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一路过关斩将,如何气定神闲
人生有很多bug需要修炼,人们总是在教我们过关斩将,但是却没人教我们气定神闲。
今天看到一个场景:一个妈妈因为一个十岁的孩子不听话,把他从椅子上强硬的拉起来,用苛责怪罪的语气让他好好听话,不要太犟。在外人面前,不得不说,面孔有些许的狰狞。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和表达的形式内容,决定了她所能得到的待遇,一个不懂得表达自己需要的人,注定无法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会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教育孩子是一个大问题,今天看到的景象,让我觉得孩子有些可怜,现在他没有反抗能力,只会沉默的面对指责,偶尔以发脾气来表达不满,但等他长大之后,或许会有更暴力的方式来对待遇到的一切吧。有很多人不满自己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总是想:我以后绝对不会这么对待我的孩子。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会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父母的教育方式,因为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经过和父母几十年的相处,已经根深蒂固了,除非有强烈的反思和在日常生活中强大的自控能力,不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反观我的现状,就是如此。昨天小朋友不想吃东西,吃了很少,睡前吃米糊的时候也一直玩,她爸爸就很纵容的状态,说不吃就算了,我就一直想让她多吃,不然半夜饿了就各种哭。然后就演变成她到处走,我到处喂,洒得哪里都是,我就特别生气的说:你看你们惯的,吃东西不好好吃。这句话就让这件事情升级成家庭矛盾,我在质疑他的教育方式,然后差点吵架哈哈。事后我想想,如果当时她不吃,我少喂那么几口,她也不会饿啊,顶多早点起来喝奶粉,如果当时我不那么生气暴躁的讲话,而是温柔点,有耐心些,爸爸也不会因此生气。因为他的确是一个尽职的爸爸了。
但是也许我的爸爸就不是那么有耐心的人,所以我也很容易头脑发热不顾后果的讲话,脾气暴躁没有耐心,不会温柔细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这样的表达方式,除了让和自己相处的人不开心之外,也会让整个家庭处于紧张状态,反而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继而也会变成敏感紧张的性格,然后延续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今天那位拉孩子的妈妈家里也是这种状态,她的父亲和她讲话的方式,和她对她孩子讲话的方式,应该是一模一样,虽然她一再跟我们说她改了很多,但是我从她孩子的身上看不到一个快乐开朗宽容的孩子应有的状态,也许是过多的背负了父母的期望和期待了吧。那位妈妈从小就被教育如何披荆斩棘过关斩将达到人生新高度,就像她每次在我们面前让她的孩子考到什么学校一样,她却没有被教育如何在人生里过得气定神闲,毕竟人生除了新高度,一路上还有很多美好的风景,但这是她的生活方式,我无从指责。
希望我能气定神闲,能不能“过关斩将”就另当别论了。
今天看到一个场景:一个妈妈因为一个十岁的孩子不听话,把他从椅子上强硬的拉起来,用苛责怪罪的语气让他好好听话,不要太犟。在外人面前,不得不说,面孔有些许的狰狞。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和表达的形式内容,决定了她所能得到的待遇,一个不懂得表达自己需要的人,注定无法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会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教育孩子是一个大问题,今天看到的景象,让我觉得孩子有些可怜,现在他没有反抗能力,只会沉默的面对指责,偶尔以发脾气来表达不满,但等他长大之后,或许会有更暴力的方式来对待遇到的一切吧。有很多人不满自己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总是想:我以后绝对不会这么对待我的孩子。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会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父母的教育方式,因为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经过和父母几十年的相处,已经根深蒂固了,除非有强烈的反思和在日常生活中强大的自控能力,不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反观我的现状,就是如此。昨天小朋友不想吃东西,吃了很少,睡前吃米糊的时候也一直玩,她爸爸就很纵容的状态,说不吃就算了,我就一直想让她多吃,不然半夜饿了就各种哭。然后就演变成她到处走,我到处喂,洒得哪里都是,我就特别生气的说:你看你们惯的,吃东西不好好吃。这句话就让这件事情升级成家庭矛盾,我在质疑他的教育方式,然后差点吵架哈哈。事后我想想,如果当时她不吃,我少喂那么几口,她也不会饿啊,顶多早点起来喝奶粉,如果当时我不那么生气暴躁的讲话,而是温柔点,有耐心些,爸爸也不会因此生气。因为他的确是一个尽职的爸爸了。
但是也许我的爸爸就不是那么有耐心的人,所以我也很容易头脑发热不顾后果的讲话,脾气暴躁没有耐心,不会温柔细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这样的表达方式,除了让和自己相处的人不开心之外,也会让整个家庭处于紧张状态,反而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继而也会变成敏感紧张的性格,然后延续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今天那位拉孩子的妈妈家里也是这种状态,她的父亲和她讲话的方式,和她对她孩子讲话的方式,应该是一模一样,虽然她一再跟我们说她改了很多,但是我从她孩子的身上看不到一个快乐开朗宽容的孩子应有的状态,也许是过多的背负了父母的期望和期待了吧。那位妈妈从小就被教育如何披荆斩棘过关斩将达到人生新高度,就像她每次在我们面前让她的孩子考到什么学校一样,她却没有被教育如何在人生里过得气定神闲,毕竟人生除了新高度,一路上还有很多美好的风景,但这是她的生活方式,我无从指责。
希望我能气定神闲,能不能“过关斩将”就另当别论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