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华易逝 英雄已老
邵华易逝 英雄已老——写给我心目中的TVB(2006-08-01 17:31:18)
这是我06年写的一篇日志,搬过来留个纪念
近日邵氏39年前一手创立的TVB(无线电视台)
传闻由于无合适接替人选
正考虑高价易主
也该是时候了
邵逸夫99岁
今年10月,便是他百岁寿诞
这是一个英雄老去的年龄
也是一个应该安享晚年的年龄
英雄已老,邵华不再
眼看着花费一生心血的江山易主
不知邵逸夫此时彼刻心情如何?
虽雄心还在
但他已不再是39年前那个风头正劲的传媒大王
再勇猛的英雄会有老去的一天
再华丽的剧也有谢幕的一刻
只有江湖依旧
风云依旧
现在的邵氏已慢慢淡出江湖
易主后的TVB不知会走向何方
看报道说
TVB伴许多香港人一路走来
在我来说
又何尝不是呢
小时候喜欢的古装武侠剧几乎全出自TVB
80年代
翁美龄黄日华的射雕英雄
大漠江南桃花岛
构成了年幼的我对武侠的全部印象
刘德华陈玉莲的神雕侠侣
也许有假戏真做的成分
眼角眉梢
有之后杨过小龙女再也找不到的风情
绝代双骄
梁朝伟的小鱼儿
吴岱融的花无缺(呜呜呜俊美哪 O>__<O)
是我至今见过最好的搭配
梁朝伟曾华倩的侠客行
虽不如其他几部出名
但出彩之处甚多
郑少秋的楚留香
风流倜傥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90年代
郭晋安张卫健的日月神剑
记得刘玉翠演得小蝶死的时候
还在念小学的我哭得不行
伊面在蜀山奇侠中羞涩清爽的样子
要比后来蛊惑仔中的沧桑罡厉要更入我心
那几年他在TVB也做了几年小生
中神通王重阳南帝北丐孤星剑都是一号
他之后的一号则是张智霖了
可惜他的古装剧没有现代剧好
95、96、97
醉打金枝苗翠花
奠定了关永荷一姐地位
圆月弯刀天龙八部又掀起古装武侠热潮
犹记当年一夜天龙八部成风
十家电视台九家都在播
红了陈浩民、红了李若彤
世纪之交TVB力捧欧阳震华
洗冤路连拍了好几部
当时流行探案的风格
进入21世纪
tvb在大陆的剧集、台剧、日剧、韩剧等的冲击下
式微是难免的
几十家电视台同时放映一部tvb剧的时代不再
但纵横江湖那么多年的tvb
总有自己的天空
红了的几部是
封神榜寻秦记(托湖南电视台的福-__-天天普及)
大唐双龙传
近期因为金枝余孽的缘故(这也要托湖南的福=__=||)
TVB剧古装剧在各个电视台又有抬头之势
一些剧又翻出来播
没红但我自己喜欢的几部是
洛神、再生缘、云海玉弓缘
对于武侠剧
电视剧在“武”字上敌不过电影
但至少可以在“侠”字上做文章
虽常诟病TVB剧的气势不宏大舞美太简陋演员不够靓
但心中还是更喜欢香港古装武侠剧的
它对侠文化的诠释
对中国国学文化的领悟和发掘远比大陆的要更完整更深刻
对情节的把握和人物的刻画塑造也比大陆要更真实
大陆某导演拍的武侠场面再宏大舞美再精良演员再美又有何用呢
一空壳罢了
比起难以忍受的情节和虚伪的人物
我宁可选择忍受简陋的舞美和不美但真实的演员
这时候就会开始怀念“邵氏”的全盛时期
怀念“邵氏出品,必属佳品”的品质
怀念李翰祥美轮美奂的布景
流水帐一般记下看tvb古装剧的感受
笔墨有限
意犹未尽
只是想在一个时代变更之际
留下一些过眼云烟
在此文完成之际
关于tvb的最新新闻是
"央视计划收购香港无线TVB 32.49%股份"
不管tvb将易主谁手
希望它能越走越好
这是我06年写的一篇日志,搬过来留个纪念
近日邵氏39年前一手创立的TVB(无线电视台)
传闻由于无合适接替人选
正考虑高价易主
也该是时候了
邵逸夫99岁
今年10月,便是他百岁寿诞
这是一个英雄老去的年龄
也是一个应该安享晚年的年龄
英雄已老,邵华不再
眼看着花费一生心血的江山易主
不知邵逸夫此时彼刻心情如何?
虽雄心还在
但他已不再是39年前那个风头正劲的传媒大王
再勇猛的英雄会有老去的一天
再华丽的剧也有谢幕的一刻
只有江湖依旧
风云依旧
现在的邵氏已慢慢淡出江湖
易主后的TVB不知会走向何方
看报道说
TVB伴许多香港人一路走来
在我来说
又何尝不是呢
小时候喜欢的古装武侠剧几乎全出自TVB
80年代
翁美龄黄日华的射雕英雄
大漠江南桃花岛
构成了年幼的我对武侠的全部印象
刘德华陈玉莲的神雕侠侣
也许有假戏真做的成分
眼角眉梢
有之后杨过小龙女再也找不到的风情
绝代双骄
梁朝伟的小鱼儿
吴岱融的花无缺(呜呜呜俊美哪 O>__<O)
是我至今见过最好的搭配
梁朝伟曾华倩的侠客行
虽不如其他几部出名
但出彩之处甚多
郑少秋的楚留香
风流倜傥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90年代
郭晋安张卫健的日月神剑
记得刘玉翠演得小蝶死的时候
还在念小学的我哭得不行
伊面在蜀山奇侠中羞涩清爽的样子
要比后来蛊惑仔中的沧桑罡厉要更入我心
那几年他在TVB也做了几年小生
中神通王重阳南帝北丐孤星剑都是一号
他之后的一号则是张智霖了
可惜他的古装剧没有现代剧好
95、96、97
醉打金枝苗翠花
奠定了关永荷一姐地位
圆月弯刀天龙八部又掀起古装武侠热潮
犹记当年一夜天龙八部成风
十家电视台九家都在播
红了陈浩民、红了李若彤
世纪之交TVB力捧欧阳震华
洗冤路连拍了好几部
当时流行探案的风格
进入21世纪
tvb在大陆的剧集、台剧、日剧、韩剧等的冲击下
式微是难免的
几十家电视台同时放映一部tvb剧的时代不再
但纵横江湖那么多年的tvb
总有自己的天空
红了的几部是
封神榜寻秦记(托湖南电视台的福-__-天天普及)
大唐双龙传
近期因为金枝余孽的缘故(这也要托湖南的福=__=||)
TVB剧古装剧在各个电视台又有抬头之势
一些剧又翻出来播
没红但我自己喜欢的几部是
洛神、再生缘、云海玉弓缘
对于武侠剧
电视剧在“武”字上敌不过电影
但至少可以在“侠”字上做文章
虽常诟病TVB剧的气势不宏大舞美太简陋演员不够靓
但心中还是更喜欢香港古装武侠剧的
它对侠文化的诠释
对中国国学文化的领悟和发掘远比大陆的要更完整更深刻
对情节的把握和人物的刻画塑造也比大陆要更真实
大陆某导演拍的武侠场面再宏大舞美再精良演员再美又有何用呢
一空壳罢了
比起难以忍受的情节和虚伪的人物
我宁可选择忍受简陋的舞美和不美但真实的演员
这时候就会开始怀念“邵氏”的全盛时期
怀念“邵氏出品,必属佳品”的品质
怀念李翰祥美轮美奂的布景
流水帐一般记下看tvb古装剧的感受
笔墨有限
意犹未尽
只是想在一个时代变更之际
留下一些过眼云烟
在此文完成之际
关于tvb的最新新闻是
"央视计划收购香港无线TVB 32.49%股份"
不管tvb将易主谁手
希望它能越走越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