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X元首】灰与红。搬运过去写的几篇同人。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见过太多的灰色。德意志第二德国的辉煌,魏玛共和国的软弱,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崛起,把这些或重彩或苍白的政权黏连起来的,是一片片的灰色。
那种一种黏人的灰,附着在建筑、马匹和军装的表面,漫荡在空气中,跌跌撞撞地靠近行人的唇角和鼻翼,钻进人们的肺,融化在各个年龄各个职业人的血液里,弥漫荡漾在每一段不明不白的旧时光。他曾经思考过如何去描述身在其中的感受,直到1949年的暮春他走在伦敦的街头,那过分阴柔的细雨在他察觉前前神不知鬼不觉地浸润了旧日军装,他才发现这二者是何其相似。
伦敦的雨给人们带来了王尔德,简奥斯丁和莎士比亚,德意志的灰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或许,是对于更鲜艳颜色的渴望。
“现在,当白天
厌倦了白天,当一切欲望的河流
淙淙的鸣声带给你新的慰藉,
当金织就的天空
对一切疲倦的灵魂说:“安息吧!”——
你为什么不安息呢,阴郁的心呵,
什么刺激使你不顾双脚流血地奔逃呢……
你盼望着什么呢?”【1】
于是黑色的军官马靴吸饱了油脂散发着皮革的光泽,倒映出万字旗的红。
就像现在他脚边的一样,在时钟指向1944年4月7日下午两点的这一刻,冯·曼施坦因站在了这片血红色权力的中心。元首的办公室并不奢华,相反,它还带着某种朴素的意味。类似他所奉行的严格的素食主义,对于条顿精神的热衷使他永远也无法像戈林那样兴致勃勃地把自己投入到纸醉金迷之中。曼施坦因从未见过元首表达过任何对奢侈品的喜好,而那位大腹便便的帝国大元帅此时已经在他的手指上戴满了贵重的宝石戒指。他甚至化了妆。行为和喜好上如此不同的两个人却成了亲密的战友,而曼施坦因并不想笑。因为同样,在这最靠近他的一抹灰色中见证了太多的荒诞不经,这张优雅的不起波澜的面容是他最好的保护色。
办公桌下的羊毛地毯是这个房间唯一可以称得上华丽东西,它被如此小心地置于元首的脚下,在外国元首们到来时为这位新帝国的唯一领导者增光添色。帝国的统治者站在他的面前,从物理上来说元首的样子清晰可见,但曼施坦因却从未觉得他与他的距离如它所展示的这样贴近。
他军装的颜色是忠于德国陆军传统的国防灰,这贴合欧陆荒原的色调注定了他属于不被信任的那一个。这一点他在1938年的布洛姆堡-弗利契危机就已了然于胸。或者在更早之前,军官团固然不会忘记在希特勒掌握权力后的第一届国会上,旧帝国的陆军元帅们、海军将领们在头戴髑髅骠骑兵的头盔的冯·马肯森陆军元帅的带领下进入会场,而就在不久之前的混乱中,一个街头的流氓都可以以革命的名义扯掉一名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士兵的勋章。可军官团同样不会忘记那被无辜枪杀的总理施莱谢尔将军,他和他的夫人、僚属一同死在柏林的家中,同四年后对弗利契将军的指控一样,纳粹没有拿出一个让全体军官信服的证明。
"星啊!
你的光辉属于极远的世界,
你只需遵循一戒:
保持纯洁!"【2】
曼施坦因梦见了施莱谢尔将军的惨死,子弹穿过这名服役了三十四年的老兵的胸膛,为那片国防灰染上刺目的红,在他的梦魇里撞击出混沌的碎片。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他作为指挥官而战斗的六年里不断地上演着,和那年他请求自己的长官维茨勒本元帅向纳粹抗议不同,这一次,他不知自己应该向谁抗议了。那曾经咆哮而过西欧平原的铁灰色装甲车上如今是德国士兵烧焦了的尸体,越来越年轻的士兵被送到战场上,干裂的手掌上沾满泥土和火药的碎片。战死的年轻人被葬在雅尔达的坟场中,它高悬在海上,成为最凄凉的风景。纳格尔,他最亲密的司机纳格尔死在他的脚下,鲜红的血液沾上元帅的军靴,留下黏稠的挥之不去的红。
“最后一杯酒
为破碎的家园,
为自己命运的多难,
为眼睛中没有生气的冷焰,
为上帝无法拯救的苦难,
为残酷而粗野的人寰。”【3】
几分钟之前和元首针锋相对的对话重新飘进了曼施坦因的脑海,对话的主题也是他今日被叫进总理府的原因。
“您是我的最能干指挥官之一,请相信不久就会对您有新的任命。我从未忘记过,征西线战役展开之前,唯一劝他在色当实行突破的人就是您。”
“在现有的情况中,若换一个集团军群总司令将会使工作较好,我当然不会反对.”
“就目前来看,莫德尔是接替您的最恰当的人选,他会给予部队以精神支持驱使部队作最大的努力。”
“在我指挥之下,本集团军群各师早已尽到了其最大的努力,任何人也不能使他们再进一步。我的元首,我相信您今天所采取的步骤不会有任何不利的后果。”
曼施坦因冷淡地看着元首的嘴唇,在这两片薄唇在10年前也曾吐露过曾令自己振奋的话语,如今却宣告着他军人生涯的结束。
“现在,当白天
厌倦了白天,当一切欲望的河流
淙淙的鸣声带给你新的慰藉,
当金织就的天空
对一切疲倦的灵魂说:‘安息吧!’——
你为什么不安息呢,阴郁的心呵,
什么刺激使你不顾双脚流血地奔逃呢……
你盼望着什么呢?”【4】
元首的手从曼施坦因的手中抽离,这代表着最后一次的礼貌道别正在结束。自己即将告别奋战了七年的战场,并且在可以预见的以后再也不会踏入这里一步。曼施坦因突然感受到一股不可遏制的愤怒。
谎言,彻头彻尾的谎言!留下钢铁上的鲜血,留下残酷而粗野的人寰!
军靴支撑着颤动的身体。猛烈的装甲车冲撞在异国的土地,从布鲁塞尔到色当,从柏林到卢森堡,像七年前那篇无比完美的计划,灼热的炮筒伸缩着,肆虐着,宣泄着积蓄已久的疯狂,在所到之处创下殷红的血。
“冯·曼施坦因,我会杀了你!”
“只要你不介意,我愿意现在就为您叫个人来。”
修长的手指依次扣上金属质的扣子。当曼施坦因从元首的房间走出去的时候,最后一抹夕阳像最后的回味,罩在他原野灰的军装上。
“我们望着的那川流已经
滚滚而去,从此不再折回;
但我们却立于
一片荒凉的境地,
象是墓碑在标志已死的
希望和恐惧:呵,生之黎明
已使它们飞逝、隐退。”【5】
------------------------END-------------------------
注释:
【1】尼采《最孤寂者》
【2】尼采《星的道德》
【3】阿赫玛托娃《最后一杯酒》
【4】主题重复。尼采《最孤寂者》
【5】雪莱《那时刻永远逝去了,孩子》
那种一种黏人的灰,附着在建筑、马匹和军装的表面,漫荡在空气中,跌跌撞撞地靠近行人的唇角和鼻翼,钻进人们的肺,融化在各个年龄各个职业人的血液里,弥漫荡漾在每一段不明不白的旧时光。他曾经思考过如何去描述身在其中的感受,直到1949年的暮春他走在伦敦的街头,那过分阴柔的细雨在他察觉前前神不知鬼不觉地浸润了旧日军装,他才发现这二者是何其相似。
伦敦的雨给人们带来了王尔德,简奥斯丁和莎士比亚,德意志的灰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或许,是对于更鲜艳颜色的渴望。
“现在,当白天
厌倦了白天,当一切欲望的河流
淙淙的鸣声带给你新的慰藉,
当金织就的天空
对一切疲倦的灵魂说:“安息吧!”——
你为什么不安息呢,阴郁的心呵,
什么刺激使你不顾双脚流血地奔逃呢……
你盼望着什么呢?”【1】
于是黑色的军官马靴吸饱了油脂散发着皮革的光泽,倒映出万字旗的红。
就像现在他脚边的一样,在时钟指向1944年4月7日下午两点的这一刻,冯·曼施坦因站在了这片血红色权力的中心。元首的办公室并不奢华,相反,它还带着某种朴素的意味。类似他所奉行的严格的素食主义,对于条顿精神的热衷使他永远也无法像戈林那样兴致勃勃地把自己投入到纸醉金迷之中。曼施坦因从未见过元首表达过任何对奢侈品的喜好,而那位大腹便便的帝国大元帅此时已经在他的手指上戴满了贵重的宝石戒指。他甚至化了妆。行为和喜好上如此不同的两个人却成了亲密的战友,而曼施坦因并不想笑。因为同样,在这最靠近他的一抹灰色中见证了太多的荒诞不经,这张优雅的不起波澜的面容是他最好的保护色。
办公桌下的羊毛地毯是这个房间唯一可以称得上华丽东西,它被如此小心地置于元首的脚下,在外国元首们到来时为这位新帝国的唯一领导者增光添色。帝国的统治者站在他的面前,从物理上来说元首的样子清晰可见,但曼施坦因却从未觉得他与他的距离如它所展示的这样贴近。
他军装的颜色是忠于德国陆军传统的国防灰,这贴合欧陆荒原的色调注定了他属于不被信任的那一个。这一点他在1938年的布洛姆堡-弗利契危机就已了然于胸。或者在更早之前,军官团固然不会忘记在希特勒掌握权力后的第一届国会上,旧帝国的陆军元帅们、海军将领们在头戴髑髅骠骑兵的头盔的冯·马肯森陆军元帅的带领下进入会场,而就在不久之前的混乱中,一个街头的流氓都可以以革命的名义扯掉一名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士兵的勋章。可军官团同样不会忘记那被无辜枪杀的总理施莱谢尔将军,他和他的夫人、僚属一同死在柏林的家中,同四年后对弗利契将军的指控一样,纳粹没有拿出一个让全体军官信服的证明。
"星啊!
你的光辉属于极远的世界,
你只需遵循一戒:
保持纯洁!"【2】
曼施坦因梦见了施莱谢尔将军的惨死,子弹穿过这名服役了三十四年的老兵的胸膛,为那片国防灰染上刺目的红,在他的梦魇里撞击出混沌的碎片。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他作为指挥官而战斗的六年里不断地上演着,和那年他请求自己的长官维茨勒本元帅向纳粹抗议不同,这一次,他不知自己应该向谁抗议了。那曾经咆哮而过西欧平原的铁灰色装甲车上如今是德国士兵烧焦了的尸体,越来越年轻的士兵被送到战场上,干裂的手掌上沾满泥土和火药的碎片。战死的年轻人被葬在雅尔达的坟场中,它高悬在海上,成为最凄凉的风景。纳格尔,他最亲密的司机纳格尔死在他的脚下,鲜红的血液沾上元帅的军靴,留下黏稠的挥之不去的红。
“最后一杯酒
为破碎的家园,
为自己命运的多难,
为眼睛中没有生气的冷焰,
为上帝无法拯救的苦难,
为残酷而粗野的人寰。”【3】
几分钟之前和元首针锋相对的对话重新飘进了曼施坦因的脑海,对话的主题也是他今日被叫进总理府的原因。
“您是我的最能干指挥官之一,请相信不久就会对您有新的任命。我从未忘记过,征西线战役展开之前,唯一劝他在色当实行突破的人就是您。”
“在现有的情况中,若换一个集团军群总司令将会使工作较好,我当然不会反对.”
“就目前来看,莫德尔是接替您的最恰当的人选,他会给予部队以精神支持驱使部队作最大的努力。”
“在我指挥之下,本集团军群各师早已尽到了其最大的努力,任何人也不能使他们再进一步。我的元首,我相信您今天所采取的步骤不会有任何不利的后果。”
曼施坦因冷淡地看着元首的嘴唇,在这两片薄唇在10年前也曾吐露过曾令自己振奋的话语,如今却宣告着他军人生涯的结束。
“现在,当白天
厌倦了白天,当一切欲望的河流
淙淙的鸣声带给你新的慰藉,
当金织就的天空
对一切疲倦的灵魂说:‘安息吧!’——
你为什么不安息呢,阴郁的心呵,
什么刺激使你不顾双脚流血地奔逃呢……
你盼望着什么呢?”【4】
元首的手从曼施坦因的手中抽离,这代表着最后一次的礼貌道别正在结束。自己即将告别奋战了七年的战场,并且在可以预见的以后再也不会踏入这里一步。曼施坦因突然感受到一股不可遏制的愤怒。
谎言,彻头彻尾的谎言!留下钢铁上的鲜血,留下残酷而粗野的人寰!
军靴支撑着颤动的身体。猛烈的装甲车冲撞在异国的土地,从布鲁塞尔到色当,从柏林到卢森堡,像七年前那篇无比完美的计划,灼热的炮筒伸缩着,肆虐着,宣泄着积蓄已久的疯狂,在所到之处创下殷红的血。
“冯·曼施坦因,我会杀了你!”
“只要你不介意,我愿意现在就为您叫个人来。”
修长的手指依次扣上金属质的扣子。当曼施坦因从元首的房间走出去的时候,最后一抹夕阳像最后的回味,罩在他原野灰的军装上。
“我们望着的那川流已经
滚滚而去,从此不再折回;
但我们却立于
一片荒凉的境地,
象是墓碑在标志已死的
希望和恐惧:呵,生之黎明
已使它们飞逝、隐退。”【5】
------------------------END-------------------------
注释:
【1】尼采《最孤寂者》
【2】尼采《星的道德》
【3】阿赫玛托娃《最后一杯酒》
【4】主题重复。尼采《最孤寂者》
【5】雪莱《那时刻永远逝去了,孩子》
-
豆友220206634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3 11:03:15
-
Blóðughadd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6 18: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