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行僧
昨天和帆聊天,帆说注册了沙发客,接收外国人免费到家里住宿,陪吃陪玩陪聊。觉得帆好棒。跑步、读书、读心理学,她在慢慢的发现自己,探索自己,勇敢做自己喜欢的事,像帆这样有勇气去追随自己的心、做自己的人,又有几人呢?
沙发客三个字点燃了我一直想做一家青旅的梦想。因为喜欢到处跑着玩儿,住过各种各样的青旅。乌镇的紫藤,杭州的岭上,苏州平江路的明堂,厦门鼓浪屿的卢卡,越南芽庄的i-home, 会安的backpacker, 香格里拉的登巴,夫子庙的瞻园….旅途中太多诗意的落脚都是在青旅发生。喜欢青旅,是因为它盛着各种文艺,美好,年轻,世界。它们大多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一定有一个看一眼就会喜欢上的名字。没有抢眼的招牌,一个简单的YHA标志,甚至不太容易察觉。店里一定有各种各样爱呼吸的绿植,有一只或几只慵懒的猫,有一面贴满留言或祝福或照片的墙,一定有几盏或昏暗或温馨的灯,照在摆着一支简单花束的桌上,一定有几个或安静或嬉笑的年轻人坐在桌边谈天说地,又一定有几个背着背包进进出出的年轻人来来往往,带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气息,以梦为马,准备去看世界走天涯。
国外很多青旅,门口都有一个鞋架,所有人进去年要把鞋子脱掉,放在鞋架上。这个鞋架,也曾让我无比感动过。在朋友圈写过的一段话,可以很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感动之情: “背包客之家的鞋架上,没有名牌时尚,只有简单的甚至破旧的脏兮兮的帆布鞋夹板鞋,可就是那么一双双有点脏有点旧的廉价的鞋,走过你没走过的路,看过你没看过的风景”。
第一次入住青旅是在杭州西湖半山腰的岭上。当时北方正值春寒料峭一片萧瑟之际。落地杭州,空气温暖湿润,虽然没有大片的绿,有些花却暗吐芬芳,小小的一个花苞,正在准备肆意开放。去青旅的路上,路过西湖,冬末春始,一片烟雨朦胧,没有杨柳依依,却依然美丽无比。出租车司机骄傲的告诉我说,他也去过很多地方,但觉得他们的西湖是最漂亮的。青旅是在一条类似胡同的上坡山路上。刚进了院子,就有朋友友好的微笑打招呼。前台是两名干净的男生,办了入住手续,领了房门钥匙、床单被单,自己拿上去一一铺好。房间不大,六个床位,只有一个安静留短发的女生在住。进门左侧便是洗手间,门上用手写着可爱的字,关于提示和温馨注意事项。床位是军绿色的颜色,床头带一盏小小的灯。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小小的灯在我印象里却格外深刻。或许是因为到处摆放的好看又不媚艳的花,或许是因为到处感受到的年轻背包客的气息,或许是店里简单文艺的格调,青旅情结一发不可收拾。在以后的出行中,大多数会选择青旅,价格经济,有我喜欢的感觉,还可以见到各种有趣的舍友,交流攻略,美食美景,真心赞。
在杭州,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太子湾公园,无比有灵性的公园,即使在万物萧条的冬末,天气寒冷,那里依然美丽不减。公园里人不多,安安静静,在里面漫步,呼吸,净化身心,一草一木一珠一露皆有灵气。
I-home的Jay,好想念他。Jay是I-home一名实习的大四学生。我们在I-home洒满阳光的顶楼认识。那天我们盘腿坐在楼上休息区聊天,我告诉他每到一个地方我定会学的几句话,你好,谢谢,多少钱,然后给他看手机上写的mot hai ba bon nam (越南数字一二三四五),他乐的哈哈大笑,笑容清朗单纯,像极了那天灿烂的阳光。后来Jay带他一个朋友,和然、一个荷兰女生,我们五人一起去当地一家有名的酒吧玩。回去的时候是晚上,怕出租车司机宰客绕行,Jay骑摩托车一路在前面引路,送我们回住处。临别的时候,我送他包里一枚硬币,他要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后来好友张佳又回去过,拍了他和前台那个热情小姑娘一张合照送给我们。他们还特意做了带贝壳的书签,带着我们各自的名字。那个书签,被我一路细心收藏,跟着我走完了旅途剩下的三个国家,平安带回国内。
回忆种种,总是美好。散落各地的朋友,可都好吗?
沙发客三个字点燃了我一直想做一家青旅的梦想。因为喜欢到处跑着玩儿,住过各种各样的青旅。乌镇的紫藤,杭州的岭上,苏州平江路的明堂,厦门鼓浪屿的卢卡,越南芽庄的i-home, 会安的backpacker, 香格里拉的登巴,夫子庙的瞻园….旅途中太多诗意的落脚都是在青旅发生。喜欢青旅,是因为它盛着各种文艺,美好,年轻,世界。它们大多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一定有一个看一眼就会喜欢上的名字。没有抢眼的招牌,一个简单的YHA标志,甚至不太容易察觉。店里一定有各种各样爱呼吸的绿植,有一只或几只慵懒的猫,有一面贴满留言或祝福或照片的墙,一定有几盏或昏暗或温馨的灯,照在摆着一支简单花束的桌上,一定有几个或安静或嬉笑的年轻人坐在桌边谈天说地,又一定有几个背着背包进进出出的年轻人来来往往,带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气息,以梦为马,准备去看世界走天涯。
国外很多青旅,门口都有一个鞋架,所有人进去年要把鞋子脱掉,放在鞋架上。这个鞋架,也曾让我无比感动过。在朋友圈写过的一段话,可以很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感动之情: “背包客之家的鞋架上,没有名牌时尚,只有简单的甚至破旧的脏兮兮的帆布鞋夹板鞋,可就是那么一双双有点脏有点旧的廉价的鞋,走过你没走过的路,看过你没看过的风景”。
第一次入住青旅是在杭州西湖半山腰的岭上。当时北方正值春寒料峭一片萧瑟之际。落地杭州,空气温暖湿润,虽然没有大片的绿,有些花却暗吐芬芳,小小的一个花苞,正在准备肆意开放。去青旅的路上,路过西湖,冬末春始,一片烟雨朦胧,没有杨柳依依,却依然美丽无比。出租车司机骄傲的告诉我说,他也去过很多地方,但觉得他们的西湖是最漂亮的。青旅是在一条类似胡同的上坡山路上。刚进了院子,就有朋友友好的微笑打招呼。前台是两名干净的男生,办了入住手续,领了房门钥匙、床单被单,自己拿上去一一铺好。房间不大,六个床位,只有一个安静留短发的女生在住。进门左侧便是洗手间,门上用手写着可爱的字,关于提示和温馨注意事项。床位是军绿色的颜色,床头带一盏小小的灯。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小小的灯在我印象里却格外深刻。或许是因为到处摆放的好看又不媚艳的花,或许是因为到处感受到的年轻背包客的气息,或许是店里简单文艺的格调,青旅情结一发不可收拾。在以后的出行中,大多数会选择青旅,价格经济,有我喜欢的感觉,还可以见到各种有趣的舍友,交流攻略,美食美景,真心赞。
在杭州,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太子湾公园,无比有灵性的公园,即使在万物萧条的冬末,天气寒冷,那里依然美丽不减。公园里人不多,安安静静,在里面漫步,呼吸,净化身心,一草一木一珠一露皆有灵气。
I-home的Jay,好想念他。Jay是I-home一名实习的大四学生。我们在I-home洒满阳光的顶楼认识。那天我们盘腿坐在楼上休息区聊天,我告诉他每到一个地方我定会学的几句话,你好,谢谢,多少钱,然后给他看手机上写的mot hai ba bon nam (越南数字一二三四五),他乐的哈哈大笑,笑容清朗单纯,像极了那天灿烂的阳光。后来Jay带他一个朋友,和然、一个荷兰女生,我们五人一起去当地一家有名的酒吧玩。回去的时候是晚上,怕出租车司机宰客绕行,Jay骑摩托车一路在前面引路,送我们回住处。临别的时候,我送他包里一枚硬币,他要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后来好友张佳又回去过,拍了他和前台那个热情小姑娘一张合照送给我们。他们还特意做了带贝壳的书签,带着我们各自的名字。那个书签,被我一路细心收藏,跟着我走完了旅途剩下的三个国家,平安带回国内。
回忆种种,总是美好。散落各地的朋友,可都好吗?
-
一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1-23 07: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