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先说明一下过程,这部电影,我是相当于看了三遍。第一遍是跳跃式的看,相信很多人在网络上看都是这样一个状态吧,结果勾起了我想全部看一遍的欲 望。第二遍从头到尾,全部看完,略有感触,然后去影评区看影评,感觉自己从电影里看到的和人家的影评略有出入,于是返回又完整的看了一遍。
之前并不知道这是托尔斯泰大师的大作,电影的拍摄效果引起了我去读原版小说的欲望,于是才去找度娘搜原著,结果确实出乎意料,不愧是大家手笔,剧情很好。因为咱没有那么大的文学基础,也没有多少语言魅力,更没有什么专业的角度分析,只是流水帐记录一下。原著还没读,只写自己看完电影浅薄的感受。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写照就是,当爱情与道德发生碰撞,我们的选择对以后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先说一下主要人物,贵妇安娜卡列尼娜,安娜丈夫卡列宁,安娜帅气的情人沃伦斯基,安娜哥哥,安娜嫂子多莉,多莉年轻正义的妹妹凯蒂,有思想又正直的农场主康斯坦丁。
再来梳理一下剧情。
贵妇安娜卡里妮娜与丈夫卡列宁育有一子,生活平静而充实,互相尊重但是缺少激情,而且丈夫深爱着卡列尼娜,只因平时工作繁忙,在生活中不善于将这份爱表现出来。两个人的悲剧由安娜独自回乡解决哥哥出轨事件而拉开序幕。安娜粗心的哥哥靠着安娜丈夫卡列宁的背景经常出入于贵族圈,与多莉育有五个孩子,在一个舞会上与一个女孩发生关系被多莉当场抓到(真是太粗心了),悲愤之下又不知所措的多莉将此事告知安娜,安娜决定回家劝说多莉挽救多莉的婚姻。在回乡路上,安娜认识了帅气的前程大好的贵族军官沃伦斯基(用电影里的话描述就是沃伦斯基拥有俄罗斯所有少女的心),两人貌似有点来电,为后面剧情埋下伏笔。成功解决完哥哥出轨门事件后,开始探亲访友。在凯蒂家里,凯蒂告诉安娜,在今晚的舞会上沃伦斯基将要与自己跳舞并订婚。舞会开始前农场主康斯坦丁向凯蒂求婚,但凯蒂心系公子哥沃伦斯基,并告诉康斯坦丁,沃伦斯基将在今晚对自己求婚。意料之外在舞会开始后,公子哥却邀请安娜跳了一曲,安娜感受到了久违的激情,直到音乐停止,安娜看到站在一旁泪眼婆娑的凯蒂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惊愕之下慌忙逃出舞会,返回自己家中与丈夫团聚,岂料沃伦斯基一路乘着火车追随到家里。伤心悲愤的凯蒂远离家乡志愿到前线做医护志愿者,时间推移,一个失去双腿的大兵对凯蒂产生情愫,但被凯蒂拒绝因为凯蒂知道这个大兵有个妻子在家等待丈夫的归来。在此期间安娜与沃伦斯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幽会,两人欲罢不能,最终公子哥放弃前程,安娜放弃家庭抛弃孩子,决定与沃伦斯基厮守。羞愤的丈夫卡列宁也是心大,忍痛说愿意给安娜自由但是要求安娜以后不能见孩子。安娜因不能接受见不了孩子的条件而一直不同意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在当时的法律中如果因为女人出轨而离婚,女人是不能再婚的。就算这样,安娜也愿意没名没分的和沃伦斯基在一起,并给沃伦斯基生养一女,可见爱情的伟大。但是,安娜和沃伦斯基的行为,在社会上却遭人唾弃,安娜不被沃伦斯基家族接纳,两个人没有经济来源,被孤立的两个人的生活也陷入窘境,最终深受折磨的安娜卧轨自杀。此时的凯蒂在战后归来与康斯坦丁结婚并过着幸福的生活。
本人一向不喜欢看悲剧片,但是这部电影拍的挺接近生活,不知不觉,就被吸引了。
爱情悲剧,这个剧情放在现在就是小三上位,但被舆论封杀!!爱情与道德发生碰撞,爱情被打得遍体鳞伤。
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去追求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她勇敢而又坚定,但最终还是招架不住法律、舆论、道德在精神上施加的枷锁。安娜的爱情是热烈而且真诚的,但是这样的爱情真的值得拥有吗?答案显然是不值得。安娜的不幸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的盲目和勇敢引起的,幸与不幸不在于你是否忠于自己的内心或者对于爱情的真诚,而在于你对生活的拿捏。看到网评上大多都是对安娜持批评态度,或许她只是因为年过30,还想证明自己的魅力而伤害了身边无数人的感情,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但至少她敢于追求,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
卡列宁在这部剧里算是最惨的了,失去自己最爱的爱人和完美的家庭,对于这个角色我是比较喜欢的,在妻子出轨后,他将内心的痛苦压抑深深埋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无比强大的冷静。卡列宁对妻子的爱不是表现在甜蜜的语言上面,而是贯彻于生活和行动中,卡列宁所表现的是大爱。对于妻子明目张胆的偷人,尽管开始他接受不了,内心希望安娜去死,我想任何一个男人,遇到这种情况,产生这样的心境都是情有可原的。但他最终还是希望他深爱的安娜能够幸福,表现出了不一般的气魄:在安娜的病榻前原谅了妻子对自己的不忠,并同意让她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在安娜第二次逃离后,选择离婚并希望安娜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尽管自己遭遇这么可耻的不幸,但是他的行为却令我不得不佩服。
沃伦斯基在我这里,就是个热衷于欲望的自私的小三。他爱安娜吗?当然爱。因为这份爱,他都放弃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放弃了雍容华贵的家族后盾。但是这份爱持久吗?不。不甘于生活的他在最后燃起了想要找回以前生活的欲望,不敢在自己的母亲面前提起安娜,不能带安娜出入任何社交场所,哪怕是剧院都不行。他受不了这样的枯燥和乏味,选择慢慢的冷淡安娜,想去追寻以前的生活,直接将安娜推向了死亡的深渊。你风流倜傥,找什么样的女孩不好,非要找个有夫之妇,你考虑过安娜的处境吗?你既然敢爱,那你倒是负责到底啊,你要勇于承担这份虐恋所带来的恶果,这样在我心里,绝对你绝对是个正面的角色。但你最终却因为自己自私的欲望而抛弃安娜,对不起,你就是个自私自利的,风流成性的,破坏人家家庭的公子哥。
康斯坦丁是个富有思想的年轻人,从始至终,他都在思考什么才是幸福。在被凯蒂拒绝求婚后,他坦然的接受了现实,但他从未停止思考,最终获取了凯蒂的芳心,得到了他想要的幸福。凯蒂是个懵懂善良的少女,正义而且正直,第一次感情失败的她,选择远走他乡做志愿服务去治疗自己心灵的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于爱情有了重新的认识,并最终和康斯坦丁走到一起。这部剧里唯一让人心情舒畅的就是康斯坦丁与凯蒂的结合,他俩的结合带给人们的是勇气和力量的精神史诗,使幸福的真谛在他俩之间自然的展现。
多莉是个很失败的角色,自己经营了一次失败的 婚姻,当安娜遇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她的选择是支持安娜,却不去提醒,间接的造成了安娜的死亡。在安娜出轨的时候,你要是上前劝说,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不能因为安娜拯救了你的婚姻,你就盲目的选择阵地,把自己的不幸,与安娜做比较。
我一个俗人只能看到这么多。爱情对于双方,在生活中应该算是一种调节剂,都需要付出和忍让。不能盲目的去最求那昙花一现的激情,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勇于承担后果。在道德的临界点,选择很重要。
之前并不知道这是托尔斯泰大师的大作,电影的拍摄效果引起了我去读原版小说的欲望,于是才去找度娘搜原著,结果确实出乎意料,不愧是大家手笔,剧情很好。因为咱没有那么大的文学基础,也没有多少语言魅力,更没有什么专业的角度分析,只是流水帐记录一下。原著还没读,只写自己看完电影浅薄的感受。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写照就是,当爱情与道德发生碰撞,我们的选择对以后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先说一下主要人物,贵妇安娜卡列尼娜,安娜丈夫卡列宁,安娜帅气的情人沃伦斯基,安娜哥哥,安娜嫂子多莉,多莉年轻正义的妹妹凯蒂,有思想又正直的农场主康斯坦丁。
再来梳理一下剧情。
贵妇安娜卡里妮娜与丈夫卡列宁育有一子,生活平静而充实,互相尊重但是缺少激情,而且丈夫深爱着卡列尼娜,只因平时工作繁忙,在生活中不善于将这份爱表现出来。两个人的悲剧由安娜独自回乡解决哥哥出轨事件而拉开序幕。安娜粗心的哥哥靠着安娜丈夫卡列宁的背景经常出入于贵族圈,与多莉育有五个孩子,在一个舞会上与一个女孩发生关系被多莉当场抓到(真是太粗心了),悲愤之下又不知所措的多莉将此事告知安娜,安娜决定回家劝说多莉挽救多莉的婚姻。在回乡路上,安娜认识了帅气的前程大好的贵族军官沃伦斯基(用电影里的话描述就是沃伦斯基拥有俄罗斯所有少女的心),两人貌似有点来电,为后面剧情埋下伏笔。成功解决完哥哥出轨门事件后,开始探亲访友。在凯蒂家里,凯蒂告诉安娜,在今晚的舞会上沃伦斯基将要与自己跳舞并订婚。舞会开始前农场主康斯坦丁向凯蒂求婚,但凯蒂心系公子哥沃伦斯基,并告诉康斯坦丁,沃伦斯基将在今晚对自己求婚。意料之外在舞会开始后,公子哥却邀请安娜跳了一曲,安娜感受到了久违的激情,直到音乐停止,安娜看到站在一旁泪眼婆娑的凯蒂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惊愕之下慌忙逃出舞会,返回自己家中与丈夫团聚,岂料沃伦斯基一路乘着火车追随到家里。伤心悲愤的凯蒂远离家乡志愿到前线做医护志愿者,时间推移,一个失去双腿的大兵对凯蒂产生情愫,但被凯蒂拒绝因为凯蒂知道这个大兵有个妻子在家等待丈夫的归来。在此期间安娜与沃伦斯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幽会,两人欲罢不能,最终公子哥放弃前程,安娜放弃家庭抛弃孩子,决定与沃伦斯基厮守。羞愤的丈夫卡列宁也是心大,忍痛说愿意给安娜自由但是要求安娜以后不能见孩子。安娜因不能接受见不了孩子的条件而一直不同意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在当时的法律中如果因为女人出轨而离婚,女人是不能再婚的。就算这样,安娜也愿意没名没分的和沃伦斯基在一起,并给沃伦斯基生养一女,可见爱情的伟大。但是,安娜和沃伦斯基的行为,在社会上却遭人唾弃,安娜不被沃伦斯基家族接纳,两个人没有经济来源,被孤立的两个人的生活也陷入窘境,最终深受折磨的安娜卧轨自杀。此时的凯蒂在战后归来与康斯坦丁结婚并过着幸福的生活。
本人一向不喜欢看悲剧片,但是这部电影拍的挺接近生活,不知不觉,就被吸引了。
爱情悲剧,这个剧情放在现在就是小三上位,但被舆论封杀!!爱情与道德发生碰撞,爱情被打得遍体鳞伤。
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去追求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她勇敢而又坚定,但最终还是招架不住法律、舆论、道德在精神上施加的枷锁。安娜的爱情是热烈而且真诚的,但是这样的爱情真的值得拥有吗?答案显然是不值得。安娜的不幸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的盲目和勇敢引起的,幸与不幸不在于你是否忠于自己的内心或者对于爱情的真诚,而在于你对生活的拿捏。看到网评上大多都是对安娜持批评态度,或许她只是因为年过30,还想证明自己的魅力而伤害了身边无数人的感情,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但至少她敢于追求,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
卡列宁在这部剧里算是最惨的了,失去自己最爱的爱人和完美的家庭,对于这个角色我是比较喜欢的,在妻子出轨后,他将内心的痛苦压抑深深埋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无比强大的冷静。卡列宁对妻子的爱不是表现在甜蜜的语言上面,而是贯彻于生活和行动中,卡列宁所表现的是大爱。对于妻子明目张胆的偷人,尽管开始他接受不了,内心希望安娜去死,我想任何一个男人,遇到这种情况,产生这样的心境都是情有可原的。但他最终还是希望他深爱的安娜能够幸福,表现出了不一般的气魄:在安娜的病榻前原谅了妻子对自己的不忠,并同意让她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在安娜第二次逃离后,选择离婚并希望安娜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尽管自己遭遇这么可耻的不幸,但是他的行为却令我不得不佩服。
沃伦斯基在我这里,就是个热衷于欲望的自私的小三。他爱安娜吗?当然爱。因为这份爱,他都放弃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放弃了雍容华贵的家族后盾。但是这份爱持久吗?不。不甘于生活的他在最后燃起了想要找回以前生活的欲望,不敢在自己的母亲面前提起安娜,不能带安娜出入任何社交场所,哪怕是剧院都不行。他受不了这样的枯燥和乏味,选择慢慢的冷淡安娜,想去追寻以前的生活,直接将安娜推向了死亡的深渊。你风流倜傥,找什么样的女孩不好,非要找个有夫之妇,你考虑过安娜的处境吗?你既然敢爱,那你倒是负责到底啊,你要勇于承担这份虐恋所带来的恶果,这样在我心里,绝对你绝对是个正面的角色。但你最终却因为自己自私的欲望而抛弃安娜,对不起,你就是个自私自利的,风流成性的,破坏人家家庭的公子哥。
康斯坦丁是个富有思想的年轻人,从始至终,他都在思考什么才是幸福。在被凯蒂拒绝求婚后,他坦然的接受了现实,但他从未停止思考,最终获取了凯蒂的芳心,得到了他想要的幸福。凯蒂是个懵懂善良的少女,正义而且正直,第一次感情失败的她,选择远走他乡做志愿服务去治疗自己心灵的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于爱情有了重新的认识,并最终和康斯坦丁走到一起。这部剧里唯一让人心情舒畅的就是康斯坦丁与凯蒂的结合,他俩的结合带给人们的是勇气和力量的精神史诗,使幸福的真谛在他俩之间自然的展现。
多莉是个很失败的角色,自己经营了一次失败的 婚姻,当安娜遇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她的选择是支持安娜,却不去提醒,间接的造成了安娜的死亡。在安娜出轨的时候,你要是上前劝说,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不能因为安娜拯救了你的婚姻,你就盲目的选择阵地,把自己的不幸,与安娜做比较。
我一个俗人只能看到这么多。爱情对于双方,在生活中应该算是一种调节剂,都需要付出和忍让。不能盲目的去最求那昙花一现的激情,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勇于承担后果。在道德的临界点,选择很重要。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