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blue》,发现3年前看过的好电影
![]() |
![]() |
![]() |
3年前的我,总是熬夜看电影,尤其对老电影有孜孜不倦的热情。
《The big blue》 略相当于我的年纪一般大,这倒是我遗落的一颗明珠般的电影。说实在,不论是情节还是拍摄技巧,都不算是上层,
但就是点点的细节,吸引着我看完这冗长。感受也如大海,面无波澜,内心激荡。
男女主角都深得我心,不得不承认,吕克贝松在选角上自有一套。通篇演绎的深意和内涵也令人久久回味。至少,我很少打算用文字
来记录当下心情,这也是一种证明。喜欢开篇阳光碎成鱼鳞洒在微波的海面,钟情于通篇极度match的背景音乐,喜欢Jacques深邃的目光和微颤的长睫毛,欣赏Enzo的些许倨傲实则温暖与细腻,更难忘Johana不顾一切的追随与执着。结局的Johanna却用全身力气身嘶力竭:“I love you。I want to live with you。I want to have a baby with you。I want to have a house with you。A car with you。A dog with you。You know?”,可面对Jacques的绝然目光,乔安娜也只能放手并深情的说一句:GO!GO and see ,my love 。乔安娜牺牲所有的追随,并不能换来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如Enzo与Jacques比肩。但Enzo用生命见证自己的追求与成就,而Jacques完成的是自己的回归,也许Jacques就是大海遗忘的人鱼,最终回到挚爱,对于乔安娜的也许是爱的替代亦或是爱的误解,但不管如何。Jacques终归是Jacques,只能归属于海洋,独留下Johanna独自承受,独自欢喜,独自孤独,独自爱恋,独自完成人生的旅行。
深刻体会里边的一句:“The end you did it alone。”当这个外表艳俗,内心历练的西班牙女郎说出这句深沉的话语,我内心某处的伤口悄悄作痛。是的,一段爱情不论是走进婚姻终生相伴,还是终于半途,最终需要面对依旧是孤独。我无法成为一段爱情里对方的梦想,或是最初的宿命,而这样的爱情,实则也难以存在。因为,终究的终究,世俗的东西就是一种束缚和捆绑,心灵最真切的诉求根本就没有天空可以飞翔。因此,这个女郎耳边摇摇晃晃风姿绰约的粉红色海豚,是这电影里最温暖的一条海豚。Enzo为了梦想,去了美丽绚烂的海底,可是世俗的眼光里那里只有黑暗和冰冷不是吗?
至于乔安娜,我喜欢她的为爱付出,为爱追随,她才是这部电影里很值得崇敬的角色,因为世俗中的不可多得。不必为她怜惜和哀伤,这样的女纸,即使遇到下一场爱恋,依旧会是这样的热情和体贴。犹如一句话::“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她从心里祝福那鸽子的飞翔。” Jacques最终也还是选择了他的宿命,无关乎责任,只是怎么做没法牺牲内心的渴望和期待,来感受世俗的温暖。
我们依然不是谁的谁,爱一个人不是互相伤害,也或许不是互相成全,但是我们各自孤独中追寻最终的梦想。但,不能失去的,是爱的能力,爱一个人的能力,爱上爱情的能力,爱自己和爱对方梦想的能力。超越世俗,太难,所幸我恰好乐于活在世俗,以后遇到的也是红尘中人。如若有幸,互相有共同目标,一同追寻,人生了无遗憾。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