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满可以屈服想象,不代表就可以诛心
![]() |
黄金水库边上的村庄,水路便利,景美如画 |
和不少人一样,我这个年也并不好过,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是我没有说出来而已,在我看来,一切值得抱怨的都将被时间之箭射成云烟,压力自我消化,努力进取就好,而抱怨与吐槽本身会放慢这个过程。古人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故乡,别人不从那里来,不会知道那里的事,这么简单的道理,正是接下来我讨论的大前提。
从小吟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天空皓月当空,李白站立床前,仰首远望,学诗时尚幼小,如今偶然想起满心都是情怀,相信不管是谁,不管出生何地,只要在国内接受过义务教育都会有所感触。但换个说法,改成“低头思农村”,或“低头思上海”,估计就难有那种意境了。故乡是一个大概念,毕竟对不同的人,故乡意味着不同的地方,有的就是农村,就是乡镇,有的是都市,是首府。多年以后,每触及故乡,三五聚会时彼此都或有感慨,听者也万万不至于加以反驳,一般都会有所动容,点头称有同感。这或许就是从古至今故乡的份量在人心中独一无二的原因,它能带来正面的情怀。
在想象之中,我们好像总擅于接受自己喜欢的词汇,尽管那不喜欢的,和喜欢的原本指的是同一件东西,直到脱离想象,亲临事物所在的境地,我们虚伪的面目才真正被现实撕去,词汇就此失去了作用。于是我们向往田园,却断拒农村,声称喜欢诗和远方,却惧怕沿途潦倒,渴望爱情却无法接受落差。什么都是别人的好,正是因为别人的一切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却不知想象从来不可靠,前晚刚计划妥当去大理收获三天三夜的美景与好心情,结果却可能因客店隔壁太吵或被路上一颗淡灰色的石头绊了脚而兴致全无;年终回家过年之前,在想象中根据往年情况将一切都考虑完备,定下三不原则:相亲不去,催婚不管,工资不谈,只管好吃好喝做个糊涂神仙,觉得只要这样,凭我天生开朗遇事周到,这个年不至于过不好,但真正到站下车,踏入家门之后,接下来各种意料之外的新老情绪依旧如期而至,让你防不胜防。现实的触角一次又一次触碰我们敏感的神经,将心中所有原定的诗情画意统统打入钢筋水泥地,从书本中得来的几乎意味着淳朴、安详、蓝天白云和氧气的有关于故乡的一切瞬间化为乌有,重重跌入内心的不是故乡特有的水木河流,而是出门即可感受到的人情冷暖,才知道唯有静品方可领悟故乡的美,无奈回家时却是一年最热闹的时刻。
各种离愁旧绪现状理想导致过年过不好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各有各的喜忧,各有各的立场,这有关个人处境与人心,无需刻意与城或乡扯上关系。我们可以对生活不满,却不能因此而诛他人之心,尤其不能替万民诛万民之心,一棒打死一片。
我老家有一小片土地,多年以前是废弃的池塘,被父亲请人填平了,如今扎实完整,为了不荒置索性种了点家常青菜。我与父亲所想的是什么时候将老房推平扩建,这块地就可以派上很好的用场,因为靠左就是学校与广场,在政府的规划下,别人不可能在那里再建新房,所以那边没有高层挡住视野,若我们重建,好好设计一下,就可以造就一栋相当棒的房子。我每念及此就有点激动,二楼伸出一个阳台,摆开茶几,连上WiFi,静而不寂,蓝天白云,清风拂面,几里之外全是开阔的乡野风光,这是我所理解的最好的住所,拣个好天气驱车十几公里就可以去道教圣地玉华山爬爬丰城第一高峰,要去城里或其他地方,在现在的发达的交通环境下一点都不在话下,何况日后。但各有各的现状与理想,像所有毕业不久初涉世事的人一样,我不可能随即返身故乡,但我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的都是往后的人生,没有丝毫的地域或身份纠结,而人生,可能很多人都忘了,是需要付出与经营的,成家只是其中一个节点。无一劳永逸之事,往后有的是罪受,有的是福享,从决定好的那一刻,这两点都得做好心理准备。
只是我不明白,为何一顿饭就可以将农村这个国内如此庞大的群体一棍打成历史发展的拖油瓶。不错,在追求言论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就“上海女孩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吃第一顿就要分手”的话题大抒己见,并奉献个人的力量送之登上微博热搜榜,似乎不管什么事,只要加上地域与身份的标签就能引起舆论的狂欢,但请不要被这种简单的标签夺去了你全部的眼神,没考察就以偏概全地加入声势浩大的诛心大军。这并不好玩。农村落后是历史发展国家政策的综合结果,它凋敝它愚昧它比不上大城市这一点也没有错,但千万不要觉得所有的农村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或者都是某个深山里连信号都挤不进来的原始部落。刻板印象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而批判与接受滋生于想象。别说农村人口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小到个体,个人情况也是均不相同,一事论一事而不广泛诛心,这种最基本的认识不知为何我们容易忘得一干二净。
我无意为农村辩护,只是社会关系之复杂所引发的弊端不该由其独自承受。我家中条件非常一般,当地农村发家致富而达千万之资的不在少数,但我有幸从小在良好的家教与亲友的呵护中健康成长,如今也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曾经熟悉的土地,能够深切感受“只有立场,没有对错”的“多元化”道理,并在父辈的良性教育下兼容并蓄,一路求知一路进取,庶民虽在穷壤,但力量不可小觑。昨日我沿新修的高速公路坐车前往南昌西站搭乘来上海的高铁时,丝雨清雾,远山云绕,我眼见的壮阔美景给了我难得拥有的享受。如果你去了江西,去了个好地方,觉得它风景如画,层峦叠嶂之处如离尘嚣,并经历了几件让你内心真正感受温暖的小事,千万不要仅仅因为它是江西,它山区遍地,它有太多地方落后凋敝保守甚至愚昧就予以否认甚至大加声讨,我相信一般人都不会这样做,但如果没去,也不意味着就有权这么做。我并非说江西有多好,但它就像其他所有地方一样,是千千万万游子的故乡,每当年近,它就会寄托数不清的幸福和哀伤,不知道有多少人终此一生都在这种幸福与哀伤中饱经沧桑,在自我寻找与迷失中苦度轮回。我们很少温柔地对待切真的生活,却都希望生活对我们温柔以对。
![]() |
高速路上看见远处山峰云烟飘渺,与在别处名山胜景不一样的体验 |
一个人去另一个人家里吃饭,觉得无法接受,于是决定下次再也不来了。正如去一个地方游玩,若失所望我下次也不会去,这其实是一场简单的基于自我认知的好恶事件,如果上纲上线将其发展成一场全民统一作战,分门别派各自口诛笔伐,那就过于罔顾事实而屈服于想象了,别的不讲,虽同是农村,各地情况的不一样其实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战线统一,即便在同一个农村,各人之间的异同也往往显而易见。上海女孩不在农村长大,甚至很可能从未造访过真正的农村,她的这种拒绝接受的反应很正常(或像有人说的,因为缺乏家教以及最基本的礼貌而不正常),我们稍微理性一点,并很乐意去考虑她的处境,以及在那种处境下的各种可能导致最终行为的客观条件,我觉得这场简单的好恶事件却并不纯粹,事实上也不可能纯粹,毕竟牵扯到往后的婚姻与家庭,总体要高于“游玩败兴无二访”。她吃了一顿饭,深以为不能嫁入这样的家庭,因为实在无法接受这顿饭当时所延伸出来的一切可能带给她的未来。
但稍微了解农村现状的就很清楚,在农村长大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质变的孩子,均常年在外求学或工作,跟许多三四线城里人一样,对他们而言,故乡永远都只是一道天真而飘渺的光芒,往往被迫只在春假才造访。也就是说,不管故乡是农村还是城市,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人与故乡之间都处在这样一个尤其无奈尴尬的关系之中,自己虽是家乡故土的主人,但每次年终返家过年,却更像是远方来的客人,只暂在那片熟悉的土地停靠,接受寒暄与欢迎,随时准备着再次离去,而即便如此,这种短暂接触的亲情都曾赐予他们无限力量。上海女孩无法接受眼前的饭菜、农村凋敝的风光,但却根本没有想到,她所无法接受的,并不一定会成为她的宿命,或许很早以前,农村的一切就早已与男孩割裂,她所见的,并非真正为男孩所拥有,农村长大稍有成就之人,大多都会在工作稳定之后选择在城里买房安家,从此故乡就像天边的明月,大多数时候只能抬首仰望,自己一人独立窗前忍受内心孤寂的盼望。那些饭菜,掉漆的桌椅碗筷,在男孩心里都是亲情,都是回忆,都是成长,都曾在无数个日夜牵扯着一个自我拷问的灵魂,此时就会出现小说该有的情节:如果光阴能够倒溯,亲人尚在,我多想再用一次那副掉漆的碗筷,在黯淡的桌几旁,吃一碗奶奶亲手做的杂粮面。可惜的是,我们只接受小说一切俱往矣的抒情并为此感动,却不能接受现实中真真切切黯淡的灯光。我并非指责上海女孩,她有她的立场,有她刹那间的条件反射,从某种意义上她还是在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只想说此事所引发的舆论效应实在太过,女孩不想过这种农村生活可以理解,从物质层面上讲大概没有人会真正想过这种生活,所有农村出身在外打拼之人大多都在尝试摆脱这种生活,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只不过和男孩一样,或者说男孩和她一样,不过是在传统春节过年回家吃个饭,见见亲人,旧的树,老的路,仅此而已,她并不会从此过上就这种生活,即便两个人最后在一起,日后生活的主旋律必定会是在远离男孩家乡的地方,如果对于偶尔拜访的地方都心存如此恶意与偏见,就我就真的无话可说了。至于相关亲族的人情冷暖,场场都是人心,哪里又能有所避免呢。
但即便大多数有为之人都会选择城市,我虽不一定有多大作为,但也不觉得躺在故乡阳台上领受乡野风光,关注时事与科技,用最新潮的相机记录老树与河流是个坏主意,互联网时代,高速快餐时代,谁怕谁呢。况且,在农村有居又不一定在城中无房。大概有人会说所有的症结不过一个大写的穷字,或许吧,世间之人,谁又不穷呢。
你不屑一顾的地方,可能寄托了千万人无助的念想,那是别人的童年和长大后回不去的故乡。有多少人在长大以后长期处于身份割裂无法自我认同的痛苦之中,说起背井离乡人人哀叹,同是那个井,同是那个乡,为何却放任恶意遍生呢?不喜欢离开就是,何必大行诛心之论。故乡不是农村,也并非都市,如果你仔细想,故乡该有它自己的名字,你可以对它不满,但不能让它躺枪。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事与冀盼又落差,请不必惊怕。愿所有背井之人都早日找到自我认同与归属。
![]() |
站在家乡黄金水库旁边,风和日暖,山水惹醉 |
--------------------------
欢迎关注微信号:问暖 ,微信号:buruwenn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