱口福,回来的时候还要给奶奶带上一些。有时候手里还剩钱的话,就可以坐村里的拖拉机回来。
等到黑燕该上三年级的时候,夏映回到了村里,和她们住了在一起。夏映带着姐姐们在家种地养猪,爸爸就到离老家不远的袁家坪子矿山干活。
黑燕他们村的小孩,三年级以后就没有之前那么轻松了。每天天不亮,她就要起床,夏映帮她做好早饭,她先吃一顿,再打包一顿,等着小伙伴们路过她家房子后面叫她,她就跟着她们一起去到离村子有三公里左右的另外一个村子里去上学。对于像黑燕这样小的孩子来说,上学的路,要走整整一个小时左右。等他们到了学校,本地的同学才开始陆陆续续地来到学校,才开始上早操。等到中午放学的时候,夏映就和同村的同学们到学校外面的小河边吃午饭,他们的午饭都很简单,清一色的炒包谷饭,没有人会有菜,甚至有的炒饭是不放油的。偶尔有人带上一点甜白酒或者咸菜,大家都会到他的碗里抢着吃。吃完饭他们也没有地方去,依然留在小河边,赶上春天的时候,他们就采采野花野草戴着玩,夏天的时候,就可以下河去玩玩水。下午放学以后,黑燕最害怕被老师留下或是打扫卫生,因为那样她就得一个人回家,天黑得早的话她要接近看不见路才能到家,她总是害怕村头那边的坟堆堆。赶上下雨的时候,他们上学的路更是要命,他们上学的路有两段是土路,从村子出来到公路上那一段和可以绕近路到学校的那个大坡坡。两段土路都很难走,等到了学校,有时候衣服上鞋上都是泥巴,还要被本地的同学嘲笑和欺负。
后来夏映养猪失败,打算去丈夫那里帮忙。看黑燕跑读实在吃力,也不能照顾她了,就把她暂时托给了黑燕二年级的老师家中,她们家就在黑燕上学的村子里,黑燕在那里住了三个月左右,后来搬到了琴家里。
在黑燕的眼中,那个村子里最善良的孩子就是琴。琴是她的同桌,是本地人。她是班上的卫生委员,每次到黑燕打扫卫生她都会帮忙,她知道黑燕吃不饱,经常给她带吃的来。琴很瘦小,因为有哥哥撑腰,却没有人敢欺负她,她天天带着黑燕,也没有人敢欺负黑燕了。琴跟黑燕非常要好,每天形影不离,琴常常带黑燕到她们家玩,琴的妈妈非常照顾黑燕,叫她回家跟父母商量来她家寄住。黑燕回去跟夏映说了之后夏映非常惊讶,她跟着黑燕来到琴家。没想到夏映和琴的妈妈聊得非常愉快,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四年级开始的时候黑燕就住进了琴家。住在琴家的日子里,他们一家都很照顾她。琴还有一个哥哥和妹妹,哥哥看上去很凶,对她们却很好,妹妹还很可爱,比大头都要小两三岁。黑燕每天和琴一起上学,一起做家务,一起上山打柴割猪草,一起放牛玩耍。在琴家那一年,黑燕很开心,就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琴家那里的每一个山头,河流的上下,都曾经有过她们的笑声。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