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女权癌的咪蒙,我有点忍不住了
什么权利都应该争取,但到癌了是不是就得治了?
一、最近很迷ayawawa,可能是因为自己变成了大龄单身女青年还是留着初恋那种,所以对wawa的一些理论觉得说得很对,有理有据有张有弛有礼有节,让我不得不佩服这么年轻的女人能站在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两性关系并且更好地梳理家庭关系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wawa也确实找了个不错的老公现在很幸福。
我把wawa推荐给朋友,也是希望朋友能更好地处理她和她老公的感情问题。朋友是个女权主义者,昨天在微信上和我说,“你看到了么,最近好多喷wawa的文章,你看看”,一个链接发过来,对,就是咪蒙的那篇。
估计大部分读者都不会迷什么权,所以对咪蒙也都不熟悉,我也不例外,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看到直男癌言论,我的脏话不够用了》,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不是女权,但我主张人权,wawa教唆女人扩大直男癌,让女人认为嫁个好老公就是奋斗的目标。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咪蒙得了女权癌,得治。
二、哪些地方得治容我详细说说:
1.迷信和科学: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科学?科学是能够被数据基础所认证的既定事实,在科学中分公理和推理,公理就是大家认为都正确的理论;迷信就是对无法证明或编造事情的痴迷。咪蒙认为对wawa理论的信任就是迷信,而对于女权的执着就是科学。科学的开始都因为对一件事情的绝对信任,那为什么不说对女权的过分重视是一种迷信呢?
2.有差异才要平等:引用百度百科对“平等”的解释——它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它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由于人之差异绝对的公平不存在,只有相对的平等。就像咪蒙提到的残疾人和正常人,他们能平等吗?在《我是演说家》中有个残疾人,他知道,残疾人是不可能和正常人完全平等的,因为残疾人很多事情是“不方便”、做不了的,他们也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去做正常的工作,非常需要正常人照顾。那残疾人到底应该追求平等还是不平等?如果平等那正常人的爱心耐心为什么要给残疾人呢?正是差异的存在残疾人可以得到正常人的宽慰、女性可以被男性的照顾、老幼可以被让座……我觉得人不能单纯追求平等,而应该追求的是相互理解、互相帮助,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同时也要说明的一点是,咪蒙断章取义太严重,wawa的理论里并没有说完全依靠男性生活,而是在生活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伴侣。
3.女人low才只会拼老公:有一句话说的好,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女人和男人组成家庭,不单单是为了繁衍下一代,而是共同拥有一个家庭、一个可以陪伴和依赖的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我不反对女人需要自身的强大,这里的强大不是说能赚多少钱有多高的职位,而是能与时俱进有修养有涵养。脏话不够用的咪蒙在言语间应该是个女性,而作为一个女性没有女性应有的特质,那还追求什么平等?男女平等又不是女人变成男人,而是男人尊重女性的特质——温婉贤淑有亲和力有创造性。男人的绝大部分精力都在事业上,女人则是家庭,各司其职。如果作为女性拥有一个能干的老公为什么不为他自豪呢?为老公骄傲就是low吗?怎么想都想不通。
况且wawa认为女人的智商品格学历都可以决定她能找到一个对应的老公,如果你能拥有一个优秀的老公不恰恰证明了你是一个优秀的女人么?
4.单身需要勇气:这句话说得对。为什么会需要勇气?因为违背了最基本的伦理常情,人类要延续就需要组成家庭拥有孩子,就像出柜不被父母接受一样,社会能容忍但会伤了你最亲的人。
可能你会说,我遇不到我喜欢的人。如果你是凤姐,但你偏偏要黄晓明,那是你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而不是不能将就。《何以笙箫默》里说得那句话是故事是小说,即使是真有其事,那他们能够匹配双方、又有爱情、选择也多多,那自然不愿再去花费精力重新来一段感情。谈感情也是很累的好吧!摆清楚自己的定位,凤姐就去找个踏实过日子的,王菲那种女神才会有爱情。
三、一口气写了很多吐槽的话,但我要说明的一点是我没有迷信wawa,有些理论我并不是特别赞成,比如咪蒙说得吞精、wawa让大家整容变得更美。任何事情都需要辩证的看,不能说咪蒙观点都不对,只是我觉得咪蒙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想要批判一下wawa——可能是想要更多的关注度可能是为了挤兑故意将对方观点狭义化也可能是真得了女权癌觉得女人就应该有个男人的样子。不管因为什么我都劝咪蒙冷静,我相信如果是wawa的真粉,那咪蒙都找不到对骂的人,因为wawa教的第一课就是控制情绪提高自己的情商。
我对女权没什么感悟,我也没有被网上的“大神”洗脑。作为一个有点学历的大龄女生,由于这些年过分强调女权,比如脱光衣服的苏紫紫、德国的坐公交车不坐座,我觉得自己都可以是男人,自己什么事都做得了。仔细想想突然很悲伤,女人不是应该有女人的特性,为什么要学男人呢?男人看到女人学自己会不会很轻蔑的笑话我们呢?苏紫紫最近在《奇葩来了》说,她觉得当年的自己太偏激太激动,如果是现在的自己不会像那时那样了,会更理性。
上帝为什么会创造两种人,因为社会需要分工,男主外女主内。那我们追求的女权是什么?我觉得就是男性对于女性弱者更少的歧视、更多的关爱和责任感,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而不是世界上变成一种人,尊重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一、最近很迷ayawawa,可能是因为自己变成了大龄单身女青年还是留着初恋那种,所以对wawa的一些理论觉得说得很对,有理有据有张有弛有礼有节,让我不得不佩服这么年轻的女人能站在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两性关系并且更好地梳理家庭关系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wawa也确实找了个不错的老公现在很幸福。
我把wawa推荐给朋友,也是希望朋友能更好地处理她和她老公的感情问题。朋友是个女权主义者,昨天在微信上和我说,“你看到了么,最近好多喷wawa的文章,你看看”,一个链接发过来,对,就是咪蒙的那篇。
估计大部分读者都不会迷什么权,所以对咪蒙也都不熟悉,我也不例外,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看到直男癌言论,我的脏话不够用了》,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不是女权,但我主张人权,wawa教唆女人扩大直男癌,让女人认为嫁个好老公就是奋斗的目标。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咪蒙得了女权癌,得治。
二、哪些地方得治容我详细说说:
1.迷信和科学: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科学?科学是能够被数据基础所认证的既定事实,在科学中分公理和推理,公理就是大家认为都正确的理论;迷信就是对无法证明或编造事情的痴迷。咪蒙认为对wawa理论的信任就是迷信,而对于女权的执着就是科学。科学的开始都因为对一件事情的绝对信任,那为什么不说对女权的过分重视是一种迷信呢?
2.有差异才要平等:引用百度百科对“平等”的解释——它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它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由于人之差异绝对的公平不存在,只有相对的平等。就像咪蒙提到的残疾人和正常人,他们能平等吗?在《我是演说家》中有个残疾人,他知道,残疾人是不可能和正常人完全平等的,因为残疾人很多事情是“不方便”、做不了的,他们也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去做正常的工作,非常需要正常人照顾。那残疾人到底应该追求平等还是不平等?如果平等那正常人的爱心耐心为什么要给残疾人呢?正是差异的存在残疾人可以得到正常人的宽慰、女性可以被男性的照顾、老幼可以被让座……我觉得人不能单纯追求平等,而应该追求的是相互理解、互相帮助,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同时也要说明的一点是,咪蒙断章取义太严重,wawa的理论里并没有说完全依靠男性生活,而是在生活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伴侣。
3.女人low才只会拼老公:有一句话说的好,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女人和男人组成家庭,不单单是为了繁衍下一代,而是共同拥有一个家庭、一个可以陪伴和依赖的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我不反对女人需要自身的强大,这里的强大不是说能赚多少钱有多高的职位,而是能与时俱进有修养有涵养。脏话不够用的咪蒙在言语间应该是个女性,而作为一个女性没有女性应有的特质,那还追求什么平等?男女平等又不是女人变成男人,而是男人尊重女性的特质——温婉贤淑有亲和力有创造性。男人的绝大部分精力都在事业上,女人则是家庭,各司其职。如果作为女性拥有一个能干的老公为什么不为他自豪呢?为老公骄傲就是low吗?怎么想都想不通。
况且wawa认为女人的智商品格学历都可以决定她能找到一个对应的老公,如果你能拥有一个优秀的老公不恰恰证明了你是一个优秀的女人么?
4.单身需要勇气:这句话说得对。为什么会需要勇气?因为违背了最基本的伦理常情,人类要延续就需要组成家庭拥有孩子,就像出柜不被父母接受一样,社会能容忍但会伤了你最亲的人。
可能你会说,我遇不到我喜欢的人。如果你是凤姐,但你偏偏要黄晓明,那是你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而不是不能将就。《何以笙箫默》里说得那句话是故事是小说,即使是真有其事,那他们能够匹配双方、又有爱情、选择也多多,那自然不愿再去花费精力重新来一段感情。谈感情也是很累的好吧!摆清楚自己的定位,凤姐就去找个踏实过日子的,王菲那种女神才会有爱情。
三、一口气写了很多吐槽的话,但我要说明的一点是我没有迷信wawa,有些理论我并不是特别赞成,比如咪蒙说得吞精、wawa让大家整容变得更美。任何事情都需要辩证的看,不能说咪蒙观点都不对,只是我觉得咪蒙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想要批判一下wawa——可能是想要更多的关注度可能是为了挤兑故意将对方观点狭义化也可能是真得了女权癌觉得女人就应该有个男人的样子。不管因为什么我都劝咪蒙冷静,我相信如果是wawa的真粉,那咪蒙都找不到对骂的人,因为wawa教的第一课就是控制情绪提高自己的情商。
我对女权没什么感悟,我也没有被网上的“大神”洗脑。作为一个有点学历的大龄女生,由于这些年过分强调女权,比如脱光衣服的苏紫紫、德国的坐公交车不坐座,我觉得自己都可以是男人,自己什么事都做得了。仔细想想突然很悲伤,女人不是应该有女人的特性,为什么要学男人呢?男人看到女人学自己会不会很轻蔑的笑话我们呢?苏紫紫最近在《奇葩来了》说,她觉得当年的自己太偏激太激动,如果是现在的自己不会像那时那样了,会更理性。
上帝为什么会创造两种人,因为社会需要分工,男主外女主内。那我们追求的女权是什么?我觉得就是男性对于女性弱者更少的歧视、更多的关爱和责任感,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而不是世界上变成一种人,尊重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