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2016年!
后天便是2016年了。报纸上读到一篇随笔,题为《我爱新年》。
我爱新年吗?想了想,还真不敢点头。
不是说老人怕过年吗?元旦一过,春节紧跟着,什么“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什么“万紫千红总是春”;是的,年年岁岁花相似、春相似,但是别忘了还有一句“岁岁年年人不同”呀!不同在哪里?就是又老了一岁。孩子过一年长大一年,年轻人过一年成熟一年,壮年人过一年事业又发展、长进了一年,而老人却是又衰老了一年。昨天好朋友在微信里告诉我,最近体检,虽无大恙,但各脏器的老化速度大大超出想象,很“没劲”。是呀,老人的身体就像使用过度的机器,虽然看起来还在转动,有时还工作得很好,其实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掉链子,说停就停。我体会朋友的“没劲”,因为自己也常常会“没劲”的呀。
但是我想,如果能跳出个体的感受,而从整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来看待人类的演化和发展,那么那种因为新年而产生的“悲秋伤冬”的感慨一定会少许多的。因为一,你改变不了规律,所以二,你何不以更加开阔的胸襟来倾耳谛听新年钟声呢?
大概也算是“学生腔”的残余吧,我对新年一向是很当回事的,不是说会跟着年轻人去新天地太平湖,在人山人海里,大声给新年“5-4-3-2-1”地倒计时,而是就像现在挺时髦的那个词——充满了“仪式感”。虽然去年的最后一天和今年的头一天,太阳同样从东方升起,但它们却有了不同的意义。生活总会留下许多遗憾,人也会犯下不少过错,那么过年就给你一次次抹去一切、重新开始、重新出发、从头再来的机会。一辈子有几十个“从零开始”,一辈子无法完美,却有了几十条冲击完美的起跑线,这多好呀,简直是命运的恩赐了。有什么理由不说一句“我爱过年”呢!
生命这本大书即将又翻到新的一章。谁都无法知道这本书在何处收尾,可是谁都能尽己之力在白纸上写上自认为美好的图画和文字。也许是孤芳自赏,也许是敝帚自珍,可是只要自己觉得好那就是好,自己的生命属于自己,又何必在意他人的说三道四呢。
2015年对我是极其沉重的一年,母亲去世了,这一个章节“声声泪,字字血”。可对于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说,却是无法规避的篇章,而且已经翻了过去。也许在以后的叙述里还会流露出哀痛,可最好的怀念是把这个故事说得更好。还会读书,还会出行,还会与毛豆嬉戏,目视他的成长,还会在博客里和朋友赤诚相待,交流思想。会感激母亲给我腾出的空间,珍视这一切,认真地做下去。是的,给上面这些微不足道的事赋予“仪式感”。
什么叫有尊严的生活?什么叫精致的活法?那就是把一些事有板有眼、极其虔诚地去做。不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不是敷衍,不是苟且,不是“混”。我觉得一定的仪式感是对生命的珍视,是一种强烈的暗示,会提升自己的专注度和各种能力,能抵御负能量的消极影响。我无法保证自己总是能保持好心态,无法保证许多消极因素不会像虫子趁虚而入来败坏自己的心情,使自己有限的岁月变得灰暗,然而,生活里只要有了仪式感,那么,它的主旋律一定会是“天天向上”。
最近这些年的新年,总是在维也纳音乐会的乐曲声里开始的。虽然无法前去金色大厅,可我还是正襟危坐在电视机旁。乐曲是熟悉的,金碧辉煌的大厅也不陌生了。可是我每年都能听出新意,感动得眼含泪水,既是怀旧,更是迎新。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当我的灵魂融化在了斯特劳斯美妙无比的旋律里,当我和现场的观众以及全球数以亿计收看、收听实况转播的观众和听众,一起鼓掌一起升华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有多幸福,老不老又算哪门子的问题呢……
新年,你好!你好,2016年!
我爱新年吗?想了想,还真不敢点头。
不是说老人怕过年吗?元旦一过,春节紧跟着,什么“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什么“万紫千红总是春”;是的,年年岁岁花相似、春相似,但是别忘了还有一句“岁岁年年人不同”呀!不同在哪里?就是又老了一岁。孩子过一年长大一年,年轻人过一年成熟一年,壮年人过一年事业又发展、长进了一年,而老人却是又衰老了一年。昨天好朋友在微信里告诉我,最近体检,虽无大恙,但各脏器的老化速度大大超出想象,很“没劲”。是呀,老人的身体就像使用过度的机器,虽然看起来还在转动,有时还工作得很好,其实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掉链子,说停就停。我体会朋友的“没劲”,因为自己也常常会“没劲”的呀。
但是我想,如果能跳出个体的感受,而从整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来看待人类的演化和发展,那么那种因为新年而产生的“悲秋伤冬”的感慨一定会少许多的。因为一,你改变不了规律,所以二,你何不以更加开阔的胸襟来倾耳谛听新年钟声呢?
大概也算是“学生腔”的残余吧,我对新年一向是很当回事的,不是说会跟着年轻人去新天地太平湖,在人山人海里,大声给新年“5-4-3-2-1”地倒计时,而是就像现在挺时髦的那个词——充满了“仪式感”。虽然去年的最后一天和今年的头一天,太阳同样从东方升起,但它们却有了不同的意义。生活总会留下许多遗憾,人也会犯下不少过错,那么过年就给你一次次抹去一切、重新开始、重新出发、从头再来的机会。一辈子有几十个“从零开始”,一辈子无法完美,却有了几十条冲击完美的起跑线,这多好呀,简直是命运的恩赐了。有什么理由不说一句“我爱过年”呢!
生命这本大书即将又翻到新的一章。谁都无法知道这本书在何处收尾,可是谁都能尽己之力在白纸上写上自认为美好的图画和文字。也许是孤芳自赏,也许是敝帚自珍,可是只要自己觉得好那就是好,自己的生命属于自己,又何必在意他人的说三道四呢。
2015年对我是极其沉重的一年,母亲去世了,这一个章节“声声泪,字字血”。可对于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说,却是无法规避的篇章,而且已经翻了过去。也许在以后的叙述里还会流露出哀痛,可最好的怀念是把这个故事说得更好。还会读书,还会出行,还会与毛豆嬉戏,目视他的成长,还会在博客里和朋友赤诚相待,交流思想。会感激母亲给我腾出的空间,珍视这一切,认真地做下去。是的,给上面这些微不足道的事赋予“仪式感”。
什么叫有尊严的生活?什么叫精致的活法?那就是把一些事有板有眼、极其虔诚地去做。不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不是敷衍,不是苟且,不是“混”。我觉得一定的仪式感是对生命的珍视,是一种强烈的暗示,会提升自己的专注度和各种能力,能抵御负能量的消极影响。我无法保证自己总是能保持好心态,无法保证许多消极因素不会像虫子趁虚而入来败坏自己的心情,使自己有限的岁月变得灰暗,然而,生活里只要有了仪式感,那么,它的主旋律一定会是“天天向上”。
最近这些年的新年,总是在维也纳音乐会的乐曲声里开始的。虽然无法前去金色大厅,可我还是正襟危坐在电视机旁。乐曲是熟悉的,金碧辉煌的大厅也不陌生了。可是我每年都能听出新意,感动得眼含泪水,既是怀旧,更是迎新。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当我的灵魂融化在了斯特劳斯美妙无比的旋律里,当我和现场的观众以及全球数以亿计收看、收听实况转播的观众和听众,一起鼓掌一起升华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有多幸福,老不老又算哪门子的问题呢……
新年,你好!你好,2016年!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日三“惊” (1人喜欢)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7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