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说说今年看过的一些影视作品,今年看的第一部片子是海街日记,日本片,女性电影,故事起伏不大,讲述的是三个亲生姐妹收留同父异母的妹妹的故事,不过人物关系却略显复杂,这当然也就为人物情感的释放奠定了基础,这种释放,并非哭喊吼叫,而是通过女性独有的眼神与话语传达,甚至,包括沉默。后面就比较多了,色戒,天使爱美丽(没看完), 巴黎,我爱你, 唐人街探案,夏洛特烦恼,老炮儿,依然爱丽丝……
最近看的,大多与奥斯卡有关。先是布鲁克林,一部很具时代感的爱情片,女主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漂泊异乡,在异乡收获爱情,但当其再次踏上故土时,又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份突如其来的感情,而必须在这两者中进行艰难抉择。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刻画离家的苦痛以及对于未来的执着,从其中投射出来的是女性对于自己在整个时代中所处位置的思考。究竟是安于故土,还是去远方,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哪怕思乡难解,哪怕忍受再次回乡却发现自己格格不入的心碎。之后,就是卡罗尔,在同性之恋尚被看作一种精神疾病的年代(事实现在也还有很多地方这样看待),她们俩的压力是巨大的。电影前半部分是克制,与其说克制,倒不如说是对于双方的试探,小心翼翼,担又心怀确幸。而后半部分则是释放,是毫不掩饰的感情流露,虽然短暂,但却早已是刻到骨子里的爱。卡罗尔曾哽咽着对丈夫说“如果你把这件事情闹上法庭,那它就会变得丑陋,而我们,都不是丑陋的人。”我们,当然不仅仅指她和丈夫,还包括很多像她一样的女人,这同样是她,作为一个女同,对于这个时代的控诉,我们谁都不是丑陋的人,我们都有权力来选择爱与被爱,无论是对异性,还是同性。昨天终于去看了那部被刷屏的电影,疯狂动物城(也有翻成动物乌托邦),其中三个女性角色撑起了整部片子(虽然是动物),一个是那只兔子,作为一个雌性小动物,竟然成为了警察,还成功破获重大失踪案,这是对于传统的颠覆,是对于女性在这一层面上的认可。另一个是绵羊副市长,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女性角色。电影其实并未见她塑造成一个纯粹的坏人。在销毁证据的过程中,她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个城市将会是小动物(食草动物)的天下,小动物终于要翻身成为统治者(大概意思是这样)。没错,她的政治野心的确毁了她,可如果她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对市长唯唯诺诺的“高级秘书”,首先,这样不有趣,肯定不是电影本身想要的,其次,作为观众,也为其感到惋惜。电影前半部分基本是将她当作丑角来刻画,她出场时,台下不时传来嬉笑声,与其说是在笑角色,还不如说是在笑自己,我们大多数都是像她一样的存在,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但她又与我们不同,哪怕是冒着牢狱之灾的风险,她也甘愿为之一搏。既然兔子代表的好人有梦想,那像副市长这种“坏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梦想呢?何况,她并不是完全为了自己,只不过用错了方式。这同样也是女性反抗现代压迫的体现。第三个便是羚羊歌手了,她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发挥了她应有的影响力,也侧面反映了当今女性人物影响力的扩张。说了很多,不难发现,女性意识这两年在电影里表现的特别多(其实一直都不少),虽然电影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各异,但却共同表达了一个主题,即,女性群体对于所处时代的思考,以及,女性力量的不断上升与扩展,而这种变化,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欣喜的。
第一次写,如有不好之处,望谅解。
最近看的,大多与奥斯卡有关。先是布鲁克林,一部很具时代感的爱情片,女主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漂泊异乡,在异乡收获爱情,但当其再次踏上故土时,又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份突如其来的感情,而必须在这两者中进行艰难抉择。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刻画离家的苦痛以及对于未来的执着,从其中投射出来的是女性对于自己在整个时代中所处位置的思考。究竟是安于故土,还是去远方,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哪怕思乡难解,哪怕忍受再次回乡却发现自己格格不入的心碎。之后,就是卡罗尔,在同性之恋尚被看作一种精神疾病的年代(事实现在也还有很多地方这样看待),她们俩的压力是巨大的。电影前半部分是克制,与其说克制,倒不如说是对于双方的试探,小心翼翼,担又心怀确幸。而后半部分则是释放,是毫不掩饰的感情流露,虽然短暂,但却早已是刻到骨子里的爱。卡罗尔曾哽咽着对丈夫说“如果你把这件事情闹上法庭,那它就会变得丑陋,而我们,都不是丑陋的人。”我们,当然不仅仅指她和丈夫,还包括很多像她一样的女人,这同样是她,作为一个女同,对于这个时代的控诉,我们谁都不是丑陋的人,我们都有权力来选择爱与被爱,无论是对异性,还是同性。昨天终于去看了那部被刷屏的电影,疯狂动物城(也有翻成动物乌托邦),其中三个女性角色撑起了整部片子(虽然是动物),一个是那只兔子,作为一个雌性小动物,竟然成为了警察,还成功破获重大失踪案,这是对于传统的颠覆,是对于女性在这一层面上的认可。另一个是绵羊副市长,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女性角色。电影其实并未见她塑造成一个纯粹的坏人。在销毁证据的过程中,她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个城市将会是小动物(食草动物)的天下,小动物终于要翻身成为统治者(大概意思是这样)。没错,她的政治野心的确毁了她,可如果她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对市长唯唯诺诺的“高级秘书”,首先,这样不有趣,肯定不是电影本身想要的,其次,作为观众,也为其感到惋惜。电影前半部分基本是将她当作丑角来刻画,她出场时,台下不时传来嬉笑声,与其说是在笑角色,还不如说是在笑自己,我们大多数都是像她一样的存在,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但她又与我们不同,哪怕是冒着牢狱之灾的风险,她也甘愿为之一搏。既然兔子代表的好人有梦想,那像副市长这种“坏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梦想呢?何况,她并不是完全为了自己,只不过用错了方式。这同样也是女性反抗现代压迫的体现。第三个便是羚羊歌手了,她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发挥了她应有的影响力,也侧面反映了当今女性人物影响力的扩张。说了很多,不难发现,女性意识这两年在电影里表现的特别多(其实一直都不少),虽然电影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各异,但却共同表达了一个主题,即,女性群体对于所处时代的思考,以及,女性力量的不断上升与扩展,而这种变化,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欣喜的。
第一次写,如有不好之处,望谅解。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