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嫉妒小孩赶走,好好照顾它便是
![]() |
前几天看到张德芬老师发了一段关于如何嫉妒情绪的微博。想想自己与嫉妒这个情绪大约有至少四年的“抗争史”了。用抗争这个词一点也不夸张,从小就被教育嫉妒是不好的,一直嫉妒别人的人会被认为是心里阴暗。嫉妒也是七宗罪里杀伤力最强之一,好像这个词一出现就是被人唾弃,和应该感到羞耻的。
当我认清原来那种情绪叫做嫉妒的时候,我自己也吓了一跳。因为它由一粒小小的种子会膨胀到充盈你的全身。最开始嫉妒来临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是羞耻,怎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产生呢?自己怎么能心胸狭隘的眼红别人的拥有呢?我会对自己说你太不知足了,内心如此阴暗谁还会喜欢你呢?接着,因为恐惧和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的嫉妒情绪,我就采取否认的态度,不承认自己是在嫉妒,不接受自己有嫉妒的情绪。告诉自己你是不会嫉妒的,应该知足并且为别人的成就和拥有而感到高兴。
这样一来,我就成功的把嫉妒这个消极情绪压抑下来。表面上装的自己很大肚也很衷心的为别人庆贺,自己内心一点也不痛快。那个时候我简单的以为,只要把情绪掩藏起来了,看不见了就是消失了。但是情绪是股力量,只会转化不会消失。于是,当下次嫉妒再来的时候,除了原来的羞耻感、恐惧以外,还多了一层挫败的感觉。恐惧嫉妒的存在、否认和不接纳嫉妒的情绪最后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体验这样的感觉,因此而感觉挫败。我不停的在循环往复这样的恶性过程。
在深陷这样的恶性循环不就以后的某一天,当这样恐惧夹着罪恶、羞耻和挫败的感受中,我决定一跃而起和嫉妒做抗争,并且信誓旦旦的要打败它。翻阅很多的书籍,在知乎上看别人的答案,请教很多身心灵老师。也试过很多的方式,比如,对自己多嫉妒的对象进一步了解,发现其实别人的生活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那么值得我嫉妒。或者宣扬阿Q精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根本不如我过的好的大有人在。
但是,就像我之前提到的两个法子里,主体都是围绕着别人,不是去知道别人的更多内幕挖掘嫉妒对象的悲惨,就是寄托于更悲惨的人们,把自己快乐寄托在别人的痛苦上。当然,还会有很多作家、心理文会告诉你,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这样的确是围绕着自己在改变,但是,和上面两种一样在潜意识里,你都认为嫉妒这种情绪是不好的,是需要和它对抗并且战胜的。
可是嫉妒就真的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吗?你要知道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情绪仅仅是一种特质,用对的地方就是一股正向的力量,用错了地方,哪怕是愉悦这样的积极情绪也会乐极生悲变成悲惨的下场。细细想来,嫉妒其实帮了我不少忙,比如,我嫉妒那些经历比我丰富的人,我就拼命看书增加我的阅历。比如,我嫉妒别人擅长烘焙,自己却没有如此心灵手巧。我就会赌气去尝试烘焙,或者是虚心向其他人请教,挖掘自己的可能。久而久之,我就拥有了很多爱好,也惊讶的发现其实自己也能做到很多事情。
既然嫉妒也带给了我很多收获,我是不是可以放下与它刀剑相向,好好看看它的存在呢?于是,当嫉妒的情绪来临时,这一次我不急着否定它把它赶走。我让情绪自由的在心口流动,告诉自己嫉妒一不小心又来拜访了,你就让它游荡一会儿,不排斥它也不认同它。我抽离开自己的身体和灵魂看到它,看到嫉妒这个紫色的,眉头拧在一起,害怕得不到别人爱的小孩的存在。
它会在我体内汹涌、打滚,叫嚣着指责我怎么别人可以得到幸福和关爱,可以得到它理想中的一切,为什么我没有办法让它也得到。我会因此而产生无助甚至有一点愤恨的感觉,但我此时保持沉默,安静的看着这个小孩如何诋毁别人,如此大发脾气的埋怨我。就在我安静的接纳着、聆听着的时候,渐渐地它的力量开始没有那么汹涌庞大了。这时候我会开口问它几个问题。第一,你有什么自己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吗?第二,如果让你和别人交换你愿意吗?第三,为什么不愿意呢?
在嫉妒小孩发泄完自己的脾气以后,它听完我的问题,渐渐不做声了。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的拥有,嫉妒小孩眉宇舒展拿着拥有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我知道它下次找机会还会回来拜访,而且不瞒你说,它还是我家的常客。只不过每次它来,我都会无条件的接纳它,尊重它的存在,像个朋友般聆听它的愤怒、不甘、自卑、恐惧和苦恼。然后略加提示,平复它的心情。
嫉妒是一个情绪表现,在每个情绪表面的下面都有着无数期待、渴望和需要的未被满足。在嫉妒小孩的脚下是不相信自己能拥有好的事物,是担心、害怕自己得不到爱和关注。就像之前我提到自己嫉妒别人能烘焙出很好吃的饼干、蛋糕,其实是嫉妒别人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爱。而我也想用这样的甜蜜的方式来表达对苏先生的爱,但是因为做不到,所以我嫉妒。而我真正渴望的是苏先生也同样向我表达他的爱,后来我一脸委屈的和苏先生说清道明后,他笑着说不论用怎样的方式他都明白,也同样爱我。
我既不排斥,也不欢迎你的到来。如果你来了,我会好好照顾你,让你满足、心平气和的离开。久而久之,我会和你成为朋友,因为你本身就是我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也因为当你信任我后会让我明白自己还有什么是值得改进,值得追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