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梦想无法实现,为梦想付出的时间是否是浪费
亲爱的宝宝:
最近说到你爸有可能不会从事博士所学专业的工作,而用硕士学历的专业去求职,感觉虽然出路也不至于太差,但是浪费了这么些年读博士深感可惜。这引发了我一系列思考,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用硕士专业去工作会可惜,感觉读博士花的时间精力浪费了呢?对于人生的似水流年,到底怎么样的人生算是浪费了呢?假如我们追求梦想失败,转而放弃梦想从头再来,那么我们追梦所花的这些时间,这些精力是不是都浪费了,是不是不值得?
我们会觉得浪费,首先是觉得辛苦付出的东西没有产出我们想要的效果。你爸硕士的时候跨专业考博,就是因为有一个做科研的梦想,希望毕业能做一个科学家。结果后来发现科研的生活并非他所想的那样,连就业都比较困难。假如无法通过博士专业就业,那么就不得不放弃这么多年辛苦学习的东西,感觉这些东西都“白学”了。可是如果只从学习和使用的角度来说,人生大部分知识都是白学的。我大学的时候回家,翻到我高中时期的作业本,发现当年的我实在是太有文化了!我翻到的那本是化学作业本,里面画的苯环、甲基啥的在上大学以后看来有如天书一般,我甚至不敢相信当年我曾学会过这些东西。想当年,我数学能解三角函数、物理能画电路,化学能懂有机无机,政治能懂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我上大学学了英语专业以后,除了觉得当年学的英语都是小儿科以外,剩下的通通不记得了!当年要是早知道我大学会读英语专业,研究生会跑去学口译,我还花那么多年学那些苦逼的要死、生活中用不到、过后记不住的玩意儿干嘛?我要是从小学毕业起就一门心思只学英语、中文、口译,那我是不是在二十岁就能成为顶尖的口译人才,出席各种高端会议场合、走上人生的巅峰了?我大学毕业后没有从事口译工作,而是考上了国家公公务员,做跟英语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那我大学到研究生的七年是不是也浪费了呢?早知道今天我会做国家公务员,国家在我小学毕业以后花个两年时间培训我现在的工作内容,我是不是在十二三岁就能做如今将近三十岁的工作了呢?
不是这样的。首先人生没有那么多早知道,我当年不知道我以后会干什么,就像我现在不知道十年后我会在干什么一样。其次,当年学的那些东西,虽然没有直接给我带来使用效益,我甚至不记得,但是学过的东西都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就像网上说的那样,当年我读了不记得的书,就像我曾今吃过的饭,我不记得我吃了什么,但是那些东西都构成了我的血肉。我们学过的东西构成了我们思维的基石,我们走过的弯路,也带给过我们不一样的风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知识也许会忘,但这两样是伴随我们终生的。
我们会觉得浪费,是因为我们跟别人比较。假如你爸用硕士专业出去工作,我们就会想,他的硕士同学到现在已经有五六年工作经验了,而你爸现在才从头开始,这几年没有用来积累经验,别人都是师傅了,你还是新手,是不是很浪费呢?
也不是的。别人工作是在积累经验,你爸读博士也是在积累。虽然不是直接的经验,但那是不一样的知识。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很难说这些在日后会不会构成他的优势。就像有些人在一个工作上干了十几年转行跨界一样。假如非要跟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工作的人比,所有的转行都是浪费。人生不是百米赛跑,不能落后别人一秒。人生是攀登一座无止境的山,没有人可以说自己到达了山顶。每个人以各自的方式攀登到自己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只要自己对所在高度的风景满意,又何必在乎有人爬的比你高;假如对自己所在之处的风景不满意,那么可以继续攀登,或换一条路径,或是学会欣赏沿途的美景。只要不是爬了两步便自暴自弃地躺在原地不动,无论怎么攀登,以什么样的速度和方式攀登,走过什么弯路,登到哪个高度,都不算浪费生命。
还有一个很世俗的原因,那就是钱。读博士清苦,每个月只发基本生活费,而这个时候别人已经开始积累财富,那是不是相当于浪费了好几年钱了呢?如果少赚钱=失去=浪费,那么我们跟别人比就太受伤了。有些人炒股把十几年的积蓄都亏了,那他们这十几年是不是也算浪费了呢?有些人家境优渥,出生时父母就能给他们提供我们拼命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那我们这辈子是不是白活了呢?我们家即使通过十代人一起积累财富,也许都很难达到马云现在的水平,那么我们往下这十代人是不是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
话说马云刚开始是当英语老师的,后来才出去创业,假如我们觉得你爸用硕士学历出去工作是浪费,那马云当老师那些年也算是浪费了。可是没有人会觉得马云当老师那些年是浪费了创业时间,或是创业浪费了马云所学的英语专业和教学经验,那是因为马云在转行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我们之所以纠结于放弃梦想是不是浪费时间,是因为我们不确定,从头开始会不会获得成功。我们真正害怕的不是浪费了生命,而是新的未知。但是很多人都是梦想被逼到绝境后在泪水里重新站起来,重新开始,结果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就像凤凰涅盘一样。
来一碗小鸡汤。2015年5月,在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的角逐中,丁洋凭借“变鸽子”的魔术,从全国52组魔术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取得这一代表中国魔术赛事最高水平的奖项。丁洋在这之前是学杂技的,专业上十分突出。她花了8年时间练习杂技《排椅》,因为意外受伤,从此不能在表演杂技。于是她忍痛放弃杂技,转行开始学魔术,结果取得可比杂技更辉煌的成就。假如魔术、杂技的学习和普通教育一样,有个标准的学习年龄和时限,那么丁洋跟学魔术的比,她算是“浪费”了8年练杂技,跟学杂技的比,她算“浪费”了杂技技能。但是她成功了,在辉煌面前,曾今的苦难和弯路都是谈笑间的话题,没有人会觉得时间被浪费了。
当然,放弃梦想从头开始,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人生追求过就不后悔,至少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拼了命,尽了兴,不负光阴,不负韶华。这个世界上唯有不努力是对生命的浪费和不尊重。只要一直在努力,韶华定不会负你,生命会在不经意的时候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应有的回报。
宝宝,你爸爸一直在努力,我也一直在努力。我们还年轻,我们也不知道故事的结局。我们心里也有彷徨和害怕,但是我们会一直坚持。以前我如果发现自己走了弯路、摔了跟头会很懊恼,可是我现在心态很淡定,甚至感谢这些挫折。因为假如我从不曾摔倒,我又凭什么要求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爬起来。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跌到谷底,到时候我会知道怎么帮助你,给你鼓励。谢谢宝宝,你已经是我的铠甲。
宝宝,等你长大了,我希望你也是个有梦想的人,希望你热烈而深情地为你认为值得的人或事付出。我希望到那时我们有能力支持你追求梦想。假如我们没有能力,我希望你能在保障生活、养活自己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方式追梦,要热烈,要勇敢,但不要盲目。
我们不会停止努力。等你长大了,我会回来写完这个结局。
最近说到你爸有可能不会从事博士所学专业的工作,而用硕士学历的专业去求职,感觉虽然出路也不至于太差,但是浪费了这么些年读博士深感可惜。这引发了我一系列思考,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用硕士专业去工作会可惜,感觉读博士花的时间精力浪费了呢?对于人生的似水流年,到底怎么样的人生算是浪费了呢?假如我们追求梦想失败,转而放弃梦想从头再来,那么我们追梦所花的这些时间,这些精力是不是都浪费了,是不是不值得?
我们会觉得浪费,首先是觉得辛苦付出的东西没有产出我们想要的效果。你爸硕士的时候跨专业考博,就是因为有一个做科研的梦想,希望毕业能做一个科学家。结果后来发现科研的生活并非他所想的那样,连就业都比较困难。假如无法通过博士专业就业,那么就不得不放弃这么多年辛苦学习的东西,感觉这些东西都“白学”了。可是如果只从学习和使用的角度来说,人生大部分知识都是白学的。我大学的时候回家,翻到我高中时期的作业本,发现当年的我实在是太有文化了!我翻到的那本是化学作业本,里面画的苯环、甲基啥的在上大学以后看来有如天书一般,我甚至不敢相信当年我曾学会过这些东西。想当年,我数学能解三角函数、物理能画电路,化学能懂有机无机,政治能懂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我上大学学了英语专业以后,除了觉得当年学的英语都是小儿科以外,剩下的通通不记得了!当年要是早知道我大学会读英语专业,研究生会跑去学口译,我还花那么多年学那些苦逼的要死、生活中用不到、过后记不住的玩意儿干嘛?我要是从小学毕业起就一门心思只学英语、中文、口译,那我是不是在二十岁就能成为顶尖的口译人才,出席各种高端会议场合、走上人生的巅峰了?我大学毕业后没有从事口译工作,而是考上了国家公公务员,做跟英语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那我大学到研究生的七年是不是也浪费了呢?早知道今天我会做国家公务员,国家在我小学毕业以后花个两年时间培训我现在的工作内容,我是不是在十二三岁就能做如今将近三十岁的工作了呢?
不是这样的。首先人生没有那么多早知道,我当年不知道我以后会干什么,就像我现在不知道十年后我会在干什么一样。其次,当年学的那些东西,虽然没有直接给我带来使用效益,我甚至不记得,但是学过的东西都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就像网上说的那样,当年我读了不记得的书,就像我曾今吃过的饭,我不记得我吃了什么,但是那些东西都构成了我的血肉。我们学过的东西构成了我们思维的基石,我们走过的弯路,也带给过我们不一样的风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知识也许会忘,但这两样是伴随我们终生的。
我们会觉得浪费,是因为我们跟别人比较。假如你爸用硕士专业出去工作,我们就会想,他的硕士同学到现在已经有五六年工作经验了,而你爸现在才从头开始,这几年没有用来积累经验,别人都是师傅了,你还是新手,是不是很浪费呢?
也不是的。别人工作是在积累经验,你爸读博士也是在积累。虽然不是直接的经验,但那是不一样的知识。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很难说这些在日后会不会构成他的优势。就像有些人在一个工作上干了十几年转行跨界一样。假如非要跟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工作的人比,所有的转行都是浪费。人生不是百米赛跑,不能落后别人一秒。人生是攀登一座无止境的山,没有人可以说自己到达了山顶。每个人以各自的方式攀登到自己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只要自己对所在高度的风景满意,又何必在乎有人爬的比你高;假如对自己所在之处的风景不满意,那么可以继续攀登,或换一条路径,或是学会欣赏沿途的美景。只要不是爬了两步便自暴自弃地躺在原地不动,无论怎么攀登,以什么样的速度和方式攀登,走过什么弯路,登到哪个高度,都不算浪费生命。
还有一个很世俗的原因,那就是钱。读博士清苦,每个月只发基本生活费,而这个时候别人已经开始积累财富,那是不是相当于浪费了好几年钱了呢?如果少赚钱=失去=浪费,那么我们跟别人比就太受伤了。有些人炒股把十几年的积蓄都亏了,那他们这十几年是不是也算浪费了呢?有些人家境优渥,出生时父母就能给他们提供我们拼命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那我们这辈子是不是白活了呢?我们家即使通过十代人一起积累财富,也许都很难达到马云现在的水平,那么我们往下这十代人是不是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
话说马云刚开始是当英语老师的,后来才出去创业,假如我们觉得你爸用硕士学历出去工作是浪费,那马云当老师那些年也算是浪费了。可是没有人会觉得马云当老师那些年是浪费了创业时间,或是创业浪费了马云所学的英语专业和教学经验,那是因为马云在转行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我们之所以纠结于放弃梦想是不是浪费时间,是因为我们不确定,从头开始会不会获得成功。我们真正害怕的不是浪费了生命,而是新的未知。但是很多人都是梦想被逼到绝境后在泪水里重新站起来,重新开始,结果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就像凤凰涅盘一样。
来一碗小鸡汤。2015年5月,在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的角逐中,丁洋凭借“变鸽子”的魔术,从全国52组魔术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取得这一代表中国魔术赛事最高水平的奖项。丁洋在这之前是学杂技的,专业上十分突出。她花了8年时间练习杂技《排椅》,因为意外受伤,从此不能在表演杂技。于是她忍痛放弃杂技,转行开始学魔术,结果取得可比杂技更辉煌的成就。假如魔术、杂技的学习和普通教育一样,有个标准的学习年龄和时限,那么丁洋跟学魔术的比,她算是“浪费”了8年练杂技,跟学杂技的比,她算“浪费”了杂技技能。但是她成功了,在辉煌面前,曾今的苦难和弯路都是谈笑间的话题,没有人会觉得时间被浪费了。
当然,放弃梦想从头开始,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人生追求过就不后悔,至少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拼了命,尽了兴,不负光阴,不负韶华。这个世界上唯有不努力是对生命的浪费和不尊重。只要一直在努力,韶华定不会负你,生命会在不经意的时候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应有的回报。
宝宝,你爸爸一直在努力,我也一直在努力。我们还年轻,我们也不知道故事的结局。我们心里也有彷徨和害怕,但是我们会一直坚持。以前我如果发现自己走了弯路、摔了跟头会很懊恼,可是我现在心态很淡定,甚至感谢这些挫折。因为假如我从不曾摔倒,我又凭什么要求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爬起来。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跌到谷底,到时候我会知道怎么帮助你,给你鼓励。谢谢宝宝,你已经是我的铠甲。
宝宝,等你长大了,我希望你也是个有梦想的人,希望你热烈而深情地为你认为值得的人或事付出。我希望到那时我们有能力支持你追求梦想。假如我们没有能力,我希望你能在保障生活、养活自己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方式追梦,要热烈,要勇敢,但不要盲目。
我们不会停止努力。等你长大了,我会回来写完这个结局。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