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日子听演唱会流水记
(记1124Elton John All hits Tour香港场)
不记得最初在哪看到消息了,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好远(结果是将会展中心误认为亚博),价格好高(其实有几档价格的票),在豆瓣吐槽,好友劝说能看就去看吧,因为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估计是看一场少一场。纠结一段时间之后决定买票,然后发现,擦,中低价位档的票是剩下比较鸡肋的位置了……后悔不迭。但还是选了一个正对舞台比山顶稍好的位置赶紧入手。等取到票仔细看了位置才发现不是原以为遥远的亚博,而是会展,瞬间觉得赚到了(这什么心态……),至少不用太担心看完之后回新界乡下的交通问题(事实上即便在亚博,只要不是像那年Eason尾场Encore好多曲目的话也是没问题的——乘过MTR便知)。演唱会就是昨天。唯一的失误是没相信自己的记忆去相信google map给指引的去会展的路线。本来记得每次去湾仔都会看到去往会展的指示牌,但不放心还是查了google map结果其给了一条在金钟下然后走过去的路线。最终选择相信google,却让我找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不过去的時間早,在金钟兜一圈也是好的。已经到金钟出站之后已经完全看不到去年占领的任何痕迹了,恢复的非常彻底。曾经走过的天桥和原本贴满各种极具创意的纸条和海报的「連儂牆」,我是在因为走错路沿着那旋转楼梯下来的时候才觉察到就是去年曾经来看过的那堵墙。在那块兜半天找不到路只好问保安,「唔该」一出口保安非常热情说「点样」以为我是local吧。但之后的句子就没法再粤语讲了于是掏出地图问去会展怎么走。搞半天他们也不清楚于是退而求其次问会展附近的演艺学院怎么走,他们指了个大概的方向。一横心想反正时间还早就走吧。金钟晚上人还真少(又想起去年那时候的情景真是让人嘘唏),一路都没看到几个人。走了大概一刻钟之后终于看到演艺学院,松口气。但也没有任何路标指向会展中心。看看地图只得循着大概对的方向向前终于看到个有路标的天桥赶紧上去一看,果然有会展,找到方向了继续走,然后看到了曾经来看过满山红柿的agnès b. CINEMA,一阵亲切,终于看到曙光了。上了天桥又开始糊涂(那么长的一个天桥居然没有指示牌!),但总算看到不远处的龟背形状的建筑再看看时间觉得无论如何反正能去到就行。好在走了又差不多十多分钟到了,另一个入口,搭乘了好多电梯之后在开场前四十分钟到了。在外面卖T恤的地方看了一会决定还是先进去坐把「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完——这是一本从头到尾全部在通勤时间的手机kindle上看完的小说(恩,kindle大法好,顺带再安利instapaper大法也很好)。
座位虽然比山顶稍好但座位仍然很靠后,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正对舞台。其时还早,人寥寥无几,还以为Elton John在HK真的那么不为人知么(毕竟也算老牌)。后来证明只是时间尚早。一会我旁边来了一对老年英国夫妇(听他们聊天口音听出的,很正宗的英式口音)。过半的时候人陆陆续续来了,到最后前排内场都满座。不过目测确实大半都是外国人,其余很高比例的中年local,年轻人很少。结果并未准时开始,过了一刻钟入场得差不多了才开始(好像很多其他演唱会一样)。以来自「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的「Funeral for a friend」开场的——真是太喜欢了,之前复习听到经年美国的某场就以这曲开头心里默默想要是HK场以这曲开场就好了,果然如此,所以很惊喜(没听过的可以去听听,很华丽。感绝类似Pink Floy或者Queen的某些曲目)。幸好的是音响亮效果很好。会展与亚博感觉类似,与红勘相比的遗憾是中偏后到山顶位置看不到清晰的影像,尽管舞台两旁有左右两块大屏但讲真还是很小不像红勘即便位置靠后至少在屏幕上可以看到较为清楚的影像。不过这也不怎么重要。整场既没有换装(由头到尾都是穿着那装饰满亮片的蓝色燕尾服),也没有什么表演(舞台主屏幕的那点动画其实也算简单),就是纯粹的听觉享受。声音也可堪比听录音室,而现场各种乐器的随性表演都为不同曲目增加不同的惊喜与趣味。呼应这演唱会的标题,基本都是hits,包括耳熟能详的candle in the wind, your song, Bennie and the jets, 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s, don’t 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Tiny dancer, Rocket man…不过我最喜欢的是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Daniel。虽然音频听很多遍,但现场的一些改编和加入的即兴表演都是无可取代的——嗯,有能力有机会,喜爱的歌者还是尽可能听现场。整场基本都没什么废话,除了开场时简短的问候,和中间偶尔介绍歌名。前面2/3基本都是动感和抒情穿插。爱死了The one那段表演以及那些律动强的歌曲中间和乐队的即兴jam。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开始有观众开始离场(虽然后来知道他们也许是明智的——因为散场实在龟速,但坚决不会,除非什么时候被赠票去听不认识的演唱会)。相继介绍了乐队的成员,然后迎来以连续几首动感旋律的结束。最后以Crocodile rock结束,中间他说,你们不是想唱么,于是中间那段啦啦啦的就让大家一起合唱了好几遍。
整场的氛围还是不错的,因为外国人很多,也想对比下不同与之前听过的Eason的有啥差别。结果表明,其实会来听演唱的都差不多吧,内场和山顶座位可能永远是最好的选择,够high。内场的很多应该都很真爱(因为价格真的不便宜,虽然肯定也有些不差钱的),而山顶的有很多虽然还不够钱但一定很多真爱的(前年听Eason明显最high的除了内场的就是山顶的)。我处在的位置:中间接近山顶的好像是最尴尬的一批,尤其旁边都是中老年人……呃,他们应该曾经也是真爱的吧,也许年纪大了没太多活力了,所以整场我也就内心激动但不太好意思抒情时像别人那般摇手而在动感时随节律摆动,只是看着别人high了又high,也有可能,因为自己也老了(听Eason的时候最后根本没管旁边人怎样最后high了就扯嗓子叫或者跟着大合唱打手势什么的…)。听完之后有种奇怪的决定,之后如果coldplay有香港场一定去听,听众应该比较年轻,可以更尽情high。
照片就聊胜于无吧……离太远而且手机渣像素
不记得最初在哪看到消息了,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好远(结果是将会展中心误认为亚博),价格好高(其实有几档价格的票),在豆瓣吐槽,好友劝说能看就去看吧,因为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估计是看一场少一场。纠结一段时间之后决定买票,然后发现,擦,中低价位档的票是剩下比较鸡肋的位置了……后悔不迭。但还是选了一个正对舞台比山顶稍好的位置赶紧入手。等取到票仔细看了位置才发现不是原以为遥远的亚博,而是会展,瞬间觉得赚到了(这什么心态……),至少不用太担心看完之后回新界乡下的交通问题(事实上即便在亚博,只要不是像那年Eason尾场Encore好多曲目的话也是没问题的——乘过MTR便知)。演唱会就是昨天。唯一的失误是没相信自己的记忆去相信google map给指引的去会展的路线。本来记得每次去湾仔都会看到去往会展的指示牌,但不放心还是查了google map结果其给了一条在金钟下然后走过去的路线。最终选择相信google,却让我找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不过去的時間早,在金钟兜一圈也是好的。已经到金钟出站之后已经完全看不到去年占领的任何痕迹了,恢复的非常彻底。曾经走过的天桥和原本贴满各种极具创意的纸条和海报的「連儂牆」,我是在因为走错路沿着那旋转楼梯下来的时候才觉察到就是去年曾经来看过的那堵墙。在那块兜半天找不到路只好问保安,「唔该」一出口保安非常热情说「点样」以为我是local吧。但之后的句子就没法再粤语讲了于是掏出地图问去会展怎么走。搞半天他们也不清楚于是退而求其次问会展附近的演艺学院怎么走,他们指了个大概的方向。一横心想反正时间还早就走吧。金钟晚上人还真少(又想起去年那时候的情景真是让人嘘唏),一路都没看到几个人。走了大概一刻钟之后终于看到演艺学院,松口气。但也没有任何路标指向会展中心。看看地图只得循着大概对的方向向前终于看到个有路标的天桥赶紧上去一看,果然有会展,找到方向了继续走,然后看到了曾经来看过满山红柿的agnès b. CINEMA,一阵亲切,终于看到曙光了。上了天桥又开始糊涂(那么长的一个天桥居然没有指示牌!),但总算看到不远处的龟背形状的建筑再看看时间觉得无论如何反正能去到就行。好在走了又差不多十多分钟到了,另一个入口,搭乘了好多电梯之后在开场前四十分钟到了。在外面卖T恤的地方看了一会决定还是先进去坐把「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完——这是一本从头到尾全部在通勤时间的手机kindle上看完的小说(恩,kindle大法好,顺带再安利instapaper大法也很好)。
座位虽然比山顶稍好但座位仍然很靠后,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正对舞台。其时还早,人寥寥无几,还以为Elton John在HK真的那么不为人知么(毕竟也算老牌)。后来证明只是时间尚早。一会我旁边来了一对老年英国夫妇(听他们聊天口音听出的,很正宗的英式口音)。过半的时候人陆陆续续来了,到最后前排内场都满座。不过目测确实大半都是外国人,其余很高比例的中年local,年轻人很少。结果并未准时开始,过了一刻钟入场得差不多了才开始(好像很多其他演唱会一样)。以来自「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的「Funeral for a friend」开场的——真是太喜欢了,之前复习听到经年美国的某场就以这曲开头心里默默想要是HK场以这曲开场就好了,果然如此,所以很惊喜(没听过的可以去听听,很华丽。感绝类似Pink Floy或者Queen的某些曲目)。幸好的是音响亮效果很好。会展与亚博感觉类似,与红勘相比的遗憾是中偏后到山顶位置看不到清晰的影像,尽管舞台两旁有左右两块大屏但讲真还是很小不像红勘即便位置靠后至少在屏幕上可以看到较为清楚的影像。不过这也不怎么重要。整场既没有换装(由头到尾都是穿着那装饰满亮片的蓝色燕尾服),也没有什么表演(舞台主屏幕的那点动画其实也算简单),就是纯粹的听觉享受。声音也可堪比听录音室,而现场各种乐器的随性表演都为不同曲目增加不同的惊喜与趣味。呼应这演唱会的标题,基本都是hits,包括耳熟能详的candle in the wind, your song, Bennie and the jets, 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s, don’t 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Tiny dancer, Rocket man…不过我最喜欢的是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Daniel。虽然音频听很多遍,但现场的一些改编和加入的即兴表演都是无可取代的——嗯,有能力有机会,喜爱的歌者还是尽可能听现场。整场基本都没什么废话,除了开场时简短的问候,和中间偶尔介绍歌名。前面2/3基本都是动感和抒情穿插。爱死了The one那段表演以及那些律动强的歌曲中间和乐队的即兴jam。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开始有观众开始离场(虽然后来知道他们也许是明智的——因为散场实在龟速,但坚决不会,除非什么时候被赠票去听不认识的演唱会)。相继介绍了乐队的成员,然后迎来以连续几首动感旋律的结束。最后以Crocodile rock结束,中间他说,你们不是想唱么,于是中间那段啦啦啦的就让大家一起合唱了好几遍。
整场的氛围还是不错的,因为外国人很多,也想对比下不同与之前听过的Eason的有啥差别。结果表明,其实会来听演唱的都差不多吧,内场和山顶座位可能永远是最好的选择,够high。内场的很多应该都很真爱(因为价格真的不便宜,虽然肯定也有些不差钱的),而山顶的有很多虽然还不够钱但一定很多真爱的(前年听Eason明显最high的除了内场的就是山顶的)。我处在的位置:中间接近山顶的好像是最尴尬的一批,尤其旁边都是中老年人……呃,他们应该曾经也是真爱的吧,也许年纪大了没太多活力了,所以整场我也就内心激动但不太好意思抒情时像别人那般摇手而在动感时随节律摆动,只是看着别人high了又high,也有可能,因为自己也老了(听Eason的时候最后根本没管旁边人怎样最后high了就扯嗓子叫或者跟着大合唱打手势什么的…)。听完之后有种奇怪的决定,之后如果coldplay有香港场一定去听,听众应该比较年轻,可以更尽情high。
照片就聊胜于无吧……离太远而且手机渣像素
![]() |
![]() |
![]() |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