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同学再聚会
犹豫了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去参加。
犹豫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担心和老同学无话可说,去了会显得尴尬,冷清和无聊。而且一般事后也不会多几分联系,各自散去,只等下一个十年或者多少年。一部分是觉得同学会的流程很无趣。又是单纯的吃饭喝酒,聚众打牌聊天,喝茶嗑瓜子之类。还有一部分,还觉得经费有点多。正好赶上我经济拮据,内心对自己的状态相当不满。过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混出个名堂。难免觉得有点神伤。
但是最后还是决定要去的。主要还是那几个被疾病缠身的同学,前几日还躺床上静养,都决心不顾长途劳累的前来相聚。还有他们的热情邀请。筹备组的同学们辛苦了这么久,还是要支持的。
我不知道同学们各自有什么情怀驱动。但其实从筹备开始,大约就有无数个退堂鼓在各自的心里敲响。对于聚会的地点,活动的内容,经费的安排等。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都已经是为人父母,为人师表几十年的人,彼此都是有点主意的。然而每次在快要推进不下去的时候,又有哪个同学推进了一把,于是就这么跌跌撞撞的,体谅和迁就中完成了准备工作。没有参加筹备的同学,一开始估计也是没想到真会聚拢来的。所以经费什么的几乎都是现场交的。当然另外一面也有大半同学还是根本不会用支付宝。好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对于什么都格外小心,网络上的负面新闻那么多,我们只相信捏在手里的,不相信网络会帮我们看好自己的钱。
同学相见,原来以为的隔阂,其实也只有一杯酒的距离。
大多数男生的容貌已经基本重塑过了。只有面对面聊开了,过去那个青春少年郎的模样才慢慢浮现。还是那些个德行。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沉默寡言的;老成稳重的。大多数女生的容貌依稀,只不过大多长胖了,多了点皱纹,变成妈妈们了。也依然是过去的那德性,口无遮拦的;活泼好动的;美丽动人的;端庄大气的,各种款式。大家闺秀依然是名门的架势,而小芳已经变成小芳她妈了。生活在各自的脸上和气质上打下了烙印。唯一不变的还是凑到一起那些没羞没臊的玩闹。
酒喝开了,脸渐渐的红的了。说话开始大声了。走路开始不稳了。
人到中年了,事业基本定型了。那些离开教育系统的同学,有的入了仕途,有的下了海。入仕的也许整天奔波忙碌在鸡毛蒜皮的事情里,慢慢熬到了一个职位;也许是攀到了一个看起来很高的位置,但是已经退居了二线;有的还在默默的做着某个显赫领导的助手;他们调侃,他们出口成章,他们圆滑,不知道他们内心是否在回忆过去那个愤世嫉俗,想要做一番事业好好奉献自己的少年。
倒是下海的同学冷暖自知。一直折腾的,又折腾到了学校,不过是新东方,忙着移民呢,这大概是对这个国家的鉴定。还有在这个国家混出点花头的,低调的谦逊的在一边笑着,默默的买着单,开着自己的宝马接送同学。大多数同学的生活基本围绕着学校。在普通中学工作的基本都一脸苍白,动不动就腰酸背痛,这个脊椎不好,那个动过手术。身材虽然发胖,精神却看起来不振。而在职业高中,大学工作的同学还能培养个人爱好,比如打牌麻将,游泳,还可以一周去健身房2到3次跳舞。人过40了。连续批个3天卷子就把人累成狗了。10点没睡就哈欠连天了。即使是20年不见,也挡不住岁月的胁迫,熬不过午夜就各自睡去了。尤其是女生们。要上班,顾家顾小孩,把她们个个折腾的很困。
当然,一到抢红包,大家的激情是一样的。
好几个同学都是现学如何发红包。一边拿着手机,一边拿着银行卡,输着口令发红包。开了一次同学会还教会了好几个同学怎么在微信上发照片。
自从有了QQ群,高中同学和小学同学们就都被找到吃饭了。
自从有了微信群,大学同学们都找齐了。而且还顺带电话的。一边吃饭一边拍照一边上传,没参加的也有了看现场直播的感觉。参加的,互相交流照片,互相在手机里留念。一个个手机举起来,每个人都是明星。现代科技就是如此便利的进入到了40+的生活里。
犹豫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担心和老同学无话可说,去了会显得尴尬,冷清和无聊。而且一般事后也不会多几分联系,各自散去,只等下一个十年或者多少年。一部分是觉得同学会的流程很无趣。又是单纯的吃饭喝酒,聚众打牌聊天,喝茶嗑瓜子之类。还有一部分,还觉得经费有点多。正好赶上我经济拮据,内心对自己的状态相当不满。过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混出个名堂。难免觉得有点神伤。
但是最后还是决定要去的。主要还是那几个被疾病缠身的同学,前几日还躺床上静养,都决心不顾长途劳累的前来相聚。还有他们的热情邀请。筹备组的同学们辛苦了这么久,还是要支持的。
我不知道同学们各自有什么情怀驱动。但其实从筹备开始,大约就有无数个退堂鼓在各自的心里敲响。对于聚会的地点,活动的内容,经费的安排等。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都已经是为人父母,为人师表几十年的人,彼此都是有点主意的。然而每次在快要推进不下去的时候,又有哪个同学推进了一把,于是就这么跌跌撞撞的,体谅和迁就中完成了准备工作。没有参加筹备的同学,一开始估计也是没想到真会聚拢来的。所以经费什么的几乎都是现场交的。当然另外一面也有大半同学还是根本不会用支付宝。好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对于什么都格外小心,网络上的负面新闻那么多,我们只相信捏在手里的,不相信网络会帮我们看好自己的钱。
同学相见,原来以为的隔阂,其实也只有一杯酒的距离。
大多数男生的容貌已经基本重塑过了。只有面对面聊开了,过去那个青春少年郎的模样才慢慢浮现。还是那些个德行。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沉默寡言的;老成稳重的。大多数女生的容貌依稀,只不过大多长胖了,多了点皱纹,变成妈妈们了。也依然是过去的那德性,口无遮拦的;活泼好动的;美丽动人的;端庄大气的,各种款式。大家闺秀依然是名门的架势,而小芳已经变成小芳她妈了。生活在各自的脸上和气质上打下了烙印。唯一不变的还是凑到一起那些没羞没臊的玩闹。
酒喝开了,脸渐渐的红的了。说话开始大声了。走路开始不稳了。
人到中年了,事业基本定型了。那些离开教育系统的同学,有的入了仕途,有的下了海。入仕的也许整天奔波忙碌在鸡毛蒜皮的事情里,慢慢熬到了一个职位;也许是攀到了一个看起来很高的位置,但是已经退居了二线;有的还在默默的做着某个显赫领导的助手;他们调侃,他们出口成章,他们圆滑,不知道他们内心是否在回忆过去那个愤世嫉俗,想要做一番事业好好奉献自己的少年。
倒是下海的同学冷暖自知。一直折腾的,又折腾到了学校,不过是新东方,忙着移民呢,这大概是对这个国家的鉴定。还有在这个国家混出点花头的,低调的谦逊的在一边笑着,默默的买着单,开着自己的宝马接送同学。大多数同学的生活基本围绕着学校。在普通中学工作的基本都一脸苍白,动不动就腰酸背痛,这个脊椎不好,那个动过手术。身材虽然发胖,精神却看起来不振。而在职业高中,大学工作的同学还能培养个人爱好,比如打牌麻将,游泳,还可以一周去健身房2到3次跳舞。人过40了。连续批个3天卷子就把人累成狗了。10点没睡就哈欠连天了。即使是20年不见,也挡不住岁月的胁迫,熬不过午夜就各自睡去了。尤其是女生们。要上班,顾家顾小孩,把她们个个折腾的很困。
当然,一到抢红包,大家的激情是一样的。
好几个同学都是现学如何发红包。一边拿着手机,一边拿着银行卡,输着口令发红包。开了一次同学会还教会了好几个同学怎么在微信上发照片。
自从有了QQ群,高中同学和小学同学们就都被找到吃饭了。
自从有了微信群,大学同学们都找齐了。而且还顺带电话的。一边吃饭一边拍照一边上传,没参加的也有了看现场直播的感觉。参加的,互相交流照片,互相在手机里留念。一个个手机举起来,每个人都是明星。现代科技就是如此便利的进入到了40+的生活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