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存档】夏日的血森林之歌
文/子镜 2015/5/7
夏天到了。闷热躁动,令人食欲消减,平地上的热浪像是要震碎人的耳膜。
Bloody Woods,血森林,一支来自东方的音乐计划,带着氤氲的欧洲中世纪民谣之歌,带着清冷像玻璃般的旋律,来到了夏天。
今年的春末,一向行事低调的血森林发行了新专辑《Romanzen》。Romanzen是德语,有“浪漫曲”、“情歌”之意。作为一支一直活跃在地下的音乐计划,血森林在近年原来一直没有沉寂,低调创作,偶尔一两番小型的演出,直至前几天,推出一张全新的专辑,惊艳人的耳朵。
血森林应该如何被定义?这要延伸到2005年初,独立音乐人白水组建的音乐计划开始说起。作为一名堪称全才、热衷音乐实验的四川本土音乐人,白水这次将实验方向放在了本应该与辽阔的中国大地毫不相干的领域:欧洲中世纪古典民谣。
由此,最初的血森林音乐计划,白水邀请了同样作为独立音乐人的孤岛,以及一众乐手,招兵买马,开始实践。
音乐计划与传统意义上的乐队,区别在于,音乐计划的角色是一种实验品,并且参与音乐计划的成员不需像乐队一样,长时间呆在一起创作、排练,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城市,空闲时互不干扰,计划成型才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剖析创作。
简单来说,音乐计划的弹性更大、也更自由。
白水将血森林的音乐风格定性为:Dark Folk,黑暗民谣。从2007年发行的《Apocalypse Of The Sound》到2009年的《Colour》,在白水带领下的血森林的确完美地诠释了黑暗民谣的意义。
其中最为出色的《Colour》的宣传文案上写道:“让我带你去氤氲着淡淡雾气的色彩之湖。”炎炎夏日,需要的不仅是躁动和汗水,还有冷清如闯入迷雾森林般的沉静。
《Colour》就是这样一张适合在盛夏听的音乐。细碎如沙的铜片撞击,像雨滴落叶片的声音;不过一会儿,悠扬神秘的箫声起,线性的旋律轻易把人的思绪引到泛着迷雾之气的森林深处。原声吉他与非洲鼓的结合颇具民族色彩。《Colour》的编曲和配乐都非常简洁,旋律唯美,氛围清冷,而客座歌手孤岛、Lamia以及袁田的献声,为这张氤氲着森林湿气的专辑增添了真正能被归类于中古民谣的“人的气息”。
在《Colour》这张专辑里,每种乐器的加入都非常清晰,各式各样古老清脆的配齐明明真切得像身处音乐现场,可它带给我的抽象感受却是非常清冷,遥远模糊。这是一种神秘的致幻感。
在音乐耐听性上,我会给这张专辑打满分。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专辑中的人声和歌词。开头说过,血森林是一支致力于探索欧洲中古民谣的音乐计划。故音乐中所有唱词都是英文,而内容讲述的,是中世纪大地的战争、挣扎、情爱与超脱于世。
这点无疑引起了部分听众的质疑。我们的文艺界,似乎一直信奉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理念。作为一个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需要你去挖掘、发扬继承,为什么要去模仿那些生根于欧洲的东西?
的确,我不得不说,在第一次听血森林的音乐时,我以为这些音乐来自于国外。当知道创作者居然是一群本土的音乐人,是纯粹的“本土制造”的时候,情绪真是惊喜惊讶,复杂万分。
音乐是共通的。而造成所谓的民族差异的,恰好与音乐本身无关,而是环境,人文等各方面的影响。而这些民族差异留下的音乐痕迹,应该演变为风格的多样化,而不是阻隔和区分民族的一种标签。
毫无疑问,血森林在对中古民谣的探索之路上是成功的。只要是虔诚地创作着音乐,我们本身可以抛开“民族特色”这一标签静静感受的。他们值得得到尊重。
音乐应该创作出属于自身文化的东西,这一点不可否认。千年文化,在音乐领域的传承如今却做得不过如此,实在令饱含“中华之文艺复兴”心情的赤子心急如焚。事实上,一直致力于挖掘本土文化的音乐人并不在少数,白水本人就是当之无愧的一个。中国音乐,尤其是独立音乐的领域,或许真正缺少的不是传承自身文化的人,而是一种包容自由的环境。
血森林发展至今,几经变迁,当初发起该计划的白水于2010年离开,如今的血森林领军人是孤岛和歌手安娜,新专辑的曲风也与过去相差甚大。不变的是依然致力于中古民谣的创作,依然用非母语,吟唱着来自遥远欧洲大地的神话和浪漫。——而这些,从来不应该是一名真正的听众否定血森林造诣的理由。
成都的夏天来得很快,与此同时全国的各大城市的音乐节又强势袭来。躁动的年轻人在迷笛、草莓、长江国际音乐节上挥洒热汗,迷失在夏天和鼓点旋律里,这无疑是夏天最完美的见证。
但是,如果你感到太浮躁了,那么我希望你带上耳机,听听血森林,它或许会带来一股遥远的清凉和平和。
夏天到了。闷热躁动,令人食欲消减,平地上的热浪像是要震碎人的耳膜。
Bloody Woods,血森林,一支来自东方的音乐计划,带着氤氲的欧洲中世纪民谣之歌,带着清冷像玻璃般的旋律,来到了夏天。
今年的春末,一向行事低调的血森林发行了新专辑《Romanzen》。Romanzen是德语,有“浪漫曲”、“情歌”之意。作为一支一直活跃在地下的音乐计划,血森林在近年原来一直没有沉寂,低调创作,偶尔一两番小型的演出,直至前几天,推出一张全新的专辑,惊艳人的耳朵。
血森林应该如何被定义?这要延伸到2005年初,独立音乐人白水组建的音乐计划开始说起。作为一名堪称全才、热衷音乐实验的四川本土音乐人,白水这次将实验方向放在了本应该与辽阔的中国大地毫不相干的领域:欧洲中世纪古典民谣。
由此,最初的血森林音乐计划,白水邀请了同样作为独立音乐人的孤岛,以及一众乐手,招兵买马,开始实践。
音乐计划与传统意义上的乐队,区别在于,音乐计划的角色是一种实验品,并且参与音乐计划的成员不需像乐队一样,长时间呆在一起创作、排练,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城市,空闲时互不干扰,计划成型才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剖析创作。
简单来说,音乐计划的弹性更大、也更自由。
白水将血森林的音乐风格定性为:Dark Folk,黑暗民谣。从2007年发行的《Apocalypse Of The Sound》到2009年的《Colour》,在白水带领下的血森林的确完美地诠释了黑暗民谣的意义。
其中最为出色的《Colour》的宣传文案上写道:“让我带你去氤氲着淡淡雾气的色彩之湖。”炎炎夏日,需要的不仅是躁动和汗水,还有冷清如闯入迷雾森林般的沉静。
《Colour》就是这样一张适合在盛夏听的音乐。细碎如沙的铜片撞击,像雨滴落叶片的声音;不过一会儿,悠扬神秘的箫声起,线性的旋律轻易把人的思绪引到泛着迷雾之气的森林深处。原声吉他与非洲鼓的结合颇具民族色彩。《Colour》的编曲和配乐都非常简洁,旋律唯美,氛围清冷,而客座歌手孤岛、Lamia以及袁田的献声,为这张氤氲着森林湿气的专辑增添了真正能被归类于中古民谣的“人的气息”。
在《Colour》这张专辑里,每种乐器的加入都非常清晰,各式各样古老清脆的配齐明明真切得像身处音乐现场,可它带给我的抽象感受却是非常清冷,遥远模糊。这是一种神秘的致幻感。
在音乐耐听性上,我会给这张专辑打满分。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专辑中的人声和歌词。开头说过,血森林是一支致力于探索欧洲中古民谣的音乐计划。故音乐中所有唱词都是英文,而内容讲述的,是中世纪大地的战争、挣扎、情爱与超脱于世。
这点无疑引起了部分听众的质疑。我们的文艺界,似乎一直信奉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理念。作为一个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需要你去挖掘、发扬继承,为什么要去模仿那些生根于欧洲的东西?
的确,我不得不说,在第一次听血森林的音乐时,我以为这些音乐来自于国外。当知道创作者居然是一群本土的音乐人,是纯粹的“本土制造”的时候,情绪真是惊喜惊讶,复杂万分。
音乐是共通的。而造成所谓的民族差异的,恰好与音乐本身无关,而是环境,人文等各方面的影响。而这些民族差异留下的音乐痕迹,应该演变为风格的多样化,而不是阻隔和区分民族的一种标签。
毫无疑问,血森林在对中古民谣的探索之路上是成功的。只要是虔诚地创作着音乐,我们本身可以抛开“民族特色”这一标签静静感受的。他们值得得到尊重。
音乐应该创作出属于自身文化的东西,这一点不可否认。千年文化,在音乐领域的传承如今却做得不过如此,实在令饱含“中华之文艺复兴”心情的赤子心急如焚。事实上,一直致力于挖掘本土文化的音乐人并不在少数,白水本人就是当之无愧的一个。中国音乐,尤其是独立音乐的领域,或许真正缺少的不是传承自身文化的人,而是一种包容自由的环境。
血森林发展至今,几经变迁,当初发起该计划的白水于2010年离开,如今的血森林领军人是孤岛和歌手安娜,新专辑的曲风也与过去相差甚大。不变的是依然致力于中古民谣的创作,依然用非母语,吟唱着来自遥远欧洲大地的神话和浪漫。——而这些,从来不应该是一名真正的听众否定血森林造诣的理由。
成都的夏天来得很快,与此同时全国的各大城市的音乐节又强势袭来。躁动的年轻人在迷笛、草莓、长江国际音乐节上挥洒热汗,迷失在夏天和鼓点旋律里,这无疑是夏天最完美的见证。
但是,如果你感到太浮躁了,那么我希望你带上耳机,听听血森林,它或许会带来一股遥远的清凉和平和。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