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电影推荐:
今日电影推荐:妇女参政论者By 王加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给大家推荐一部影片,《妇女参政论者》(Suffragette)。
上个世纪初,广大妇女为了争取同男性平等的权利在世界范围内付出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在中国,1949年12月,政府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
《妇女参政论者》以一位服装厂女工Maud Watts的视角,讲述了1912年伦敦市以Emmeline Pankhurst为领袖的妇女参政论者们为争取妇女选举权的不懈斗争。
上个世纪的她们没有选举权、没有对子女的监护权,出身底层的少女从童年时就在工厂做工,工作环境恶劣损害健康,时常遭受上司的性骚扰和侵害却无处申诉无从反抗,做着更长时间的工作却拿着比男同事少得多的工钱,甚至当她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以改变不公平的现状走上街头发出呼声时,遭到的不仅是政府的监控、跟踪、威胁、毒打甚至是监禁,还会被街坊邻居和朋友(甚至是女性朋友)指着鼻子骂不要脸,就连自己的家人也不见得支持或理解。在那些习惯了男权秩序的配偶看来,已婚女性的命运属于丈夫,属于家庭,属于子女。
为了还未制定的新规则的斗争注定会遇到很多外部的阻力。但与之相比,或许更痛要命的是发自内心的质疑。大部分为选举权奔波的女性并非生来就是妇女参政论者,她们受到一些声音的感召,或者再也无法承受身边的压力,分别从自己的角落走出来,慢慢融入到一群聚集了许多姐妹的一个团体中来。但这些女性除了是斗士,也依然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她们希望获得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可她们也从未想过放弃家庭的幸福和亲友的爱。可当自己的政治信念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时,这两种价值的冲突就不停地折磨她们。她们不怕坐牢,不怕牺牲自己成为殉道者,可她们却害怕胎动,孩子在肚子的一点微小动静都足以让战士般的她立刻放下枪炮。
价值的冲突、身体的疼痛、人格遭到侮辱,从来没有放过这些勇敢的斗士。虽然上去柔弱不堪,但为了能够像男性一样参与政治活动,为了能够制定保护自己免受不公正待遇的法律,为了不再遭受职场的不平等,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获得和她兄弟一样的教育权利,为了自己不只是男性和家庭的服务者,这些女斗士们也从没打算放弃努力。在电影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参政论者的Maud Watts对一位劝她放弃的警官说,“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我的价值不比你多,也不比你少)不论是上个世纪的“Votes for Women”,还是如今的“He For She”,女性们所要追求的不过是这一简单的平等相待,性别平权。
We don't want to be law breakers, we want to be law makers.
最后附上这部电影的网盘链接
(资源来自微博@蓝影志):
http://t.cn/R4tnewd 密码: s2a4
祝大家观影愉快!
更多电影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王加在小森林
ID:estforest
手指长按扫一扫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给大家推荐一部影片,《妇女参政论者》(Suffragette)。
![]() |
上个世纪初,广大妇女为了争取同男性平等的权利在世界范围内付出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 |
在中国,1949年12月,政府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
《妇女参政论者》以一位服装厂女工Maud Watts的视角,讲述了1912年伦敦市以Emmeline Pankhurst为领袖的妇女参政论者们为争取妇女选举权的不懈斗争。
![]() |
上个世纪的她们没有选举权、没有对子女的监护权,出身底层的少女从童年时就在工厂做工,工作环境恶劣损害健康,时常遭受上司的性骚扰和侵害却无处申诉无从反抗,做着更长时间的工作却拿着比男同事少得多的工钱,甚至当她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以改变不公平的现状走上街头发出呼声时,遭到的不仅是政府的监控、跟踪、威胁、毒打甚至是监禁,还会被街坊邻居和朋友(甚至是女性朋友)指着鼻子骂不要脸,就连自己的家人也不见得支持或理解。在那些习惯了男权秩序的配偶看来,已婚女性的命运属于丈夫,属于家庭,属于子女。
为了还未制定的新规则的斗争注定会遇到很多外部的阻力。但与之相比,或许更痛要命的是发自内心的质疑。大部分为选举权奔波的女性并非生来就是妇女参政论者,她们受到一些声音的感召,或者再也无法承受身边的压力,分别从自己的角落走出来,慢慢融入到一群聚集了许多姐妹的一个团体中来。但这些女性除了是斗士,也依然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她们希望获得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可她们也从未想过放弃家庭的幸福和亲友的爱。可当自己的政治信念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时,这两种价值的冲突就不停地折磨她们。她们不怕坐牢,不怕牺牲自己成为殉道者,可她们却害怕胎动,孩子在肚子的一点微小动静都足以让战士般的她立刻放下枪炮。
价值的冲突、身体的疼痛、人格遭到侮辱,从来没有放过这些勇敢的斗士。虽然上去柔弱不堪,但为了能够像男性一样参与政治活动,为了能够制定保护自己免受不公正待遇的法律,为了不再遭受职场的不平等,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获得和她兄弟一样的教育权利,为了自己不只是男性和家庭的服务者,这些女斗士们也从没打算放弃努力。在电影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参政论者的Maud Watts对一位劝她放弃的警官说,“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我的价值不比你多,也不比你少)不论是上个世纪的“Votes for Women”,还是如今的“He For She”,女性们所要追求的不过是这一简单的平等相待,性别平权。
![]() |
We don't want to be law breakers, we want to be law makers.
最后附上这部电影的网盘链接
(资源来自微博@蓝影志):
http://t.cn/R4tnewd 密码: s2a4
祝大家观影愉快!
更多电影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王加在小森林
ID:estforest
手指长按扫一扫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