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读本》: 祝有个更好的住宅美梦
(字多,嫌长的慎入;一书评,也没啥真知灼见的哈~)
中村好文的这本《住宅读本》,是想看快一个月才从图书馆预借到的书。在这个空气有点冰冻的冬日周末,慢慢翻起。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中村的字里行间,都自然地流露出一种温和气质,“温和”这个词,应该怎么解释或者形容,就像在家里边的那些木质温良的家具,经过时间和人的各种磨合,握在手里是有余温的那种感觉。在冬日里,翻看这本书就好比喝了一杯热饮,暖暖的温度从掌心,到唇间,传到心里。很难得碰上这样一位有温度的人,轻松地聊一聊 “关于住宅”的天 。
所谓“住宅”
必须是个能够让人的心,安稳地,丰富地、融洽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
那些“居家”不只是单纯的物理空间,
而是会散发生命气息的“生命体”。
风景:看到那融合在风景中的房屋……
第一章:风景,我看到的大概是这几个词:“地灵”、安藤忠雄的“住吉的长屋”、美国西海岸草原上的大仓库、建于旧金山往北160公里海边断崖绝壁上的休闲用集合住宅,原本是放羊的牧场,因此被称为“海牧场”。
从风景出发,像是画家,从构图开启的轮廓;又像是摄影家,对影物的对焦。所画所拍的都是融入风景里的建筑物。是美好的,而非对风景的糟蹋。“如果要到那里的话,需偏离大道,通过一条穿过小森林的寂静小路。这条充满魅力的通道,增加了人们对这个建筑多一层的期待,同时带给这个好不容易才能到达的地点一种特别的力量”。翻起这本书,也是这么一种调调。呵呵,题外话,像我总是那么一种直抒胸臆的大大咧咧的性格的人,现在好像开始慢慢地懂了“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不直接表现该事物,而是用间接的方法来描述”。
关于安藤忠雄,也是接下来感兴趣的,且不论他的建筑作品,就他的人生经历就非常有传奇色彩。是的,接下来想看《建筑家安藤忠雄》。
好吧,我也是这么个经常在旅行中拍各种“风景”或是拍“融入风景里的建筑物”的人。因为有些建筑,在中国现在的这样一个发展的环境,几天前还在,说不定过几天就没了。就好比今年去福建看的“永定土楼”,因为没有完整的拍一张把自己融入在这样建筑里,成了一个小小的遗憾。Anyway,说远了。“为了使住宅融入当地的风土,因此想设计出个能够享受风和光的住宅,同时也想设计出尊重风景同时具有风情的住宅。其实,更贪婪地想造出一栋经过风雪之后更增其美的住宅”。
第二章:套房
“寝室之处即居住之所”直接作为住宅,就成为套房的的住所,从住宅中把“如果有则较为便利”这样的房间和“实际上不大需要”的地方等累赘部分十分小心地排除掉,直到如果将某一部分去掉就不成其为住宅的时候为止,这可以说是已经显现出人类住所的“原型”了吧!
看到这些文字,就想起当下流行的“极简主义生活(Minimalism Lifestyle)”,有一种”Less is more”。希望住宅有“一个屋顶之下”和“整个空间”的感觉。《简单生活之美:我曾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可我现在住在40平米公寓里》http://www.douban.com/note/425932712/
只装载必要的东西----把生活之舟弄得轻快些!检朴的家庭、朴素的乐趣、一两个知心的朋友、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一只猫、一条狗,一两支爱用的烟斗、必要的衣物和食物……….
第三章:居心地
两三年前,养过一只猫,也是一个冬日周末,气温低。在客厅叫它,找它半天都没有回应,都以为它离家出走呢。后来,从客厅的镜子看到它轻轻地从沙发的靠枕里爬了出来,而且也不回应我呢,悄悄地跟着我身后,小猫步贼贱的。才知道,这个原来就是小时候我们玩的叫做“躲猫猫”的游戏。书中所说的“动物的直觉”,立马就回想到以上一幕。小猫子大概在沙发的那个地,找到了属于它的居心地。简单的说,比其它地方更暖和,更Soft嘛。
居心地的意思是居、住、坐、卧等的感觉最佳的地点。
可以是向阳的书房、厨房的某个角落……当然不能太过洗练和教化,也不能用太专业建筑的知识或者技巧来看,对居住者来说就是让自己舒服、轻松、安心的地方,是自由,不受束缚的。就好比看韩剧“没关系,这是爱情啊”里边的男猪脚,偌大的房子,好好的大床不睡,就是习惯和喜欢躲在卫生间里睡呀。还有,吉本芭娜娜 写的《厨房》少女樱井美影失去所有亲人后,只有在厨房的冰箱旁才能安睡。是不是怪怪的吖!
第四章:火
远古以来,火就在住处的中央,我们的祖先在当时所处的洞穴中,因为这团火,赶走了多少猛兽呀。燃烧的火焰在当时带给居住者是极大的安全感。
现今“为什么家中的‘火’和‘炉’,有助于使家变得更好呢?让我们再思考一下吧!”
和中村一样,我也觉得是,要什么电磁炉嘛,“在我心中,存在着凡是厨房内就要有真正的火的这种潜在的想法”。
第五章:游戏心
“在家的某处,重点地弄些有趣的设计及设备的游戏心,正如同谈话细节中的幽默,滋润了每日的生活,让生活在那里的人愉快,同时也让他们的心情沉稳安静”。“游戏心也许是从事住宅设计的建筑师另一个必须具备的素养。”中村讲的游戏心这章讲了有趣的晒衣处在屋顶设计的大天窗,还一个是“空中走廊(一小书房)”。怎么说呢,对的,生活就是要有点小创意,或者一些小情趣。可以是摆在阳台上的植物,看着它从小芽到花骨朵、到绽放,也可以种点小葱,摘了一点,它又会长出一点。或者是个小鱼缸……如果实在没有硬装上的设计,其实也可以用点软装上的呀。就好比一烤箱、一炒锅、一蒸锅、也可以变化出不同的美食撒。当然啦,说的是建筑和家居设计,好像又有点跑题啦。嘻嘻。
第六章:厨房和餐桌
平日里,自己最享受在厨房独处的时间。
厨房偶尔杂乱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从另一观点来看,却可以说它充满了活力。
“厨房也是一种制作场所,也就是说如果把它视为工作室的话,我希望它笼罩着活生生的制造东西的气氛”。切砍、分离、敲打、剁碎、煎、炒、蒸、煮…… 呵呵,没错,真是不喜欢,“哎呀,这里又脏了,赶紧擦一擦,这里又乱了,赶紧整一整”这样很影响做菜人的心情,好不啦?!
中村所说,“零乱得很好看的厨房”—“零乱对应型”厨房。
关于餐桌,“饭菜准备好了,围着餐桌,热热闹闹的边谈话边吃饭,这是我所向往的”。
“食寝之处即居住之处”,他举了个栗子,比如小狗狗总喜欢叨着骨头,在小窝里边吃边睡的。人类“栖息=住宅”的最初形态,不正是酷似?! >_<…….
不过餐桌放在这,我觉得和后面的第十章所说的家具有点重复.
第七章:孩子
孵育孩子梦想的家……
当我还是一个不曾识字的小P孩时,老家那块白白的墙壁,被我用黑黑的毛笔字,画上了好多乱乱的字符。我当时还一本正经的告诉别人,“嘿,不赖吧?你看这是我写的字”(嘚瑟的表情)。XD,现在想来都会心一笑。
“对了,可以在庭院前为我们设计一个供小孩子游乐小屋吗?”
要设计一个住宅,让在那里成长的小孩,即使到了晚年,还会怀念而回忆它,而且每每心中都充满了暖意。
觉得这章和第五章的“游戏心”又有点重复。每个成人不都曾是一个“小孩子”么?
第八章:触感
眷恋从触感中产生……
对啦------你家的触感好吗?
触感之中,特别注意的,那就是楼梯的扶手(光滑扶手)。透过这个扶手,也许那种感觉会变得像是和家族的每一个成员握手的吧!XD…..还有楼梯的光滑扶手,顺着它下滑,有个形状好像被挤压后的圆面包似的扶手头,令人不自觉地想来回抚摸……
对于那种看起来“痛的”东西,锐利的和尖锐的东西,眼前一看就感觉痛吧!
“触感好的住宅,同时也是眼睛看起来舒服的住宅”。
“一栋好的住宅必须花时间用触摸的方式,才能体会它的好处。 像家具、扶手、拉门、地板等身体接触到的地方,必须是让人舒适的材质。”
第九章:壁龛
没有排场的“壁龛”……
这章节,看得不太懂,如果浅出的来讲,应该是家居设计中有一个地方,成为你的精神靠山。也可以把它变成平易近人的展示台,根据自己在不同时期的趣味和喜好。
第十章:家具
和家具一起生活……
简单地说,与其说是“一起生活”的这种感觉,不如说是“结成夫妻”这样的感觉。
看到这句话,把我给逗乐啦。哈哈,中村,要和他的家具结成夫妻呀!
“家具跟着人”。“悠闲地读书的时候,是这把椅子;愉快地喝酒的时候,是这把椅子;写信的时候,是这只椅子;把猫放在膝盖上时,是这张椅子。”
再重新问一次“居住”这个行为的意义。
第十一章:持续住下去
持续住下去的做法,在土地价值极易变动,对于居住的意识和价值观都很容易受到社会风潮影响左右的国家,或许很难学会吧!
“至于外侧的箱子,从此就要包容持续住在这个建筑物里的人,所以必须建造成一个坚固而且功能良好的容器;其次,管道等寿命较短的物品,必须容易替换;还有内部的装修,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简单朴素。只要能这样,我想作为一间能够持续住下去的住宅之基本要件,就已经齐备了”
第十二章:光
“光”有两种意义……
自然光:
“我一直思考着,一定要学会将自然光很高明地导入室内的方法。”而不是“开出许多大的开口,就是明亮的居所”的这种错误的认识。总之,就是先有“墙壁”才有“窗”的这种概念。
如果郑重地请重要的客人进入室内,是主人的责任,那么郑重地请自然光入室内,就是设计者必须尽到的重大责任。
灯火和人工照明的灯光:
它是关于“照明”的一词。选择室内的灯,也就是照明器具,这也是设计中的一项工作,也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完的…..
最后,谢谢阅读。 祝大家都有个更好的住宅美梦。晚安! :)
2015-12-26 写于SHENZHEN, Yiting.
中村好文的这本《住宅读本》,是想看快一个月才从图书馆预借到的书。在这个空气有点冰冻的冬日周末,慢慢翻起。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中村的字里行间,都自然地流露出一种温和气质,“温和”这个词,应该怎么解释或者形容,就像在家里边的那些木质温良的家具,经过时间和人的各种磨合,握在手里是有余温的那种感觉。在冬日里,翻看这本书就好比喝了一杯热饮,暖暖的温度从掌心,到唇间,传到心里。很难得碰上这样一位有温度的人,轻松地聊一聊 “关于住宅”的天 。
所谓“住宅”
必须是个能够让人的心,安稳地,丰富地、融洽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
那些“居家”不只是单纯的物理空间,
而是会散发生命气息的“生命体”。
风景:看到那融合在风景中的房屋……
![]() |
第一章:风景,我看到的大概是这几个词:“地灵”、安藤忠雄的“住吉的长屋”、美国西海岸草原上的大仓库、建于旧金山往北160公里海边断崖绝壁上的休闲用集合住宅,原本是放羊的牧场,因此被称为“海牧场”。
从风景出发,像是画家,从构图开启的轮廓;又像是摄影家,对影物的对焦。所画所拍的都是融入风景里的建筑物。是美好的,而非对风景的糟蹋。“如果要到那里的话,需偏离大道,通过一条穿过小森林的寂静小路。这条充满魅力的通道,增加了人们对这个建筑多一层的期待,同时带给这个好不容易才能到达的地点一种特别的力量”。翻起这本书,也是这么一种调调。呵呵,题外话,像我总是那么一种直抒胸臆的大大咧咧的性格的人,现在好像开始慢慢地懂了“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不直接表现该事物,而是用间接的方法来描述”。
关于安藤忠雄,也是接下来感兴趣的,且不论他的建筑作品,就他的人生经历就非常有传奇色彩。是的,接下来想看《建筑家安藤忠雄》。
好吧,我也是这么个经常在旅行中拍各种“风景”或是拍“融入风景里的建筑物”的人。因为有些建筑,在中国现在的这样一个发展的环境,几天前还在,说不定过几天就没了。就好比今年去福建看的“永定土楼”,因为没有完整的拍一张把自己融入在这样建筑里,成了一个小小的遗憾。Anyway,说远了。“为了使住宅融入当地的风土,因此想设计出个能够享受风和光的住宅,同时也想设计出尊重风景同时具有风情的住宅。其实,更贪婪地想造出一栋经过风雪之后更增其美的住宅”。
第二章:套房
“寝室之处即居住之所”直接作为住宅,就成为套房的的住所,从住宅中把“如果有则较为便利”这样的房间和“实际上不大需要”的地方等累赘部分十分小心地排除掉,直到如果将某一部分去掉就不成其为住宅的时候为止,这可以说是已经显现出人类住所的“原型”了吧!
看到这些文字,就想起当下流行的“极简主义生活(Minimalism Lifestyle)”,有一种”Less is more”。希望住宅有“一个屋顶之下”和“整个空间”的感觉。《简单生活之美:我曾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可我现在住在40平米公寓里》http://www.douban.com/note/425932712/
只装载必要的东西----把生活之舟弄得轻快些!检朴的家庭、朴素的乐趣、一两个知心的朋友、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一只猫、一条狗,一两支爱用的烟斗、必要的衣物和食物……….
第三章:居心地
两三年前,养过一只猫,也是一个冬日周末,气温低。在客厅叫它,找它半天都没有回应,都以为它离家出走呢。后来,从客厅的镜子看到它轻轻地从沙发的靠枕里爬了出来,而且也不回应我呢,悄悄地跟着我身后,小猫步贼贱的。才知道,这个原来就是小时候我们玩的叫做“躲猫猫”的游戏。书中所说的“动物的直觉”,立马就回想到以上一幕。小猫子大概在沙发的那个地,找到了属于它的居心地。简单的说,比其它地方更暖和,更Soft嘛。
居心地的意思是居、住、坐、卧等的感觉最佳的地点。
可以是向阳的书房、厨房的某个角落……当然不能太过洗练和教化,也不能用太专业建筑的知识或者技巧来看,对居住者来说就是让自己舒服、轻松、安心的地方,是自由,不受束缚的。就好比看韩剧“没关系,这是爱情啊”里边的男猪脚,偌大的房子,好好的大床不睡,就是习惯和喜欢躲在卫生间里睡呀。还有,吉本芭娜娜 写的《厨房》少女樱井美影失去所有亲人后,只有在厨房的冰箱旁才能安睡。是不是怪怪的吖!
第四章:火
远古以来,火就在住处的中央,我们的祖先在当时所处的洞穴中,因为这团火,赶走了多少猛兽呀。燃烧的火焰在当时带给居住者是极大的安全感。
现今“为什么家中的‘火’和‘炉’,有助于使家变得更好呢?让我们再思考一下吧!”
和中村一样,我也觉得是,要什么电磁炉嘛,“在我心中,存在着凡是厨房内就要有真正的火的这种潜在的想法”。
第五章:游戏心
“在家的某处,重点地弄些有趣的设计及设备的游戏心,正如同谈话细节中的幽默,滋润了每日的生活,让生活在那里的人愉快,同时也让他们的心情沉稳安静”。“游戏心也许是从事住宅设计的建筑师另一个必须具备的素养。”中村讲的游戏心这章讲了有趣的晒衣处在屋顶设计的大天窗,还一个是“空中走廊(一小书房)”。怎么说呢,对的,生活就是要有点小创意,或者一些小情趣。可以是摆在阳台上的植物,看着它从小芽到花骨朵、到绽放,也可以种点小葱,摘了一点,它又会长出一点。或者是个小鱼缸……如果实在没有硬装上的设计,其实也可以用点软装上的呀。就好比一烤箱、一炒锅、一蒸锅、也可以变化出不同的美食撒。当然啦,说的是建筑和家居设计,好像又有点跑题啦。嘻嘻。
第六章:厨房和餐桌
平日里,自己最享受在厨房独处的时间。
厨房偶尔杂乱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从另一观点来看,却可以说它充满了活力。
![]() |
“厨房也是一种制作场所,也就是说如果把它视为工作室的话,我希望它笼罩着活生生的制造东西的气氛”。切砍、分离、敲打、剁碎、煎、炒、蒸、煮…… 呵呵,没错,真是不喜欢,“哎呀,这里又脏了,赶紧擦一擦,这里又乱了,赶紧整一整”这样很影响做菜人的心情,好不啦?!
中村所说,“零乱得很好看的厨房”—“零乱对应型”厨房。
![]() |
关于餐桌,“饭菜准备好了,围着餐桌,热热闹闹的边谈话边吃饭,这是我所向往的”。
“食寝之处即居住之处”,他举了个栗子,比如小狗狗总喜欢叨着骨头,在小窝里边吃边睡的。人类“栖息=住宅”的最初形态,不正是酷似?! >_<…….
不过餐桌放在这,我觉得和后面的第十章所说的家具有点重复.
第七章:孩子
孵育孩子梦想的家……
当我还是一个不曾识字的小P孩时,老家那块白白的墙壁,被我用黑黑的毛笔字,画上了好多乱乱的字符。我当时还一本正经的告诉别人,“嘿,不赖吧?你看这是我写的字”(嘚瑟的表情)。XD,现在想来都会心一笑。
“对了,可以在庭院前为我们设计一个供小孩子游乐小屋吗?”
要设计一个住宅,让在那里成长的小孩,即使到了晚年,还会怀念而回忆它,而且每每心中都充满了暖意。
觉得这章和第五章的“游戏心”又有点重复。每个成人不都曾是一个“小孩子”么?
第八章:触感
眷恋从触感中产生……
对啦------你家的触感好吗?
触感之中,特别注意的,那就是楼梯的扶手(光滑扶手)。透过这个扶手,也许那种感觉会变得像是和家族的每一个成员握手的吧!XD…..还有楼梯的光滑扶手,顺着它下滑,有个形状好像被挤压后的圆面包似的扶手头,令人不自觉地想来回抚摸……
对于那种看起来“痛的”东西,锐利的和尖锐的东西,眼前一看就感觉痛吧!
“触感好的住宅,同时也是眼睛看起来舒服的住宅”。
“一栋好的住宅必须花时间用触摸的方式,才能体会它的好处。 像家具、扶手、拉门、地板等身体接触到的地方,必须是让人舒适的材质。”
第九章:壁龛
没有排场的“壁龛”……
这章节,看得不太懂,如果浅出的来讲,应该是家居设计中有一个地方,成为你的精神靠山。也可以把它变成平易近人的展示台,根据自己在不同时期的趣味和喜好。
第十章:家具
和家具一起生活……
简单地说,与其说是“一起生活”的这种感觉,不如说是“结成夫妻”这样的感觉。
看到这句话,把我给逗乐啦。哈哈,中村,要和他的家具结成夫妻呀!
“家具跟着人”。“悠闲地读书的时候,是这把椅子;愉快地喝酒的时候,是这把椅子;写信的时候,是这只椅子;把猫放在膝盖上时,是这张椅子。”
再重新问一次“居住”这个行为的意义。
第十一章:持续住下去
持续住下去的做法,在土地价值极易变动,对于居住的意识和价值观都很容易受到社会风潮影响左右的国家,或许很难学会吧!
“至于外侧的箱子,从此就要包容持续住在这个建筑物里的人,所以必须建造成一个坚固而且功能良好的容器;其次,管道等寿命较短的物品,必须容易替换;还有内部的装修,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简单朴素。只要能这样,我想作为一间能够持续住下去的住宅之基本要件,就已经齐备了”
第十二章:光
“光”有两种意义……
自然光:
“我一直思考着,一定要学会将自然光很高明地导入室内的方法。”而不是“开出许多大的开口,就是明亮的居所”的这种错误的认识。总之,就是先有“墙壁”才有“窗”的这种概念。
如果郑重地请重要的客人进入室内,是主人的责任,那么郑重地请自然光入室内,就是设计者必须尽到的重大责任。
灯火和人工照明的灯光:
它是关于“照明”的一词。选择室内的灯,也就是照明器具,这也是设计中的一项工作,也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完的…..
最后,谢谢阅读。 祝大家都有个更好的住宅美梦。晚安! :)
2015-12-26 写于SHENZHEN, Yiting.
-
【尚层装饰】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05 05: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