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换概念之解决
有人说:“怎样才能使大脑糊涂?恐怕没有人愿意自己糊涂,都是希望对方糊涂,使对方的思想混乱有一个屡试屡爽的绝招,就是在对你有利的基础上见他的概念就曲解,见他的观点就模糊,曲解概念很容易就是延伸限定的状态和范围,模糊观点也简单就是把意识限定的一个角度增加一个或多个,观点自然就模糊不清了。”
-------------------------------------------------------------------------------------------------------------------------------------------
这个表达就是形式逻辑中所谓的偷换概念的谬误.对于概念的使用,涉及到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要在一个更高属的统摄下进行的判断和推理.当人们在不知不觉或者故意刻意使用偷换了不同的统摄条件,也就是属,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是逻辑学中所谓的"论域",那么事实上即便是满足了该种被转换了统摄条件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其发出的起点作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已经在事实上发生了改变.而不明其中奥秘的人们依旧遵循着原来的"想象"中的设定继续完成未完的工作.却并不明白对方和自己所谈论的对象已悄悄转换了实质..从而实现了交流当中的混乱和谬误的产生.严重的时候,还会把此种混乱当作是哲学的新问题来加以深究..却未能从根本上反思这一起源于"域"的限定的荒诞.
我是说,要对表达之前,对述说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沟通.不能想象一切同一.但,用康德的词汇表达说,:至少"应当"试图让对方尽量明白自己在什么范畴下谈这个概念,以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这不是必然,而是"应当"。
你做了这部分工作,也未必能真正的完全的通畅.但你不做这部分"先验"的工作,事实上很可能无法开展下一步.
-------------------------------------------------------------------------------------------------------------------------------------------
这个表达就是形式逻辑中所谓的偷换概念的谬误.对于概念的使用,涉及到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要在一个更高属的统摄下进行的判断和推理.当人们在不知不觉或者故意刻意使用偷换了不同的统摄条件,也就是属,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是逻辑学中所谓的"论域",那么事实上即便是满足了该种被转换了统摄条件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其发出的起点作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已经在事实上发生了改变.而不明其中奥秘的人们依旧遵循着原来的"想象"中的设定继续完成未完的工作.却并不明白对方和自己所谈论的对象已悄悄转换了实质..从而实现了交流当中的混乱和谬误的产生.严重的时候,还会把此种混乱当作是哲学的新问题来加以深究..却未能从根本上反思这一起源于"域"的限定的荒诞.
我是说,要对表达之前,对述说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沟通.不能想象一切同一.但,用康德的词汇表达说,:至少"应当"试图让对方尽量明白自己在什么范畴下谈这个概念,以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这不是必然,而是"应当"。
你做了这部分工作,也未必能真正的完全的通畅.但你不做这部分"先验"的工作,事实上很可能无法开展下一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