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交易法则》读书笔记
以下是几种对交易行为有影响的认知偏差: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对避免损失有一种强烈的偏好。也就是说,不赔钱远比赚钱更重要。
•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s effect):更重视已经花掉的钱,而不是未来可能要花的钱。
•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早早兑现利润,却让损失持续下去。
•结果偏好(outcome bias):只会根据一个决策的结果来判断它的好坏,而不去考虑决策本身的质量。
•近期偏好(recency bias):更重视近期的数据或经验,忽视早期的数据或经验。
•锚定效应(anchoring):过于依赖(或锚定)容易获得的信息。
•潮流效应(bandwagon effect):盲目相信一件事,只因为其他许多人都相信它。
•小数定律(the law of small numbers):从太少的信息中得出没有依据的结论。
你完全可以凭借那些闻名已久的理念和概念获得成功,但前提是,你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些法则。这就是交易的秘诀,也是海龟们的成功秘诀。
海龟培训课的所有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要点:
1. 掌握优势:找到一个期望值为正的交易策略,因为长期来看它能创造正的回报。
2. 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守住阵地,否则即使你有一个期望值为正的系统,你也等不到它创造成果的那一天。
3. 坚定不移:唯有坚定不移地执行你的策略,你才能真正获得系统的正期望值。
4. 简单明了:海龟方法的精髓其实很简单——抓住每一个趋势。你的大部分利润可能就来自两三次成功的交易,所以不要错过任何趋势,否则你全年的努力可能都会化为泡影。这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只是不容易做到。
我们在第一个月里都要写自己的日志,在里面注明每一笔交易的原因。我的记录大多都是这类风格:“在400美元时买入,因为根据系统2来看,这是一个60日突破。”
我们已经说过人类的认知偏差对交易者的影响。有三种偏差是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克服的,那就是近期偏好、结果偏好以及预测未来的冲动。
交易者们把往坏方向的最大变动幅度称为MAE(maximum adverse excursion,最大不利变动幅度),把往好方向的最大变动幅度称为MFE(maximum favorable excursion,最大有利变动幅度)。因此,图中的双箭头线标明了这次价格变动的MAE和MFE。在这个例子中,MFE(好的价格变动)远大于MAE(坏的价格变动)。
你也可以用E–比率来检验一下唐奇安趋势系统的主要要素。这个系统的入市策略有两大要素,一个是唐奇安通道突破法则,另一个是趋势组合过滤器。根据唐奇安通道突破法则,你应该在价格突破过去20天内的最高点时买入,在价格跌破过去20天内的最低点时卖空。而趋势组合过滤器规定,你只能在50日均线高于300日均线的市场中做多,在50日均线低于300日均线的市场中做空。
由于市场是动态的,还包含其他许许多多的参与者,市场会变化是个无法改变的现实,而这会影响到曾经有效的系统和方法。有时候,这些变化是永久性的。伟大交易者与普通交易者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有能力坚持其他人已经厌倦和放弃的方法,并且靠这些方法获得成功。
如果你决定铤而走险,你必须首先牢记一件重要的事:每年20%~30%的稳定回报就能在短时期内带给你巨大的财富,无论你的初始投入有多少。复利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但前提是你没有中途破产,被迫从头再来。如果你投入5万美元,而且你的年均回报能达到30%的话,你在20年之后就能拥有将近1 000万美元。
再回忆一下1987年10月的那次惊天动荡。那一天,几乎我们所参与的每一个市场都爆发了不利于我们的巨变。正是为了应对这类局面,里奇和比尔早已对我们的交易量施加了一些限制:第一,我们在每一个市场中最多只能投入4个头寸单位;第二,在高度相关的多个市场中,我们的多头或空头单位都不能超过6个;第三,我们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的总交易量都不得超过10个头寸单位(也就是说,最多10个空头和10个多头),但对没有相关性的市场来说,这个限制可以放宽到12个。那一天,这些限制也许为里奇挽回了超过1亿美元的损失。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的损失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最迟发出信号的市场上,趋势往往不会延续太久,我们更有可能以亏损收场。
历史检验并不能预见到未来,但它可以帮助你判断一种方法能否在未来赢利。它并不是最优的方法,水晶球或时光机都比它要好,但它是目前可用的工具中最好的一个。
我们已经考虑了稳健性的两个要素——分散化和简化,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从这两个方面加强我们的交易策略。有些法则会加剧对特殊市场条件的依赖性,尽可能地减少这类法则就是简化的要诀。要提高分散化程度,我们可以选择尽可能多的非关联市场,或者在同一时间使用多种不同的交易系统——这样,无论未来的市场状况如何,你的投资组合中总会有一些表现良好的系统。
加强系统的稳健性有两大要点,一是确保系统法则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市场状况,二是让系统保持简明,不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
很多人发现范•撒普、布雷特•斯蒂恩博格(Brett Steenbarger)、阿里•基夫(Ari Kiev)和马克•道格拉斯(Mark Douglas)的著作对交易者掌控自己的心魔大有帮助。我建议你也去拜读一下。
畏惧心理对个人成就的影响远大于客观现实的制约。如果我们因为不自信而没有采取行动,我们相当于在成功之路上放置了一个障碍,这种障碍远大于现实障碍。如果我们尝试了,我们可能会失败,但也有可能成功。如果我们根本不敢尝试,我们就真的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N就是真实波动幅度的20日指数移动平均值,现在更常见的名称是真实波动幅度均值(或ATR)
系统1:以20日突破为基础的短期系统 系统2:以55日突破为基础的长期系统
要控制损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入市之前就确定退出的标准。一旦价格到达了你的止损标准,你必须退出——坚定不移,无一例外。犹豫和动摇终将酿成灾难。
海龟们根据头寸风险来设定止损标准。任何一笔交易的风险程度都不得超过2%。
系统1采用10日突破退出法则:对多头头寸来说,在价格跌破过去10日最低点时退出;对空头头寸来说,在价格超过10日最高点时退出。总之,如果价格发生了不利于头寸的10日突破,所有头寸单位都要退出。 系统2则采用20日突破退出法则:对多头来说是20日向下突破,对空头来说是20日向上突破。只要价格发生了不利于头寸的20日突破,所有头寸单位都会退出。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对避免损失有一种强烈的偏好。也就是说,不赔钱远比赚钱更重要。
•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s effect):更重视已经花掉的钱,而不是未来可能要花的钱。
•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早早兑现利润,却让损失持续下去。
•结果偏好(outcome bias):只会根据一个决策的结果来判断它的好坏,而不去考虑决策本身的质量。
•近期偏好(recency bias):更重视近期的数据或经验,忽视早期的数据或经验。
•锚定效应(anchoring):过于依赖(或锚定)容易获得的信息。
•潮流效应(bandwagon effect):盲目相信一件事,只因为其他许多人都相信它。
•小数定律(the law of small numbers):从太少的信息中得出没有依据的结论。
你完全可以凭借那些闻名已久的理念和概念获得成功,但前提是,你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些法则。这就是交易的秘诀,也是海龟们的成功秘诀。
海龟培训课的所有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要点:
1. 掌握优势:找到一个期望值为正的交易策略,因为长期来看它能创造正的回报。
2. 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守住阵地,否则即使你有一个期望值为正的系统,你也等不到它创造成果的那一天。
3. 坚定不移:唯有坚定不移地执行你的策略,你才能真正获得系统的正期望值。
4. 简单明了:海龟方法的精髓其实很简单——抓住每一个趋势。你的大部分利润可能就来自两三次成功的交易,所以不要错过任何趋势,否则你全年的努力可能都会化为泡影。这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只是不容易做到。
我们在第一个月里都要写自己的日志,在里面注明每一笔交易的原因。我的记录大多都是这类风格:“在400美元时买入,因为根据系统2来看,这是一个60日突破。”
我们已经说过人类的认知偏差对交易者的影响。有三种偏差是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克服的,那就是近期偏好、结果偏好以及预测未来的冲动。
交易者们把往坏方向的最大变动幅度称为MAE(maximum adverse excursion,最大不利变动幅度),把往好方向的最大变动幅度称为MFE(maximum favorable excursion,最大有利变动幅度)。因此,图中的双箭头线标明了这次价格变动的MAE和MFE。在这个例子中,MFE(好的价格变动)远大于MAE(坏的价格变动)。
你也可以用E–比率来检验一下唐奇安趋势系统的主要要素。这个系统的入市策略有两大要素,一个是唐奇安通道突破法则,另一个是趋势组合过滤器。根据唐奇安通道突破法则,你应该在价格突破过去20天内的最高点时买入,在价格跌破过去20天内的最低点时卖空。而趋势组合过滤器规定,你只能在50日均线高于300日均线的市场中做多,在50日均线低于300日均线的市场中做空。
由于市场是动态的,还包含其他许许多多的参与者,市场会变化是个无法改变的现实,而这会影响到曾经有效的系统和方法。有时候,这些变化是永久性的。伟大交易者与普通交易者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有能力坚持其他人已经厌倦和放弃的方法,并且靠这些方法获得成功。
如果你决定铤而走险,你必须首先牢记一件重要的事:每年20%~30%的稳定回报就能在短时期内带给你巨大的财富,无论你的初始投入有多少。复利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但前提是你没有中途破产,被迫从头再来。如果你投入5万美元,而且你的年均回报能达到30%的话,你在20年之后就能拥有将近1 000万美元。
再回忆一下1987年10月的那次惊天动荡。那一天,几乎我们所参与的每一个市场都爆发了不利于我们的巨变。正是为了应对这类局面,里奇和比尔早已对我们的交易量施加了一些限制:第一,我们在每一个市场中最多只能投入4个头寸单位;第二,在高度相关的多个市场中,我们的多头或空头单位都不能超过6个;第三,我们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的总交易量都不得超过10个头寸单位(也就是说,最多10个空头和10个多头),但对没有相关性的市场来说,这个限制可以放宽到12个。那一天,这些限制也许为里奇挽回了超过1亿美元的损失。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的损失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最迟发出信号的市场上,趋势往往不会延续太久,我们更有可能以亏损收场。
历史检验并不能预见到未来,但它可以帮助你判断一种方法能否在未来赢利。它并不是最优的方法,水晶球或时光机都比它要好,但它是目前可用的工具中最好的一个。
我们已经考虑了稳健性的两个要素——分散化和简化,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从这两个方面加强我们的交易策略。有些法则会加剧对特殊市场条件的依赖性,尽可能地减少这类法则就是简化的要诀。要提高分散化程度,我们可以选择尽可能多的非关联市场,或者在同一时间使用多种不同的交易系统——这样,无论未来的市场状况如何,你的投资组合中总会有一些表现良好的系统。
加强系统的稳健性有两大要点,一是确保系统法则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市场状况,二是让系统保持简明,不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
很多人发现范•撒普、布雷特•斯蒂恩博格(Brett Steenbarger)、阿里•基夫(Ari Kiev)和马克•道格拉斯(Mark Douglas)的著作对交易者掌控自己的心魔大有帮助。我建议你也去拜读一下。
畏惧心理对个人成就的影响远大于客观现实的制约。如果我们因为不自信而没有采取行动,我们相当于在成功之路上放置了一个障碍,这种障碍远大于现实障碍。如果我们尝试了,我们可能会失败,但也有可能成功。如果我们根本不敢尝试,我们就真的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N就是真实波动幅度的20日指数移动平均值,现在更常见的名称是真实波动幅度均值(或ATR)
系统1:以20日突破为基础的短期系统 系统2:以55日突破为基础的长期系统
要控制损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入市之前就确定退出的标准。一旦价格到达了你的止损标准,你必须退出——坚定不移,无一例外。犹豫和动摇终将酿成灾难。
海龟们根据头寸风险来设定止损标准。任何一笔交易的风险程度都不得超过2%。
系统1采用10日突破退出法则:对多头头寸来说,在价格跌破过去10日最低点时退出;对空头头寸来说,在价格超过10日最高点时退出。总之,如果价格发生了不利于头寸的10日突破,所有头寸单位都要退出。 系统2则采用20日突破退出法则:对多头来说是20日向下突破,对空头来说是20日向上突破。只要价格发生了不利于头寸的20日突破,所有头寸单位都会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