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表达自我与大众需求完美结合?
![]() |
接着上一篇文章来讲讲如何才能既让别人心甘情愿为你买账,而内容也正好出自你的本心呢?
事实上,当你心里清楚明了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是表达自我还是让大众为它买单之后,就是尽量为其做完美的结合。
挺难的呢,尤其是前期长时间的沉淀期。
做明星的,也不可能事事都是自己想做的,各种跑宣传累得死。
只能尽力达成。
首先,文字其实是有时代和社会痕迹的,因为人本身无法和时代分离。
当下最流行最火的文章,一定在某种程度与当下人们的状态、心理和价值观相符。
比如鸡汤的泛滥和碎片化阅读正是现今大众的需求。
如今大部分年轻人虚无、迷茫、找不到方向,内心总想让别人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如何去成功,如何去生活,总想从中得到一点支撑的力量。
所以,以我没什么见识的小见识就是:
你需要的是稍稍比大部分人看得远一点点,全面一点点,站得高一点点。
通过视野和积淀拨开雾气,活在比现在稍远一点的未来,也就是活得通透一点,看明白一些事的本质,然后又能泰然处之,既不掺乎其中,又不离得太远。
因为太超前或是落后于时代,都融不进社会。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说过:“最优秀的作家都有一副辩证的灵活头脑,可以轻易转换观点。他们既能看到正面,也能看到负面,还能看到所有不同程度的反讽,并真心实意令人信服地找出这些观点中蕴含的真理。这种全知迫使他们变得更有创造力、更有想象力,且更有洞察力。而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所表达的即是他们所深深相信的,但这一切都来自他们对每一个鲜活问题的精心权衡以及对其各种可能性的切身体验。”
然后,你要自信一点。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有“胡扯”的底气,这个“胡扯”当然需要一些引经据典什么的。你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多怪异。其实很多光鲜的人自己活得也同样迷茫,但他们敢说,敢于承担说出过后的后果,不论好坏。
你可以说,大声说,但你不能强迫别人听进去,更别胡说。
说出来的时候,你就要有为之负责的态度。
人本来就做不到面面俱到,前几天看一个TED演讲里说“真理是什么?真理就是一个好的解释”,你能做到解释得好,让自己相信,还让别人相信就相当强大了。
再就是,你要寻找契合点,在自我表达和他人需求之间找一个契合点。
自作清高没用,人要生存,好现实哦,可就是这样没办法。
有时候你找不到,可能是因为自己还是不够强或太过于自我。不过我倒是觉得,我们应该先自我,找到自己之后,再利他。
实在找不到,那就分裂一下吧。大多数人都这样啊,工作生存是一面,比如前面说的必须弄一些哗众取宠的俗内容;私生活个人爱好和自我抒发又是另一面,没有了压力反而能够随意任性和追求极致。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说赚钱很重要吧,赚越多的钱,买到的自由就越多。
(有人说当你足够牛逼的时候,你就是潮流。但是具体是如何完成,我不是很明白,之后花时间学习学习。不过事情肯定远比看上去要复杂,数量也极少)
当自身不再撕扯、觉得自己差不多够格了,想要提高自身影响力并赚点钱买自由的时候,你要学会自我宣传。
互联网时代将一切的门槛都降低了,人人都能产生内容。新媒体是媒体吗?新媒体是没有门槛的自圆其说。
而所谓的“好”的标准也随着互联网而变得飘忽不定。
学着借平台的力量来强化自身的力量。平台的效应很多时候大大地强过个人力量。
可有一天你变得有话语权,你说的话有很多人会听到并影响他们。
这时,又很关键了。
就像汪涵在一个采访里讲老先生对他说的话:“你在台上说的每句话都要斟酌,都要传播最好的东西,你站在这样一个地方有话语权,那你就要守住这样一个机会,要学会去利用你的职业去传播一些你内心的东西。”
最后,坚守,并在世事的变动中掌握“变”与“不变”的东西。
作为补充,我还想换一个立场,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补充一句:
“别人说什么都没关系,因为我有自己的思考。”
好了,说完了。道理我也懂了,可我这个拧巴的人,却只能一点点地在妥协和学习。
仿佛我曾经成功和解过前面说的不再叨逼叨“我只是不屑罢了”……
小呆猫,一只口味小众、总在寻找明知找不到的真相和自我的猫,正在试图一点一点地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考。豆瓣:小呆猫,公众号: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