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者的感情
一年见一次的好朋友从美国回来,圣诞节那几天见了面,交流彼此的生活状况,问到我的感情。
“你有在date吗?”
“没有。”
“有没有打算?”
“没有。”
“为什么?”
“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挺好。”
说这样的话,换作许多年前,不过是单身的人撑着自己的脸面嘴硬。可是做“单亲妈妈”这一年下来,渐渐像剥洋葱一样看到自己的内心有多软弱,才明白很多感情状态其实我都无法承受。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着走,我能做的,只有不接受。
真正的醒悟是在9月份从山东回来后。忽然意识到,已无法再像一个年轻女孩那样肆意生活,当你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时,疲惫和焦虑自然就会流露,藏也藏不住,让我觉得万分难堪。
我爱我的女儿,也享受和她一起的时光。但是我无法预测她将因为多小的事情嚎啕大哭,而我只有尴尬地等着大家的沉默过去后感谢她的安宁。
她像树袋熊一样久久趴在我身上,我抱着她走完了青岛的八大关。而朋友们不免觉得我过分纵容,但如果我把她放下,她会哭个不停,我觉得那更让我觉得尴尬,不礼貌地打扰大家。
这样的细小时刻多了,我便没有了心思和朋友们一起好好吃饭说笑。忧心忡忡,一直扛完了全程。——这一点也不像我(原来的样子)。
但我并不怪罪她,我只是意识到了,让朋友们接受你和女儿这件事,比想象中要难。——即便是已经很亲的朋友了,你也无法避免打扰他们的尴尬。
人们会送她礼物,会带她玩耍,会陪她听音乐。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忍受长时间地陪伴,听她哭听她闹,除非你是她的母亲,耐心天生属于你们的关系。
在和女儿的沟通中,我的软弱就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来。——是的,我比你们想象得要软弱很多。因为那是我的女儿,不是一个什么陌生的孩子。——众目睽睽之下,我要么沉默,要么就保持我和她原本的样子。我无法像在公众场合遇过的许多妈妈,因为孩子哭闹带来的尴尬而怒斥或丢手就走。我觉得那太残忍了。
旅行回来后,我明白了,往后的生活会像浓缩的旅途一样,细小的时刻会被无限放大。不管多少喜欢你的人说着欣赏你、对你表达爱慕的心;只要让他们和孩子相处几天,不是谁都承受得了甜蜜的痛苦。
那种在我心间萦绕的“渴望有个人来照顾我们”的浓云,忽然就像大雾散开,我再也不奢望。
我回到了离婚时的清醒——明白了世界就是这么正常地运转着,没人有义务来承担你的问题和痛
你要继续像最初破釜沉舟时那样,清清楚楚地告诉自己:既然决定了带着孩子离婚,就要承担未来可能单身一辈子的风险。既然做了那样的决定有勇气承担,就不要作更多幻想。
我挥起一把大刀,斩断所有情丝,终于把沉浊的脑子洗了个一干二净。
十几岁时我不是招人喜欢的女孩,恃才傲物,容貌平平。对自己喜欢的人,有的总是“求之不得”的心,越是“求不得”,越是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锯折磨。明知是无果的事情,却常常守着一篮空欢喜。
到了二十多岁,终于遇到了心疼自己的人。那大概是因为自己像雏鸟刚刚闯进陌生世界,难免露怯,往常的才华都不受用,只有隐忍。沉默地看着学着,反倒像个传统女孩,于是忽然间多了很多人问津。自己一下子有点不适应——为什么我有这么多人喜欢了?
十几岁时羡慕那些被花被情书追捧的女生,到了二十多岁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虚荣”。我被这一幻象迷惑,被无数分叉小径引诱。我想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了解各种各样新奇的世界。他们任何一条小径都会通向星辰大海,而我不过是在用心观察,用心聆听。
真正的恋爱、婚姻,初衷并不是因为你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而是你终于找到了疼惜你的人。那个人只要在你病时多加照顾,在你落魄时施出援手愿意患难与共,你便想这就是最大的“好”,值得托付。
而在这迷丛中行走时,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什么是真正的喜欢,是不是就像歌里唱的,“也许遇见某一人,过着平凡的日子”。
是不是就像胡兰成哄张爱玲那样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爱情的真谛。
离婚时我对感情的分裂并没有太大痛苦,甚至残忍地说“我终于有了一个借口逃脱不属于自己的命运”——因为这样想太残忍,对许多决定我也做出了妥协。
人们以为我会妒忌,会痛恨,会尴尬;实际上,我一点也没有。我说祝福对方找到自己的幸福,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在意他要和谁继续生活。我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我要过自己的生活。
然而我自己的感情生活,应该是怎样,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的,是你将会遇见怎样的人,不知道那人是否合适,正如每一个单身都会忧虑自己孤独终老一样。
但是这一年来我又剥了一层洋葱,慢慢发现,当你走出围城之外时,再看围城内的迷雾,你也确实比常人更清醒些。——知道大多数人都不可幸免,选择安逸、选择美貌、选择甜蜜,多过选择苦难、选择等待,选择距离。
没有太多的人有耐心,那毕竟不天生属于你们的关系。
和耐心相比,动心显得太轻佻,太微不足道。也越来越少人能让我动心。
”既然不轻易动心了,为何要轻易伤心呢?“——在一次回上海的火车上,我这样问自己。
辛酸几场后,终于明白自己承受不起期望与破灭,对感情的心智还像个孩子。
尴尬的是,那原本也不是你要的东西,只是别人推着你走,你才半就半疑。
最后回过头来一看,时间已经在龃龉和罅隙里流过了,磨掉了人的耐心。至于感情这种东西,最经不起推敲的就是时间。动心不过是个动作,随时都可以发生。
在新年去潮州的旅途上,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我知道什么属于我的快乐,怎样的宁静让我真正满足。
在山顶看日出日落时,不经意看到流星划过黑夜时,开车驶过迷雾山林时,和对的人听着对的音乐时,那些快乐都是天生的、不由自主的,让我赞叹人世美好。
在途中我们随性地下了高速,去无名的小镇上、竹林间寻觅吃食,也是快乐得没心没肺。
我想我是属于这些快乐的,而不是那些。我已如此无负担地放松了,为何要为乍聚乍离的浮云忧愁呢?
再次在广州的路上行走时,那种感觉如石沉大海,终于定下风波。
不是对未来没有美好的期盼,我只是知道了自己不该为不擅长的事烦恼。
唯一遗憾的是在途中的两通电话,一下把我的脆弱又打出原形。
我毫无防备地接起电话,就那样在一车朋友面前谈论了家事,被电话那头的人牵着争吵。
挂完电话,我觉得尴尬极了,默默就流下了眼泪。
车驶过夜晚的韩江,正如在山东时看到的孤独大海。——谁愿意与难堪的人同行呢?我无法忍受的是自己的脆弱被一下剥开看到。
下车后我把自己晾在路边很久,好不容易让那些负面的东西消散。
我心知肚明”也许一辈子都会面对这些纠缠不完的问题“,连我自己都有些嫌弃。
那些属于人性欲望的东西,美好时自然美好,丑陋时也确实丑陋。我经历了一次就不想再来一次,知道自己的软弱永远战胜不过它们的邪恶。
但华袍上的虱子,它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身份的一部分,我过往经历结果的一部分,我没有办法避免。
一次又一次面对过后,我始终磨不出自己坚硬的内心,只有不断去寻找真善美,用更多光明去冲淡黑暗。
如果你现在问我,有没有对感情的期许,有没有理想伴侣的样子。我依然像个孩子,渴望哭时有个肩膀,笑时有人一起欢颜。
但我太明白时间的冷酷无情了,多少恋人甚至朋友,在时间中一久就被磨出人性丑陋的部分。那些猜忌、消耗和怀疑,最后总把大家初见时的美好打得七零八落。
我有我雀跃的时候,也有我沉重的时候;我有我骄傲的时候,也有我不堪的时候。
我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会有。
只是不再确定,我们对新的人是否有足够耐心忍受。
那最后悲观主义者如何从感情中收获快乐呢?
我想大概只有幽默了,幽默是对苦难最好的解药。
“你有在date吗?”
“没有。”
“有没有打算?”
“没有。”
“为什么?”
“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挺好。”
说这样的话,换作许多年前,不过是单身的人撑着自己的脸面嘴硬。可是做“单亲妈妈”这一年下来,渐渐像剥洋葱一样看到自己的内心有多软弱,才明白很多感情状态其实我都无法承受。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着走,我能做的,只有不接受。
真正的醒悟是在9月份从山东回来后。忽然意识到,已无法再像一个年轻女孩那样肆意生活,当你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时,疲惫和焦虑自然就会流露,藏也藏不住,让我觉得万分难堪。
我爱我的女儿,也享受和她一起的时光。但是我无法预测她将因为多小的事情嚎啕大哭,而我只有尴尬地等着大家的沉默过去后感谢她的安宁。
她像树袋熊一样久久趴在我身上,我抱着她走完了青岛的八大关。而朋友们不免觉得我过分纵容,但如果我把她放下,她会哭个不停,我觉得那更让我觉得尴尬,不礼貌地打扰大家。
这样的细小时刻多了,我便没有了心思和朋友们一起好好吃饭说笑。忧心忡忡,一直扛完了全程。——这一点也不像我(原来的样子)。
但我并不怪罪她,我只是意识到了,让朋友们接受你和女儿这件事,比想象中要难。——即便是已经很亲的朋友了,你也无法避免打扰他们的尴尬。
人们会送她礼物,会带她玩耍,会陪她听音乐。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忍受长时间地陪伴,听她哭听她闹,除非你是她的母亲,耐心天生属于你们的关系。
在和女儿的沟通中,我的软弱就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来。——是的,我比你们想象得要软弱很多。因为那是我的女儿,不是一个什么陌生的孩子。——众目睽睽之下,我要么沉默,要么就保持我和她原本的样子。我无法像在公众场合遇过的许多妈妈,因为孩子哭闹带来的尴尬而怒斥或丢手就走。我觉得那太残忍了。
旅行回来后,我明白了,往后的生活会像浓缩的旅途一样,细小的时刻会被无限放大。不管多少喜欢你的人说着欣赏你、对你表达爱慕的心;只要让他们和孩子相处几天,不是谁都承受得了甜蜜的痛苦。
那种在我心间萦绕的“渴望有个人来照顾我们”的浓云,忽然就像大雾散开,我再也不奢望。
我回到了离婚时的清醒——明白了世界就是这么正常地运转着,没人有义务来承担你的问题和痛
你要继续像最初破釜沉舟时那样,清清楚楚地告诉自己:既然决定了带着孩子离婚,就要承担未来可能单身一辈子的风险。既然做了那样的决定有勇气承担,就不要作更多幻想。
我挥起一把大刀,斩断所有情丝,终于把沉浊的脑子洗了个一干二净。
十几岁时我不是招人喜欢的女孩,恃才傲物,容貌平平。对自己喜欢的人,有的总是“求之不得”的心,越是“求不得”,越是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锯折磨。明知是无果的事情,却常常守着一篮空欢喜。
到了二十多岁,终于遇到了心疼自己的人。那大概是因为自己像雏鸟刚刚闯进陌生世界,难免露怯,往常的才华都不受用,只有隐忍。沉默地看着学着,反倒像个传统女孩,于是忽然间多了很多人问津。自己一下子有点不适应——为什么我有这么多人喜欢了?
十几岁时羡慕那些被花被情书追捧的女生,到了二十多岁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虚荣”。我被这一幻象迷惑,被无数分叉小径引诱。我想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了解各种各样新奇的世界。他们任何一条小径都会通向星辰大海,而我不过是在用心观察,用心聆听。
真正的恋爱、婚姻,初衷并不是因为你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而是你终于找到了疼惜你的人。那个人只要在你病时多加照顾,在你落魄时施出援手愿意患难与共,你便想这就是最大的“好”,值得托付。
而在这迷丛中行走时,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什么是真正的喜欢,是不是就像歌里唱的,“也许遇见某一人,过着平凡的日子”。
是不是就像胡兰成哄张爱玲那样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爱情的真谛。
离婚时我对感情的分裂并没有太大痛苦,甚至残忍地说“我终于有了一个借口逃脱不属于自己的命运”——因为这样想太残忍,对许多决定我也做出了妥协。
人们以为我会妒忌,会痛恨,会尴尬;实际上,我一点也没有。我说祝福对方找到自己的幸福,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在意他要和谁继续生活。我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我要过自己的生活。
然而我自己的感情生活,应该是怎样,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的,是你将会遇见怎样的人,不知道那人是否合适,正如每一个单身都会忧虑自己孤独终老一样。
但是这一年来我又剥了一层洋葱,慢慢发现,当你走出围城之外时,再看围城内的迷雾,你也确实比常人更清醒些。——知道大多数人都不可幸免,选择安逸、选择美貌、选择甜蜜,多过选择苦难、选择等待,选择距离。
没有太多的人有耐心,那毕竟不天生属于你们的关系。
和耐心相比,动心显得太轻佻,太微不足道。也越来越少人能让我动心。
”既然不轻易动心了,为何要轻易伤心呢?“——在一次回上海的火车上,我这样问自己。
辛酸几场后,终于明白自己承受不起期望与破灭,对感情的心智还像个孩子。
尴尬的是,那原本也不是你要的东西,只是别人推着你走,你才半就半疑。
最后回过头来一看,时间已经在龃龉和罅隙里流过了,磨掉了人的耐心。至于感情这种东西,最经不起推敲的就是时间。动心不过是个动作,随时都可以发生。
在新年去潮州的旅途上,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我知道什么属于我的快乐,怎样的宁静让我真正满足。
在山顶看日出日落时,不经意看到流星划过黑夜时,开车驶过迷雾山林时,和对的人听着对的音乐时,那些快乐都是天生的、不由自主的,让我赞叹人世美好。
在途中我们随性地下了高速,去无名的小镇上、竹林间寻觅吃食,也是快乐得没心没肺。
我想我是属于这些快乐的,而不是那些。我已如此无负担地放松了,为何要为乍聚乍离的浮云忧愁呢?
再次在广州的路上行走时,那种感觉如石沉大海,终于定下风波。
不是对未来没有美好的期盼,我只是知道了自己不该为不擅长的事烦恼。
唯一遗憾的是在途中的两通电话,一下把我的脆弱又打出原形。
我毫无防备地接起电话,就那样在一车朋友面前谈论了家事,被电话那头的人牵着争吵。
挂完电话,我觉得尴尬极了,默默就流下了眼泪。
车驶过夜晚的韩江,正如在山东时看到的孤独大海。——谁愿意与难堪的人同行呢?我无法忍受的是自己的脆弱被一下剥开看到。
下车后我把自己晾在路边很久,好不容易让那些负面的东西消散。
我心知肚明”也许一辈子都会面对这些纠缠不完的问题“,连我自己都有些嫌弃。
那些属于人性欲望的东西,美好时自然美好,丑陋时也确实丑陋。我经历了一次就不想再来一次,知道自己的软弱永远战胜不过它们的邪恶。
但华袍上的虱子,它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身份的一部分,我过往经历结果的一部分,我没有办法避免。
一次又一次面对过后,我始终磨不出自己坚硬的内心,只有不断去寻找真善美,用更多光明去冲淡黑暗。
如果你现在问我,有没有对感情的期许,有没有理想伴侣的样子。我依然像个孩子,渴望哭时有个肩膀,笑时有人一起欢颜。
但我太明白时间的冷酷无情了,多少恋人甚至朋友,在时间中一久就被磨出人性丑陋的部分。那些猜忌、消耗和怀疑,最后总把大家初见时的美好打得七零八落。
我有我雀跃的时候,也有我沉重的时候;我有我骄傲的时候,也有我不堪的时候。
我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会有。
只是不再确定,我们对新的人是否有足够耐心忍受。
那最后悲观主义者如何从感情中收获快乐呢?
我想大概只有幽默了,幽默是对苦难最好的解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