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萌
>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大概已经很难想象在录音技术发明之前,欣赏音乐是何其费工的一件事——除了八音盒或自动乐器,想要听到音乐,若非依赖别人就是得靠看书,可不能想听就听。于是稍有本领的人,或唱歌或演奏,总之得会某种音乐技能,好让自己能够尽可能地享受音乐……
> 这种情景,在1925年电气录音出现之后,开始戏剧性地变化。中产阶级原本家家户户一架钢琴,现在变成家家户户一架唱机,录音和广播一同更改世人对“欣赏音乐”的概念:听音乐不再需要躬临现场或亲自制造,演奏者也可站在客观立场品评自己的演奏……(《乐之本事》)
以前会好奇为啥肖萌不学乐器,觉得挺遗憾。后来发现一些朋友,乐器技巧已经挺强,但对古典音乐了解却很少,比如爱弹流行音乐,比如推荐音乐只推小步舞曲,只懂梦中的婚礼……
时代不同,懂乐器和懂音乐两者已不必然联系,两者兼修者是大师,只精一方者也不必遗憾。肖萌的音乐造诣已非常人能及,不必再苛求。
<iframe src="https://www.opendrive.com/player/N185NDI2OTMyNF9vRENBMg" height="25" width="297" style="border:0"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allowtransparency="true"></iframe>
> 这种情景,在1925年电气录音出现之后,开始戏剧性地变化。中产阶级原本家家户户一架钢琴,现在变成家家户户一架唱机,录音和广播一同更改世人对“欣赏音乐”的概念:听音乐不再需要躬临现场或亲自制造,演奏者也可站在客观立场品评自己的演奏……(《乐之本事》)
以前会好奇为啥肖萌不学乐器,觉得挺遗憾。后来发现一些朋友,乐器技巧已经挺强,但对古典音乐了解却很少,比如爱弹流行音乐,比如推荐音乐只推小步舞曲,只懂梦中的婚礼……
时代不同,懂乐器和懂音乐两者已不必然联系,两者兼修者是大师,只精一方者也不必遗憾。肖萌的音乐造诣已非常人能及,不必再苛求。
<iframe src="https://www.opendrive.com/player/N185NDI2OTMyNF9vRENBMg" height="25" width="297" style="border:0"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allowtransparency="true"></iframe>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