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宝钗和黛玉: 人性中的两个角落而已
@ 袁小茶_卖译不卖身
有个小习惯,一直坚持到今年25岁——每年,都花半个月时间重读一遍《红楼梦》,随着年龄不同,每年的理解都又深一点点——
.
蒋勋说,红楼梦他读了30多年,30多遍,他是把《红楼梦》当佛经读的,处处是觉悟,处处是慈悲。
.
一个25岁小丫头片子对《红楼梦》的领悟,当然不敢和美学大师蒋勋比肩。但有些书,哪怕你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很多细节和领悟,都是到了一个新的年龄,才会突然被你注意到的——
.
今年25岁时重新读,和去年24岁的理解又不一样了——对宝钗和黛玉的重新理解,让我如《佛经》般当头棒喝。
很多人说起宝钗和黛玉,觉得一个是腹黑女——圆滑世故八面玲珑,一个是玻璃心——哭哭啼啼伤春悲秋。
.
还有人粗糙地理解为,宝钗是现世做人的成功,黛玉是做诗才华的成功。
.
还有人(zhuan jia)一直在“研究”,宝玉到底喜欢谁?曹雪芹到底更欣赏谁?宝钗还是黛玉?
.
其实这些理解都太简单粗暴了。
宝玉到底更爱谁?这个问题,24岁时,我的答案是——宝玉没有更爱谁和更不爱谁,他和黛玉是仙缘,和宝钗是尘缘,和妙玉是佛缘。
.
缘分不同,所以结局不同。这是我24岁的答案。
但是25岁,我的答案不一样了——
.
宝钗和黛玉,绝不是曹雪芹笔下简简单单的“两种不同性格的代表”,不是“一种人”和“另一种人”的比较,不是让读者选喜欢宝钗类型的人,还是喜欢黛玉类型的人。
.
我读到的宝钗和黛玉,是曹雪芹告诉我们的,人性中两个不同的角落——黛玉是我们人性中坚持自我、坚持生命自我完成的部分;宝钗是我们人性中,对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担待。
黛玉是对自我的坚持,宝钗是对家族社会的担待。
.
——这2个部分,我们中国人每个人身上都有,每时每刻都在“打架”,甚至连曹雪芹自己也分不清到底哪个更重要,于是——宝黛合一,在十二金钗的判词中,宝钗和黛玉是合有一支曲子的。
只有宝黛合一,生命中对自我的坚持和对家族社会的责任能相调和不可偏废,生命才能圆满。
.
黛玉是属于老庄的——生命本身一次自我完成,注重的是“真性情”和“深情不可亵渎”。黛玉不担待任何虚情假意——好多人喜欢黛玉,是因为她活出了很多人不敢活出的自我——喜欢就理,不喜欢就绝不假笑逢迎——比如那么高贵的北靖王,送给宝玉那么珍贵的手串,宝玉得了宝一样想着给黛玉留着,可黛玉却一句“什么臭男人的东西,不稀罕”。她也不屑笼络人心,只和聊得来的人玩,她非常用心教香菱写诗——
——在黛玉眼里,一个丫头香菱比高高在上的北靖王重要,黛玉太纯粹,没有三六九等的功利心——于是,按说宝钗比她来的晚,可是最后从贾母到王夫人到所有人都更喜欢宝钗,因为宝钗做人太成功了。
.
黛玉不屑人间的任何虚心假意礼尚往来谁的面子不面子,绝不是因为黛玉假清高——正是因为她太聪明地看透人间聚散,本是天上的一棵草,来到人间就是为了还泪——来到人间,黛玉的洒脱,正是因为她这一世在人间没有任何世俗担待——就是宝玉说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
黛玉唯一重的就是真情,而不是现世“和谁交往更有用”。所以她反而真情流露一直在哭——因为她知道其他都是假的,身份,地位,荣华富贵,都是留不住的——人世间唯一值得眷恋的就是真情。
黛玉精彩,是因为她活出了很多人不敢活的“真我趁年华”。其实我们心里都有一个角落希望像黛玉一样——这个人想理我就理,不想理就不理。酒局饭桌上互相吹捧的假话套话真的不想说,每个人都做出样子说了一堆,但没一句走心的,不如跟一两知己真心小聚实在。
.
每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把“宝钗”部分扮演地太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怀念我们身上黛玉的部分——自己跟自己待会儿,写写诗,回归点真性情,不要世俗礼节,活给自己一个晚上好不好?
.
黛玉是真我,宝钗是责任。
宝钗是属于儒家的——要有担当有责任。
.
我对宝钗开始理解,开始摆脱对她“心机婊”“腹黑女”的偏见,是因为我突然注意到了宝钗的出身——以前只是留意到了宝钗家的富贵——“丰年好大雪,珍珠为土金为铁”的薛家,贵为皇商,比贾家还有钱,宝钗父亲相当于现在中国央行行长,宝钗的生命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
可是注意到《红楼梦》里的年龄——宝钗来贾府暂住,其实是为了选妃,这时候才14岁多一点——我们看到这个不到15岁的初中生宝钗的成熟背后,是父亲早逝,宝钗哥哥薛蟠很不争气到处惹事,妈妈没有能力,这么大的家业,全靠15岁的宝钗一个人打理。
.
所以,十二金钗里,只有宝钗一个人是认识当铺当票的。父亲的早逝让她早早地结束了童年,变成了一个大人撑起一个大家族的必须担待——
.
所以在薛蟠惹宝钗生气时,薛姨妈心酸地跟宝钗说,“你要是你(宝钗)也倒下了,让我指望哪一个去呢。”
薛宝钗绝不是天生没有真性情的——就像她劝林黛玉不要看禁书一样,跟她说当年她也看过《牡丹亭》诗情画意风花雪月,可是最后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
.
管理一个薛家,那么多下人和生意,那么多人际关系礼尚往来,跟谁都真性情流露,都不屑社会规则,一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薛宝钗一定是被磨得“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
24岁时候,我只注意到了前半句“淡极始知花更艳”的中国美学,25岁突然注意到后半句“愁多焉得玉无痕”。
.
——触目惊心的句子,绝不是伤春悲秋。也就是,把愁和眼泪埋在心里,表面依然是玉一样的圆润。
——真正的大家闺秀,是在心里挖一口井,充足的盐分会滋养强壮的生命。
.
宝钗心里就是一口井。如果她也跟林黛玉一样纯粹天真不理世事,那薛家早完了。
我觉得曹雪芹对人性最大的担待,是告诉我们一种谦卑——当你觉得一个人很讨厌(可能只是和你不同)的时候,想想如果你在他的位置上,你会怎么做——是对命运发起反抗,还是忍气吞声。
所以,之前看到宝钗“心机婊”的部分——比如她扑蝶时不小心听到丫头们说情话,于是下意识地嫁祸给林黛玉;比如她讨贾母欢心,她过生日时候点戏点菜,知道贾母上了岁数爱听热闹戏,爱吃甜软的食物,就讨好地去点。你就该谅解她。
.
所以,如果曹雪芹就是宝玉,她对宝钗的态度是爱恨交织的——在第37回大观园起海棠诗社,大家起号,林黛玉的号是“潇湘妃子”,探春是“蕉下客”,而曹雪芹给薛宝钗的号是“蘅芜君”。
.
什么是蘅芜君?表面含义,我们知道蘅芜是一种香草,薛宝钗住的是蘅芜院,里边就种了很多带香味的蘅芜草,所以叫“蘅芜君”。但还有一层含义是——因为蘅芜是草,在《离骚》里指的是小人——那些趋炎附势向上爬的小人。
.
但是“君”,又是一种敬重。所以细品“蘅芜君”三个字,曹雪芹对宝钗的态度,是含有很复杂情感在里边的。这都是我在25岁以前没读懂的。
说到这里ps一句,宝玉(而不是曹雪芹)爱的是宝钗还是黛玉?——答案毫无疑问——
.
曹雪芹塑造人物时,对宝钗黛玉是各有欣赏的(刚才说的任人性的角落),但在文本中,宝玉唯一爱的人只是黛玉。
宝玉跟袭人上过床,调戏过金钏儿,晴雯死时跟宝玉交换内衣,用史湘云洗过脸的水,爱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跟妙玉很暧昧,更别提那么多浓墨重彩篇幅描述的薛宝钗,但是,宝玉唯一深爱的人,只有黛玉。
.
为什么?
.
“我的五脏都碎了,你还只是哭。”这是宝玉在跟黛玉吵架又和好之后,宝玉对黛玉说的话。——你会发现,哪怕他跟再多女人上床换内衣用洗脸水暧昧不清,但是,“我的五脏都碎了,你还只是哭”这种话,宝玉只对林黛玉一个人说过,也只会对一个人说。
还有一个细节是,贾母传饭,大家都在。曹雪芹写“客有薛姨妈,薛宝钗,史湘云。其他都是自己人。”你发现没有?如果曹雪芹就是贾宝玉,那么在宝玉的眼里,林黛玉算是“自己人”。
.
那宝玉跟其他女人的关系呢?是不是双鱼座那种见一个爱一个?我在这点上喜欢蒋勋的答案——宝玉在对他生命里的女子,是一种接近纯美学的欣赏,觉得她们每个人都那么各有各的精彩,是欣赏,而不是占有。
.
翻回头说宝钗和黛玉,说到25岁时对她们两个人的理解,是代表着我们每个中国人人性中的两个角落,每人都有,不可偏颇——比如这个月我们社交场合太多脸都笑僵了的时候,就会思念“黛玉的对自我的坚持,对真性情的回归”;
.
当我们这段时间自己旅行、萍踪浪迹多一些时,就会想起肩膀上还有宝钗的“对家庭和社会的担待”啊。
.
黛玉是老庄,宝钗是儒家。黛玉是真我,宝钗是责任。老庄和儒家,其实都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偏废了那一边,都会让生命走向极端,走向悲剧(最后宝钗和黛玉都是悲剧)。
.
哎,说到底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打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所以宋代以后中国文人“儒释道”合一了,因为它们三者本身就不可偏废。这才是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中庸”。(ps一句,中庸绝不是简单地“圆滑世故+厚黑学”哈哈)
.
同时,十二金钗,也是我们对内心12种人性角落的反省。
宝钗和黛玉,也是给25岁的我突然带来的自我反省——比如当我这一段特别热衷各种事、特别急功近利、特别在乎一件事能不能有结果、在乎名和誉的时候,我突然就反省自己心里“宝钗部分”是不是太强了——宝钗部分走到极致,就是《红楼梦》预示宝钗自己宿命的灯谜“更灯”——最后就是自己独守空房,什么名利份宝钗都争到了,可其实是一个空房一无所有。
.
所以曹雪芹在一开篇就让薛宝钗去吃了冷香丸——因为她天生体内有一种热毒,对什么都太热衷。我就想自己是不是也需要点“冷香丸”了——去一个人看个电影,旅个行,不太揪心一个事情能不能做成的结果,像黛玉那样纯粹一点,什么这个有用,那个没用,再烦就想,妈蛋,爱咋咋地了。——“多大点事儿啊,做砸了又能怎么样。”
.
而当自己这一段特别受情绪影响、太不合群的时候,我同样开始反省是不是自己心里“黛玉部分”太多了(虽然这对我来说比前者更不容易哈哈哈)——你瞧瞧,自己还有奔五十岁的父母,在单位有工作责任,在家里有家庭责任,极端的自我坚持最后一定是悲剧收场——再说我25岁突然想明白一点点了(不敢说想明白了)一件事: 人情这种事,是世故,但也是温暖。你真要像林黛玉那个性子,逮谁摔谁,说话比刀子还尖,那周围人也不舒服啊。
.
再说,林黛玉能有几近纯粹的真性情,是因为有个贾宝玉天天把她当宝贝一样护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放手心里怕掉了。现实中哪儿去找贾宝玉那样的好哥哥去,要“东施效颦”林黛玉,那死的真要比小说里的林黛玉还快。
.
说起来太容易,做起来太难。
.
我就发现,每一年重新看《红楼梦》,我在文本中划的地方,关注的地方都不一样——年龄不同,每虚长一岁,都有不同年龄的领悟。
.
也许明年,我会和今年25岁对同一本《红楼梦》的领悟有不同了。
.
我在朋友圈里写,有些书是消费品,看完一遍就可以过了,没有太多看第二遍的价值。但是有些经典,比如唐诗,比如《红楼梦》,是可以与生命对话一辈子的。处处是领悟,处处是慈悲。
.
生命太短,信息爆炸。在心里挖一口井,留给经典,挺好。
.
心真就好。
@卖译不卖身的袁小茶
有个小习惯,一直坚持到今年25岁——每年,都花半个月时间重读一遍《红楼梦》,随着年龄不同,每年的理解都又深一点点——
.
蒋勋说,红楼梦他读了30多年,30多遍,他是把《红楼梦》当佛经读的,处处是觉悟,处处是慈悲。
.
一个25岁小丫头片子对《红楼梦》的领悟,当然不敢和美学大师蒋勋比肩。但有些书,哪怕你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很多细节和领悟,都是到了一个新的年龄,才会突然被你注意到的——
.
今年25岁时重新读,和去年24岁的理解又不一样了——对宝钗和黛玉的重新理解,让我如《佛经》般当头棒喝。
![]() |
很多人说起宝钗和黛玉,觉得一个是腹黑女——圆滑世故八面玲珑,一个是玻璃心——哭哭啼啼伤春悲秋。
.
还有人粗糙地理解为,宝钗是现世做人的成功,黛玉是做诗才华的成功。
.
还有人(zhuan jia)一直在“研究”,宝玉到底喜欢谁?曹雪芹到底更欣赏谁?宝钗还是黛玉?
.
其实这些理解都太简单粗暴了。
![]() |
宝玉到底更爱谁?这个问题,24岁时,我的答案是——宝玉没有更爱谁和更不爱谁,他和黛玉是仙缘,和宝钗是尘缘,和妙玉是佛缘。
.
缘分不同,所以结局不同。这是我24岁的答案。
![]() |
但是25岁,我的答案不一样了——
.
宝钗和黛玉,绝不是曹雪芹笔下简简单单的“两种不同性格的代表”,不是“一种人”和“另一种人”的比较,不是让读者选喜欢宝钗类型的人,还是喜欢黛玉类型的人。
.
我读到的宝钗和黛玉,是曹雪芹告诉我们的,人性中两个不同的角落——黛玉是我们人性中坚持自我、坚持生命自我完成的部分;宝钗是我们人性中,对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担待。
![]() |
黛玉是对自我的坚持,宝钗是对家族社会的担待。
.
——这2个部分,我们中国人每个人身上都有,每时每刻都在“打架”,甚至连曹雪芹自己也分不清到底哪个更重要,于是——宝黛合一,在十二金钗的判词中,宝钗和黛玉是合有一支曲子的。
![]() |
只有宝黛合一,生命中对自我的坚持和对家族社会的责任能相调和不可偏废,生命才能圆满。
.
黛玉是属于老庄的——生命本身一次自我完成,注重的是“真性情”和“深情不可亵渎”。黛玉不担待任何虚情假意——好多人喜欢黛玉,是因为她活出了很多人不敢活出的自我——喜欢就理,不喜欢就绝不假笑逢迎——比如那么高贵的北靖王,送给宝玉那么珍贵的手串,宝玉得了宝一样想着给黛玉留着,可黛玉却一句“什么臭男人的东西,不稀罕”。她也不屑笼络人心,只和聊得来的人玩,她非常用心教香菱写诗——
——在黛玉眼里,一个丫头香菱比高高在上的北靖王重要,黛玉太纯粹,没有三六九等的功利心——于是,按说宝钗比她来的晚,可是最后从贾母到王夫人到所有人都更喜欢宝钗,因为宝钗做人太成功了。
.
黛玉不屑人间的任何虚心假意礼尚往来谁的面子不面子,绝不是因为黛玉假清高——正是因为她太聪明地看透人间聚散,本是天上的一棵草,来到人间就是为了还泪——来到人间,黛玉的洒脱,正是因为她这一世在人间没有任何世俗担待——就是宝玉说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
黛玉唯一重的就是真情,而不是现世“和谁交往更有用”。所以她反而真情流露一直在哭——因为她知道其他都是假的,身份,地位,荣华富贵,都是留不住的——人世间唯一值得眷恋的就是真情。
![]() |
黛玉精彩,是因为她活出了很多人不敢活的“真我趁年华”。其实我们心里都有一个角落希望像黛玉一样——这个人想理我就理,不想理就不理。酒局饭桌上互相吹捧的假话套话真的不想说,每个人都做出样子说了一堆,但没一句走心的,不如跟一两知己真心小聚实在。
.
每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把“宝钗”部分扮演地太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怀念我们身上黛玉的部分——自己跟自己待会儿,写写诗,回归点真性情,不要世俗礼节,活给自己一个晚上好不好?
.
黛玉是真我,宝钗是责任。
![]() |
宝钗是属于儒家的——要有担当有责任。
.
我对宝钗开始理解,开始摆脱对她“心机婊”“腹黑女”的偏见,是因为我突然注意到了宝钗的出身——以前只是留意到了宝钗家的富贵——“丰年好大雪,珍珠为土金为铁”的薛家,贵为皇商,比贾家还有钱,宝钗父亲相当于现在中国央行行长,宝钗的生命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
可是注意到《红楼梦》里的年龄——宝钗来贾府暂住,其实是为了选妃,这时候才14岁多一点——我们看到这个不到15岁的初中生宝钗的成熟背后,是父亲早逝,宝钗哥哥薛蟠很不争气到处惹事,妈妈没有能力,这么大的家业,全靠15岁的宝钗一个人打理。
.
所以,十二金钗里,只有宝钗一个人是认识当铺当票的。父亲的早逝让她早早地结束了童年,变成了一个大人撑起一个大家族的必须担待——
.
所以在薛蟠惹宝钗生气时,薛姨妈心酸地跟宝钗说,“你要是你(宝钗)也倒下了,让我指望哪一个去呢。”
![]() |
薛宝钗绝不是天生没有真性情的——就像她劝林黛玉不要看禁书一样,跟她说当年她也看过《牡丹亭》诗情画意风花雪月,可是最后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
.
管理一个薛家,那么多下人和生意,那么多人际关系礼尚往来,跟谁都真性情流露,都不屑社会规则,一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薛宝钗一定是被磨得“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
24岁时候,我只注意到了前半句“淡极始知花更艳”的中国美学,25岁突然注意到后半句“愁多焉得玉无痕”。
.
——触目惊心的句子,绝不是伤春悲秋。也就是,把愁和眼泪埋在心里,表面依然是玉一样的圆润。
![]() |
——真正的大家闺秀,是在心里挖一口井,充足的盐分会滋养强壮的生命。
.
宝钗心里就是一口井。如果她也跟林黛玉一样纯粹天真不理世事,那薛家早完了。
![]() |
我觉得曹雪芹对人性最大的担待,是告诉我们一种谦卑——当你觉得一个人很讨厌(可能只是和你不同)的时候,想想如果你在他的位置上,你会怎么做——是对命运发起反抗,还是忍气吞声。
![]() |
所以,之前看到宝钗“心机婊”的部分——比如她扑蝶时不小心听到丫头们说情话,于是下意识地嫁祸给林黛玉;比如她讨贾母欢心,她过生日时候点戏点菜,知道贾母上了岁数爱听热闹戏,爱吃甜软的食物,就讨好地去点。你就该谅解她。
.
所以,如果曹雪芹就是宝玉,她对宝钗的态度是爱恨交织的——在第37回大观园起海棠诗社,大家起号,林黛玉的号是“潇湘妃子”,探春是“蕉下客”,而曹雪芹给薛宝钗的号是“蘅芜君”。
.
什么是蘅芜君?表面含义,我们知道蘅芜是一种香草,薛宝钗住的是蘅芜院,里边就种了很多带香味的蘅芜草,所以叫“蘅芜君”。但还有一层含义是——因为蘅芜是草,在《离骚》里指的是小人——那些趋炎附势向上爬的小人。
.
但是“君”,又是一种敬重。所以细品“蘅芜君”三个字,曹雪芹对宝钗的态度,是含有很复杂情感在里边的。这都是我在25岁以前没读懂的。
![]() |
说到这里ps一句,宝玉(而不是曹雪芹)爱的是宝钗还是黛玉?——答案毫无疑问——
.
曹雪芹塑造人物时,对宝钗黛玉是各有欣赏的(刚才说的任人性的角落),但在文本中,宝玉唯一爱的人只是黛玉。
![]() |
宝玉跟袭人上过床,调戏过金钏儿,晴雯死时跟宝玉交换内衣,用史湘云洗过脸的水,爱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跟妙玉很暧昧,更别提那么多浓墨重彩篇幅描述的薛宝钗,但是,宝玉唯一深爱的人,只有黛玉。
.
为什么?
.
“我的五脏都碎了,你还只是哭。”这是宝玉在跟黛玉吵架又和好之后,宝玉对黛玉说的话。——你会发现,哪怕他跟再多女人上床换内衣用洗脸水暧昧不清,但是,“我的五脏都碎了,你还只是哭”这种话,宝玉只对林黛玉一个人说过,也只会对一个人说。
![]() |
还有一个细节是,贾母传饭,大家都在。曹雪芹写“客有薛姨妈,薛宝钗,史湘云。其他都是自己人。”你发现没有?如果曹雪芹就是贾宝玉,那么在宝玉的眼里,林黛玉算是“自己人”。
.
那宝玉跟其他女人的关系呢?是不是双鱼座那种见一个爱一个?我在这点上喜欢蒋勋的答案——宝玉在对他生命里的女子,是一种接近纯美学的欣赏,觉得她们每个人都那么各有各的精彩,是欣赏,而不是占有。
.
翻回头说宝钗和黛玉,说到25岁时对她们两个人的理解,是代表着我们每个中国人人性中的两个角落,每人都有,不可偏颇——比如这个月我们社交场合太多脸都笑僵了的时候,就会思念“黛玉的对自我的坚持,对真性情的回归”;
.
当我们这段时间自己旅行、萍踪浪迹多一些时,就会想起肩膀上还有宝钗的“对家庭和社会的担待”啊。
.
黛玉是老庄,宝钗是儒家。黛玉是真我,宝钗是责任。老庄和儒家,其实都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偏废了那一边,都会让生命走向极端,走向悲剧(最后宝钗和黛玉都是悲剧)。
.
哎,说到底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打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所以宋代以后中国文人“儒释道”合一了,因为它们三者本身就不可偏废。这才是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中庸”。(ps一句,中庸绝不是简单地“圆滑世故+厚黑学”哈哈)
.
同时,十二金钗,也是我们对内心12种人性角落的反省。
宝钗和黛玉,也是给25岁的我突然带来的自我反省——比如当我这一段特别热衷各种事、特别急功近利、特别在乎一件事能不能有结果、在乎名和誉的时候,我突然就反省自己心里“宝钗部分”是不是太强了——宝钗部分走到极致,就是《红楼梦》预示宝钗自己宿命的灯谜“更灯”——最后就是自己独守空房,什么名利份宝钗都争到了,可其实是一个空房一无所有。
.
所以曹雪芹在一开篇就让薛宝钗去吃了冷香丸——因为她天生体内有一种热毒,对什么都太热衷。我就想自己是不是也需要点“冷香丸”了——去一个人看个电影,旅个行,不太揪心一个事情能不能做成的结果,像黛玉那样纯粹一点,什么这个有用,那个没用,再烦就想,妈蛋,爱咋咋地了。——“多大点事儿啊,做砸了又能怎么样。”
.
而当自己这一段特别受情绪影响、太不合群的时候,我同样开始反省是不是自己心里“黛玉部分”太多了(虽然这对我来说比前者更不容易哈哈哈)——你瞧瞧,自己还有奔五十岁的父母,在单位有工作责任,在家里有家庭责任,极端的自我坚持最后一定是悲剧收场——再说我25岁突然想明白一点点了(不敢说想明白了)一件事: 人情这种事,是世故,但也是温暖。你真要像林黛玉那个性子,逮谁摔谁,说话比刀子还尖,那周围人也不舒服啊。
.
再说,林黛玉能有几近纯粹的真性情,是因为有个贾宝玉天天把她当宝贝一样护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放手心里怕掉了。现实中哪儿去找贾宝玉那样的好哥哥去,要“东施效颦”林黛玉,那死的真要比小说里的林黛玉还快。
.
说起来太容易,做起来太难。
.
我就发现,每一年重新看《红楼梦》,我在文本中划的地方,关注的地方都不一样——年龄不同,每虚长一岁,都有不同年龄的领悟。
.
也许明年,我会和今年25岁对同一本《红楼梦》的领悟有不同了。
.
我在朋友圈里写,有些书是消费品,看完一遍就可以过了,没有太多看第二遍的价值。但是有些经典,比如唐诗,比如《红楼梦》,是可以与生命对话一辈子的。处处是领悟,处处是慈悲。
.
生命太短,信息爆炸。在心里挖一口井,留给经典,挺好。
.
心真就好。
![]() |
@卖译不卖身的袁小茶
-
我是希瑞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19 22:35:44
-
金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3 20:57:24
-
hkx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8 16:11:59
-
~Jo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01 00:17:25
-
別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31 17:46:42
-
千语千寻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8 07:58:05
-
谢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0 13:03:03
-
med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30 20:11:09
-
春日午后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1 21:09:36
-
豆友181555930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16 11:06:13
-
Its 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6 22:13:30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4 19:04:57
-
頑張って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3 18:23:04
-
舒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1 08:22:49
-
写邮件数据化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9 18:13:52
-
滴水心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1 07:37:34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21:50:33
-
都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4 21:59:41
-
hc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4 08:49:11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2 18:08:29
-
奈良的鹿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1 21:45:21
-
Teres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8 09:05:20
-
豆友190497490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5 22:45:29
-
江逾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3 22:24:11
-
Viv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7 21:50:44
-
黑豆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6 18:12:38
-
mi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3 22:49:23
-
久安kwb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9 06:33:18
-
浅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8 18:08:17
-
豆友188663372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5 23:53:02
-
花瓣牙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30 01:22:19
-
静流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7 12:10:56
-
江湖马扁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2 22:21:26
-
羽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2 20:30:12
-
豆友18500321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0 14:16:18
-
亚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0 11:40:16
-
X.Meredit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8 20:08:18
-
爱旅行的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8 10:05:44
-
花解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7 05:55:41
-
隱形遊樂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6 23:38:38
-
斯佩达布小酒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5 19:59:08
-
康司马灬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4 10:10:4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3 09:11:53
-
sara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1 14:03:16
-
风中微尘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9 00:46:02
-
沙丁鱼吐司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7 16:17:38
-
玉米公主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6 23:43:57
-
Viv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6 04:56:37
-
专制不服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5 22:33:59
-
皮囊之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5 16:10:19
-
moonmo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4 21:48:48
-
蝉芳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1 23:35:59
-
沧海一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1 18:37:3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1 09:09:42
-
dd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9 12:44:03
-
爱人先爱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7 12:47:30
-
blu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5 18:19:43
-
沐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4 07:59:27
-
Jz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2 17:18:01
-
香菜香菜香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0 21:37:01
-
鸽鸽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9 07:57:55
-
Promenad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6 19:52:22
-
新南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5 17:51:05
-
稳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3 09:28:3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2 17:44:17
-
娓娓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1 20:04:59
-
普北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1 17:55:41
-
见微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0 23:12:26
-
嗦一碗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7 13:18:17
-
幸运tar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7 12:02:06
-
.say yes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7 08:48:25
-
zeroti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6 10:04:57
-
残荷听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5 19:14:02
-
周豆瓣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1 23:22:22
-
梦夕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9 13:15:04
-
用户o9c3xz7gy5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4 06:45:13
-
非我执笔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5 08:27:20
-
浅曦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3 23:28:1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4 09:13:40
-
-1775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21:01:27
-
Sylvia绿毛水怪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01:38:34
-
八千里路云和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2 13:07:54
-
十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0 23:29:11
-
小奶团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0 10:56:59
-
Silv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6 23:55:06
-
逗帝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6 10:40:59
-
许芥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5 22:27:01
-
一条小鱼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5 19:34:08
-
安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5 11:55:36
-
Amor°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4 17:01:46
-
曦之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3 23:28:16
-
sant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2 21:36:02
-
樱君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2 21:20:4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2 04:59:05
-
Rachelovedi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1 20:50:58
-
兜兜酱-3-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31 23:11:23
-
豆友104807859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30 00:33:13
-
阿随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9 22:57:13
-
青识簏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7 15:50:39
-
Gezelligheid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5 13: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