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滴十三 】 共情的人与观察的人
![]() |
第十二讲 “实操训练三——倾听技术与共情训练”
题记 | 张为娜
这是实操训练“共情”课的第三讲的作业分享,也是共情的最后一次集中训练课啦。看到这里,突然有一种“共情”是第三只眼,它透过外面表象看见背后的情绪情感,并将看见的情绪情感传递出去。
当然,这传递也是有技巧的。这一讲里面伙伴们就分享了共情时需要的注意的事情了。如能继峰同学提到的“注意保护来访者的自尊心”。
的确,当我们的情感还没到那么亲近的地步时,过深的情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而且共情用到生活里又是另外的样子,它需要我们根据情况做灵活的调整,调整的前提是我们对对方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我一开始接待咨询的时候就缺乏这个评估,有时候共情深了,很明显感觉到让对方不舒服,但是却又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做,并因此对咨询关系有影响。
我在整理作业的时候,丁老师在作业中举了生活中和咨询中的例子,都非常生动地阐释了共情,由于文中涉及到个人隐私,所以在这篇水滴文章中没有节选出来。真是很遗憾啊!
我在这里简单讲讲看了后的理解:我们都能体会到别人的情感,但有时我们会直接对导致对方情感的事件工作——即“怎么处理这个事”,很少管对方的情感;但是小朋友会在观察到后直接表达出来。对比一下,是撒感觉呢?小盆友的真是萌萌哒。
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对方的情感后,都是如何回应的呢?
边看伙伴们的分享边思考吧!
![]() |
文 | 能继峰
这次练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要“注意保护来访者的自尊心”。在跟露雨最做练习时,我在共情时本应该简短表达的一句话说的很啰嗦,并且反复用到了“委屈”这个词,这很快就引起了露雨的防御,这是我下面的共情难以继续。在老师从观察者的角度做出反馈时就此强调“在悲伤被表达出来时,对方会有弱小、羞耻的感觉,因此一定要有保护对方自尊的意识,不要把对方想得那么弱小”。而且,在与露雨共情时我还较多的使用了一些表达负性情绪的词汇,这也使得共情很难继续下去。因此,在表达共情时使用的词语越偏中性会越好一些。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在负性事件的背后往往还会有正性的东西存在,在共情时共情正性的情绪会比共情负性情绪更好一些。
在跟尚蕾做练习时,当她说完第一句话后,我表达了共情,她第二句的回复是“嗯,对”,当时是有点愣了,不知道该怎么接,就试着用另一种方式再表达了一遍,好在下面的交流和反馈没有受到我的影响。因为当时的练习比较投入,在做反馈时被问起我们都说了些什么,结果是好像不记得说了些什么。对此的反思是:说完之后“不记得”说了什么,是一个很好的共情的状态。但是,咨询师是通过双向通道来工作的,不只是一个“共情的人”还是一个“观察的人”,这种观察者的角色是我们能很好的观察当时咨访双方的状态。
![]() |
文 | 郭尚蕾
其实第二节课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训练的实质性目的,就是感觉要想真正一句话直接触碰到来访者内心的想法是有困难的,尤其是在来访者感情不那么强烈时。总之语言运用就是要在接到来访者情感后尽量用一些中性的词来引导。
这节课是让我们了解语言运用的方向,在小组练习以及大家分享时都可以感觉到共情不到位或者语言运用不到位会使得咨询关系变得尴尬。反之就会充分体会到来访者内心,话题大开然后一步步达到咨询的目的。在练习中,我没有共到能继峰学长,而且最后都变得有点像在争论,以致他当时都不想和我说话了,看到这一幕露雨也小心翼翼不敢共情了。在给我共情的时候,能继峰学长每次都共的很到位,感觉很投入,我们最后都忘记了说了什么。
总感觉自己共不到位,也不敢表达,总是在担心着什么,涵姨最后帮我找出了原因:注意力在自己身上,投入度不够。确实我应该试着迈出一步,用心去感悟,多在生活中体验、观察。
![]() |
文 | 张鹏
今天的小组练习自己还是比较主动的,对雪丽进行共情,虽然最后的结果是没有共情到,但还是给予自己很大的收获:
首先,共情不是你感觉好就好,而是来访者的反馈,在模拟共情过程中,其实自己感觉还蛮好,但对方的反馈却很一般,没有感受到共情的很好,从自己的角度来讲有点委屈,但站在咨询的高度,还是需要自己不断锻炼,不断提高的。
其次,共情需要自己有很好的言语精炼和形象表达能力,其实有时候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确实是共情的意思,但苦于说不出来,或者比喻、表达不合适,所以给对方产生了误解和没有共情到的感觉,因此,语言表达很重要,尤其对于我们靠言语逻辑吃饭的咨询师来讲,语言表达就是自己的实力表现,直接关系咨访关系的建立和后面的咨询,所以要好好练习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让自己不断提高,让自己在咨询中更加游刃有余。
印象最深刻的是当自己作为模拟来访者的时候,涵姨给予自己的共情,让自己真正感觉到了被共情到的感觉,那种感觉真的是一瞬间的事情,本来前面已经有两个咨询师给予共情练习了,到涵姨的时候相当于是第三次重复,本来自己都不想再怎么说了,但涵姨共情到的那一瞬间,不由得眼泪有在眼眶打转的感觉,瞬间感觉有知音了,那一刻恨不得有不完的话要说,涵姨把我的很仔细,很到位,真的非常感概,而且涵姨能将自己觉察到的很适度的表达出来,真的非常有经验,多么希望自己能达到那样的高度!高不可攀又能望其项背,真正感受到自己需要补充学习的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大,顿时感觉自己有事儿干了,有了目标,有了学习的点,希望通过初级班不断地成长,能够让自己在日后的个案接待中更加自如,更加有效,加油~
![]() |
看完作业分享,大家都有哪些心得体会呢?
下面一讲我们将与大家分享“第十三讲 心理咨询师的哲学态度”。“哲学态度”与咨询有撒关系呢?请听下回分享!
涵一园 第四期初级技能成长班现火热报名中,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初级班为小班授课,最多招收16人。现在名额剩余不多,想要加入的伙伴,抓紧时间报名哦!
期待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我们,我们一起来打开主观世界,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丰富,让咨询工作更有效。
若您想了解更多的课程情况以及奖学金,请点击“阅读原文”。
![]() |
每天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我们等你
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愿与您一起分享
点击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