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淘气包”孩子的培养艺术
办公室里走进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性,身材修长,衣着时尚,皮肤也保养的很好。她看这边,看看那边,似乎对这里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我以为是来预约做咨询的,把她请到了咨询室。聊了几句才发现,这位妈妈6年前就和知子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见她谈起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女儿,眼角里藏不住的喜悦与得意。活泼、阳光、自信,成绩优秀,兴趣爱好广泛、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强,这是妈妈对现在在重点小学上六年级的孩子们的评价。这引起了我的好奇,那六年前,孩子们是什么样呢?
妈妈顿了一下,似乎是在脑海中搜索曾经的画面,然后慢慢开始讲起了故事:
她们六年前来知子花,当时问题是:妈妈发现的她的大女儿特别的好动,每当她给女儿们讲故事的时候,大女儿就在沙发上不停的跳啊跳,一刻都不闲着,二女儿截然相反,总是静静的坐在沙发一角听妈妈讲故事。家里为俩姐妹买了很多玩具 ,大女儿总是把自己的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还总是不小心摔坏家里的小工艺品。妈妈为此感到非常烦躁,每次看到大女儿都没有好脸色,对这个孩子也没有什么耐心,总是忍不住批评她。最让这位妈妈生气的是,当她批评大女儿的时候,这孩子居然也是站不住,一会动动这,一会动动那,完全忽略正在被批评这个事实。后来,妈妈为两个女儿报了业余美术班,奇怪的是,还没到一年的时间,大女儿怎么也坚持不下去了,经常在去上课的路上哭闹,不愿意去画画。妈妈观察中发现,大女儿画一幅画,十几分钟就画完了,剩下时间没事干,就摆弄摆弄画笔,玩玩旁边的娃娃。而二女儿每次画画,却能坚持很久,一副好作品要画两个小时才能完成。她心里很爱两个孩子,可是大女儿的不懂事、淘气总让她更偏爱二女儿一些。她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妈妈决定请教专业人士,找到知子花,做了全脑智能检测和个性化的分析,看到结果,又听了专业老师的分析,妈妈恍然大悟。总算是弄明大儿女的情况了。
“当时老师告诉我,大女儿是典型的体觉型孩子。作为体觉型学习者,需要家长给予耐心和支持,更需要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我想,以前是我对孩子太不了解,现在知道了,我就要去改变我自己的心态和做法。于是,我慢慢地接纳了孩子的各种行为。面对孩子的蹦蹦跳跳总是给予善意的微笑,认可的表情,给予孩子支持;孩子想学习小提琴,我就为孩子找老师,买琴,陪孩子练;写作业的时候也不催她,而是更有耐心地去辅导。”
孩子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内心的不容易。其中的经历,肯定没有像她说的这样简单。30多岁的人,要改变自己,很难。但值得骄傲的是,她坚持下来了。现在两个孩子已经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非常投入到学习当中,而且尽善尽美。在上小学一年级之前 ,两个孩子仅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两个女儿现在在学校的乐队拉小提琴,还经常代表学校出去参加比赛,看到孩子比赛获奖,这位妈妈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了解。正是因为这位家长愿意主动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发现孩子的优势学习管道,能够真正的接纳、包容孩子。愿意主动去学习教育相关的知识,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夫妻关系开始,从原来高高在上的“女王”妈妈变成包容欣赏的妈妈,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以父母为榜样,做自己。
教育孩子本该是件幸福的事情,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改变和塑造,而是了解与知道,因为了解,所以懂得,于是就会感受孩子、尊重孩子,并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成为令我们骄傲的他自己。 那么,幸福自然来 。
小编在这里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人的大脑生来就是不同的,每个人都习惯于用某种感官系统去感受世界,有的人靠眼睛洞察这个世界,有的人靠耳朵聆听这个世界,而有的人用皮肤感受这个世界。因此,人的学习类型是有差异的,大致分为三种,视觉学习型,听觉学习型,触觉学习型。
第一类学生属于视觉型,占到人群总数的80%。视觉型的学生从小非常听老师的话,一般来说不做越格的事,能认真复习、写作业。但他们对别人说的话容易有“左耳入、右耳出”的状况。
第二类学生属于听觉型,占到人群总数的15%。他们上课时以听为主,主要特点是说起话来很慢,而且往往说话时不看对方的脸。他们容易记忆及复述别人说话,温习时爱读出声音,很会模仿,到了陌生的地方能很快学会地方方言。他们重视环境的宁静,难以忍受噪音。
第三类体觉类型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超级爱动,根本坐不住。即使听人讲话,他也要跑着听,或者是人站在那儿,腿脚也要动个不停。他们是很聪明,生命力强健,他们关注的东西非常多,具有创造性,喜欢与别人近距离接触、身体语言较多,喜欢运动及动态活动,有5%左右的人属于体觉型学习者。
对于体觉型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教育可以最大的发挥孩子的优势呢?
1较好的学习方法是记课堂笔记、反复用纸笔演练、做各种实验,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等等。
2培养孩子思考和记笔记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学习。
3尊重和理解孩子,给予更多得耐心和鼓励。
4学习的东西最好能大量运用到他们的手指、肢体、表情等,这样他们才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5给他们提供大量玩具、学具,比如小自行车、魔方等;或者给他在家里开辟一个小实验室,让他自由地去倒腾。
小贴士
心理学小贴士
【易被未来淘汰的几种人】
1、没有想法
2、不懂合作
3、适应力差
4、犹豫不决
5、不愿沟通
6、不重资讯
7、没有礼貌
8、只会妒忌
9、知识面窄
10、忽视健康
11、消极思维
12、自我设限。
妈妈顿了一下,似乎是在脑海中搜索曾经的画面,然后慢慢开始讲起了故事:
她们六年前来知子花,当时问题是:妈妈发现的她的大女儿特别的好动,每当她给女儿们讲故事的时候,大女儿就在沙发上不停的跳啊跳,一刻都不闲着,二女儿截然相反,总是静静的坐在沙发一角听妈妈讲故事。家里为俩姐妹买了很多玩具 ,大女儿总是把自己的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还总是不小心摔坏家里的小工艺品。妈妈为此感到非常烦躁,每次看到大女儿都没有好脸色,对这个孩子也没有什么耐心,总是忍不住批评她。最让这位妈妈生气的是,当她批评大女儿的时候,这孩子居然也是站不住,一会动动这,一会动动那,完全忽略正在被批评这个事实。后来,妈妈为两个女儿报了业余美术班,奇怪的是,还没到一年的时间,大女儿怎么也坚持不下去了,经常在去上课的路上哭闹,不愿意去画画。妈妈观察中发现,大女儿画一幅画,十几分钟就画完了,剩下时间没事干,就摆弄摆弄画笔,玩玩旁边的娃娃。而二女儿每次画画,却能坚持很久,一副好作品要画两个小时才能完成。她心里很爱两个孩子,可是大女儿的不懂事、淘气总让她更偏爱二女儿一些。她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妈妈决定请教专业人士,找到知子花,做了全脑智能检测和个性化的分析,看到结果,又听了专业老师的分析,妈妈恍然大悟。总算是弄明大儿女的情况了。
“当时老师告诉我,大女儿是典型的体觉型孩子。作为体觉型学习者,需要家长给予耐心和支持,更需要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我想,以前是我对孩子太不了解,现在知道了,我就要去改变我自己的心态和做法。于是,我慢慢地接纳了孩子的各种行为。面对孩子的蹦蹦跳跳总是给予善意的微笑,认可的表情,给予孩子支持;孩子想学习小提琴,我就为孩子找老师,买琴,陪孩子练;写作业的时候也不催她,而是更有耐心地去辅导。”
孩子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内心的不容易。其中的经历,肯定没有像她说的这样简单。30多岁的人,要改变自己,很难。但值得骄傲的是,她坚持下来了。现在两个孩子已经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非常投入到学习当中,而且尽善尽美。在上小学一年级之前 ,两个孩子仅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两个女儿现在在学校的乐队拉小提琴,还经常代表学校出去参加比赛,看到孩子比赛获奖,这位妈妈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了解。正是因为这位家长愿意主动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发现孩子的优势学习管道,能够真正的接纳、包容孩子。愿意主动去学习教育相关的知识,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夫妻关系开始,从原来高高在上的“女王”妈妈变成包容欣赏的妈妈,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以父母为榜样,做自己。
教育孩子本该是件幸福的事情,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改变和塑造,而是了解与知道,因为了解,所以懂得,于是就会感受孩子、尊重孩子,并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成为令我们骄傲的他自己。 那么,幸福自然来 。
小编在这里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人的大脑生来就是不同的,每个人都习惯于用某种感官系统去感受世界,有的人靠眼睛洞察这个世界,有的人靠耳朵聆听这个世界,而有的人用皮肤感受这个世界。因此,人的学习类型是有差异的,大致分为三种,视觉学习型,听觉学习型,触觉学习型。
第一类学生属于视觉型,占到人群总数的80%。视觉型的学生从小非常听老师的话,一般来说不做越格的事,能认真复习、写作业。但他们对别人说的话容易有“左耳入、右耳出”的状况。
第二类学生属于听觉型,占到人群总数的15%。他们上课时以听为主,主要特点是说起话来很慢,而且往往说话时不看对方的脸。他们容易记忆及复述别人说话,温习时爱读出声音,很会模仿,到了陌生的地方能很快学会地方方言。他们重视环境的宁静,难以忍受噪音。
第三类体觉类型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超级爱动,根本坐不住。即使听人讲话,他也要跑着听,或者是人站在那儿,腿脚也要动个不停。他们是很聪明,生命力强健,他们关注的东西非常多,具有创造性,喜欢与别人近距离接触、身体语言较多,喜欢运动及动态活动,有5%左右的人属于体觉型学习者。
对于体觉型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教育可以最大的发挥孩子的优势呢?
1较好的学习方法是记课堂笔记、反复用纸笔演练、做各种实验,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等等。
2培养孩子思考和记笔记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学习。
3尊重和理解孩子,给予更多得耐心和鼓励。
4学习的东西最好能大量运用到他们的手指、肢体、表情等,这样他们才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5给他们提供大量玩具、学具,比如小自行车、魔方等;或者给他在家里开辟一个小实验室,让他自由地去倒腾。
小贴士
心理学小贴士
【易被未来淘汰的几种人】
1、没有想法
2、不懂合作
3、适应力差
4、犹豫不决
5、不愿沟通
6、不重资讯
7、没有礼貌
8、只会妒忌
9、知识面窄
10、忽视健康
11、消极思维
12、自我设限。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