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谈爱情,一边取真经 ——小话《大话西游》
![]() |
![]() |
2016年大年初一,周星驰执导的贺岁片《美人鱼》在全国各大影院强势登陆。这也是新世纪以来周星驰继《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四部电影之后的第五部电影。影片刚刚上映,就在影院内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观影狂潮。上映12天,《美人鱼》票房达到24.4亿,超过《捉妖记》的24.39亿纪录典型,成为华语影史票房新霸主;截至到3月8号,其月票房成绩已经达到33亿有余。透过这一系列带有“周星驰效应”的票房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影观众对周星驰以及周氏电影的喜爱和期待。而当我们把视线放到新世纪之前的九十年代大陆影坛,就不能不提在周星驰电影演绎事业中和在周星驰粉丝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电影——《大话西游》。这部上映于1995年的电影,是最能体现周星驰无厘头喜剧风格,也是最为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尝这块二十一年前,带有动人爱情和取经大义的周氏双层蛋糕。
提到无厘头,不能不想到周星驰;提到周星驰,不能不想到《大话西游》系列。1995年上映的《大话西游》分为上下部——《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又叫《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一部电影分为上下两部前后上映,显然不符电影自身的制作模式和电影市场的商业模式。之所以如此,据说是编导刘镇伟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剧情的发展远非一部电影影长所能囊括。其实,看完两部电影我们会发现,无论故事讲述,还是剧情冲突和精神内核,第二部《仙履奇缘》较之第一部《月光宝盒》都更胜一筹。当然,也并不意味着《月光宝盒》的起笔和持久酝酿完全失败。无厘头元素的新奇准确的注入、影片中有意无意的线索提示、剧情曲折的发展,以及关乎整部影片生死的月光宝盒的最后展现与穿越变故,其实都在有序地默默铺陈,悄悄地为《仙履奇缘》努力做着嫁衣,只等“大圣娶亲”那一刻的到来。
说到“大圣娶亲”,我们肯定会想到影片中紫霞说的一句经典台词:“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但又如紫霞所说“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大圣是来了,可是并没有机会娶她,不料至尊宝对她说的那句“谎话”——“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竟在这里一语成谶。除了影片中的紫霞,在至尊宝的生命里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女人,那就是白晶晶。关于这两个女人,至尊宝到底爱谁呢?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解之谜,网上各大论坛和帖子上的讨论也都莫衷一是,分成“拥紫”和“拥白”两派。我曾听到过这样一种答案——你喜欢谁,至尊宝就喜欢谁。这是一个令人伤感又不胜唏嘘的答案。我以为这并不是一种搪塞,而是一种无可奈何。可能正因为这样,《大话西游》才成了影迷们心中一个永远不能释怀的情结。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天,我们单就《大话西游》至尊宝的爱情经历的发展上一探究竟,对至尊宝的椰子心进行一次“外科手术”,看看紫霞是什么时候进入至尊宝心房的,白晶晶又是什么时候走出至尊宝心房的。至于“至爱紫白谁人知”的千年疾病,并不在这次治疗的范围之内。
看过电影我们知道,五百年后的至尊宝运用月光宝盒去救白晶晶,却不想因穿越故障来到了五百年前。在五百年前的水帘洞外面,至尊宝第一次遇见了紫霞。那么,紫霞是什么时候进入到至尊宝“心房”里的呢?这就要从至尊宝的三次梦说起。至尊宝第一次在梦境中呼喊白晶晶和紫霞名字次数比为九十八比七百八十四,这无疑是一次暗藏玄机的新剧情转折,影片却刻意地隐而不发,继续蓄力。而当至尊宝在五百年前遇到白晶晶,表达想念之深并且希望和她立刻结婚之时,白晶晶为辨至尊宝所言真假钻入他的肚子里,问了椰子心一个关于她是不是至尊宝最喜欢的人的问题,电影镜头则掩盖了椰子心的回答。就在两人筹备婚礼之际,至尊宝又两次连续梦见紫霞,一次是借菩提老祖之口说至尊宝在梦中呼喊紫霞的名字七百八十五次,比上次梦里多了一次;一次是至尊宝走进梦境中,紫霞说她让一只蜘蛛托梦给至尊宝说十分想念他,而至尊宝说自己一直在欺骗她,紫霞则借飞蛾扑火的故事以明心志,然后影片画面切到至尊宝面带微笑的脸颊上。这三次连续梦境的出现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梦境的意义与分量是逐层递加和逐步强化的。而白晶晶送给至尊宝的一封以天意最大、两人无缘为由而选择离开的来信,则进一步推动了剧情。原来至尊宝的良心告诉她,他最爱的人并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一件东西,即紫霞的一滴眼泪)。剧情发展到这里,便注定了“旧主”白晶晶归隐的命运走向。影片巧妙地通过至尊宝的三次梦境,“以梦为马”奋蹄向前,以至尊宝的潜意识来完成对“新人”紫霞合法地位的曲线认同,又通过白晶晶的天意命运观,合理地助推至尊宝和紫霞两人之间的故事继续演进。最后,通过“剖心观泪”的残酷影像使至尊宝和紫霞之间的似有似无的情感升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紫霞和大圣(某种程度上还是至尊宝)最后的生死诀别从情感上则进一步摧垮了观众的心理,也在无形中加强了紫霞和大圣(至尊宝)两个形象不可分割的无形认知。镜头推向影片的最后,当以至尊宝和紫霞为原型的夕阳武士和无名侠女终被成全时,这也就成了全体观众对至尊宝和紫霞未竟爱情的深刻回望与二度祭奠。等一切尘埃落定,“新人”换“旧主”也便顺理成章了。在这里,笔者只是在尽可能理顺剧情的基础上,对影片中至尊宝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转接——即为紫霞的“上位”和白晶晶的“隐退”——做出一种推理分析,亦是为“拥白”派寻找一个情感疏导出口。至尊宝本是带着一颗追寻白晶晶的心却一不小心爱上一个“不回佛门”的紫霞,对于这一切到底是至尊宝的情感迷失还是情有所得呢?或许最好的回答,就像白晶晶说的那样——这一切都是天意。
除了影片所讲述的三人情感的纠葛,传统西游中的取经大业和佛家义理也是这部影片所要表现的另一个主题。《大话西游》叙事超前,表现在它的爱情故事的叙述上——它彻底颠覆了一个拥有百年经典历程的文学名著的原本面貌,让一只猴子和一妖一仙谈起了“三角”恋爱,这绝对是一次银幕呈演的大换血。在一定程度上看,影片《大话西游》悉数抖落了传统西游小说和以往西游影视叙事的陈旧,也将略显严肃沉滞的取经圣事解构成天马行空、生动活泼而又不失深刻主题的穿越奇闻。相对于人们心中固在的传统西游模式,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无疑是全新的。而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有对原典进行痛快的解构,更有对传统名著里佛家普渡苍生,终极目标的恪守——一种对原著经典的忠实继承。水帘洞中,至尊宝开始与观音大士探讨人间的仇恨的产生和消解之法,慢慢领悟了西天取经的最终意义,并做出了对爱情和取经大业的双重选择。至尊宝决定变成孙悟空,皈依佛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头上缓缓戴下的紧箍咒是对佛的皈依,口中爱你一万年的情感流露则是对紫霞的永远诀别,这是一场情与义的最终对决,却无所谓胜负输赢。面对这样残酷的结局,我们除了感叹命运的捉弄与造化的无常,剩下的恐怕也只是声声长叹了。如果说周星驰喜剧的核心是悲剧,那么《大话西游》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了。以前,我不止一次的想过——孙悟空可以七十二变,他可以变化出两个至尊宝,借助越光宝盒,把一个送给五百年后的白晶晶,另一个送给五百年前的紫霞,然后自己陪唐僧西天取经,岂不是一举三得?但最终白晶晶走了,紫霞死了,猴子去取经了,只留下观众一个人。最近,又看了一遍《大话西游》。当影片结尾处音乐《一生所爱》响起时,看到夕阳武士和无名侠女的迟来之吻,扛着金箍棒的猴子和师徒三人一起走向苍凉沙漠,踏上取经之路的时候,我顿时觉得导演和编剧的心也是软的。因为,他们到底还是给出了一种不是圆满的圆满——爱情的归爱情,取经的归取经。
有人说喜剧电影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一种是没有周星驰的喜剧电影。无论是在大陆影坛,还是在香港影坛,周星驰已经成为了一种影视文化现象,也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和成长记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从演员到导演,从星仔到星爷,周星驰的身份和称呼似乎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撕去这一个个标签之后,我们发现不变的是周星驰对电影的坚守和热爱。而这部《大话西游》系列,将会是周星驰从影生涯里最长久的一张泛黄名片,更是周氏影迷心中最美好的集体回忆——因为《大话西游》,是一部说不完的电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