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01/七年,脱胎换骨
七年前,我的身体大概比80%的人差;现在,大概比70%的人好喽。
这样的逆转,于我而言,算是一个奇迹了。
时常看到一些病例,怕冷到我以前那种程度的人(膝盖以下冷如冰),寻医吃药多年,很少有人能扳回这个局面。
怕冷,看起来像个小问题,实际上,如果腿冷过膝盖,手冷过手肘,算是没有病名的“疑难杂症”了,像林彪那样的大人物,身边应该配备有各路高明医生吧,他的怕风怕冷一生都没搞好。
怕冷到这种程度,为什么难好呢?
按照自然规律来说,一个人大概到70,80岁才会变得那么怕冷,就是说,70-80岁冷到那种程度算“正常”,一个20多岁人那么怕冷,说明身体机能已经提前老到70-80岁,20多岁的人拥有的是70多岁的身体,这么大的缺口,不可能很快补起来。
打个比方,正常女性是49岁左右闭经,如果一个女性29岁闭经,就是29岁的年龄拥有的49岁的身体,那也是难补的大缺口。
站在现在看养生七年,很明晰的感觉到身体能量的缺口是一点一点补起来的,去掉疾病与走到健康是完全不能等同的事,就像不缺钱和有钱之间的距离。
接触中医的1-3年,是主战场取得胜利,还有残余小战场没搞定,敌人等着时机反扑,大概像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从被压迫被剥削中翻身,当然是个大进步,但局面还是不稳定的。
四年前的总结《接触中医三年的收获》,如果时间停留在那,看不到后续的话,就跟童话里公主与王子结婚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一样,看起来是个“巨大”的胜利,是“圆满大结局”。
实际上,随着时间继续往前,才能更客观的看当时身体恢复的情况——
比如当时写的“例假期间,身体暖”,只保持了一段时间,因为当时身体能量还是很不够用,这些好转不能稳定保持,所以后来不知不觉变成了例假期间“上下身有温差(下半身明显比上半身冷)”;
比如当时写的“手脚暖和”,手脚暖和也有不同的程度,在十几度的冬季暖和在零度的冬季依然暖和,代表身体能量水平处于不同阶段。
接触中医的4,5年,继续收拾残余小战场,顽固的敌人还在伺机反扑,犹如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个百废待兴的阶段。
接触中医的6,7年,才有一种从温饱到小康的大幅提升,犹如改革开放后的生机盎然,一天比一天好......
七年,好感慨!
我这样一个没钱没名没头衔的小人物,没有学霸那样好使的头脑,不认识名师名医,不要说名医,身边连医生朋友都没有,倒是有一些同学读医学院,但那淡淡然的同学关系,就算自己生病了,尤其是什么妇科疾病之类的,也是不好意思向人家咨询请教的,不仅没法找这种半熟不熟的关系“照应”“帮忙”,就是去医院挂专家号,如果没遇到一个和善得让人踏实的医生,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多问。
而对疾病的恐惧,更是让自己活得萎缩没斗志,当年痔疮带来大便出血,恐慌得吃不下睡不着,甚至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绝症,会不会英年早逝......
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中医,没有机会借由中医走上身心重建之路,人生中万一遇到妇科方面的难言之隐,大概和大部分人一样,要么“偷偷摸摸”去电线杆找“妙方”,要么“遮遮掩掩”去医院看妇科男科,要么“神秘兮兮”在网上到处乱搜......
万万没想到,靠自己,去掉疾病;万万没想到,靠自己,越来越健康。
感谢上天的安排,感谢所有善缘,希望小小的“脱胎换骨”奇迹,在这里,为有缘人点一盏希望之灯——成为更健康更快乐的自己。
“不要脸”的说脱胎换骨,无图无真相,看图哈。(不过图片能展示的也很有限,身体的不适症状消失,这种事,图片展示不了啊)
六年前(七年前状态更差,可惜没有幸存的照片)——
这别扭的姿势和拍照角度有关吗?
也许有关,但内因占主导吧——驼背,头发毛躁,不垂顺,发量少,总之,精气神差。
六年前(七年前状态更差,可惜没有幸存的照片)——
这别扭的姿势和拍照角度有关吗?
也许有关,但内因占主导吧——驼背,头发毛躁,不垂顺,发量少,总之,精气神差。
一年前——
以前觉得驼背是下图箭头指向的小伙那样,对照上图背影,不是同一种驼背,却也是说不出的难看。
今年——
精气神提升几个段位吧?
逆光也挡不住垂顺头发,人们说“熬出头”,是因为头发比较难改善吗?
改善了头发,说明艰难日子都过去了吗?
这样的逆转,于我而言,算是一个奇迹了。
时常看到一些病例,怕冷到我以前那种程度的人(膝盖以下冷如冰),寻医吃药多年,很少有人能扳回这个局面。
怕冷,看起来像个小问题,实际上,如果腿冷过膝盖,手冷过手肘,算是没有病名的“疑难杂症”了,像林彪那样的大人物,身边应该配备有各路高明医生吧,他的怕风怕冷一生都没搞好。
怕冷到这种程度,为什么难好呢?
按照自然规律来说,一个人大概到70,80岁才会变得那么怕冷,就是说,70-80岁冷到那种程度算“正常”,一个20多岁人那么怕冷,说明身体机能已经提前老到70-80岁,20多岁的人拥有的是70多岁的身体,这么大的缺口,不可能很快补起来。
打个比方,正常女性是49岁左右闭经,如果一个女性29岁闭经,就是29岁的年龄拥有的49岁的身体,那也是难补的大缺口。
站在现在看养生七年,很明晰的感觉到身体能量的缺口是一点一点补起来的,去掉疾病与走到健康是完全不能等同的事,就像不缺钱和有钱之间的距离。
接触中医的1-3年,是主战场取得胜利,还有残余小战场没搞定,敌人等着时机反扑,大概像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从被压迫被剥削中翻身,当然是个大进步,但局面还是不稳定的。
四年前的总结《接触中医三年的收获》,如果时间停留在那,看不到后续的话,就跟童话里公主与王子结婚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一样,看起来是个“巨大”的胜利,是“圆满大结局”。
实际上,随着时间继续往前,才能更客观的看当时身体恢复的情况——
比如当时写的“例假期间,身体暖”,只保持了一段时间,因为当时身体能量还是很不够用,这些好转不能稳定保持,所以后来不知不觉变成了例假期间“上下身有温差(下半身明显比上半身冷)”;
比如当时写的“手脚暖和”,手脚暖和也有不同的程度,在十几度的冬季暖和在零度的冬季依然暖和,代表身体能量水平处于不同阶段。
接触中医的4,5年,继续收拾残余小战场,顽固的敌人还在伺机反扑,犹如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个百废待兴的阶段。
接触中医的6,7年,才有一种从温饱到小康的大幅提升,犹如改革开放后的生机盎然,一天比一天好......
七年,好感慨!
我这样一个没钱没名没头衔的小人物,没有学霸那样好使的头脑,不认识名师名医,不要说名医,身边连医生朋友都没有,倒是有一些同学读医学院,但那淡淡然的同学关系,就算自己生病了,尤其是什么妇科疾病之类的,也是不好意思向人家咨询请教的,不仅没法找这种半熟不熟的关系“照应”“帮忙”,就是去医院挂专家号,如果没遇到一个和善得让人踏实的医生,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多问。
而对疾病的恐惧,更是让自己活得萎缩没斗志,当年痔疮带来大便出血,恐慌得吃不下睡不着,甚至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绝症,会不会英年早逝......
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中医,没有机会借由中医走上身心重建之路,人生中万一遇到妇科方面的难言之隐,大概和大部分人一样,要么“偷偷摸摸”去电线杆找“妙方”,要么“遮遮掩掩”去医院看妇科男科,要么“神秘兮兮”在网上到处乱搜......
万万没想到,靠自己,去掉疾病;万万没想到,靠自己,越来越健康。
感谢上天的安排,感谢所有善缘,希望小小的“脱胎换骨”奇迹,在这里,为有缘人点一盏希望之灯——成为更健康更快乐的自己。
“不要脸”的说脱胎换骨,无图无真相,看图哈。(不过图片能展示的也很有限,身体的不适症状消失,这种事,图片展示不了啊)
六年前(七年前状态更差,可惜没有幸存的照片)——
这别扭的姿势和拍照角度有关吗?
也许有关,但内因占主导吧——驼背,头发毛躁,不垂顺,发量少,总之,精气神差。
六年前(七年前状态更差,可惜没有幸存的照片)——
这别扭的姿势和拍照角度有关吗?
也许有关,但内因占主导吧——驼背,头发毛躁,不垂顺,发量少,总之,精气神差。
![]() |
六年前 |
一年前——
以前觉得驼背是下图箭头指向的小伙那样,对照上图背影,不是同一种驼背,却也是说不出的难看。
![]() |
一年前 |
今年——
精气神提升几个段位吧?
逆光也挡不住垂顺头发,人们说“熬出头”,是因为头发比较难改善吗?
改善了头发,说明艰难日子都过去了吗?
![]() |
今年 |
-
犀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06 21: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