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环岛行纪
博客已废,仅寻得一篇文章可留,移至此处,以供将来再行之时查阅。 DAY 01 一觉睡醒,已到桃园机场。出站换汇、过境、注册 WIFI 账号、申领青年旅游卡、提取行李、寻找公车接驳站台,一阵准备工作做下来,便前往行程第一站——台北。坐在 1819 路公车上看窗外连绵的青山和建在山间的工厂,心下惶惶惆怅:这便是寤寐思服的宝岛台湾啊~ 住处便在剥皮寮,相隔一个街区抬头便能看见那带着尘埃的老街,在夜色中弥漫着怀旧的味道。已经入夜,我漫步在街边的拱廊,满目皆是老台湾的生活点滴:杂乱的招牌,喧哗的街市,街边纳凉的居民,以及马路上来回穿梭的机车。一路向北不过几个路口,便到了西门町。 “八角十字”的西门红楼静静矗立在西区近百年,今夜无剧上演,独留一片辉煌的灯火照耀着安静的西门广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面的人声嘈杂与车水马龙。西门町商圈是台北的“原宿”,临街店铺林立,多数为独立经营。不计较质地的话,倒是可以淘到最具潮流感的新款。武昌街和汉中街是西门町的电影街和刺青街,短短百来米,挤满了充满热情活力的年轻人。尚有一队约10人左右的高中生队伍,在路中围成一个圈,大声地嬉笑打闹,蹦跳着拍照,让我不禁升起“这就是青春啊……”的感慨。 从西门站搭乘捷运至忠孝敦化站,沿敦化南路一路向南行走,不出5分钟即可看到“诚品敦化店”五个大字招牌。已是夜里十点多,路上行人三两零落,但书店的门口竟摆了一排的地摊,铺着交错的轨道,打着刺眼的大灯,原是有剧组正在此处取景。一踏进诚品书店的大门,就可以嗅到浓浓的咖啡香,伴随着排排书架,在宽敞的空间和木地板的衬托下,文艺派十足。虽是总店,但仅一层的空间到算不得大,24h 营业的理念确实方便了许多爱书人。历史的沉积、考究的细节、精致的包装和自主的品牌支撑着诚品独特的文化地位。

DAY 02 闹钟定在八点半,翻身一个回笼觉睡到了十点,匆匆赶到总统府,却不得其门而入,只见东北角的一块告示牌上写着:“参观时间:9:00~11:30,由3号门入。”一看手表,时间指向11:20,立马快步走到3号门,将将赶上了最后一拨散客接待。参观结束之后,我正在出口处盖章,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夹杂着豆大的雨滴就这么狠狠地砸了下来,气势磅礴到我们这一干人等包括游客和工作人员通通目瞪口呆、躲闪不及。 十平米见方的出口通道连着总统府一楼的走廊,所有屋檐和顶棚此刻都难保我们万全。雨势倾盆而下,令远方的景物都显得有些模糊扭曲,中央塔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随风狂舞。片刻之后,雨势有增无减,狂风将出口处的铁栅栏吹得直往一边跑,桌椅全数被掀翻。工作人员不得不将厚重的府门关闭,才可隔绝外界的急风骤雨。我在总统府被困了莫约二十来分钟以后,才得以在雨势较小之际离开。晚上回到住处看新闻的时候才知道,这一阵强对流天气,竟然还下了乒乓球大小的冰雹,无不庆幸自己那时是待在建筑物内而不是走在大街上。 中正纪念堂就在总统府东侧不过十分钟左右的步行距离,底楼有一个邮局,我在休息区稍坐,拿出先前在诚品书店购买的明信片,思索着应如何填白。此时,有一位老者驻着拐杖走了过来,坐在了我的对面。我抬头与之对视,送上笑脸一枚,老人家便打开了话匣子,开始断断续续地说起当年他在内战战场上的见闻,以及之后随军撤退到台湾和在台湾生活的点点滴滴。 因着与老先生相谈,浑然不觉时日过,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四点,只得匆匆道别,往国父纪念馆而来。站在国父纪念馆的台阶上往东南方向望,台北101大楼尽收眼底。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地标性建筑,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罗马的斗兽场、上海的东方明珠。101大厦之于台北,便是这样的地位。

DAY 03 到台北的第三天,方才抽出时间好好地看一看这近在眼前的艋舺。早期台湾的“一府二鹿三艋舺”,指的是清领时期台湾的三大港市盛况,分别为台南府城、彰化鹿港和万华艋舺,描绘了台湾由南至北的开垦发展史。以龙山寺为中心的艋舺一带是台北的发源地,至今仍保留着些许旧时风貌,街道狭窄,两旁商铺林立,小贩推着车,路人搬张板凳就坐在路边吃着各种小吃。狭窄的小巷也不知通往何处,仅够一人通过的走道坑坑洼洼,一派旧时老街的景象。 沿剥皮寮西行不到300米,即可看见艋舺龙山寺。从龙山寺站搭乘捷运在士林站下,转红3 路公车到达故宫博物院,入目的是几幢黄绿色的古式建筑矗立在山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诸多馆藏中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倒不是我对国画有什么研究,而是之前在杭州的时候得知此画的前段《剩山图》收藏于孤山,后段《无用师卷》却远在台湾,彼时便已萌生若去得台湾一定要去看一看这幅名画的想法。哪知到了这里以后方才知晓这幅画因为轮展的关系目前没有展出,心下不禁有些失望。 再往北走,就到了淡水。沿着老街沿着河水,依旧是招牌林立人来人往。淡水阿给的味道极好,阿妈的酸梅汤酸甜适度,阿婆铁蛋硬得名不虚传。我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吃,左边常能在房屋间隙看到淡水河,右边是一条又一条掩盖着绿荫的上坡。红屋教堂前新人和毕业生同欢,方才还下着暴雨的天空此刻澄碧一片,阳光肆无忌惮地洒下来,这样美。我不禁要想,待到傍晚时,渔人码头的夕阳定然无比瑰丽。

在淡江中学前乘坐红26路公车,一路蜿蜿蜒蜒地驶入一片辽阔。太阳斜挂在西头,我慢悠悠地走过长长的木栈道,走过长长的情人桥,听耳边吉他声声响,一对对情侣依偎着等待落日。在码头边找了一席海蓝色的桌椅,闻着海面上吹来的咸咸的风,看着停靠在岸边的一排排渔船,摊开印着淡水景色的明信片,一张张填白。我等待着太阳一点点沉下去,金色的阳光懒洋洋地照在我的背包上,天边渐渐变成粉色,所有人都不再走动,朝着一个方向眺望。这样安静的傍晚,在渔人码头这个情人一定要来的地方,即使我孤身一人,也不禁要微笑,忍不住去想象,一切美好的东西。 DAY 04

沿东海岸线南下,沿途皆是田野风光。铁路站台上看见这样的景色,可不就是歌词里面描绘的“独自旅行”么?太鲁阁雄阔,绵延花莲、南投及台中,主要游览区从花莲入。台湾的山石土质稀松,不仅处于地震带且连年台风,故而太鲁阁的山势风貌也年年不同。不过,其魅力也因这陡峭山势、险峻断崖、原住部落和四处标示的“小心落石”而节节攀升。不过遗憾的是,最为著名的燕子口和九曲洞因为天灾的原因,一处已然消失、一处正在戒严。 进入太鲁阁国家森林公园,先走砂卡当步道。此步道沿砂卡当溪而建,在几乎垂直的岩壁上凿出一条约四公里长、一公尺宽的山路,经过整修之后可安全通行至“五间屋”,自起点至终点约1.2公里。之后并非不可继续行进,只是路况陡峭、障碍颇多,没有特殊技能的普通游客还是放弃的好。因为步道是修凿在岩壁中的,故而要时时注意突出的山石,小心不要撞到头、蹭到手、崴到脚什么的 <( ̄︶ ̄)>。 山区天气最是阴晴不定,东边日出西边雨。出得砂卡当步道,就见浓浓的云层在上方聚集,没一会儿雨点就淅淅沥沥地落下来。入长春祠时雨势尚不明显,往苏花公路去时竟倾盆而下。开着车果断驶入雨云中去,到达有“世界第二大断崖”之称的清水断崖,撑着司机先生借给我的大伞,沿着山路小心翼翼地拾阶而下,看断崖直插入海,天边风起云涌。苏花公路最为惊险的段落便在此处:一侧为山,一侧为海;山势险峻,海浪壮阔。若遇得暴雨,泥石跌落、山体滑坡,公路便遭阻断。我见识过断崖的惊奇之后,便也没有往苏花公路深处去,折回花莲前往七星潭的路上,拨云见日。

我从未见过哪一处的海滩,有这样绵长的海岸线,却居然找不到一粒沙土。太平洋湛蓝的海水卷起洁白的浪花,冲刷出一条由鹅卵石堆积而成的堤坝,人们就坐在这上面听涛看海。我悠悠地走在岸边捡石头,一路走一路捡一路丢,最后走累了,便也学当地人坐在这些石头上,伸展开四肢望着天、望着海,看夕阳西下,什么都不去想。 DAY 05 沿东海岸线继续南下,右侧是山,左侧是海。天气甚好,金色阳光撒在田间,洋面上波光粼粼。碧蓝的天空下碧蓝的海,青山环绕着铁路。行至铁路的最南端,饶了一个圈往西行进,到达西海岸又折回北上,方才到达枋寮。出得枋寮车站,搭上前往垦丁的南下客车,这一回,青山在左,大海在右。 在恒春下车,拖着行李一路西行,沿途穿越过古城的小巷,出了城门便没有了人家。道路两旁都是绿油油的田野,开阔的视野里有蓝天白云和木质栅栏,空中亦有飞鸟经过,远处的电线、槟榔树和农庄构成一幅极美的画卷。

恒春建城于清光绪元年秋,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保存得尚算完整。夜里从东门出城,沿着恒东路向前行驶,道路两旁没有灯光也没有人家,在几乎没有地光的情况下,星光璀璨。前行莫约一公里到了出火景区,从一片昏暗中摸索着向前,只见前方地底下冒出星星点火,随土地的裂隙四处游移,有如鬼火一般阴森,也着实令人惊奇。 夜里八点,回恒春换过电箱后一路南下骑行15公里前往越夜越 High 的垦丁大街,一路上迎着凉爽的海风,心情飞扬地仿佛能上天。 DAY 06 同一条公路南下,日间的景色与夜间大有不同。垦丁的海是湛蓝的色泽,近海的颜色偏绿,至远至深,稍远处颜色偏蓝,中间带分层明显。天空的白云是一朵一朵的,阳光穿过投射在地上的阴影也是一块一块的,让人忍不住想去踩一踩。 穿过日间的垦丁大街,再往南莫约10公里到到一个丁字路口,右转前往鹅銮鼻,一座建于清治年代的白色灯塔。这一片海域有七星岩暗礁孤悬于波涛之中,过去常有船舶触礁沉没,故建有灯塔指示海上水手航行之路。蓝天白云绿草地,洋面一望无际。陆路已至尽头,海路即将展开,这是台湾的天涯海角。

原路返回,穿过垦丁大街之后寻路左转,便可见台湾往海里伸出的另一只脚:猫鼻头。这一段海边的山路极窄,我摸索着朝沙滩而去,还抄了一条小道,路遇一辆装满了稻草的卡车,沿路草沫横飞、四处飘散,落得我一头一脸。我就这么顶着满身的稻草和尘土,在白沙的海滩上赤着脚奔跑,被滚烫的沙粒炙烤着,一路蹦蹦跳跳。 午后两点,我骑着机车由南门回到恒春,还车的时候正巧遇到民宿的老板娘。笑笑闹闹地和大伙儿唠了一会儿嗑,便提上行李北上,于下午五点到达高雄,住进了美丽岛站附近的一家民宿。民宿的老板是个胖胖的年轻人,喜欢研究各种行程攻略,还自己制作了高雄的旅游地图,在他认为值得一去的地方作了重点标示。他告诉我高雄全城有一百多个单车租借点,只要有 VISA 或 MASTER CARD 就可以租借,一个小时之内免费。只要算好了时间,借了还、还了借,满可以全城免费乱跑。高雄有专门开辟出的单车道,沿途风景极美,也只有骑着单车才能够领略得到。 我从盐埕埔下站后便租了辆单车,从充满了艺术气息的驳二特区开始逛,沿途和无数同路的“车友”以及迎面而来的“骑士”擦肩而过。这一段路很平坦,几乎没有上下坡,过苓雅寮桥栈道再往南,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巨大的摩天轮闪烁着霓虹,梦时代广场就在前方。夜里九点到达国宾馆,独自一人便不往“爱河”上凑热闹了,只在岸边听个曲儿,矫情地憧憬下未来就好。 DAY 07 府城台南是台湾的发源地。明朝以前,这片隔着海峡的土地只有未开化的原著民居住,过着最为原始和野蛮的生活。天启四年,荷兰人占领台湾,在台南建起两座城堡,一为普罗民遮城;一为热兰遮城。明末郑成功光复台湾,将普罗民遮城改名为“东都承天府”,作为全岛最高行政机构。因为台南古称“赤崁”,故而汉人惯称其为“赤崁楼”。直至清康熙年间一统台湾之时,赤崁楼仍然是全岛的最高行政机构。及至清朝中后期,赤崁楼坍塌,仅余部分残迹,汉人在原址上建立起祠庙,战后又再做修缮,方成今日之貌,唯有文昌阁后面的一段残垣断壁,可看得古时的旧址遗貌。 九四年,台南市欲在海安路建设地下街商圈,于是开始拆除地面建筑。但是这一计划最终流产,地下街搁浅,地上建筑也被拆得七零八落,海安路商圈因此没落多年。零四年,当地的学生和艺术家们开始艺术造街活动,参与墙体彩绘,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力,竟使海安路再度因此繁荣起来,成为府城游览必到之处。

过海安路左转,前行莫约200m,找到了一个极不显眼的公交站牌哆哆嗦嗦地立在路边。莫约40多分钟后,才在我望眼欲穿的等待中驶来了一辆2路公车。才一上车便被司机先生逮到,一路上热情澎湃地向我介绍端午龙舟赛和各种游玩路线,首站便是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是台湾的第一座城池,由荷兰人开垦台湾时所建,取名“热兰遮城”。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将此处作为郑氏府第,改名为安平镇。清治时期这里是军装局,同治年间为英军所毁。日本占领台湾以后,在原址上建立日式海关宿舍。古迹荡然无存。虽是如此,但毕竟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意义,值得一看。且附近辐射区域有号称“台湾第一街”的延平老街,更有知名的安平豆花和周氏虾卷值得一品。 休憩的当口遇到一对台湾学生,正好也来台南游玩,说是在台铁站的时候我们就遇到过,去了赤崁楼又遇见了,去了海安路又遇见了,现在来安平古堡居然又遇见了,缘分呐,一定要认识一下。大概是大家有一样的旅行线路,只不过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不同,但时间上居然如此同步,确实有趣极了。我们乐颠颠地交换了联系方式,相互道了别,谁知竟又在亿载金城的门口碰到了。如此,到真得结伴一游。 亿载金城并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炮台。进去以后绕城一周,也用不了几分钟的时间。我们找了一处树荫,坐下来休息,谈天说地聊两岸,及至整点炮声响起。三声而过,我们分道扬镳。 DAY 08 乘车沿阿里山公路盘山而上,脑子里不住回旋着邓丽君清甜的嗓音,经过一个又一个山中村落。在石棹下车,向民宿老板借了一辆单车,骑上便前往3公里外的邹族部落 YuYuPas。阿里山少年壮实的臂膀与阿里山姑娘明媚的笑颜,衬在高山白云间,背后是漫山遍野的茶园。小伙们围着裙挡光着脚在台阶上跑着,这屋那屋地穿梭,突然从一间草屋后闪了出来,正要和一姑娘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却见我正好站在这姑娘身前,那賊笑霎时停顿了一下,马上转变成了尴尬,缩头缩脑地又躲回草屋后面去了。 阿里山石棹是高山茶的产区,我入住的民宿的老板自己便有一片茶园。他在这片山区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了,整个傍晚,他与我二人围着一张长桌,一边翻看着他的相册一边听他讲述着山上的景色与居民的生活。他说若是能下一些小雨,初晴之时是最美的,山间云雾缭绕,是阿里山著名的云海。若是运气好的时候,云雾能铺陈得十分平坦,夕阳西下之际,就好像能走上云端,伸手摘日。但这样的景致,一年也赶不上几次。 说着说着便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老板说这山里的天气,和孩童的情绪一样多变,这雨下一阵,到了夜里应该也就会停了。他送了我一盒他自己的茶庄出产的珠露高山茶,回房间的路上在门厅看见三个炒茶的姑娘说笑,浸淫出满室的茶香。 DAY 09 阿里山的日出是其“五景”之一,应于凌晨四点至阿里山车站,乘坐森林火车观日线上山,再沿步道登顶,于祝山东望,是最佳的观赏之处。石棹处在半山,距离阿里山车站较远,无人拼车,只好放弃。早间五点醒来,推开窗往外张望,因昨夜下了一夜雨,今晨天空一碧如洗,浮云如蚕丝挂于其间,可以想象日出之时该如何壮阔美丽。 我心痒难耐,便从被窝里钻出来,穿着小背心瞪着拖鞋蹬蹬蹬地在山路上来回跑着,探着头张望有没有好些的视野和角度能够看到日出。但往东的方向都被更高的山峰遮挡,只有往西的方向视野还算开阔。我在草丛间找到了一张椅子,小心翼翼地从杂草中穿过,站在山崖边上,等待时间一点一滴划过,天边染上第一抹亮色,红色的霞光如水彩般一笔画上。人间醒了。

乘坐最早的一班车,于8:40左右到达森林园区,趁着晨间园区刚醒、人流稀少,踩着轻松的步伐钻入森林中去。森林园区遍布红檜,多为光复之后重新栽植。日据时期因红檜名贵而大量砍伐,余下许多断肢残桩,经年累月地繁衍生息,缠绕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有“金猪报喜”,亦有“永结同心”。从茂密的森林中钻出,只见两潭湖水横卧,继续前行,可看香林神木参天。 香林神木有2300年的树龄,周长12.3米,树高45米,却还不是阿里山最具资历的老树。在神木车站铁轨边横躺着一截树干,树龄已有3000年,去年遭遇雷击断绝了生机,便由护林人将其放倒在铁轨边。四五月间,山上樱花四散,飘零的花瓣纷纷扬扬地散落在森林火车的周身,随着火车驶过带起的风飞扬,再零落成泥。 乘坐森林火车从神木站下山,等待了莫约一个小时后,前往日月潭的巴士缓缓驶进。这辆小型巴士的核载人数只有20人左右,因为阿里山与日月潭间的直通公路路况多变,常有大雾落石,故而大型巴士不予通行。行车途中,山间袅袅升起一片云雾,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山上不住有小石咕溜咕溜滚落,竟轻易便引起了山体滑坡,耽误了两个多小时才最终到达日月潭水社码头。

DAY 10 七点整醒来,疾步跑到观景台看东方日出,天光映入湖面,云影流转。借了一辆单车,开始环湖,一路上风景秀丽,只是障碍重重。中途上个山、爬个坡、走个阶梯、过个之字弯,都不在话下。山路一段、公路一段,蜜蜂蝴蝶常伴左右,还会遇到横在前方的树枝树干,以及飘荡在风中的蜘蛛丝若干。

在目的地吃上了著名的阿婆卤蛋,又在义工的帮助下找到了班船,船长先生得知我绕了整个月湖一路骑行至此,不仅不收我船费,还让码头的船员们帮我扛车。这一路走来,我得到了许许多多台湾本地人的帮助,他们大多谦和有礼、乐于助人。 行至台中,我的日程还剩最后一天。台中是一座艺术人文之城,若真要体会这座城市的韵味,只怕要住上一些时日,花大把的时间泡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里面才好。于是我也只能走马观花一番,参观了国立台湾美术馆和自然科学博物馆,再到春水堂喝上一杯珍珠奶茶。 DAY 11 昨夜受邀去参加了当地的端午节派对耽误了些时辰,连夜乘坐高铁回到台北,再赶捷运抵达北投,入住温泉旅店的时候已是夜里12点了,只能尴尬地对前台接待表达歉意。打开房门,惊喜地发现浴室占据着整个房间的半壁江山,室内的温泉池大到可以装下三五个人了,正是此刻我心头所好。 北投温泉自日治时期起就久负盛名。这里多为硫磺泉,产有著名的北投石,地热谷的自然水温高达九十多度。温泉水自河道而下,蜿蜒穿过温泉路、光明路和中山路,沿途可见温泉博物馆和一代书圣于右任的居所梅庭。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正与温泉博物馆比邻,光明路的尽头有一家老日式拉面馆,点餐方式甚有特色:在大厅内拉一根线,将单子卷起来塞在圆筒内,顺手一推,单子便随着圆筒穿过了整个厅堂到达了厨房,只听“叮~”的一声,确认送达。 饭罢,回旅店收拾停当,一路乘坐捷运到台北车站,再转乘台铁至桃园,看旅人匆忙的身影来来往往,回望这寤寐思服的宝岛台湾,踏上归程。 TIPS 1. 入台证件: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 + 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签注 G + 入台证 2. WIFI 账号: 台湾有三个免费 WIFI 可供使用,账号密码相通,分别为:iTaiwan, TPE-Free, New Taipei。后两者分别为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免费 WIFI,iTaiwan 为全岛通行的网路,各个捷运站、火车站和大部分景点、公共图书馆等都有热点。注册方式可提前 3 日登陆网站 http://tpefree.sina.com.tw,依据指示进行操作。申请成功之后会收到一封确认邮件,得到一份 90 日的使用权限,账号为大通证号码,密码为生日。 3. 青年旅游卡: 是台湾为了吸引年轻人赴台旅游学习而推出的一项政策,只要年龄在 15~30 之间,便可以在机场的旅游服务中心凭借护照现场办理。青年旅游卡可以在部分景点、宾馆、餐厅等享受折扣待遇,具体项目参见 http://www.youthtravel.tw/。 4. 铁路交通: 台湾的铁路交通分为高铁和台铁。高铁的速度最快;台铁又分自强号、莒光号和复兴号,速度和功用各有不同;另有一趟列车名为“环岛之星”,特意为游客所准备,每日皆从台北出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有一趟。 [高铁] 高铁是台湾境内速度最快的铁路,时速约为300km/h,沿途仅停靠8个站点:台北、板桥、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左营。除了台北和高雄之外,所有站点皆处于市郊,选择高铁要考虑后续交通问题。订票方式可以通过订票网站 https://irs.thsrc.com.tw/、语音电话4066-3000、以及各售票点进行操作。 [环岛之星] 环岛之星是一趟豪华环岛旅行列车,车身通过彩绘来表达台湾四时美景,车内分为头等座和商务座,另有各种娱乐设施和超大观景窗,一路上可纵览台湾海岸线美景。每日从台北发出两趟列车,一趟由东至西(2080次)、一趟由西至东(2079次),具体停靠的站点、时刻以及旅行套餐可以参见网站 http://www.eztravel.com.tw/。 [台铁] 自强号是台铁中速度最快的列车,东部线路称为太鲁阁号,比普通自强号的速度更快一些。莒光号的速度稍慢于自强号,但是停靠的站点较多,价格稍低。最后一种是复兴号,为区间通勤车,票面上没有座位号,多数人都站着,上下班高峰时段简直是人山人海。台铁可在台湾铁路管理局的官方网站 http://railway.hinet.net/ 上进行预定,境外游客需使用英文版,用护照号码进行操作。网上可用信用卡直接付款,我试过几次反应较慢,于是改作网上预定,取票时再进行支付。预定名额会保留48小时,可就近在7-11进行取票,Seven 会在票面价格上收取8元新台币的手续费。除却单双程之外,还有通票可以选择,要求购票人年龄为30周岁以下,此时青年旅游卡就能派上用场。通票有三种:5日、7日、10日,价格分别为599、799、1099(以上价格皆为新台币),可在合约期限内无限次搭乘台铁,唯一的缺陷是不可搭乘自强号列车。 5. 公路交通 台湾公路交通相当便捷,各城铁、高铁和景点皆有接驳线公车“台湾好行”。接驳线的时刻安排和时间间隔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不同的时点也有所不同。如阿里山线,清晨为一个半小时一班,早上到中午为一个小时一班,午后两个小时一班,最后一趟车于14:10从嘉义站开出。阿里山晚上没有什么项目,天一旦黑下来,就几乎不见人外出。若是错过了这个时点,再要上山,就需要包车了。在城际交通中除了特意为游览设置的景点接驳线之外,还有许多客运巴士可以选择。客运巴士的班次较多,一般在城铁站外就设有站点,去哪里都很方便。阿里山和日月潭之间有一条直达接驳线,由员林客运运营,走新中横公路,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每日仅有两班。
© 本文版权归 景安Jeanett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