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莓的感想二三,3月心得
种的是第一年的草莓苗,枝叶稀少,又经历了旅途颠簸,根系多少也有所损伤,将它们种在花盆里,勤浇水,几日的功夫,慢慢地它们也在土里扎了根,还很给面子地发了新叶子,像是生怕我不知道它在花盆里头活的很好。
这几日种草莓,心得很有一些,最大的感触便是,养植物和教育孩子的关系其实十分微妙。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都被这个词组洗脑过,也都知道这个比喻的含义,但我想,种树和育人,其实本质也很相近,我没有种过树,但仅仅是种草的经验,也让我触动颇深。对于教育,我们其实可以借鉴种植的经验。
第一,关于避光养根
移栽植物,根系的健康很关键。这次种植的几株草莓,有些长得不好,于是将它们重新水培了。百度得到的水培经验是根部要避光,另外,不能缺氧。
植物成长离不开阳光,也离不开黑暗。甚至,如果希望将来能更好的迎接阳光,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就必须先要躲开阳光,享受一段身在暗处的低调时光。
有些孩子一出生便被人寄予厚望,身负着众多人关注的目光甚至是家族使命,这些目光就像是阳光一样,虽然是人生中必须承受的,但是出现在孩子幼年,或许并不见得是好事情。阳光会影响生根,从小便受过多关注会让人浮躁不踏实。
相反,如果孩子小时候能在低调中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将来必能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鸣惊人时, 再享受众人瞩目也能心态平和。
第二,关于配方土
我也是百度水培时才知道,草莓是可以无土种植的,而且有相对应的很成熟的“营养液”配方,比例精确。
我想到了一个新闻,一个生活作息被妈妈严格安排的小男孩,每天从五点到十一点,上学加上各种兴趣班,甚至连七点的新闻联播都被安排了。这个小男孩,很像是那些生活在配方土里的草莓。
看起来营养齐全,搭配合理,也能长出来好看的大草莓。可是,配方土里是不是还缺了什么,你不会知道,就像是大自然有太多的秘密不为人知。
营养液里长出来的草莓,口感一定比不过土里头的天然草莓。就像是很多人工培育的动植物,口感不及野生。
但是,配方土是个好东西,毕竟,它降低了草莓成长的风险。
对于一株草莓,我想,生长在配方土里未必不好。但是,对于整个植物群体,如果全都生长在单调的配方土里,远离自然界,时间久了,必定会失去进化的活力。
这样,也许草莓还是会源源不断地出产,但是大自然也许便少了很多精彩。
试想,如果当年乔布斯的生活也被学校,美术,音乐,围棋,新闻联播占满了,我们会不会永远认为手机用按键式的其实也很不错。
有些精彩,不出现,你都想象不到它有多精彩。
但我一直觉得,人类如果有本事按照一个模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也能生活很久很久。就像是那些生活习性千年不变的野生的动植物一样 。
可是,纵观历史,非常奇怪的是,人类似乎最不安分,总能捣鼓出来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不管是理论还是实物。
我想,人类之所以有大脑和双手,就是用来不安分的吧。
第三,关于草莓(看图,哈哈,这才是重点)
听说第二年的草莓结果最多,最好吃。
所以,想在第二年吃到更多的草莓,第一年就要让草莓苗好好长叶子,开花了要掐掉,不让它长果。
所以,耐心很重要,不要急于求成。给草莓创造好适合它的生长环境后,就要相信它,也要相信你自己创造的环境,让它自由生长去吧,不要老盯着它,更不要揠苗助长,大自然必会把最好的带给你!
2016/03/05凌晨三点
(大半夜睡不着胡思乱想,于是爬起来写日记,🍓🍓🍓)
这几日种草莓,心得很有一些,最大的感触便是,养植物和教育孩子的关系其实十分微妙。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都被这个词组洗脑过,也都知道这个比喻的含义,但我想,种树和育人,其实本质也很相近,我没有种过树,但仅仅是种草的经验,也让我触动颇深。对于教育,我们其实可以借鉴种植的经验。
第一,关于避光养根
移栽植物,根系的健康很关键。这次种植的几株草莓,有些长得不好,于是将它们重新水培了。百度得到的水培经验是根部要避光,另外,不能缺氧。
植物成长离不开阳光,也离不开黑暗。甚至,如果希望将来能更好的迎接阳光,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就必须先要躲开阳光,享受一段身在暗处的低调时光。
有些孩子一出生便被人寄予厚望,身负着众多人关注的目光甚至是家族使命,这些目光就像是阳光一样,虽然是人生中必须承受的,但是出现在孩子幼年,或许并不见得是好事情。阳光会影响生根,从小便受过多关注会让人浮躁不踏实。
相反,如果孩子小时候能在低调中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将来必能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鸣惊人时, 再享受众人瞩目也能心态平和。
第二,关于配方土
我也是百度水培时才知道,草莓是可以无土种植的,而且有相对应的很成熟的“营养液”配方,比例精确。
我想到了一个新闻,一个生活作息被妈妈严格安排的小男孩,每天从五点到十一点,上学加上各种兴趣班,甚至连七点的新闻联播都被安排了。这个小男孩,很像是那些生活在配方土里的草莓。
看起来营养齐全,搭配合理,也能长出来好看的大草莓。可是,配方土里是不是还缺了什么,你不会知道,就像是大自然有太多的秘密不为人知。
营养液里长出来的草莓,口感一定比不过土里头的天然草莓。就像是很多人工培育的动植物,口感不及野生。
但是,配方土是个好东西,毕竟,它降低了草莓成长的风险。
对于一株草莓,我想,生长在配方土里未必不好。但是,对于整个植物群体,如果全都生长在单调的配方土里,远离自然界,时间久了,必定会失去进化的活力。
这样,也许草莓还是会源源不断地出产,但是大自然也许便少了很多精彩。
试想,如果当年乔布斯的生活也被学校,美术,音乐,围棋,新闻联播占满了,我们会不会永远认为手机用按键式的其实也很不错。
有些精彩,不出现,你都想象不到它有多精彩。
但我一直觉得,人类如果有本事按照一个模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也能生活很久很久。就像是那些生活习性千年不变的野生的动植物一样 。
可是,纵观历史,非常奇怪的是,人类似乎最不安分,总能捣鼓出来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不管是理论还是实物。
我想,人类之所以有大脑和双手,就是用来不安分的吧。
第三,关于草莓(看图,哈哈,这才是重点)
听说第二年的草莓结果最多,最好吃。
所以,想在第二年吃到更多的草莓,第一年就要让草莓苗好好长叶子,开花了要掐掉,不让它长果。
所以,耐心很重要,不要急于求成。给草莓创造好适合它的生长环境后,就要相信它,也要相信你自己创造的环境,让它自由生长去吧,不要老盯着它,更不要揠苗助长,大自然必会把最好的带给你!
2016/03/05凌晨三点
(大半夜睡不着胡思乱想,于是爬起来写日记,🍓🍓🍓)
![]() |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