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与自重——菊花与刀
前几天和老公的一段争执让我感觉很有意思,他犯了一个错误但是矢口否认,拒绝认错拒绝道歉,一下子就想起来<菊与刀>中的一章剖析日本人心理的内容。日本人特别是一些重要人物认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承认错误,他们认为做坏事只要不被发现就不算耻辱的事,如果做错了一件事又恰好被发现了或者被指出错误之处,那么,这个人的自尊就被侵犯了,这件事就是一件耻辱,而背负耻辱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必须复仇。其实这件事可能是极小的事情,比如书中讲述了两个人对一把军刀的出处做猜测,两人争执不下,只好请了第三人来判定,结果猜错的一方认为自己的尊严受到威胁,而维护自身尊严的唯一方法就是杀掉第三人。而在很多日本影视作品中也经常会看到类似的事情,而且也有中国人的一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思想,如果一时不能报仇,那么他终身的事业就是向给予他耻辱的人报仇直到死亡,穷其一生来做这件事,可见自尊这件事的重要。或者他们认为做错事不要紧,但是抵死不能承认,一旦承认就是赤裸裸的耻辱,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日本人在二战结束后拒不承认自己犯过的错误,就像鸵鸟或骆驼喜欢在危险来临时把头埋进沙子中一样,承认错误对于日本人来说就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一个这么爱较真的民族,自然来离不开爱较真的教育。这就是他们独有的‘自重’了,和我们口中的自重含义不一样。中国人在说起你要自重之类的话,一般情况指的是有一定的道德底线,必须保持自身的良好作风修养,比如告诉女孩子要自重,很多时期指的就是要注意自身的作风问题。而在日本,提到自重,只是指要尽全力做好某件事。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但其实他应该能预料到事情的发展和中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最终的结果,但是由于他没有谨慎的面对这项工作导致出现失误有所损失,这就是不自重。所以这种思想造就出了很多的匠人,匠人在日本是指手艺高超的人。在日本有一家剪刀铺,经营了二百多年了,开店的宗旨就是做最好的剪刀。在中国如果有二百年的老店必定是有分店的,而这家剪刀铺的生意极好,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老板自述只想做一把好的剪刀,绝不开分店,开了分店,必定以盈利为目的而会忽略掉匠人精神,所以一把剪刀卖到两万人民币也有很多人愿意买,因为有人描述他用这把剪刀的时候有一种快乐在里面,搞得自己买回家后差点把家里能剪的东西全部剪掉。这就是匠人精神,这也是‘自重’的精髓。所以在日本有茶道花道等等,而他的原产地中国却什么道也没有。在最近的一个世界百年企业调查中,中国能超过150年的企业只有15个,而日本有2.1万家,这个差距和对比大家一眼便知。所以虽然我们有国仇家恨,但是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真的应该向他们学习,我们两个民族的共同之处除了徐福东渡,还有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异常的高,希望我们在对道对极致的追求也一样的高。
一个这么爱较真的民族,自然来离不开爱较真的教育。这就是他们独有的‘自重’了,和我们口中的自重含义不一样。中国人在说起你要自重之类的话,一般情况指的是有一定的道德底线,必须保持自身的良好作风修养,比如告诉女孩子要自重,很多时期指的就是要注意自身的作风问题。而在日本,提到自重,只是指要尽全力做好某件事。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但其实他应该能预料到事情的发展和中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最终的结果,但是由于他没有谨慎的面对这项工作导致出现失误有所损失,这就是不自重。所以这种思想造就出了很多的匠人,匠人在日本是指手艺高超的人。在日本有一家剪刀铺,经营了二百多年了,开店的宗旨就是做最好的剪刀。在中国如果有二百年的老店必定是有分店的,而这家剪刀铺的生意极好,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老板自述只想做一把好的剪刀,绝不开分店,开了分店,必定以盈利为目的而会忽略掉匠人精神,所以一把剪刀卖到两万人民币也有很多人愿意买,因为有人描述他用这把剪刀的时候有一种快乐在里面,搞得自己买回家后差点把家里能剪的东西全部剪掉。这就是匠人精神,这也是‘自重’的精髓。所以在日本有茶道花道等等,而他的原产地中国却什么道也没有。在最近的一个世界百年企业调查中,中国能超过150年的企业只有15个,而日本有2.1万家,这个差距和对比大家一眼便知。所以虽然我们有国仇家恨,但是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真的应该向他们学习,我们两个民族的共同之处除了徐福东渡,还有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异常的高,希望我们在对道对极致的追求也一样的高。
-
zhuzh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16 09: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