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 一个充满希望的岛
外面下着蒙蒙细雨,淅淅沥沥地打在树叶上。阴暗的天,像老妇人压抑的脸,暗沉而缺乏生机。有几只鸟飞过栏杆,忽地着陆,在阳台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连续几天都是这样的天气,让人抑郁不安。随手拿起舍友前天借给我的书,封面印着一个“岛”字,多么简洁的题目。
“岛”,会让你想到些什么?孤独?恐惧?不安?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诧异,书中描绘的“岛”充满温情,充满希望。
这个故事很长,很长,它涉及到几代人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女儿阿丽克西斯是故事的挖掘者,她拼命地想知道关于母亲的秘密:母亲以前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母亲在和她相同的年纪时能清楚地做出选择(和父亲结婚)?母亲怎么知道父亲是她一生守候的人?而她面对自己的男朋友埃德,却不知道怎么去相处。也许她爱过埃德,也许她现在不爱了,也许她们一点也不合适。【当我看到这里时,原以为接下来的故事是讲述母亲与父亲的爱情故事。然而我的猜想是错误的,作者想要叙述的远远不是这些。】
接下来母亲让女儿去找那位比她年纪更长些的女人佛堤妮来作为一个故事的叙述者,给女儿讲述关于她外祖母的故事,也是她母亲的故事,也是她姨妈的故事。
故事一开头就提到了斯皮纳龙格岛–一个因麻风病人的存在而幸免于被入侵的岛,而布拉卡是作为麻风病隔离区的补给中心而存在。一个岛,一种病,人世间的爱恨情仇,由此慢慢铺开。
一 在绝望中也要看到希望
当伊莲娜知道自己感染到了麻风病杆菌时,她仍保持镇定,她要像在布拉卡生活一样在那个被隔离起来的岛继续生活下去。对她而言,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生活,但生活还得继续。同时,在斯皮纳龙格里生活的每一个麻风病患者,都是勇敢的。麻风病就像地狱里的判官给他们判了死刑的诏书,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宁静,使他们远离亲人,背上“耻辱”,成为“活死人”。他们明白也许他们下一秒会死亡,也许是在今晚吃饭的时候,也许是明天起床的时候,或是上帝怜悯这些可怜的人们让他们活多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是一年?几年?大多数的麻风病患者都是这样的不安,这样的恐惧,但他们明白:只要在世上多活一秒,他们也要继续生活,继续干他们想干的事,在死的绝望中抱着生的希望。我想,这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感同身受的。至今我仍看到许许多多的青年,或是埋头于手机,或是埋头于电脑,混沌地过着日子。他们不知道他们所挥霍的今天,正是别人所渴求的明天。一直很赞同这句话: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里的最后一天来对待!如果我们的年龄是按倒计时来计算,每个人的初始值都是八十岁,那么现在的你,还剩几年?
二 不要忽视对弱者的关怀
小说中政府的做法令人气愤,把麻风病人赶到一座岛上,没有提供足够的医疗设备,没有充足的水源,没有电的正常供给。把他们赶到一边,隔离开来,正如他们对待疯子一样。斯皮纳龙格岛就像“愚人船”,一个正常与非正常的界限。
无知的人们非要说麻风病会通过空气传播到他们身上,使他们患病。他们痛恨麻风病人,甚至心生恐惧当有人谈到“麻风病”时。毕竟他们离斯皮纳龙格岛太近了,只是一水之遥。《旧约》中把麻风病人描绘成“不干净”的人。人们由此坚信麻风病人是不干净的东西。这种谣言给麻风病人带来的心理负担是巨大的,连自己的亲人也惧怕自己,甚至是讨厌自己。因为当时患麻风病被看做一种耻辱,被看做是上帝对坏人的一种惩罚!
然而越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越是需要关怀,而不是排斥和隔离!不知是否是自己的生活圈过于狭小,每次去外面都难以看到残疾人,他们是被“ 自身的障碍 ”隔离了?还是被“社会 的无形障碍 ”隔离了?之前看到一则新闻,很“搞笑”,盲人通道上摆满了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还有更“滑稽”的是沿着盲人通道一直走,最后的终点竟是施工重地,这是让盲人来看看这栋楼建得有多好吗?从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便能折射出人们是如何对待弱者的。
三 虽然痛苦,但也幸福
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人物是玛丽娅。与傲慢,放荡的姐姐不同,她很谦虚,沉着,勤奋,善良。母亲离去时,挑起了照顾父亲和姐姐的重担;当得知自己也患了麻风病时,虽然害怕,但也勇敢,忍着麻风病带来的皮肤溃烂的痛苦,而由此也遇见了她的另一半,克里提斯医生。后来的结果不明而喻,玛丽娅痊愈后,她们结婚了。玛丽娅经历了痛苦,但最后是幸福的。我们的生活也一样,痛苦与幸福交织。
最后补充一点:整本书正如《卫报》里所说:“在最悲凉的情节里,也始终能看到希望。”这是本书的优点,但个人认为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考虑一下“人 的复杂性 ”。
“岛”,会让你想到些什么?孤独?恐惧?不安?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诧异,书中描绘的“岛”充满温情,充满希望。
![]() |
这个故事很长,很长,它涉及到几代人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女儿阿丽克西斯是故事的挖掘者,她拼命地想知道关于母亲的秘密:母亲以前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母亲在和她相同的年纪时能清楚地做出选择(和父亲结婚)?母亲怎么知道父亲是她一生守候的人?而她面对自己的男朋友埃德,却不知道怎么去相处。也许她爱过埃德,也许她现在不爱了,也许她们一点也不合适。【当我看到这里时,原以为接下来的故事是讲述母亲与父亲的爱情故事。然而我的猜想是错误的,作者想要叙述的远远不是这些。】
接下来母亲让女儿去找那位比她年纪更长些的女人佛堤妮来作为一个故事的叙述者,给女儿讲述关于她外祖母的故事,也是她母亲的故事,也是她姨妈的故事。
故事一开头就提到了斯皮纳龙格岛–一个因麻风病人的存在而幸免于被入侵的岛,而布拉卡是作为麻风病隔离区的补给中心而存在。一个岛,一种病,人世间的爱恨情仇,由此慢慢铺开。
一 在绝望中也要看到希望
当伊莲娜知道自己感染到了麻风病杆菌时,她仍保持镇定,她要像在布拉卡生活一样在那个被隔离起来的岛继续生活下去。对她而言,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生活,但生活还得继续。同时,在斯皮纳龙格里生活的每一个麻风病患者,都是勇敢的。麻风病就像地狱里的判官给他们判了死刑的诏书,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宁静,使他们远离亲人,背上“耻辱”,成为“活死人”。他们明白也许他们下一秒会死亡,也许是在今晚吃饭的时候,也许是明天起床的时候,或是上帝怜悯这些可怜的人们让他们活多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是一年?几年?大多数的麻风病患者都是这样的不安,这样的恐惧,但他们明白:只要在世上多活一秒,他们也要继续生活,继续干他们想干的事,在死的绝望中抱着生的希望。我想,这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感同身受的。至今我仍看到许许多多的青年,或是埋头于手机,或是埋头于电脑,混沌地过着日子。他们不知道他们所挥霍的今天,正是别人所渴求的明天。一直很赞同这句话: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里的最后一天来对待!如果我们的年龄是按倒计时来计算,每个人的初始值都是八十岁,那么现在的你,还剩几年?
二 不要忽视对弱者的关怀
小说中政府的做法令人气愤,把麻风病人赶到一座岛上,没有提供足够的医疗设备,没有充足的水源,没有电的正常供给。把他们赶到一边,隔离开来,正如他们对待疯子一样。斯皮纳龙格岛就像“愚人船”,一个正常与非正常的界限。
无知的人们非要说麻风病会通过空气传播到他们身上,使他们患病。他们痛恨麻风病人,甚至心生恐惧当有人谈到“麻风病”时。毕竟他们离斯皮纳龙格岛太近了,只是一水之遥。《旧约》中把麻风病人描绘成“不干净”的人。人们由此坚信麻风病人是不干净的东西。这种谣言给麻风病人带来的心理负担是巨大的,连自己的亲人也惧怕自己,甚至是讨厌自己。因为当时患麻风病被看做一种耻辱,被看做是上帝对坏人的一种惩罚!
然而越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越是需要关怀,而不是排斥和隔离!不知是否是自己的生活圈过于狭小,每次去外面都难以看到残疾人,他们是被“ 自身的障碍 ”隔离了?还是被“社会 的无形障碍 ”隔离了?之前看到一则新闻,很“搞笑”,盲人通道上摆满了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还有更“滑稽”的是沿着盲人通道一直走,最后的终点竟是施工重地,这是让盲人来看看这栋楼建得有多好吗?从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便能折射出人们是如何对待弱者的。
三 虽然痛苦,但也幸福
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人物是玛丽娅。与傲慢,放荡的姐姐不同,她很谦虚,沉着,勤奋,善良。母亲离去时,挑起了照顾父亲和姐姐的重担;当得知自己也患了麻风病时,虽然害怕,但也勇敢,忍着麻风病带来的皮肤溃烂的痛苦,而由此也遇见了她的另一半,克里提斯医生。后来的结果不明而喻,玛丽娅痊愈后,她们结婚了。玛丽娅经历了痛苦,但最后是幸福的。我们的生活也一样,痛苦与幸福交织。
最后补充一点:整本书正如《卫报》里所说:“在最悲凉的情节里,也始终能看到希望。”这是本书的优点,但个人认为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考虑一下“人 的复杂性 ”。
来自 豆瓣App
-
rainbow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3 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