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节的节,我来说电影
本月我保持了每天下班看一部老电影再睡觉的记录,感觉神奇。
如果是好片,我就能坚持看完,如果不够吸引我,我多半看到2/3离场先睡觉去,到最后只问一下结局。
重温了一遍《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教父》等经典片子,再看一遍都能让我打起精神从头看到尾。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倒是给我很大震撼,朝代变迁,艺术家和普通人的命运变化,从一而终的爱情死结。我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电影。
张艺谋的《活着》貌似跟霸王有相同路线在走,但是显得很小家子气。
《海豚湾》看到最后让我这颗长满老茧的心难过得想哭,人类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都是一致的。
《导盲犬小Q》让我更多关注的是日本人的木房子,看起来舒适又温暖,后院的花草好漂亮,窗外的樱花好迷人。另外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做事认真,工作第一的态度,连一只狗也要肩负工作的重任。
《第九区》这部被誉为豆瓣年度最受关注的片子看得我打不起精神,听说结尾倒是感人,人类的无耻,外来生物的单纯,民族之间的隔阂。
再看一遍《天使艾美丽》依然打不起精神,可能是我长期深受美帝毒害染上了剧情为主的恶习,以致于这种玩飘逸的电影打动不了我,唯一记忆犹新的是巴黎的景色如此美丽,充满着古朴的文艺气息。
与天使很类似并且也被超很火的那部《玛丽和马克思》依然赚了很多文艺青年的眼泪,但依然打动不了我,还是剧情不够吸引人,铅笔质感的画面很有创意。
还有一部超多人推荐的台湾电影《不能没有你》,我冒着被打死的风险说,其实我看着觉得很闷,但是里面的父女亲情确实很让我动容,不是不感动,而且害怕太入戏。
吴君如的《金鸡》,看似是一部无厘头搞笑港片,实则内涵小人物的生活尖酸,最闪光的还是里面年代变更闪现出的某些画面,尤其是广场那一幕,就因为那一幕,我必须多给一颗星。
德国电影《窃听风暴》值得一看,因为那里面的情形跟咱们国家的现状很符合,人性的罪与恶,在体制之下扭曲变态或者大放光芒,您看着办吧。
港片《神枪手》和咱自己的片子《风声》,我觉得还是只能容商业烂片来形容,剧情平平,演员演技平平,凑到一起忽悠观众手里的电影票钱罢了。
这些天的收获还有加深认识了一些演员。
从《阿甘正传》里的Tom Hanks,再到《拯救大兵雷恩》,再到《费城故事》,让我为Tom的演技折服。抛开他在生活上的正派作风和顾家美德不谈,光是他在电影里那入戏如神的本事,足够让我精神饱满看完他每一部片子。为他幸福而笑,为他伤心而难过。
从《霸王别姬》,到《春光乍泄》,再到《金枝玉叶》,哥哥张国荣的倩影始终在我脑中徘徊。
他身上总是有让人欲罢不能的艺术气质,任他放荡不羁也好,幽怨缠绵也罢,总是让人感叹他就是那么让人牵肠挂肚。
纵使男人也是爱他,找不出不爱他的理由,他的眼神,他那精致的脸庞,对他除了感叹也只能感叹。他又是那么举止高贵,纵使骂脏话也是那么乖张的模样,中国影坛100年也出不了一个哥哥。
另外,从《霸王别姬》到《活着》,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演员还有葛优。要说演技,他肯定是爷。
我觉得他是永远的爷。演什么就是什么。
他身上有一股皇城根下长大小孩那种灵气和贵气,贵族大少和市井小民,他都能演得传神。
他的气场只有北京能培养出来,港台明星无法比拟。
另外我真的很纳闷,我觉得巩俐真不适合演少奶奶,很想知道是不是那时候中国没女演员了?
巩俐给人的感觉比较彪悍,大骨骼大块头,很有村妇感,《秋菊打官司》倒是适合她的造型。
总体上说,中国电影闪光点还是不多,演戏成精的演员屈指可数。
好莱坞电影依旧是最爱,毕竟对于我这样“剧情至上”的动物,唯有好的编剧才意味着王道。
在看书很少的年代,多看看电影算是一种弥补吧。
如果是好片,我就能坚持看完,如果不够吸引我,我多半看到2/3离场先睡觉去,到最后只问一下结局。
重温了一遍《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教父》等经典片子,再看一遍都能让我打起精神从头看到尾。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倒是给我很大震撼,朝代变迁,艺术家和普通人的命运变化,从一而终的爱情死结。我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电影。
张艺谋的《活着》貌似跟霸王有相同路线在走,但是显得很小家子气。
《海豚湾》看到最后让我这颗长满老茧的心难过得想哭,人类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都是一致的。
《导盲犬小Q》让我更多关注的是日本人的木房子,看起来舒适又温暖,后院的花草好漂亮,窗外的樱花好迷人。另外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做事认真,工作第一的态度,连一只狗也要肩负工作的重任。
《第九区》这部被誉为豆瓣年度最受关注的片子看得我打不起精神,听说结尾倒是感人,人类的无耻,外来生物的单纯,民族之间的隔阂。
再看一遍《天使艾美丽》依然打不起精神,可能是我长期深受美帝毒害染上了剧情为主的恶习,以致于这种玩飘逸的电影打动不了我,唯一记忆犹新的是巴黎的景色如此美丽,充满着古朴的文艺气息。
与天使很类似并且也被超很火的那部《玛丽和马克思》依然赚了很多文艺青年的眼泪,但依然打动不了我,还是剧情不够吸引人,铅笔质感的画面很有创意。
还有一部超多人推荐的台湾电影《不能没有你》,我冒着被打死的风险说,其实我看着觉得很闷,但是里面的父女亲情确实很让我动容,不是不感动,而且害怕太入戏。
吴君如的《金鸡》,看似是一部无厘头搞笑港片,实则内涵小人物的生活尖酸,最闪光的还是里面年代变更闪现出的某些画面,尤其是广场那一幕,就因为那一幕,我必须多给一颗星。
德国电影《窃听风暴》值得一看,因为那里面的情形跟咱们国家的现状很符合,人性的罪与恶,在体制之下扭曲变态或者大放光芒,您看着办吧。
港片《神枪手》和咱自己的片子《风声》,我觉得还是只能容商业烂片来形容,剧情平平,演员演技平平,凑到一起忽悠观众手里的电影票钱罢了。
这些天的收获还有加深认识了一些演员。
从《阿甘正传》里的Tom Hanks,再到《拯救大兵雷恩》,再到《费城故事》,让我为Tom的演技折服。抛开他在生活上的正派作风和顾家美德不谈,光是他在电影里那入戏如神的本事,足够让我精神饱满看完他每一部片子。为他幸福而笑,为他伤心而难过。
从《霸王别姬》,到《春光乍泄》,再到《金枝玉叶》,哥哥张国荣的倩影始终在我脑中徘徊。
他身上总是有让人欲罢不能的艺术气质,任他放荡不羁也好,幽怨缠绵也罢,总是让人感叹他就是那么让人牵肠挂肚。
纵使男人也是爱他,找不出不爱他的理由,他的眼神,他那精致的脸庞,对他除了感叹也只能感叹。他又是那么举止高贵,纵使骂脏话也是那么乖张的模样,中国影坛100年也出不了一个哥哥。
另外,从《霸王别姬》到《活着》,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演员还有葛优。要说演技,他肯定是爷。
我觉得他是永远的爷。演什么就是什么。
他身上有一股皇城根下长大小孩那种灵气和贵气,贵族大少和市井小民,他都能演得传神。
他的气场只有北京能培养出来,港台明星无法比拟。
另外我真的很纳闷,我觉得巩俐真不适合演少奶奶,很想知道是不是那时候中国没女演员了?
巩俐给人的感觉比较彪悍,大骨骼大块头,很有村妇感,《秋菊打官司》倒是适合她的造型。
总体上说,中国电影闪光点还是不多,演戏成精的演员屈指可数。
好莱坞电影依旧是最爱,毕竟对于我这样“剧情至上”的动物,唯有好的编剧才意味着王道。
在看书很少的年代,多看看电影算是一种弥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