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所思所感
最近有些低迷,看了刘善人在高碑店的讲座录像,觉得心情平和许多。“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与《菜根谭》的工整华彩相比,用东北话讲出的大道理听着更实在些,时而蹦出的乡音土语亲切极了,民间果然高人辈出,要好好学习继承。
看过7册《明朝那些事儿》后,越发对明朝感兴趣,书中所写对脉络理顺的很清楚,只是细节上还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至于官史、野史、笔记、杂谈则量多而凌乱,看着不免辛苦。于是我就收了一些明人的文集、专著,看看这些历史上举足轻重或借著作流传后世的古人自己是怎么说的怎么写的,不知不觉也不少了,突发奇想觉得可以利用网上常见点名描述形式,就让我试着八卦一下这些人物之间的千丝万缕。
选了一些人物,就用ABCD的字母来表示,每个联系至少涉及两个人物,后面我会一一揭晓他们是谁,以及我买的又是他们的什么著作。各位也可以猜猜他们都是明朝的哪位人物。
1.A和B在一次变革中选择了不同的做法,这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命运:一个死的壮烈悲惨,为后世称颂;一个在宦海浮沉后进入内阁,辅佐几代君王,缔造了太平盛世。
2.C和D两神童小时被皇帝召见并赐宴,皇帝指着御宴中的螃蟹说:“螃蟹浑身甲胄。”C应声答:“凤凰遍体文章。”D不紧不慢说:“蜘蛛满腹经纶。”皇帝又说:“鹏翅高飞,压风云于万里。”C答:“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D对:“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问。”皇帝听罢,环顾左右说:“将来他们一个是宰相,一个是翰林。”后果如其言。
3.《明史:文苑传》称:“学问该博称C,文章古雅称D。”
4.D和E十几岁的时候是同一师门下的师兄弟,40多年后E以二品官衔在西北负责养马及三边防务,当E被奸相关进监狱差点要整死的时候,全赖D疏通营救才保住性命,之后E隐居镇江,因需要镇压宁夏的叛乱,E被再次起用,最后D和E合力除掉奸臣。
5.以D、E为代表的士大夫围棋之风在弘治、正德年间盛起,不但掀起了仕宦阶层的围棋热潮,而且直接促成了明中叶围棋流派的形成。
6.D从内阁首府退休后,其继任者与F开始党争,后来D的继任者借迎立新皇而取胜,污蔑F为奸党,F奋力辩解免得一死,被流放戍边,而后议礼新贵出现,D的继任者被打倒后,G当上内阁首府,F又上台,受新贵派打压,G又下台8年,新贵死后G又当内阁首府,3月后去世。
7.F在被免官回乡闲居期间,写了一部回忆性的笔记,内容涉及A、B、C、D、E等人的事迹。
8.F在七十高龄之时被皇帝再次起用,负责西北边防,《明史》上的评价是:“其督三边也,人以比E云”。
9.宸濠叛乱消息传到都城,官员惶惶不安,唯有F胸有成竹,一夜之间草疏十三道,首请下诏向天下宣布宸濠反叛罪行,并从军事上作了周密部署,F早先提拔安排好的H平定掉了叛乱,但是他们却从未见过面,只有耳闻。
10.H和I的经历有很多相似,都带兵打过仗,都处理过少数民族问题,都因为得罪奸相的原因被皇帝打过屁股,都差点被廷杖打死,然而他们的理学思想却迥乎不同。当H的思想盛行于世成为时尚时,I却极力反对。
11.I曾经上门找H就三个问题辩论,结果辩了三天H也不能说服I,最后只好说“子亦一时豪杰,可畏也。”
12.I曾经写过《江省提拔疏》来举荐一批江西的人才,而其中提及的名字有好几个都是H的思想继承者。
13.M的先人当年参加科举的时候,C和D是主考官,结果M的先人和唐伯虎名列前茅,这时有人宣称M的先人曾向C买考题,C为自己辩护,D为鸣不平,结果C还是受到牵连郁郁而终,而后宸濠想要招唐伯虎为自己幕僚,唐装疯卖傻逃过一劫,M的先人则教导后人不要参加科举,M一生游历名山写下一部日记体的恢宏巨著。
14.J是H嫡传弟子的弟子。
15.J是L的前辈和上司,又是声誉卓著的文学名流,故L对J十分敬重并向J请教枪法,L并且将J的教诲载入自己的兵书中。J、L关于枪法的对话是武术史上精彩的掌故。J武艺识见之高和枪法功力之深令L赞叹不已,L问:“其功何如?”J曰:“工夫十年矣。”当时在场者皆叹服:“一艺之精,其难如此!”
16.K与L一文一武,交情甚笃,K父是L敬重的前辈,因得罪奸臣而死,L冒险为K父写挽诗,后两人经引荐而成知交。K因不堪奸臣迫害,辞官转战文坛,L亲自拜访K并赠送宝剑,K写诗歌10首以纪赠剑事,有“欲识命轻恩重处,灞陵风雨夜来深”之句。后来L两次过生日K作寿序相赠,并为L的文集和兵书写序。
以上内容有些出于笔记小说,真假未辨,但也足够说明问题。这些人皆久经官场,党争混战,几起几落,终不改其志,而得美名,或杀身成仁,或建立功勋,文采学识皆为一时代表,武艺兵法也颇有建树之处。
他们的文集,包含了奏折、书信、杂文、诗词等多种题材,还有布兵设防等技术性的专著,而其中数量最多的,恐怕还是要数墓志铭、墓表、祭文一类了,书法上著名碑帖,比如汉碑、魏碑等也大部分是墓志铭,那些个当年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到头来也不过是草草几语碑文,想到今年众星陨落,不免感叹。还是生前多做些利泽当代后世的事情来,至于身后的纷纷云云,随他们去好了。
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东西,想想真是无比快乐的事,自己总是喜欢在新奇的地方、别人很少尝试的领域做些工作,也许考据探幽、分析推理之类的更适合我的个性,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并做下去,就是快乐的事情。
起初读书是为了增长见闻知识,了解世界的规则,而慢慢的,读书变成了攀比,买书变成了炫耀:看到别人藏有的绝版好书,自己总是想同样拥有;看到一个系列一整套的书,自己总是想尽快凑齐集全;以很低的价格买到少见的书,自己总是想要到处张扬。这样往往失去了读书的本来乐趣,反不如静下心来仔细读已经拥有的每一本书,我希望也相信自己有能力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发掘出无限的人生来,慢慢看清文献背后那些人情冷暖与世道沧桑,或许某一天积累多了,我也会写这样的一本书。
答案揭晓:
A.方孝孺《逊志斋集》:以前认为方是腐儒,没想到文章立意皆端正又辩证。
B.杨士奇《东里文集》:台阁体的始祖,文字看似平淡但有贵气。
C.程敏政《篁墩文集》:这个只买到第2册,虽是四库影印但只印几百套未免少了点。
D.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校释》:人民文学的诗词话系列,东阳是前七子的先河。
E.杨一清《杨一清集》:奏章卷帙浩繁,恐怕要结合方舆等资料才能看出乐趣来。
F.王琼《王琼集》:前半本是文集,后半本是他的政敌当政时编的史书对他的描述。
G.费宏《费宏集》:据说较珍贵,还没有看出门道。
H.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我的四本比较残破,不过是民国时商务出版的。
I.张岳《小山类稿》:硬骨头的实干家,却反对心学,很有趣的人物。
J.唐顺之《荆川集》:四库荟要的影印本,不知哪里有武编、稗编之类。
K.王世贞《弇州四部稿》:这个只买到第7册,一套7本网上要卖到接近两千了。
L.戚继光《止止堂集》:要结合戚的三部兵书、奏议和年谱来看。
M.徐霞客《徐霞客游记》:这些书里面唯一的横排简体,好在有地图又精装。
看过7册《明朝那些事儿》后,越发对明朝感兴趣,书中所写对脉络理顺的很清楚,只是细节上还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至于官史、野史、笔记、杂谈则量多而凌乱,看着不免辛苦。于是我就收了一些明人的文集、专著,看看这些历史上举足轻重或借著作流传后世的古人自己是怎么说的怎么写的,不知不觉也不少了,突发奇想觉得可以利用网上常见点名描述形式,就让我试着八卦一下这些人物之间的千丝万缕。
选了一些人物,就用ABCD的字母来表示,每个联系至少涉及两个人物,后面我会一一揭晓他们是谁,以及我买的又是他们的什么著作。各位也可以猜猜他们都是明朝的哪位人物。
1.A和B在一次变革中选择了不同的做法,这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命运:一个死的壮烈悲惨,为后世称颂;一个在宦海浮沉后进入内阁,辅佐几代君王,缔造了太平盛世。
2.C和D两神童小时被皇帝召见并赐宴,皇帝指着御宴中的螃蟹说:“螃蟹浑身甲胄。”C应声答:“凤凰遍体文章。”D不紧不慢说:“蜘蛛满腹经纶。”皇帝又说:“鹏翅高飞,压风云于万里。”C答:“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D对:“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问。”皇帝听罢,环顾左右说:“将来他们一个是宰相,一个是翰林。”后果如其言。
3.《明史:文苑传》称:“学问该博称C,文章古雅称D。”
4.D和E十几岁的时候是同一师门下的师兄弟,40多年后E以二品官衔在西北负责养马及三边防务,当E被奸相关进监狱差点要整死的时候,全赖D疏通营救才保住性命,之后E隐居镇江,因需要镇压宁夏的叛乱,E被再次起用,最后D和E合力除掉奸臣。
5.以D、E为代表的士大夫围棋之风在弘治、正德年间盛起,不但掀起了仕宦阶层的围棋热潮,而且直接促成了明中叶围棋流派的形成。
6.D从内阁首府退休后,其继任者与F开始党争,后来D的继任者借迎立新皇而取胜,污蔑F为奸党,F奋力辩解免得一死,被流放戍边,而后议礼新贵出现,D的继任者被打倒后,G当上内阁首府,F又上台,受新贵派打压,G又下台8年,新贵死后G又当内阁首府,3月后去世。
7.F在被免官回乡闲居期间,写了一部回忆性的笔记,内容涉及A、B、C、D、E等人的事迹。
8.F在七十高龄之时被皇帝再次起用,负责西北边防,《明史》上的评价是:“其督三边也,人以比E云”。
9.宸濠叛乱消息传到都城,官员惶惶不安,唯有F胸有成竹,一夜之间草疏十三道,首请下诏向天下宣布宸濠反叛罪行,并从军事上作了周密部署,F早先提拔安排好的H平定掉了叛乱,但是他们却从未见过面,只有耳闻。
10.H和I的经历有很多相似,都带兵打过仗,都处理过少数民族问题,都因为得罪奸相的原因被皇帝打过屁股,都差点被廷杖打死,然而他们的理学思想却迥乎不同。当H的思想盛行于世成为时尚时,I却极力反对。
11.I曾经上门找H就三个问题辩论,结果辩了三天H也不能说服I,最后只好说“子亦一时豪杰,可畏也。”
12.I曾经写过《江省提拔疏》来举荐一批江西的人才,而其中提及的名字有好几个都是H的思想继承者。
13.M的先人当年参加科举的时候,C和D是主考官,结果M的先人和唐伯虎名列前茅,这时有人宣称M的先人曾向C买考题,C为自己辩护,D为鸣不平,结果C还是受到牵连郁郁而终,而后宸濠想要招唐伯虎为自己幕僚,唐装疯卖傻逃过一劫,M的先人则教导后人不要参加科举,M一生游历名山写下一部日记体的恢宏巨著。
14.J是H嫡传弟子的弟子。
15.J是L的前辈和上司,又是声誉卓著的文学名流,故L对J十分敬重并向J请教枪法,L并且将J的教诲载入自己的兵书中。J、L关于枪法的对话是武术史上精彩的掌故。J武艺识见之高和枪法功力之深令L赞叹不已,L问:“其功何如?”J曰:“工夫十年矣。”当时在场者皆叹服:“一艺之精,其难如此!”
16.K与L一文一武,交情甚笃,K父是L敬重的前辈,因得罪奸臣而死,L冒险为K父写挽诗,后两人经引荐而成知交。K因不堪奸臣迫害,辞官转战文坛,L亲自拜访K并赠送宝剑,K写诗歌10首以纪赠剑事,有“欲识命轻恩重处,灞陵风雨夜来深”之句。后来L两次过生日K作寿序相赠,并为L的文集和兵书写序。
以上内容有些出于笔记小说,真假未辨,但也足够说明问题。这些人皆久经官场,党争混战,几起几落,终不改其志,而得美名,或杀身成仁,或建立功勋,文采学识皆为一时代表,武艺兵法也颇有建树之处。
他们的文集,包含了奏折、书信、杂文、诗词等多种题材,还有布兵设防等技术性的专著,而其中数量最多的,恐怕还是要数墓志铭、墓表、祭文一类了,书法上著名碑帖,比如汉碑、魏碑等也大部分是墓志铭,那些个当年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到头来也不过是草草几语碑文,想到今年众星陨落,不免感叹。还是生前多做些利泽当代后世的事情来,至于身后的纷纷云云,随他们去好了。
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东西,想想真是无比快乐的事,自己总是喜欢在新奇的地方、别人很少尝试的领域做些工作,也许考据探幽、分析推理之类的更适合我的个性,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并做下去,就是快乐的事情。
起初读书是为了增长见闻知识,了解世界的规则,而慢慢的,读书变成了攀比,买书变成了炫耀:看到别人藏有的绝版好书,自己总是想同样拥有;看到一个系列一整套的书,自己总是想尽快凑齐集全;以很低的价格买到少见的书,自己总是想要到处张扬。这样往往失去了读书的本来乐趣,反不如静下心来仔细读已经拥有的每一本书,我希望也相信自己有能力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发掘出无限的人生来,慢慢看清文献背后那些人情冷暖与世道沧桑,或许某一天积累多了,我也会写这样的一本书。
答案揭晓:
A.方孝孺《逊志斋集》:以前认为方是腐儒,没想到文章立意皆端正又辩证。
B.杨士奇《东里文集》:台阁体的始祖,文字看似平淡但有贵气。
C.程敏政《篁墩文集》:这个只买到第2册,虽是四库影印但只印几百套未免少了点。
D.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校释》:人民文学的诗词话系列,东阳是前七子的先河。
E.杨一清《杨一清集》:奏章卷帙浩繁,恐怕要结合方舆等资料才能看出乐趣来。
F.王琼《王琼集》:前半本是文集,后半本是他的政敌当政时编的史书对他的描述。
G.费宏《费宏集》:据说较珍贵,还没有看出门道。
H.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我的四本比较残破,不过是民国时商务出版的。
I.张岳《小山类稿》:硬骨头的实干家,却反对心学,很有趣的人物。
J.唐顺之《荆川集》:四库荟要的影印本,不知哪里有武编、稗编之类。
K.王世贞《弇州四部稿》:这个只买到第7册,一套7本网上要卖到接近两千了。
L.戚继光《止止堂集》:要结合戚的三部兵书、奏议和年谱来看。
M.徐霞客《徐霞客游记》:这些书里面唯一的横排简体,好在有地图又精装。
-
斜阑残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6 13:16:17
-
ju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6 09:12:29
-
zil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6 08:30:49
-
追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5 21:03:00
-
就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5 20:15:44
-
等风来花成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5 18:29:30
-
fzie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5-11 09:18:2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5-11 08:37:04
-
有漫游癖的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1 23:19:08
-
鱷魚飛行曹亞瑟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1 23:15:01
-
小清30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09-12-10 20: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