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谁著史 读后感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冲着书名来的。最近有点喜欢看明清历史、近代史,不太久远的历史,大环境变化相对较少能对现在又一定的知道意义。读了本书发现与刚开始的预想有偏差,但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值得思考,值得认可。
本书主要从商业金融、国家组织模式及执行力和国际大环境三个方面解读了明清、近代中国的个个历史节点。本书作者认为从张居正开始施行“一鞭法”开始确立了国家 经济中的银本位,促进了经济的局部繁荣。但是失去的国家金融信誉,使得国家经济摆脱控制。而同时期西方大量的银输入加剧的明王朝的经济崩溃,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明清时期被大多认为是中国资产阶级萌芽时期,被帝国主义等外来势力打压、扼杀在摇篮中。单从经济角度上讲西方资产阶级与当时中国的自由经济(不受控制的民间资本)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期中国的资本在晋商等处,以商途转运盈利。富裕的资金也不能用于政治、军事投资,是有资本封顶之嫌。而西方由于历史背景,其富裕资本常用于战争、宗教等投资也间接的推动了历史,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为之后的资本扩张、资本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清朝延续了明朝经济制度的极弱,但是被低下的国家组织能力送进了坟墓。“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观点是点睛之笔,道出了近代中国积弱的病灶。
本书从这三个方面解读了近代积弱的原因及新中国在这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对中国未来的一些思考。
感觉从经济方面解读历史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朝代更替,日月变幻在背后都隐藏着这条金融的线。
初读本书有一点读政治教科书的感觉,遇到不少上学时候不懂含义的名词。O(∩_∩)O~
本书主要从商业金融、国家组织模式及执行力和国际大环境三个方面解读了明清、近代中国的个个历史节点。本书作者认为从张居正开始施行“一鞭法”开始确立了国家 经济中的银本位,促进了经济的局部繁荣。但是失去的国家金融信誉,使得国家经济摆脱控制。而同时期西方大量的银输入加剧的明王朝的经济崩溃,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明清时期被大多认为是中国资产阶级萌芽时期,被帝国主义等外来势力打压、扼杀在摇篮中。单从经济角度上讲西方资产阶级与当时中国的自由经济(不受控制的民间资本)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期中国的资本在晋商等处,以商途转运盈利。富裕的资金也不能用于政治、军事投资,是有资本封顶之嫌。而西方由于历史背景,其富裕资本常用于战争、宗教等投资也间接的推动了历史,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为之后的资本扩张、资本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清朝延续了明朝经济制度的极弱,但是被低下的国家组织能力送进了坟墓。“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观点是点睛之笔,道出了近代中国积弱的病灶。
本书从这三个方面解读了近代积弱的原因及新中国在这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对中国未来的一些思考。
感觉从经济方面解读历史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朝代更替,日月变幻在背后都隐藏着这条金融的线。
初读本书有一点读政治教科书的感觉,遇到不少上学时候不懂含义的名词。O(∩_∩)O~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