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编剧、导演,一部好剧诞生的重要元素。(又名被韩剧激起的少女心。)
时隔多年,没经历天桥风云的时代,也躲过了蓝色生死恋的狗血,对长篇的大长今无感,被上升到国家高度的韩国娱乐业还是用细节到位的清新偶像剧激发了我的少女心。
N年以前,对韩剧的印象就是妈妈辈每天看的CCTV8,各种动辄上百集的韩剧充实了她们的饭后生活。我唯一喜欢看的就是《我叫金三顺》,玄彬的颜值太高,就连俗气无比的粉色衬衫在他身上也美如画。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三顺的身材和我差不多,撑起了微胖界的半边天,曾经很多人开玩笑都要叫我三顺,我都会很严肃的告诉她们”不要叫我三顺,三顺可比我漂亮,当然我是很渴望同样有个玄彬出现在我面前”。曾经风靡大街小巷充斥着各种换养梗、车祸梗、白血病梗、兄妹梗的韩剧,赚尽了同学的眼泪,却丝毫无法打动我,俊男靓女和狗血曲折的人生离我太远太远,引不起我半分共鸣。
仔细想想,小时候的电视剧儿童看剧的品味还是一直在线,有同学剧荒时问我:“给我推荐个好看的耐看的剧呗。”我脑子里转来转去脱口而出的居然是《大宅门》这部和我画风一点不搭的剧,这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我看过那么多那么多电视剧,为什么百看不厌、想要推荐给别人的剧是这样的呢?就连我大本命胡歌同学的《仙剑奇侠传》,我都无法昧着良心说它是一部经典的、好的、值得反复回味的剧。
发展到现在,电视剧越来越多,随着网络的发展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泰剧等等纷至沓来,掰指头算算,我就差非洲电视剧没看过了。可能入我眼的,有意愿追下去的剧却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剧,知道了演员,看过了介绍,却提不起丝毫兴趣去看它;有些剧呢?看了开头,即使有我喜欢的演员我也无法硬着头皮忍着天雷一次又一次的劈;有些剧,有耐心看一遍,再次捡起,只会跳着看经典桥段。
最近韩国综艺汉化的太多太多,跟风的节目眼花缭乱,第一个尝试的是勇者,第二个是普通人,第三个就是傻瓜了。电视剧也是如此,有些制作单位根本不懂韩剧之所以风靡,不是因为画面精致、打光舒服、OST动听,最根本的原因是编剧、导演和演员,画面、服装、打光、音乐这都是附加因素,所以我就看到了号称韩国原班人马的打光、原班人马的导演、原班人马的服装设计,最后出来的剧仍然遭遇冷门。
韩剧是编剧为大,好的编剧是电视台争抢的对象,顶级的编剧可以决定演员的选拔、播出的档期、播放的平台,有些名编的作品是电视人想尽办法参与的。一个制作班底如果制作不出好的电视剧,会迅速被这个行业淘汰;同样,一部剧如果编剧头脑不清晰,笔力不够,即使拥有顶级的演员、导演,后期也会被观众抛弃。一部好的作品是团队的配合,是众人的努力;但一步有瑕疵的作品却一定是其中哪一环出了问题。
编剧影响了人设和故事情节,导演则影响了画面和剧情的节奏,好的导演还能把原本70的演员调教到90分。剩下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演员了。现如今我国演员门槛之低,让我无法想象。看着一个个蹩脚的、尴尬的演技呈现在屏幕上,我实在无法控制心中的洪荒之力,更可笑的是连台词都不过关的居然也能被称为演员。空有漂亮的脸蛋,连演员最基本的素质都不存在,让人怎么直视最后呈现的作品?
从请回答1997开始,我佩服编剧的各种伏笔和安排;到仁显王后的男人,我喜欢剧中各种粉红色小细节和演员的演绎;听见你的声音,我太喜欢忠犬超能力的朴修夏和剧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到现在每周追着看的奶酪陷阱,女主角换个剧就换个样子的好演技让我有了追剧的动力。这几部剧都有很戳我少女心的地方,我生活在现实中,但我愿意看着这些梦幻的场面成为现实,我一直拒绝看太过沉重和现实的题材,也不爱看虐身虐心的BE,现实生活已经如此单调枯燥,我为什么不看那些戳到我少女心的剧来暂时安慰我沉重的心脏呢?
我们国家是有着太多的限制,但这不是做不出好剧的理由,可笑的是题材限制已成为一大群人拿不出好作品的理由。他们永远充斥着好的创意好的想法,仿佛只要没有“限制”他们就能做出流芳百世的经典来一样。忽视掉电视里灰姑娘还能穿上千的服饰戴上万块的手表背奢侈品级的包包,韩剧能借鉴的地方太多太多,题材限制也不是做不出好剧本的理由,有了配音也不是不练台词的借口。
快餐时代,还是希望有真正能琢磨演技、拿得出手的好剧本以及会调教演员的导演给我带来丰富的文化大餐。毕竟现实生活我需要这些东西来娱乐和丰富我的精神。
N年以前,对韩剧的印象就是妈妈辈每天看的CCTV8,各种动辄上百集的韩剧充实了她们的饭后生活。我唯一喜欢看的就是《我叫金三顺》,玄彬的颜值太高,就连俗气无比的粉色衬衫在他身上也美如画。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三顺的身材和我差不多,撑起了微胖界的半边天,曾经很多人开玩笑都要叫我三顺,我都会很严肃的告诉她们”不要叫我三顺,三顺可比我漂亮,当然我是很渴望同样有个玄彬出现在我面前”。曾经风靡大街小巷充斥着各种换养梗、车祸梗、白血病梗、兄妹梗的韩剧,赚尽了同学的眼泪,却丝毫无法打动我,俊男靓女和狗血曲折的人生离我太远太远,引不起我半分共鸣。
仔细想想,小时候的电视剧儿童看剧的品味还是一直在线,有同学剧荒时问我:“给我推荐个好看的耐看的剧呗。”我脑子里转来转去脱口而出的居然是《大宅门》这部和我画风一点不搭的剧,这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我看过那么多那么多电视剧,为什么百看不厌、想要推荐给别人的剧是这样的呢?就连我大本命胡歌同学的《仙剑奇侠传》,我都无法昧着良心说它是一部经典的、好的、值得反复回味的剧。
发展到现在,电视剧越来越多,随着网络的发展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泰剧等等纷至沓来,掰指头算算,我就差非洲电视剧没看过了。可能入我眼的,有意愿追下去的剧却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剧,知道了演员,看过了介绍,却提不起丝毫兴趣去看它;有些剧呢?看了开头,即使有我喜欢的演员我也无法硬着头皮忍着天雷一次又一次的劈;有些剧,有耐心看一遍,再次捡起,只会跳着看经典桥段。
最近韩国综艺汉化的太多太多,跟风的节目眼花缭乱,第一个尝试的是勇者,第二个是普通人,第三个就是傻瓜了。电视剧也是如此,有些制作单位根本不懂韩剧之所以风靡,不是因为画面精致、打光舒服、OST动听,最根本的原因是编剧、导演和演员,画面、服装、打光、音乐这都是附加因素,所以我就看到了号称韩国原班人马的打光、原班人马的导演、原班人马的服装设计,最后出来的剧仍然遭遇冷门。
韩剧是编剧为大,好的编剧是电视台争抢的对象,顶级的编剧可以决定演员的选拔、播出的档期、播放的平台,有些名编的作品是电视人想尽办法参与的。一个制作班底如果制作不出好的电视剧,会迅速被这个行业淘汰;同样,一部剧如果编剧头脑不清晰,笔力不够,即使拥有顶级的演员、导演,后期也会被观众抛弃。一部好的作品是团队的配合,是众人的努力;但一步有瑕疵的作品却一定是其中哪一环出了问题。
编剧影响了人设和故事情节,导演则影响了画面和剧情的节奏,好的导演还能把原本70的演员调教到90分。剩下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演员了。现如今我国演员门槛之低,让我无法想象。看着一个个蹩脚的、尴尬的演技呈现在屏幕上,我实在无法控制心中的洪荒之力,更可笑的是连台词都不过关的居然也能被称为演员。空有漂亮的脸蛋,连演员最基本的素质都不存在,让人怎么直视最后呈现的作品?
从请回答1997开始,我佩服编剧的各种伏笔和安排;到仁显王后的男人,我喜欢剧中各种粉红色小细节和演员的演绎;听见你的声音,我太喜欢忠犬超能力的朴修夏和剧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到现在每周追着看的奶酪陷阱,女主角换个剧就换个样子的好演技让我有了追剧的动力。这几部剧都有很戳我少女心的地方,我生活在现实中,但我愿意看着这些梦幻的场面成为现实,我一直拒绝看太过沉重和现实的题材,也不爱看虐身虐心的BE,现实生活已经如此单调枯燥,我为什么不看那些戳到我少女心的剧来暂时安慰我沉重的心脏呢?
我们国家是有着太多的限制,但这不是做不出好剧的理由,可笑的是题材限制已成为一大群人拿不出好作品的理由。他们永远充斥着好的创意好的想法,仿佛只要没有“限制”他们就能做出流芳百世的经典来一样。忽视掉电视里灰姑娘还能穿上千的服饰戴上万块的手表背奢侈品级的包包,韩剧能借鉴的地方太多太多,题材限制也不是做不出好剧本的理由,有了配音也不是不练台词的借口。
快餐时代,还是希望有真正能琢磨演技、拿得出手的好剧本以及会调教演员的导演给我带来丰富的文化大餐。毕竟现实生活我需要这些东西来娱乐和丰富我的精神。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