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 怎样防范接待采访泄密
保密网提示:接待媒体来采访,保密措施要跟上;倘若思想无防线,泄密损失难估量。
信息化时代,企业与媒体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许多企业借助媒体宣传自己的成绩,推广新的产品,进行市场营销,扩大企业影响等已经是司空见惯。即使不想借助媒体宣传,许多企业也要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如取得成绩、举办活动、召开会议,都会有媒体闻风而来进行采访。媒体来采访,这固然是件好事,但殊不知,采访也恰恰是企业泄露商业秘密的一个重要渠道。稍有疏忽,你的新技术就会被别人所拥有,你的新产品就会成为别人的新产品,你的客户就会成为别人的客户,而这一切,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一次会议采访、一次活动报道。接待采访中泄密,经常给企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有的损失甚至难以估量,不防不行,不堵不行。因此,企业在应对采访中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强化保密意识,采取防护措施,不让采访成为泄密的渠道。
在接待采访中之所以会泄密,原因是有的企业领导缺少保密意识,心中无数,口无遮拦,把企业秘密给说出去了,在介绍情况中泄密;再有的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效应,喜欢抠内部数字、挖小道消息,在报道中泄密。而有的商业间谍往往也浑水摸鱼,趁虚而入,以采访的名义进行窃密活动,这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三种情况的泄密完全可以通过防范措施,加以杜绝。
防范接待一般性采访泄密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事先制订采访接待预案。在保密的前提下,明确采访接待人、企业情况介绍人,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对媒体接触到的员工要进行保密教育,防止回答询问、介绍情况时泄密。
提前索要记者的采访提纲。按照采访提纲准备介绍企业情况的材料,对采访提纲想要了解的涉密情况进行回避或拒绝回答。
安排好采访地点。有的记者除了想要采访企业领导了解情况,还想到车间、试验室、工地等现场去采访,对此可根据情况进行安排,但要回避涉及技术、商业秘密的技术设计室、车间、工作室等保密重要部门场所。
防范会议、活动采访泄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不能公开报道的商业秘密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2、凡是拟公开报道、播放的稿件、图片、录像片、录音带等,都要由企业的主管领导和负责会议、活动保密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保密审查,签署审查意见。
3、统一对外宣传口径。为防止会议、活动内容因宣传报道而泄密,应统一组织新闻发布会。
4、会议、活动组织者在会议开始前要对与会记者进行保密教育,明确提出会议、活动新闻报道的保密要求。
5、对记者采访后完成的企业技术成果、发展战略、商业营销等涉及商业秘密的稿件,企业要进行审核同意后再交媒体刊发。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不管是一般性采访,还是会议、活动采访的预防,必要的检测和防范手段必不可少,而且应当常备常用。这绝对不是什么谈“密”色变,草木皆兵;有备才能无患,预防必须在先,道理就在于此。
信息化时代,企业与媒体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许多企业借助媒体宣传自己的成绩,推广新的产品,进行市场营销,扩大企业影响等已经是司空见惯。即使不想借助媒体宣传,许多企业也要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如取得成绩、举办活动、召开会议,都会有媒体闻风而来进行采访。媒体来采访,这固然是件好事,但殊不知,采访也恰恰是企业泄露商业秘密的一个重要渠道。稍有疏忽,你的新技术就会被别人所拥有,你的新产品就会成为别人的新产品,你的客户就会成为别人的客户,而这一切,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一次会议采访、一次活动报道。接待采访中泄密,经常给企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有的损失甚至难以估量,不防不行,不堵不行。因此,企业在应对采访中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强化保密意识,采取防护措施,不让采访成为泄密的渠道。
在接待采访中之所以会泄密,原因是有的企业领导缺少保密意识,心中无数,口无遮拦,把企业秘密给说出去了,在介绍情况中泄密;再有的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效应,喜欢抠内部数字、挖小道消息,在报道中泄密。而有的商业间谍往往也浑水摸鱼,趁虚而入,以采访的名义进行窃密活动,这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三种情况的泄密完全可以通过防范措施,加以杜绝。
防范接待一般性采访泄密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事先制订采访接待预案。在保密的前提下,明确采访接待人、企业情况介绍人,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对媒体接触到的员工要进行保密教育,防止回答询问、介绍情况时泄密。
提前索要记者的采访提纲。按照采访提纲准备介绍企业情况的材料,对采访提纲想要了解的涉密情况进行回避或拒绝回答。
安排好采访地点。有的记者除了想要采访企业领导了解情况,还想到车间、试验室、工地等现场去采访,对此可根据情况进行安排,但要回避涉及技术、商业秘密的技术设计室、车间、工作室等保密重要部门场所。
防范会议、活动采访泄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不能公开报道的商业秘密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2、凡是拟公开报道、播放的稿件、图片、录像片、录音带等,都要由企业的主管领导和负责会议、活动保密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保密审查,签署审查意见。
3、统一对外宣传口径。为防止会议、活动内容因宣传报道而泄密,应统一组织新闻发布会。
4、会议、活动组织者在会议开始前要对与会记者进行保密教育,明确提出会议、活动新闻报道的保密要求。
5、对记者采访后完成的企业技术成果、发展战略、商业营销等涉及商业秘密的稿件,企业要进行审核同意后再交媒体刊发。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不管是一般性采访,还是会议、活动采访的预防,必要的检测和防范手段必不可少,而且应当常备常用。这绝对不是什么谈“密”色变,草木皆兵;有备才能无患,预防必须在先,道理就在于此。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