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斯科西斯
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美国人,生于1942年11月17日。入围作品有《出租车司机》(1976)、《愤怒的公牛》(1980)、《好家伙》(1990)、《赌城风云》(1995)、《无间行者》(2006)、《禁闭岛》(2010)和《华尔街之狼》(2013)。
马丁·斯科西斯是一个风格非常稳定的电影导演,在他对演员的选择偏好中就可以看出:罗伯特·德尼罗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且具体分析到斯科西斯的电影中一些明显的角色性格特征也可以发现,在他的电影里,必然会出现一种具有明显对外释放的攻击性的性格特征存在。
在电影风格上,斯科西斯对黑色电影颇有研究,并且能够熟练的将过往的黑白电影中阴影的成熟的使用,转化为自己在荧屏上的画面。《出租车司机》完全可以被认作是一部黑色电影,尽管这是一部彩色电影,但是它和《历劫佳人》、《双重保险》等经典黑色电影一样,都描绘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经常和妓女、毒贩打交道的“低等人”的经历。
对于某种艺术技巧的传承,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做到的。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技巧往往是以使用者的个人素质为基础,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外在表现。从这点上看的话,非常遗憾的是,斯科西斯并没有将黑色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色彩和阴影的运用是黑色电影的典型特征之一,它们负责为电影营造出一种与之相适的氛围。当黑色电影以黑白电影的形式表现时,效果是最为优秀的,因为黑白电影只有黑、白和灰三种颜色,夸张点的话完全可以说“黑色电影就是为黑白电影而存在的”。彩色电影的色彩更为多样化,在这个角度上看,阴影所占的比例无疑会大幅下降,而且观众们也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彩色电影中阴暗部分进行一定的适应调整。
首先要说的是,斯科西斯并不适合拍一部悬疑片。《禁闭岛》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过于明显,导演斯科西斯对色调的执着轻易的破坏了整部电影的悬疑感,而且他也没能在剧本上提供较以往的优秀悬疑电影更为吸引观众的要点,甚至还有些逻辑上的硬伤。
《禁闭岛》和《华尔街之狼》无疑比斯科西斯之前的电影作品,尤其是早期的《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和《好家伙》要逊色不少。这点我个人认为是在三部电影中,斯科西斯更为关注电影角色与社会意识的对抗。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和《愤怒的公牛》中都贡献了精湛的演出,他被一个他所抗拒的世界所扭曲着,他又不断地进行着抗争,但是又被迫屈服与他无法击败的力量,因此选择了自我伤害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愤怒。回想一下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中与两个女性交往的方式,可以看到他和整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我们不禁需要思考:为什么电影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这种充满了矛盾的设置呢?
在创作的过程中,电影首先是以剧本这种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出现的,然后才会被拍摄成视觉上的画面。任何文学作品,实际上都可以算是“偶然的组合”。在我们所能阅读到的任何一部小说中,剧情的发展都是经过了挑选、浓缩、夸张等一系列加工之后,再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文学作品不可能做到对生活中的所有事件都有着一定的描写,那样的文字不可能算作是“文学作品”。在人们所能认知的生活模式中,例如饮食、睡眠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但是这些程序仅仅也只是提供人类正常存活的生理基础。在那些“充满了奇异的梦的睡眠”中,重点又变成了梦,而不是睡眠(尽管梦是睡眠的衍生产物)。每个作家都会忽略掉那些没有特殊意义的而又必须的程序,因为这个行为是默认的,没有必要再进行阐述。而在忽略了这些程序之后,剩下的事件的集合,看起来就自然是无数个“偶然的组合”。
至于另外一点,无论是文学作品的读者,还是电影作品的观众,不会对一个细致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说或者电影有兴趣的。这种行动本身已经属于生理学中的“高级需求”,它会自动的排斥“低级需求”。
矛盾的设置有力的推动了电影剧情的发展,德尼罗将那位竞选委员会的女士带到了色情录像厅的行为,无疑满足了观众们的胃口。这个行为是一件可以称之为“下流”的行为,也是同样存在于绝大多数人内心的“毁坏”的冲动的共鸣。制作电影的目的是取悦观众,优秀的电影自然知道该如何迎合观众的口味。观众的口味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有时它是根据时代而变化的,例如在二战和越战两个战争期间,美国电影对美军的描绘是并不相同的,但是有的口味,是根基于人性而形成的,它们具有非常强的持久性,也许几千年来都不会变化,“毁坏”就是其中一个。
“毁坏”这个词在这里并不是贬义,它更多的应该被解释为“改变当事人现状的行为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倾向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们非常热衷于让其他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变化,而却不保证也不关心这个变化对当事人的影响。“给你介绍个对象”就是这种心态的常见例子。“诱良家出轨,劝失足从良”,这是男性的普遍爱好之一,德尼罗在电影中真实的表现了这种心态。当他带着斯碧尔·谢博德走进色情录像厅里的时候,男性观众们的内心其实是一片雀跃的,他们迫不及待的期待着这个应当被认为是“正面”的女性受到各种“肮脏”的洗礼。男性观众们得到的快感是独一无二的,自古以来的男性社会下形成的“控制”的意识,被现实社会压抑了不少。“控制”这股力量,不只是能将坏的变成好的,也要能将好的变成坏的。人们喜欢出租车司机,因为德尼罗带着他们走进了平时需要严肃拒绝的场景:无所事事的夜晚、秽乱不堪的街道。人类期待着各种美好的道德,但是在偶尔的情况下,心里的小恶魔也是让他们期待一下败坏的世界。
斯科西斯的电影基本满足了观众们所有不敢和别人说的那些欲望。看斯科西斯的电影可以用“爽”来形容,他直接调用了观众们的情绪,并没有将精力放在那些需要分析才能得出的结论,这个方法直接而有效,但是又不漏痕迹。春梦是一种非常美妙的经历,经历者们知道其中的香艳万分的内容是不能和别人描绘的,但是心里在不断的重温那个明知不现实的奇妙的梦境,斯科西斯就这样悄悄的编织了一场以假乱真的“春梦”。
马丁·斯科西斯是一个风格非常稳定的电影导演,在他对演员的选择偏好中就可以看出:罗伯特·德尼罗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且具体分析到斯科西斯的电影中一些明显的角色性格特征也可以发现,在他的电影里,必然会出现一种具有明显对外释放的攻击性的性格特征存在。
在电影风格上,斯科西斯对黑色电影颇有研究,并且能够熟练的将过往的黑白电影中阴影的成熟的使用,转化为自己在荧屏上的画面。《出租车司机》完全可以被认作是一部黑色电影,尽管这是一部彩色电影,但是它和《历劫佳人》、《双重保险》等经典黑色电影一样,都描绘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经常和妓女、毒贩打交道的“低等人”的经历。
对于某种艺术技巧的传承,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做到的。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技巧往往是以使用者的个人素质为基础,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外在表现。从这点上看的话,非常遗憾的是,斯科西斯并没有将黑色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色彩和阴影的运用是黑色电影的典型特征之一,它们负责为电影营造出一种与之相适的氛围。当黑色电影以黑白电影的形式表现时,效果是最为优秀的,因为黑白电影只有黑、白和灰三种颜色,夸张点的话完全可以说“黑色电影就是为黑白电影而存在的”。彩色电影的色彩更为多样化,在这个角度上看,阴影所占的比例无疑会大幅下降,而且观众们也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彩色电影中阴暗部分进行一定的适应调整。
首先要说的是,斯科西斯并不适合拍一部悬疑片。《禁闭岛》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过于明显,导演斯科西斯对色调的执着轻易的破坏了整部电影的悬疑感,而且他也没能在剧本上提供较以往的优秀悬疑电影更为吸引观众的要点,甚至还有些逻辑上的硬伤。
《禁闭岛》和《华尔街之狼》无疑比斯科西斯之前的电影作品,尤其是早期的《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和《好家伙》要逊色不少。这点我个人认为是在三部电影中,斯科西斯更为关注电影角色与社会意识的对抗。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和《愤怒的公牛》中都贡献了精湛的演出,他被一个他所抗拒的世界所扭曲着,他又不断地进行着抗争,但是又被迫屈服与他无法击败的力量,因此选择了自我伤害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愤怒。回想一下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中与两个女性交往的方式,可以看到他和整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我们不禁需要思考:为什么电影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这种充满了矛盾的设置呢?
在创作的过程中,电影首先是以剧本这种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出现的,然后才会被拍摄成视觉上的画面。任何文学作品,实际上都可以算是“偶然的组合”。在我们所能阅读到的任何一部小说中,剧情的发展都是经过了挑选、浓缩、夸张等一系列加工之后,再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文学作品不可能做到对生活中的所有事件都有着一定的描写,那样的文字不可能算作是“文学作品”。在人们所能认知的生活模式中,例如饮食、睡眠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但是这些程序仅仅也只是提供人类正常存活的生理基础。在那些“充满了奇异的梦的睡眠”中,重点又变成了梦,而不是睡眠(尽管梦是睡眠的衍生产物)。每个作家都会忽略掉那些没有特殊意义的而又必须的程序,因为这个行为是默认的,没有必要再进行阐述。而在忽略了这些程序之后,剩下的事件的集合,看起来就自然是无数个“偶然的组合”。
至于另外一点,无论是文学作品的读者,还是电影作品的观众,不会对一个细致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说或者电影有兴趣的。这种行动本身已经属于生理学中的“高级需求”,它会自动的排斥“低级需求”。
矛盾的设置有力的推动了电影剧情的发展,德尼罗将那位竞选委员会的女士带到了色情录像厅的行为,无疑满足了观众们的胃口。这个行为是一件可以称之为“下流”的行为,也是同样存在于绝大多数人内心的“毁坏”的冲动的共鸣。制作电影的目的是取悦观众,优秀的电影自然知道该如何迎合观众的口味。观众的口味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有时它是根据时代而变化的,例如在二战和越战两个战争期间,美国电影对美军的描绘是并不相同的,但是有的口味,是根基于人性而形成的,它们具有非常强的持久性,也许几千年来都不会变化,“毁坏”就是其中一个。
“毁坏”这个词在这里并不是贬义,它更多的应该被解释为“改变当事人现状的行为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倾向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们非常热衷于让其他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变化,而却不保证也不关心这个变化对当事人的影响。“给你介绍个对象”就是这种心态的常见例子。“诱良家出轨,劝失足从良”,这是男性的普遍爱好之一,德尼罗在电影中真实的表现了这种心态。当他带着斯碧尔·谢博德走进色情录像厅里的时候,男性观众们的内心其实是一片雀跃的,他们迫不及待的期待着这个应当被认为是“正面”的女性受到各种“肮脏”的洗礼。男性观众们得到的快感是独一无二的,自古以来的男性社会下形成的“控制”的意识,被现实社会压抑了不少。“控制”这股力量,不只是能将坏的变成好的,也要能将好的变成坏的。人们喜欢出租车司机,因为德尼罗带着他们走进了平时需要严肃拒绝的场景:无所事事的夜晚、秽乱不堪的街道。人类期待着各种美好的道德,但是在偶尔的情况下,心里的小恶魔也是让他们期待一下败坏的世界。
斯科西斯的电影基本满足了观众们所有不敢和别人说的那些欲望。看斯科西斯的电影可以用“爽”来形容,他直接调用了观众们的情绪,并没有将精力放在那些需要分析才能得出的结论,这个方法直接而有效,但是又不漏痕迹。春梦是一种非常美妙的经历,经历者们知道其中的香艳万分的内容是不能和别人描绘的,但是心里在不断的重温那个明知不现实的奇妙的梦境,斯科西斯就这样悄悄的编织了一场以假乱真的“春梦”。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