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之春
第一次来哈尔滨,没想到已经是十四年后的事了。小学五年级寒假,学校组织哈尔滨冬令营,四天三夜的行程,我报名了。那年,哈尔滨第一次举办冰雪大世界,我也将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同学老师出去旅游。没想到那年冬天,哈尔滨来了罕见的寒流。学校取消了这次冬令营,退回800多块钱的报名费,我的寒假,又在沈阳度过了。
十四年后的除夕夜,我发表完最后一次报告,离开生活三年的东京,和晓晓,还有军军,第一次踏上这块黑土地。我睡眼朦胧的听着远远近近的爆竹声,它们在冻住的空气里划出自己的弧线,那里有一条是我们的道路吗?红眼航班,四周的天还是黑的,我换上提前买好的钻石绿羽绒服,给君君带上小孩军手套,线织的白色棉帽,围上好几层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那圆滚滚的宇航员模样,多像小时候的我呀。一下飞机,寒风就袭来了。这里和东京,有大约四十度的温差。我环顾四周,在朦胧里摸索这个我将定居的,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晓晓的老家在方正县,离哈尔滨不远,但自从她八年前去日本,就很少回来几次。春节期间,交通不便,我们就近住在中央大街附近的一家如家酒店。这个时候,我才闲下来仔细的看了看这座城市。大街上,有不少俄式建筑,树上挂着彩条,都是点亮的霓虹灯。到处在卖的,是雪糕和姜汁可乐。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在冬天的大街上吃雪糕。倒是煮热的可乐,加上姜丝,又辣有甜,很对我的口味。我们找到一家没休业的大排档,吃了锅包肉,喝了格瓦斯。
我和晓晓,是在东京的入国管理局认识的。去年年底,因为我要升研究生,去问更新签证的手续。一楼有一个全家超市,我在那里买了一瓶矿泉水,就去咨询柜台排了号码,我前面还有十多个人在等。在东京,我最喜欢的地方,除了成田机场,就是入国管理局。这个品川港南无数工厂旁的一栋独楼。它像一个世界的中转站,各个国家的过客,在这里驻足,各种语言在这里交汇。在那里,没有人会显得特别,因为所有人都是特别的。
等待席的位置几乎被占满了。一位女士把她放在旁边座位的挎包拿下来,放到自己腿上,给我腾出一个位置。我说,你也是中国人呐,我们就打发时间,聊起了天。日本,中国,水资源,大气,婚姻,儿童。我告诉她小时候吃错药,差点死掉的事。她也给我讲她的奶奶,蚂蚁河,双子山。我相信缘分,没有人会被无缘无故地派到你身边,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离开。他们带着使命而来,完成使命而去。这种循环,这种完成彼此,我到最近才能理解,才发现它多么感人。
晓晓和日本的丈夫离婚后,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在留资格,他们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也留给了她。她是来咨询更换签证种类的手续。我来咨询更新签证的手续,但可能我们都厌倦了这种没有着落的生活,在那一天,在那之后一个月,我们心里的目标,已经渐渐发生了变化。最终,我们决定告别日本,一起回她的老家定居。
我从来没有交过中国人的女朋友,也没想到会在交往了一个月就决定结婚,而且晓晓比我大七岁。我想这就是爱吧,它不需要理由,也打破所有你认为正确的公式。因为你看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你看到你们都是透明的。这的确是人生中所有美好之一,如果生活像演算公式一成不变,即使正确无误,那个结果,又有什么意思呢?
军军也特别喜欢我。晓晓说,你能接受他吗?我说,军军是我的宝哇。爱靠的难道只是血缘吗,所有爱与被爱,不都源于陌生吗?没有人应该尽什么义务,我们为彼此做的,只是顺从心愿。在东京的最后一个冬天,我带她去我常去念佛的寺院,一边闻着檀香,静静地读了三遍《法华经》。讲经台上的莲花,还是那么金黄闪闪。在哈尔滨的第一个春天,终于看到十四年前,错过的冰雪世界。它还没有化,巨大的冰块留住了我们的梦。晓晓在日本开中华料理,我说,趁着那些记忆还在,我们要在这里把它重建,迎接太阳岛的太阳上升,迎接哈尔滨真正的春天。
(由于涉及个人隐私,晓晓和军军均为化名)
十四年后的除夕夜,我发表完最后一次报告,离开生活三年的东京,和晓晓,还有军军,第一次踏上这块黑土地。我睡眼朦胧的听着远远近近的爆竹声,它们在冻住的空气里划出自己的弧线,那里有一条是我们的道路吗?红眼航班,四周的天还是黑的,我换上提前买好的钻石绿羽绒服,给君君带上小孩军手套,线织的白色棉帽,围上好几层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那圆滚滚的宇航员模样,多像小时候的我呀。一下飞机,寒风就袭来了。这里和东京,有大约四十度的温差。我环顾四周,在朦胧里摸索这个我将定居的,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晓晓的老家在方正县,离哈尔滨不远,但自从她八年前去日本,就很少回来几次。春节期间,交通不便,我们就近住在中央大街附近的一家如家酒店。这个时候,我才闲下来仔细的看了看这座城市。大街上,有不少俄式建筑,树上挂着彩条,都是点亮的霓虹灯。到处在卖的,是雪糕和姜汁可乐。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在冬天的大街上吃雪糕。倒是煮热的可乐,加上姜丝,又辣有甜,很对我的口味。我们找到一家没休业的大排档,吃了锅包肉,喝了格瓦斯。
我和晓晓,是在东京的入国管理局认识的。去年年底,因为我要升研究生,去问更新签证的手续。一楼有一个全家超市,我在那里买了一瓶矿泉水,就去咨询柜台排了号码,我前面还有十多个人在等。在东京,我最喜欢的地方,除了成田机场,就是入国管理局。这个品川港南无数工厂旁的一栋独楼。它像一个世界的中转站,各个国家的过客,在这里驻足,各种语言在这里交汇。在那里,没有人会显得特别,因为所有人都是特别的。
等待席的位置几乎被占满了。一位女士把她放在旁边座位的挎包拿下来,放到自己腿上,给我腾出一个位置。我说,你也是中国人呐,我们就打发时间,聊起了天。日本,中国,水资源,大气,婚姻,儿童。我告诉她小时候吃错药,差点死掉的事。她也给我讲她的奶奶,蚂蚁河,双子山。我相信缘分,没有人会被无缘无故地派到你身边,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离开。他们带着使命而来,完成使命而去。这种循环,这种完成彼此,我到最近才能理解,才发现它多么感人。
晓晓和日本的丈夫离婚后,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在留资格,他们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也留给了她。她是来咨询更换签证种类的手续。我来咨询更新签证的手续,但可能我们都厌倦了这种没有着落的生活,在那一天,在那之后一个月,我们心里的目标,已经渐渐发生了变化。最终,我们决定告别日本,一起回她的老家定居。
我从来没有交过中国人的女朋友,也没想到会在交往了一个月就决定结婚,而且晓晓比我大七岁。我想这就是爱吧,它不需要理由,也打破所有你认为正确的公式。因为你看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你看到你们都是透明的。这的确是人生中所有美好之一,如果生活像演算公式一成不变,即使正确无误,那个结果,又有什么意思呢?
军军也特别喜欢我。晓晓说,你能接受他吗?我说,军军是我的宝哇。爱靠的难道只是血缘吗,所有爱与被爱,不都源于陌生吗?没有人应该尽什么义务,我们为彼此做的,只是顺从心愿。在东京的最后一个冬天,我带她去我常去念佛的寺院,一边闻着檀香,静静地读了三遍《法华经》。讲经台上的莲花,还是那么金黄闪闪。在哈尔滨的第一个春天,终于看到十四年前,错过的冰雪世界。它还没有化,巨大的冰块留住了我们的梦。晓晓在日本开中华料理,我说,趁着那些记忆还在,我们要在这里把它重建,迎接太阳岛的太阳上升,迎接哈尔滨真正的春天。
(由于涉及个人隐私,晓晓和军军均为化名)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