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医院的难忘经历
2014年3月25日,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湿漉漉的阴雨天气之后,绿城南宁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坐在洒满阳光的窗台上,我又一次习惯性摸了摸高高隆起的大肚子,低声呢喃:“我的小祖宗,你再不出来,春天的花儿就要开了。”
这是我从单位请假待产之后的第八天,这八天,就像一个世纪一样漫长;这八天,更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等待一个小生命降临的各种复杂心情:紧张、焦虑、兴奋、期待……
那天中午,我像平日里一样,简单的就餐,然后短暂午休,午休过后又起来看看书,一切看似如此平静。可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当我还在捧着毕淑敏的散文集津津有味阅读时,一阵剧烈的疼痛打破了所有的平静,我被紧急送到了医院待产。
这是我记事起第一次要到医院住院,不知道是先前待产的日子太过平静还是突如其来的阵痛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直到走进医院的那一刻,我脑子还是一片空白。当产科大夫给我做完产前孕检,告诉我要立刻办理住院手续,很可能很快就要生产时,我觉得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那么的虚幻。
我不相信我这么快要生孩子了,在我怀胎十月的日子里,很多妈妈告诉我,她们生孩子的时候从阵痛到生完孩子历时至少要差不多十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为此,我和家人提议是不是要先回家观察,万一晚上真的阵痛更厉害感觉要生了再来也不迟。我家人觉得那样太冒险,坚决不采纳我意见,于是我硬生生被带到了待产的病房里。
护士站的护士简单给我们办理了住院手续,我们很快安顿了下来。紧接着,一个护士来通知我们过医生办公室,说是要办理生产相关手续,到了那里才发现其实是在拼命的说服我们最好采取剖腹产,不然风险很大。听到剖腹产,我们有点惊讶,我一直都没想过要剖腹产,因为我身体一直很好,觉得顺产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医生第一时间要建议我剖腹产,我和我先生都有些不解,便问了一下原因。只见坐诊的医生冷冷瞟了我们一眼,告诉我们:“我们只是建议,至于做不做是你们的事情,不过出了问题你们不要怪我们。”听到这样的答复,先生自然是有些不高兴。于是,反问了一句:“什么叫出了问题不要怪你们,你的意思是如果不剖腹产就一定有问题了?你说这个话的时候有什么依据呢?”先生的一连串质疑让那位医生显得有些不耐烦。她开始编造各种理由,一下子说我肚子很大,怀疑顺产比较困难,一下子说现在很多人都采用剖腹产,风险小,更离谱的是她说之前有几个孕妇就是不听大夫劝告,选择自然顺产,最后如何的不好等等。反正,她就是迟迟不愿意叫我们在自然分娩合同书上签字。先生估计是爱孩子心切,听着她这么一轮轮的危言耸听,转念觉得要么就剖腹产吧。可是我是一个意志力很坚定的人,而且作为母亲,我对自己顺产有十足的把握,最后,我坚持顺产。医生这才勉强拿出合同书叫我们签字,但是,在签字过程中,依然还是一遍遍像威胁我们一样的说:“这是你们自己的选择,出了问题我们不负责。”看着那个医生一脸傲慢的样子,我和我先生愤愤走出了她办公室,头也不回回到了待产的病房。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七点,我的肚子开始越来越剧烈疼痛。原本十几分钟痛一次,渐渐地,时间间隔越来越短,阵痛程度越来越重,我咬着牙满身出汗。先生赶紧叫了护士来检查。护士来简单摸了摸肚子、宫口,紧张的告诉我:“怎么这么快?你不是刚刚进来没多久吗?宫口已经全开了,赶紧转移到产房。”
我被快速推进了产房,紧随而来的先生被安排在了产房门外等候。依稀记得那天晚上我进产房的时候,产房里只有我一人,从头到尾都没其他产妇再被送进来。好多个医生忙碌的开始给我准备接生,有的叫我快速换上生产衣服,有的告诉我等下上了生产台如何配合医生用力,有的则准备各自纱布、工具等等,四五个医生像准备打仗一样各自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看着他们紧张忙碌的样子,我起初有些紧张,但是,随着疼痛逐渐加剧,我竟然连害怕的想法都没有了。这一刻,我唯一清醒的感觉就是,我的生死还有我孩子的安危将完完全全托付给一帮和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不管你刚刚遇到过什么,经历了什么,此时此刻,你都必须无条件的信任他们,就像我刚刚坚定的签下顺产协议,义无反顾的相信自己的直觉一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半躺在生产台上的我已经疼得不知道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只听到两个医生在我耳边大声的告诉我,每宫缩一次,我就要用力一次,千万不能喊不能哭,因为这样只会消耗我的体力,而对生产没有任何帮助。我因为是第一次生孩子,没有什么生产经验,起初,也试图像他们说的一样配合用力,可是好像老使不上劲。医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刚开始有个医生有些埋怨,说我用力都不对,怎么能生出来,可我也不知道什么样才是对的,只能凭着模糊的记忆做些相应的调整。一次次尝试之后,我居然真的做到了。一位一直在旁边给我擦汗鼓劲的医生告诉我,孩子头已经准备出来了。她叫我再用点力,再用点力,很快就可以见到孩子了。听着这话,我强忍着的泪水不听使唤的在我眼睛打转,瞬间打湿了我眼眶。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原来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经历过多少疼痛、多少艰辛、多少忍耐,她都可以不哭,但是,孩子的到来,竟然可以让她幸福的泪水泛滥成灾。
“生了,生了!”当我强忍着用我唯一残存的力气做着最后的努力时,医生告诉我孩子生出来了。肚子一下子“扑通”瘪下来的那一刻,我有种解脱的感觉,竟然来不及问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只想好好睡上一觉。可是,根本不可能睡的。因为医生还要给裂开的伤口缝针,我记得很清楚,缝针的时候,我分明听到医生扯线的声音,但是,竟然一点疼痛感都没有,后来,我才发现这就是疼得麻木的感觉。
“孩子有六斤四两,是个漂亮的姑娘。”一个医生拿着我的娃娃去过称然后抱过来给我看。那是我第一眼看见我怀胎十月的孩子,一侧头看到那红嘟嘟的小脸蛋,我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刻也停不下来。医生对我说:“你很勇敢,生的过程中一句呻吟声都不吭,也没有像有些产妇那样大喊大叫,如果累了,现在可以幸福哭出声来。”那一刻,我竟然露出了入院待产六个小时以来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
后来,趁着接生医生给我伤口缝针的间隙,我问过之前一直困惑的剖腹产问题,接生的医生告诉我:“其实,百分之八十的女人都可以自然顺产,有些医生之所以会无故建议产妇剖腹产,只不过是不想担责,不负责任,甚至是医德缺失。”我庆幸听到了真话,而那段不愉快的待产经历,被我当成了医院留给自己的难忘回忆。
生完孩子后,我和我的孩子继续在医院调养一周。这一周,一波又一波的病人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治愈出院了。而医院里的那些医生、护士,每天不停地在一个又一个病房里来回穿梭,他们有的对病人关爱有加,举手投足让人感到无限温暖和感动;而有的则把病人骂得狗血喷头,整天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看了都让人不寒而栗。而我,就像一个看客,虽然只是蜗居在一个小小的病房里,却也看到了浮华尘世中冷暖相伴的人生百态。庆幸的是,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与浮躁,我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两个不离不弃的人,那是我的先生和我的孩子,他们就像洒落在我窗台的明媚阳光,带给我温暖,带给我力量,带给我无尽的幸福和感动。
我在医院的难忘经历
坐在洒满阳光的窗台上,我又一次习惯性摸了摸高高隆起的大肚子,低声呢喃:“我的小祖宗,你再不出来,春天的花儿就要开了。”
这是我从单位请假待产之后的第八天,这八天,就像一个世纪一样漫长;这八天,更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等待一个小生命降临的各种复杂心情:紧张、焦虑、兴奋、期待……
那天中午,我像平日里一样,简单的就餐,然后短暂午休,午休过后又起来看看书,一切看似如此平静。可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当我还在捧着毕淑敏的散文集津津有味阅读时,一阵剧烈的疼痛打破了所有的平静,我被紧急送到了医院待产。
这是我记事起第一次要到医院住院,不知道是先前待产的日子太过平静还是突如其来的阵痛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直到走进医院的那一刻,我脑子还是一片空白。当产科大夫给我做完产前孕检,告诉我要立刻办理住院手续,很可能很快就要生产时,我觉得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那么的虚幻。
我不相信我这么快要生孩子了,在我怀胎十月的日子里,很多妈妈告诉我,她们生孩子的时候从阵痛到生完孩子历时至少要差不多十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为此,我和家人提议是不是要先回家观察,万一晚上真的阵痛更厉害感觉要生了再来也不迟。我家人觉得那样太冒险,坚决不采纳我意见,于是我硬生生被带到了待产的病房里。
护士站的护士简单给我们办理了住院手续,我们很快安顿了下来。紧接着,一个护士来通知我们过医生办公室,说是要办理生产相关手续,到了那里才发现其实是在拼命的说服我们最好采取剖腹产,不然风险很大。听到剖腹产,我们有点惊讶,我一直都没想过要剖腹产,因为我身体一直很好,觉得顺产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医生第一时间要建议我剖腹产,我和我先生都有些不解,便问了一下原因。只见坐诊的医生冷冷瞟了我们一眼,告诉我们:“我们只是建议,至于做不做是你们的事情,不过出了问题你们不要怪我们。”听到这样的答复,先生自然是有些不高兴。于是,反问了一句:“什么叫出了问题不要怪你们,你的意思是如果不剖腹产就一定有问题了?你说这个话的时候有什么依据呢?”先生的一连串质疑让那位医生显得有些不耐烦。她开始编造各种理由,一下子说我肚子很大,怀疑顺产比较困难,一下子说现在很多人都采用剖腹产,风险小,更离谱的是她说之前有几个孕妇就是不听大夫劝告,选择自然顺产,最后如何的不好等等。反正,她就是迟迟不愿意叫我们在自然分娩合同书上签字。先生估计是爱孩子心切,听着她这么一轮轮的危言耸听,转念觉得要么就剖腹产吧。可是我是一个意志力很坚定的人,而且作为母亲,我对自己顺产有十足的把握,最后,我坚持顺产。医生这才勉强拿出合同书叫我们签字,但是,在签字过程中,依然还是一遍遍像威胁我们一样的说:“这是你们自己的选择,出了问题我们不负责。”看着那个医生一脸傲慢的样子,我和我先生愤愤走出了她办公室,头也不回回到了待产的病房。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七点,我的肚子开始越来越剧烈疼痛。原本十几分钟痛一次,渐渐地,时间间隔越来越短,阵痛程度越来越重,我咬着牙满身出汗。先生赶紧叫了护士来检查。护士来简单摸了摸肚子、宫口,紧张的告诉我:“怎么这么快?你不是刚刚进来没多久吗?宫口已经全开了,赶紧转移到产房。”
我被快速推进了产房,紧随而来的先生被安排在了产房门外等候。依稀记得那天晚上我进产房的时候,产房里只有我一人,从头到尾都没其他产妇再被送进来。好多个医生忙碌的开始给我准备接生,有的叫我快速换上生产衣服,有的告诉我等下上了生产台如何配合医生用力,有的则准备各自纱布、工具等等,四五个医生像准备打仗一样各自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看着他们紧张忙碌的样子,我起初有些紧张,但是,随着疼痛逐渐加剧,我竟然连害怕的想法都没有了。这一刻,我唯一清醒的感觉就是,我的生死还有我孩子的安危将完完全全托付给一帮和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不管你刚刚遇到过什么,经历了什么,此时此刻,你都必须无条件的信任他们,就像我刚刚坚定的签下顺产协议,义无反顾的相信自己的直觉一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半躺在生产台上的我已经疼得不知道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只听到两个医生在我耳边大声的告诉我,每宫缩一次,我就要用力一次,千万不能喊不能哭,因为这样只会消耗我的体力,而对生产没有任何帮助。我因为是第一次生孩子,没有什么生产经验,起初,也试图像他们说的一样配合用力,可是好像老使不上劲。医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刚开始有个医生有些埋怨,说我用力都不对,怎么能生出来,可我也不知道什么样才是对的,只能凭着模糊的记忆做些相应的调整。一次次尝试之后,我居然真的做到了。一位一直在旁边给我擦汗鼓劲的医生告诉我,孩子头已经准备出来了。她叫我再用点力,再用点力,很快就可以见到孩子了。听着这话,我强忍着的泪水不听使唤的在我眼睛打转,瞬间打湿了我眼眶。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原来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经历过多少疼痛、多少艰辛、多少忍耐,她都可以不哭,但是,孩子的到来,竟然可以让她幸福的泪水泛滥成灾。
“生了,生了!”当我强忍着用我唯一残存的力气做着最后的努力时,医生告诉我孩子生出来了。肚子一下子“扑通”瘪下来的那一刻,我有种解脱的感觉,竟然来不及问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只想好好睡上一觉。可是,根本不可能睡的。因为医生还要给裂开的伤口缝针,我记得很清楚,缝针的时候,我分明听到医生扯线的声音,但是,竟然一点疼痛感都没有,后来,我才发现这就是疼得麻木的感觉。
“孩子有六斤四两,是个漂亮的姑娘。”一个医生拿着我的娃娃去过称然后抱过来给我看。那是我第一眼看见我怀胎十月的孩子,一侧头看到那红嘟嘟的小脸蛋,我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刻也停不下来。医生对我说:“你很勇敢,生的过程中一句呻吟声都不吭,也没有像有些产妇那样大喊大叫,如果累了,现在可以幸福哭出声来。”那一刻,我竟然露出了入院待产六个小时以来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
后来,趁着接生医生给我伤口缝针的间隙,我问过之前一直困惑的剖腹产问题,接生的医生告诉我:“其实,百分之八十的女人都可以自然顺产,有些医生之所以会无故建议产妇剖腹产,只不过是不想担责,不负责任,甚至是医德缺失。”我庆幸听到了真话,而那段不愉快的待产经历,被我当成了医院留给自己的难忘回忆。
生完孩子后,我和我的孩子继续在医院调养一周。这一周,一波又一波的病人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治愈出院了。而医院里的那些医生、护士,每天不停地在一个又一个病房里来回穿梭,他们有的对病人关爱有加,举手投足让人感到无限温暖和感动;而有的则把病人骂得狗血喷头,整天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看了都让人不寒而栗。而我,就像一个看客,虽然只是蜗居在一个小小的病房里,却也看到了浮华尘世中冷暖相伴的人生百态。庆幸的是,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与浮躁,我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两个不离不弃的人,那是我的先生和我的孩子,他们就像洒落在我窗台的明媚阳光,带给我温暖,带给我力量,带给我无尽的幸福和感动。
我在医院的难忘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