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笔记论丛 | 日本拾忆
![]() |
书名: 东京物语
作者: 芥川龙之介 / 太宰治 / 幸田露伴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副标题: 让外文经典在中文世界重生
出版年: 2015-3-1
丛书: 译言古登堡计划·作家与城系列
编类属性:AT(建筑)C(文化)
——————————————————————————————————————————
花了一个月陆陆续续读完了《东京物语》,虽然说担任翻译的也不是十分有名之士(或许潜意识下觉得像是芥川龙之介这样的大家应该能难拿捏文中深意),但是所选的文章还是能让人产生些许共鸣。这里并没有想着再去摘录美文的细节,但是觉得诸位大家的东京记忆并不是那些景点,而是沉淀下来的,与这个城市之间的故事(这个点上就十分契合小津的《东京物语》)。
想着自己去日本已经是半年多之前的时间了,每每想起都是深刻的回忆。因为是只身一人,所以很多的细节都会很留意,并不希望作为游客,努力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努力。
刚下飞机的新奇,原来那些出现在杂志上的细节在现实的空间中都是那么完美的出现。一切都是安静和整洁,每个人都在试图降低自己的力气,为的是让体验这个环境的人不会过于失控。但是一旦进到公共空间,你就会被无数的信息所淹没,虽然在计划书上已经写好了路径,但是还是会被诸如哪里是地铁售票、哪里是办卡、哪里是旅游咨询等等窗口、人员所迷,但是这并不乱,如果你能和他们正常的日语交流,你甚至可以略去一些信息,方便地获得你想要的,即便是陌生人也会停下他们的脚步来帮助你。
![]() |
东京街头 笔者拍摄 |
正如太宰治笔下的生死,另外一种安静则是庭院。东京的庭院已经稀少,这种距离会让人觉得安静是一种克制。京都的庭院则是主要部分,即是生活。许多人似乎是为了抛弃大都市的喧嚣,来到此处做一番思考。无论是下雨还是天晴,总会有人端坐在屋檐之下,看着远处。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长时间的屈膝端坐对于我来说还是挺有难度的,所以移情的过程常常被不习惯所带来的立坐转化而打断。看景,更应该是观景。
![]() |
京都庭院 笔者拍摄 |
同样安静地是东京较少看到的是田野。来到田野应该也是意料之外的,淡路岛上略带失望的ando建筑,换来的是田野村落的体验。这种安静来自于物理性的人烟稀少,转头便可数遍的小屋,路上只有准备收拾工具的老人。如果说中国村民仰仗的是田的话,这里的村落仰仗的则是大海。身处村落中,远望大海,确实有种可以放下锄头,直奔大海而去的放肆。选择,在这里变得十分容易。
![]() |
淡路岛 田野 |
———————————————————————————————————————————
目录:
缘起·代序
芥川龙之介小传
东京小品
生于东京
秋(芥川龙之介的一篇短文)
太宰治小传
东京八景(赠予苦难的人们)
幸田露伴小传
水之东京
译后记
节选(来自amazon)
我蹲在一片黑暗的书斋里,周围堆满了书,以此消磨寂寥的春日挂松之时。开卷阅读,兴起走笔,厌了倦了做俳句二三——便是如此的太平安逸、百无聊赖地打发着日子,家中也无人造访。有一日,邻居家太太带着小孩来拜年,从前就听说这位太太驻容有术,那日一见,果真如此。她带着的女孩儿都五岁大了,本人看起来依旧美艳如昨,仍保留着少女时代的容貌。
那日我正好在书斋里插了梅花,于是我们就闲聊起梅花来。我们聊天的时候,那个叫千枝的小女孩就抬眼打量着书斋墙上的匾额和挂着的装饰,无聊地坐在一旁。
聊了一会儿,我看着千枝怪可怜的,就对邻居太太说:“我们换个地方坐吧,我母亲也想跟您聊聊呢!”趁着母亲跟邻居太太说话的时候,我提出想找些玩意儿给孩子解解闷儿。于是邻居太太从怀里拿出了一面小镜子,把它递给了千枝:“这孩子啊,只要有了这个就不会觉得无聊了呢。”
我问其中缘故,原来从前她丈夫在逗子[2]的别院里养病的时候,一周两三次,她要带着千枝往返于东京和逗子之间,千枝在车上常常觉得无聊。因为无聊,所以总想着捣乱,时常搞点恶作剧,拿她简直没有办法。有时候还会抓着旁边的老头儿问人家,“你会不会法语啊?”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她也给过她图画书和手绢,想方设法给她解闷儿,直到有一次掏出了小镜子给她,发现她居然乖乖坐了一路。千枝对着镜子仔细瞧,时而整理脸上的香粉,时而搔首弄姿,时而又故意蹙起眉头,跟镜子里的自己玩得忘记了时间。
邻家太太说明了给她镜子的缘由,又加了一句:“果然还是个孩子呢。只是看到了面镜子,就把什么都给忘了。”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刹那,我突然对这位太太生出了些许恶意。我不假思索地边笑边冷冷评价道: “你自己还不是照了镜子就把什么都忘了。你跟千枝的区别不过是一个是在无聊的汽车里,一个是在繁杂的尘世中。
———————————————————————————————————————————
延伸链接:
![]() |
导演: 小津安二郎
编剧: 野田高梧 / 小津安二郎
主演: 笠智众 / 原节子 / 杉村春子 / 东山千荣子 / 山村聪 /
上映日期: 1953-11-03
片长: 136 分钟
同名电影,但是和所选之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为小津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东京物语”讲了一个日本家庭面对城市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反应。推荐之时才发现,电影上映时间竟然和馆主的生日同日,还是暗暗窃喜一下。
——————————————————
看不见的巴别图书馆
invisible Babel Library
投稿&合作邮箱:tonybest9@hotmail.com
请各位书友读者点击右上方“看不见的巴别图书馆”,以及下方二维码(长按即可)关注小站!多谢支持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