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发现梦想 ——和五岁小人儿共享的午后阳光所思所感#重返
行走,发现梦想
——和五岁小人儿共享的午后阳光所思所感
小时候,我是个爱幻想的孩子——当我穿上最喜欢的卡通形象的雨衣,踩着妈妈新买给我的雨靴,咯噔咯噔地和小伙伴在学校的路上追逐打闹时的快乐,那就是我以为的梦想;当我逐渐长大,高考时光那充实的每一天就是为梦想奋斗的印记,每一个笑容或者每一次痛哭都是成长路上的恩赐,我知道,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为梦想努力的共同感受;后来,我又发现人生应该是在行走中遇见更丰满的故事,润色我真正的梦想。
在厦门的时光是我成年以来最为冒险有甘之如饴的记忆。打工换宿的艰辛,独在异乡的寂寞,陌生人间的信任,海峡两岸的儿女情长……仿佛在短短的一个月,都成为我见证社会万花筒的小缩影。
客栈掌柜让我休息放假可以出岛到中山路走走,我怀着满心的憧憬背上行囊走了,临行前,老板娘小萃姐姐还塞给我一张交通卡和五十块钱,说让我好好逛逛,主要安全。尽管,十天前,我们还是陌生人,但此时眼前的这位姐姐却真的想和我一起生活了好久的亲人。
离岛的感觉像极了离开了心爱的桃花源,我似乎怀着心事往厦门最热闹的街区走,厦门老牌商业街区——大同路,是密密麻麻的骑楼群,阔气而喧闹,满眼看去,似乎是游客的天堂,我漫无目的的往老街逛,愈往里走愈是人少,偶然看见排满长龙的点心店,拐角,被一块门牌紧紧地吸引过去——荒岛图书馆。略带敬畏的走进这栋立在老骑楼群中的“荒岛”,一楼是二手旧物,像文革时代的小笔记本,小青雕花瓶,留声机等等店主把他们打理得很精神。二楼是小音乐馆,悠扬的吉他、扬琴声,还有些老海报,仿佛回到30年代,恰恰又是调素琴阅金经的浪漫文人气息。三楼是整齐的二手图书,手工订制版的、线装本、已经发黄的书页,图书的内容更是各色各样,琳琅满目。窗台和桌椅都是天蓝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投到小格子桌布上那静静开放的野花,猫咪慵懒得不愿把木藤椅子让给客人。
一个小男孩悄悄走近我,“姐姐,你会不会画画?”
他瞅瞅我,我还没反应过来,“你能不能帮我拿暑假上面的画笔?”
我还是没答应他,他继续说自己的,试图让我跟他更亲近似的,“姐姐,你会不会讲故事啊,要不我跟你讲个故事啊……”他说了几个超人,植物僵尸什么的我听懂,可是他自顾自地说起故事来,还摆弄着手中的书和小杂物。
后来,从他叙述中,知道他是从安徽来到厦门跟着小舅舅和舅妈一起生活的,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创业尚未稳定的阶段,他一直跟姥姥在老家生活,对爸爸妈妈没有很深刻的印象,后来小舅舅和舅母想把接他过来,想让小孩儿跟爸妈更近些,但最近,由于生意的缘故,父母又往广东和福建两地频繁跑业务,小不点儿就只有呆在小舅舅的“荒岛”里自娱自乐了。我在这个“荒岛”中流连了好几个小时,边找有趣的书翻阅边听他自编的故事。后来我们成为了“朋友”,我说,等你会写字时,给姐姐写明信片吧。
一个孩子,午后的阳光,安谧的荒岛,书架上的书琳琅满目,而眼前让我读到的却是留守儿童的浅浅梦想,那就是有一个和父母创造各种回忆的美好童年。
不过,在中国,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户籍制度的各种束缚等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乡村空城、农地丢荒、留守儿童等等,都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少挑战。
暂且先谈谈留守儿童问题-----每个小孩的梦想,可能都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显然,至少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无法满足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梦想,根据一权威统计数据表明,中约有六千万留守儿童,分布着各个相对穷困的地区,留守儿童问题,集中于经济上的不稳定,教育资源跟不上,精神缺失以及性格障碍问题。
如何减少甚至避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精神缺失,人格缺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如何让农民工子弟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让他们与他们的父母都享有城市发展的硕果,如何建立科学的社会制度,包括异地升学制度、农村城镇医疗改革、相应地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建立健全未成年子女保护制度以及社会组织社区监管等法律法规。以宽容的姿态容纳和拥抱我们的兄弟姐妹,包括他们赖以生存的正当职业和追求。
中国人的中国梦,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梦,这个梦应该是由无数个中国人不同个梦组成的,无论他们贫或富,健康或疾病,他们的梦想都是闪烁着光芒,也许光怪陆离,也许天马行空,也许就是平平淡淡,也可以是需要好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晶。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无数人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小我,维护大我利益,坚守自己的岗位,只因为我们都坚信,心中的那个中国强国之梦。而人们总忘不了一句话,少年强,则中国强!在高歌要为青少年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的今天,我们需要顾及更多身处于不同境遇孩子们的梦想,倾听他们内心哪怕细微的梦想。
梦想在行动,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帮助更多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把每一个童年赋予同样的珍重,这也许就是我不断成长中的中国梦!
——和五岁小人儿共享的午后阳光所思所感
小时候,我是个爱幻想的孩子——当我穿上最喜欢的卡通形象的雨衣,踩着妈妈新买给我的雨靴,咯噔咯噔地和小伙伴在学校的路上追逐打闹时的快乐,那就是我以为的梦想;当我逐渐长大,高考时光那充实的每一天就是为梦想奋斗的印记,每一个笑容或者每一次痛哭都是成长路上的恩赐,我知道,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为梦想努力的共同感受;后来,我又发现人生应该是在行走中遇见更丰满的故事,润色我真正的梦想。
在厦门的时光是我成年以来最为冒险有甘之如饴的记忆。打工换宿的艰辛,独在异乡的寂寞,陌生人间的信任,海峡两岸的儿女情长……仿佛在短短的一个月,都成为我见证社会万花筒的小缩影。
客栈掌柜让我休息放假可以出岛到中山路走走,我怀着满心的憧憬背上行囊走了,临行前,老板娘小萃姐姐还塞给我一张交通卡和五十块钱,说让我好好逛逛,主要安全。尽管,十天前,我们还是陌生人,但此时眼前的这位姐姐却真的想和我一起生活了好久的亲人。
离岛的感觉像极了离开了心爱的桃花源,我似乎怀着心事往厦门最热闹的街区走,厦门老牌商业街区——大同路,是密密麻麻的骑楼群,阔气而喧闹,满眼看去,似乎是游客的天堂,我漫无目的的往老街逛,愈往里走愈是人少,偶然看见排满长龙的点心店,拐角,被一块门牌紧紧地吸引过去——荒岛图书馆。略带敬畏的走进这栋立在老骑楼群中的“荒岛”,一楼是二手旧物,像文革时代的小笔记本,小青雕花瓶,留声机等等店主把他们打理得很精神。二楼是小音乐馆,悠扬的吉他、扬琴声,还有些老海报,仿佛回到30年代,恰恰又是调素琴阅金经的浪漫文人气息。三楼是整齐的二手图书,手工订制版的、线装本、已经发黄的书页,图书的内容更是各色各样,琳琅满目。窗台和桌椅都是天蓝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投到小格子桌布上那静静开放的野花,猫咪慵懒得不愿把木藤椅子让给客人。
一个小男孩悄悄走近我,“姐姐,你会不会画画?”
他瞅瞅我,我还没反应过来,“你能不能帮我拿暑假上面的画笔?”
我还是没答应他,他继续说自己的,试图让我跟他更亲近似的,“姐姐,你会不会讲故事啊,要不我跟你讲个故事啊……”他说了几个超人,植物僵尸什么的我听懂,可是他自顾自地说起故事来,还摆弄着手中的书和小杂物。
后来,从他叙述中,知道他是从安徽来到厦门跟着小舅舅和舅妈一起生活的,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创业尚未稳定的阶段,他一直跟姥姥在老家生活,对爸爸妈妈没有很深刻的印象,后来小舅舅和舅母想把接他过来,想让小孩儿跟爸妈更近些,但最近,由于生意的缘故,父母又往广东和福建两地频繁跑业务,小不点儿就只有呆在小舅舅的“荒岛”里自娱自乐了。我在这个“荒岛”中流连了好几个小时,边找有趣的书翻阅边听他自编的故事。后来我们成为了“朋友”,我说,等你会写字时,给姐姐写明信片吧。
一个孩子,午后的阳光,安谧的荒岛,书架上的书琳琅满目,而眼前让我读到的却是留守儿童的浅浅梦想,那就是有一个和父母创造各种回忆的美好童年。
不过,在中国,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户籍制度的各种束缚等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乡村空城、农地丢荒、留守儿童等等,都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少挑战。
暂且先谈谈留守儿童问题-----每个小孩的梦想,可能都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显然,至少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无法满足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梦想,根据一权威统计数据表明,中约有六千万留守儿童,分布着各个相对穷困的地区,留守儿童问题,集中于经济上的不稳定,教育资源跟不上,精神缺失以及性格障碍问题。
如何减少甚至避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精神缺失,人格缺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如何让农民工子弟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让他们与他们的父母都享有城市发展的硕果,如何建立科学的社会制度,包括异地升学制度、农村城镇医疗改革、相应地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建立健全未成年子女保护制度以及社会组织社区监管等法律法规。以宽容的姿态容纳和拥抱我们的兄弟姐妹,包括他们赖以生存的正当职业和追求。
中国人的中国梦,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梦,这个梦应该是由无数个中国人不同个梦组成的,无论他们贫或富,健康或疾病,他们的梦想都是闪烁着光芒,也许光怪陆离,也许天马行空,也许就是平平淡淡,也可以是需要好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晶。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无数人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小我,维护大我利益,坚守自己的岗位,只因为我们都坚信,心中的那个中国强国之梦。而人们总忘不了一句话,少年强,则中国强!在高歌要为青少年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的今天,我们需要顾及更多身处于不同境遇孩子们的梦想,倾听他们内心哪怕细微的梦想。
梦想在行动,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帮助更多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把每一个童年赋予同样的珍重,这也许就是我不断成长中的中国梦!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